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全晋会馆
华夏五千年文明,地上看山西,这首先应该看的就是晋商文化。明清时期,晋商四海称雄,富甲一方,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富裕之后的晋商在故里修建了一座座大院;在其所到之地,也修建了一处处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建筑——晋商会馆。明清辉煌之时,晋商曾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约400座山西会馆,就连西藏、新疆等地都有其存在,“凡商贸繁华处必有晋商,有晋商居处,必有会馆”。
所有山西会馆的共同特征有二:一是都拜关公,有关帝庙或关公殿;二是都有戏楼。山西会馆是明清商人会馆的典型代表,其内在的商业议会、资本运作体制等等对今天的商会、商人会馆等等的运作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身为山西人的你,有没有因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而感到自豪?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遍布全国的13个山西会馆,快来为我们辉煌的晋商文化点个赞!
1、内蒙古多伦县山西会馆
内蒙古多伦县山西会馆
内蒙古多伦县山西会馆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由山西籍商人集资兴建,原名伏魔宫,又称关帝庙,是当年晋商在多伦地区聚会、娱乐、议事的场所。当时为内蒙古地区唯一的外省会馆,遂被称为“塞外商埠”。该会馆是多伦保存比较好的清代古建筑,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原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现存只剩下一半,但基本属于中轴建筑。该会馆有房间百余间,主要建筑有大山门、大戏楼、下宿、二山门、三过殿、东西长廊、耳房、正大殿等。大牌楼高达数丈,东西两侧各有小牌楼一座,雕梁画柱,颇为壮观。 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辽宁省海城市山西会馆
辽宁省海城市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 位于兴海管理区东侧,原为清代庙宇建筑,康熙二十一年(1682)重修扩建后改为山西会馆。民国三年重修后又改为关帝庙。一九八七年划规海城市文物保管所使用并开始维修。由于受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该建筑东西配房、戏台等破损严重。 一九八九年公布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由山门、钟鼓楼、前殿、后殿、东西配房、戏台组成。山门前有立体石雕大狮子两尊,守卫在门前。整个建筑群占地约3000平方米。 该山西会馆建筑群从建筑规模到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看,都是海城市目前仅存的几处清代庙宇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3、安徽亳州山西会馆
安徽亳州山西会馆
亳州山西会馆建于清顺治十三年 (1656年),行贾于亳州的一批山西富商,看中了涡河之阴破旧的关帝庙,立刻筹措资金,招聘名匠,进行修复;同时增建“花戏楼”,作为“山西会馆”和聚财金库。该管在乾隆五年得以重建,乾隆四十九年对大关帝庙重修一次。会馆大门为三层牌坊架式,仿木结构,水磨砖墙上镶满砖雕,有人物、车马、城池、山林、花卉、鸟兽等,琳琅满目。
4、甘肃省张掖市山西会馆
甘肃省张掖市山西会馆
甘肃张掖山西会馆位于张掖市南大街,据碑记始建于清雍正二年 (1724年),山西客商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建。张掖是古丝绸路上商贸云集的重镇,从山西来的客商,在张掖开办了几十家大商号,他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经营的实力范围,于是结帮会、设会馆,将始建于雍正二年的关帝庙改建为山西会馆,修建费用都由客商募捐。该会馆整个建筑气势雄伟,结构严谨,风格独特,建造奇巧,素有“三不见”之说,即站在山门上看不见牌坊、大殿和后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会馆将宫廷建筑与民间建筑融为一体,形成起伏开阖,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院落群体。沿一条轴线依次排列着,造型奇特,威严凝重。殿宇楼阁,庭院花木,使整个建筑绚丽多彩。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绘、泥塑,遍布全馆,交相辉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所有建筑除陪殿已拆除外,其余保存完好。解放前,曾设私立三晋小学。解放后,得到妥善保护和多次维修,并颁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张掖市文化馆驻地。
5、 甘肃天水山西会馆
甘肃天水山西会馆
天水是陇南的重镇,也是关陇古道的必经之地。在明清时期,晋商商队驼着晋南的棉布,湖南的茶叶,汇集在天水,在由此运往各地。因此,有着晋商文化标志的山西会馆便坐落于此。天水山西会馆的大门淡雅朴素,黑底黄字的匾额格外引人注目,进入院内,小巧优雅,进门后紧挨着大门的是耳房,迎面是聚会的大殿,大殿的东面长着一丛碧绿的竹子,一种超尘脱俗的感觉油然而生。竹子旁边有一条小径,绕过去就是一座大殿,门口悬挂着清光绪年间被誉为“陇上铁汉”的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甘肃秦安神明川(今西川)人安维峻题写的匾额。以前山西会馆还有个牌坊,此牌坊创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原在山西会馆内,1985年迁到甘谷县十里铺乡五里铺村大象山下。1987年,甘谷县文化馆调查。1989年,甘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江苏省徐州市山西会馆
江苏徐州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位于徐州云龙山东麓。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近5000平方米,内有关圣殿、财神、福神殿、火神殿、戏楼等建筑。当时一些来徐经商的山西商人,为方便往来贸易、物资集散和乡人聚会,同时也为寻求关圣神灵保佑,便在云龙山一节山东侧选址建造了山西会馆,并建关圣殿塑关圣像以供乡人拜祭,建戏楼以供乡人娱乐。该会馆虽经历三百余载世事沧桑,但关帝神采依然。山西会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淮海经济区至今保存最完整和规模最大的清代会馆建筑,在建筑美学、人文历史以及晋商发展沿革的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云龙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徐州清代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佐证。1987年11月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5日,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 江苏窑湾山西会馆
江苏窑湾山西会馆
清康熙年间,清兵在山西施行“圈田令”,将地主土地夺去,将他们赶到苏鲁地震灾区荒无人烟地区开荒生产。一批山西财主来到窑湾,看到古槐和关帝庙,便在此住了下来,关羽是山西人,他们希望关老爷能保护同乡难民平安,安居乐业,便集资在关帝庙建山西会馆。窑湾山西会馆始建于康熙1679年,内设关帝庙,房屋达百间,总面积近万平方米,属山西乡梓所建。清乾隆年间,尊孔敬儒,山西会馆主事闫一忍,在关帝庙建孔圣殿、岳王殿,在院中建钟鼓楼。正中门楼书写“心印尼山”四字,钟鼓楼右边两块石碑刻记建会馆捐款人名单。左边一块是建会馆事记,另一块是唐代建关帝庙事记。古槐树下有汉末时关公喂马槽和关公磨刀石。会馆大院地面青石板铺地,院东西两边各建5间花厅。正前门3间楼,正中大门上方石板刻“山西会馆”四字。前门楼北面就是戏台,东西两边花厅楼都能观赏戏楼演戏,前门楼两边还有厢楼各一座。现在新修建的山西会馆恢复了关帝庙、古戏台、山西会馆的东西厢楼,并修建了庭院式建筑———三晋风情园。
8、江苏苏州全晋会馆
江苏苏州全晋会馆
全晋会馆又称“山西会馆”,是清乾隆年间由山西钱行商人集资创建的晋商举行庆典和娱乐活动场所。位于江苏苏州市区张家巷。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火。光绪五年(1879年)至民国初山西丝茶商人重建新馆于今址。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苏州现存会馆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会馆较好地保存了原建筑的精华,成为一处完整的典型会馆建筑群。中路系迎宾、祭祀、演戏酬神之所(保存有苏州古典舞台最精美的一座戏台),建筑为庙堂殿宇式,崇脊筒瓦,精雕细刻,飞金涌碧,宏伟庄重,且具有山西建筑特色。东西两路的客商议事、寄宿、存货及管理用房,类同苏州第宅庭园建筑。
9、河南省禹州市山西会馆
河南省禹州市山西会馆
河南省禹州市山西会馆,占地38亩,嘉庆六年(1801年)始建。乾隆年间,晋籍药商联袂来此而建,因太谷人居多又称太谷帮。庙宇二进院落,多系悬山大式。中心建筑关帝殿居中,山墙外隔甬道配药王、火神殿,形成横十一间,纵十三间廊房,再为戏楼。仅中院即容千人活动。殿后至北城墙为义葬地,名泽及园。供晋、陕籍人病灾死亡,暂厝。故亦称山陕会馆。当时,城内晋字、太字商号随处可见。
10、河南辉县山西会馆
河南辉县山西会馆
河南辉县山西会馆位于河南省辉县市区南关大街西头路北,坐北朝南。始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嘉庆二年(1799年)以后续建,历时十五年。有大门、二门及戏楼、拜殿、正殿、陪殿、陪房、钟楼、鼓楼等。建筑面积为2706平方米,距今二百余年。碑文记载:乾隆二十五年创建,嘉庆五年竣工,山西会馆是由在辉县的116家商人集资建造的,山西商人尊奉关帝。这是因为关羽为山西解州人,其人讲信义,被商人奉为楷模。所以辉县山西会馆修立大殿,祀关圣帝君,当地人把山西会馆叫做关帝庙。会馆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庆典活动,往往与演戏相结合,热闹非凡。
11、山东省泰安市山西会馆
山东省泰安市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整体座西朝东,分南北两院,北为关帝庙,南为戏楼院,总面积2283平方米。据修山西会馆碑文记载,该馆是(1759年)在关帝庙基础上扩建而成。因修庙、建戏楼全由山西商人出资,建成后作为山西同乡聚会和接待过往的山西官员、商贾、老乡之所而定名为“山西会馆”。民国时为食宿招待所和学校,解放后又先后改为盐业公司的仓库和供销社的仓库,该古迹曾遭到破坏,造成大殿等主体建筑坍塌,其他建筑也均已残破不堪,2011年,山西会馆修复动工。
12、山东张秋山西会馆
山东张秋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位于张秋镇南街、古运河西岸,为康熙三十二年建造,由山西的商人所建。建筑形式为四合院,坐北朝南。整体建筑为歇山式建筑施斗拱。青砖砌体,灰瓦覆顶。建有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大门与戏台成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戏台,下层为大门,大门前脸上镶有石匾“乾坤正气”。山西会馆,属清代建筑,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古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申遗点。2010年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秋镇山西会馆(关帝庙)现存大殿、东西耳房及戏楼,由于年久失修,梁椽腐朽坍塌严重,雨季大殿有倒塌的危险。目前,阳谷将对山西会馆进行了全面落架维修。维修将按原来山西会馆的建筑风貌进行,维修后的山西会馆将再现当年的风貌,展示张秋古镇丰厚的历史底蕴,为古运河申遗提供有力的实物凭证。
13、山东聊城山西会馆
山东聊城山西会馆
聊城山西会馆在京杭大运河西岸,位于山东聊城东关双街南首,是一座庙宇和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体。据说该管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成建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前后历时66年,耗银6万余两,占地3311平方米,在民用公共建筑史上,多次集资之巨,始扩建持续时间之长,建筑群体组合之得体,雕刻装修之华贵堂皇,儒商文化之浓烈醇芳,馆内人文商神精神之合一,都创中华之最!足见当时山西省商贾,是何等的财大气粗和资本雄厚!
山西会馆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