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印度在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之争,整个中印边界全长3000多公里,分东、中、西三段,且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领土。印度共占领我国9.2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六个北京、一个浙江省。


  这样大面积的领土争端,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是一个国家非法侵占别国领土的最大案例。从1962年的爆发了第一场边界战争以来,冲突事件不断。那么,中印边境冲突能解决吗?


第一次冲突

  1962年,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发生了第一次边境冲突,冲突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作战经历了两个阶段。


  当时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喇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的,作战的结果当然是印度战败。印度战败后加快扩军步伐,陆军人数扩了一倍,组建7个山地师部署至北部边境防备中国。


  1963年起,中印两军在春丕河谷多次小规模冲突。中国指责印军挑衅,在乃堆拉山口多次越界、移动界碑、修筑工事、架设电话,印军战机侵入西藏康巴宗、亚东侦察。


第二次冲突

  1967年9月11日清晨7时30分,印军山地步兵第112旅一个连110人在一名中校营长指挥下从103阵地沿公路进至山口马尼杆附近兵分两路,分别南北向逼近乃堆拉山口中国哨所。中国军队发出严重警告。


  印军8时零7分,首先开枪并投掷手榴弹,向印军喊话的中国连长李彦成当场中弹牺牲,6名战士负伤。解放军反击,7分钟战斗结束,击毙印军官兵67人,用四零火箭筒摧毁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置的7处工事。


  8时15分,印军败逃,解放军未出境追击。印军炮兵第十七旅随即大规模炮击。经中国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炮兵第叁0八团组织30余门八二迫击炮和一二0迫击炮还击。


  历时4天3夜,摧毁印军8个炮击阵地,两个指挥所、两个观察所和23处工事及两辆汽车,毙伤印540余人,印军13日22时停止炮击。


  此次作战,印军共伤亡607人,印军打白旗到中国境内接受移交印军尸体和武器弹药。


第三次冲突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是中国与印度历史上发生的第三次边境冲突,起因是印方的一场军事演习。


  1986年2月,印方开展了一项"棋盘计划"的军事演习,有5万印军被派往阿鲁纳恰尔邦(即中方拥有主权的藏南地区)。中国对此感到震惊,而后便立即将自己的军队派往边境线上与印军对峙。


  该事件虽未造成直接的军事冲突,但是两国之间紧张的形势已经使得中印再次走到了开战的边缘。


  1987年5月,印度外交部长路过北京时与中方会谈,减轻了战争发生的几率。最终在1993年,两国签订了一项“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的协议,这场边境危机由此告终。


第四次冲突

  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针对这一起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威胁中国安全利益的行为,中方保持高度克制并迅速表明态度且划出底线。


  2017年8月28日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中国边防部队继续在洞朗地区巡逻驻守。


  从1962年的中印边界争端以来,几十年间的冲突不断。那么,中印边境冲突能解决吗?


  我们回顾这四次大的冲突事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印冲突问题的解决是迟早的事,毕竟这是关乎两国的和平共处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