量价分析大师威科夫的终极心法:揭秘机构动向,预判趋势拐点
在技术分析的浩瀚海洋中,绝大多数投资者沉迷于指标、形态和价格预测,却忽略了市场最本源的驱动力——资金。这些资金由谁掌控?答案是“Composite Man”(综合人/聪明钱)。
孟洪涛先生的《威科夫操盘法》一书,正是将这套诞生于近百年前的、揭秘“聪明钱”行为的经典体系,进行了极富洞见的现代诠释。它不提供一夜暴富的圣杯,而是授予你一套解读市场语言的逻辑框架。
一、核心基石:威科夫三大基本定律一切分析都建立在这三条铁律之上,这是全书逻辑的起点。
1. 供求定律(Supply vs. Demand):这是所有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 威科夫方法将这一经济学基本原理量化到了图表的量价关系中。
2. 因果定律(Cause and Effect):“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里的“因”是积累或派发过程(震荡盘整区),“果”是随之而来的趋势运动(上涨或下跌)。通过分析“因”的规模,可以预判“果”的潜力。
3. 努力与结果定律(Effort vs. Outcome):这是洞察“聪明钱”意图的核心神器。“努力”指成交量,“结果”指价格涨幅。如果巨大的成交量(努力)只带来了小幅的价格上涨(结果),说明遇到了巨大的卖压(供给),上行努力失败,趋势可能反转。反之亦然。
威科夫理论将趋势反转的过程精妙地解剖为两个阶段:
●积累阶段(Accumulation):“聪明钱”在底部悄悄吸筹。
· 特征:下跌动能减弱,出现“恐慌性抛售”(最后一批散户割肉)形成终极低点。随后,价格会在一个区间内反复测试支撑和阻力,但每次下跌的低点都在抬高,成交量在下跌时萎缩,上涨时温和放大。这是“ Composite Man”在默默买入。
●派发阶段(Distribution):“聪明钱”在顶部将筹码卖给散户。
· 特征:上涨动能衰竭,出现“疯狂抢购”(散户大量涌入)。价格在高位震荡,但每次上涨的高点都在降低,成交量在上涨时萎缩,下跌时放大。这是“ Composite Man”在悄悄卖出。
你的任务不是预测市场,而是识别市场正处于哪个阶段,然后跟随“聪明钱”的方向行动。
三、实战干货:如何用威科夫思维看图1. 寻找“停止行为”(Stopping Action):
· 在一轮下跌趋势中,突然出现一根放量的长阴线,但次日价格并未继续暴跌,反而收出一根小K线(十字星、纺锤线),成交量萎缩。这表明巨大的卖盘(努力)已经被全部吸收(结果不符),下跌可能即将停止。
2. 识别“弹簧效应”(Spring)和“终极低点”(Preliminary Support):
· 弹簧:在积累区间,价格突然快速跌破所有支撑位(制造假突破),但很快又拉回区间内部。这是“聪明钱”设下的陷阱,旨在引发散户恐慌抛售并捡走廉价筹码。这是绝佳的入场信号。
· 终极低点(PS) & 恐慌性抛售(SC):是“弹簧”之前的重要标志,代表卖压的最终释放。
3. 确认“成功再次测试”(Successful Test):
· 在“弹簧”或恐慌性抛售之后,价格再次回落到之前的低点附近进行测试。关键点在于:此次回落的成交量必须极度萎缩,表明供给已经枯竭,无人再愿意以低价卖出。测试成功,趋势反转的确定性大大增加。
四、与传统技术分析的巨大差异(这才是爆款干货)· 不看指标看量价:威科夫方法认为,所有指标(MACD、KDJ等)都源于价格和成交量,是滞后的衍生品。直接研究源头的量价关系,才能获得先机。
· 不预测,只反应:它不主张去预测“能涨到多少点”,而是通过当前走势判断市场处于何种状态(吸筹?派发?上涨?),并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买入、持有、卖出、观望)。
· 重视“背景”(Background):绝不会孤立地看待一根K线或一个形态。任何信号都必须放在整体的趋势背景(是处于牛市后期还是熊市后期?)和近期量价关系的大背景下分析,有效性才高。
总结:《威科夫操盘法》的价值在于,它帮你转换视角,从“猜测庄家意图”的散户思维,升级为“跟随聪明钱步伐”的职业玩家思维。它教你的是逻辑、是观察、是耐心。
掌握它,你依然会亏损,但你会明白亏损的原因;你依然会恐惧与贪婪,但你能从图表上看到自己情绪的影子,并因此做出更理性的决策。这或许就是孟洪涛先生为我们带来的最宝贵的“干货”。
(注:本文仅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号长期致力于“深挖投资经典书籍,剖析高手操盘密码。用理性思维穿透市场迷雾,探寻可持续的财富增长路径。欢迎关注,共同精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