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甘肃头号黑老大的马冰冰,在全国黑老大排行榜上位列第9名,可谓臭名远扬。


  不同于其他黑老大,马冰冰原本是个学霸,不说前途光明,至少也能有一个安稳的未来,但他却因为喜欢武侠小说里的快意恩仇,从而崇尚武力,最终踏上了黑道。


  而以马冰冰为首的“马家军”组织,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兰州横空出世,是当地有史以来人数最多、危害时间最长的黑恶势力。


  他们横行兰州10年,无恶不作,从抢劫到杀人,从绑架勒索到开设赌场,只要是有利可图的,马冰冰团伙全都沾手。


  正是由于“马家军”的狠辣和恶毒,以及不怕死的作风,导致在兰州成名已久的李氏兄弟和陈氏兄弟,都不得不让他三分,毕竟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这样一来,即使马冰冰是后起之秀,但依然迅速膨胀成了兰州乃至甘肃地区的头号黑老大。


  那么问题来了,原本是学霸的马冰冰,究竟是怎么走上涉黑之路的呢?他最终的下场又是怎样的呢?


因为武侠梦,走上黑道路

  1971年,马冰冰出生在甘肃平凉的一个中产家庭里,但从小就和父母在兰州长大。


  他的母亲是一名教师,父亲是干部,因此他从小就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更为顺利的接触到了优秀的教育资源。


  马冰冰小时候,父母就对他的教育抓得很严,尤其是学习方面对儿子期望很高。当然,那时的马冰冰也没有辜负这种期望,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担当班长,十分受老师喜欢。


  可等他上了初中,就开始迷上了武侠小说,里面那种两肋插刀的兄弟情,和江湖上的刀光剑影、恩怨情仇,都让马冰冰为此深深着迷。


  然而人的心思一旦有了分散,对于学习这件事也就没那么上心了,比起之前的专心读书,此时的马冰冰更想拥有一批“江湖朋友”,享受被人追捧的感觉。


  尽管现实生活中不会有什么武功秘籍,绝世神功,但拉帮结派的行为确实不少,就连学校也无法避免,总有一些学生能神通广大的和校外小混混勾搭上,而马冰冰也顺势接触那些社会青年,和他们频频交好,甚至学起了别人打架。


  他把旁人畏惧又崇拜的神情,寄托在了暴力当中,并深深迷恋上了这种成就感,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高中毕业后,马冰冰不出所料的落了榜,没有考入大学,而这也让他彻底放飞了自我。


  “没有了学校的约束,我仿佛成了自由人,为了闯名声,为了哥们义气,我不顾一切,打架称雄是经常的事。那一阵,我觉得自己挺风光。我因为打架斗殴出手狠被朋友们格外看重,不知不觉就出了名。后来我还专门练了一年多武术,手艺高了,胆子也大了,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了!”


  这时候的马冰冰,靠着凶狠勇猛的打架手段,很快就积攒了一些名气,一般人不会主动惹他,反而乐意捧着他当大哥。


  不过打架归打架,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为了维持生计,马冰冰打过不少工,比如做糕点、卖衣服等等,虽然都是小本生意,但马冰冰不仅没有赔本,还赚了不少。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马冰冰结了婚,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


  婚后生活平稳安逸,马冰冰做着正经生意,有着稳定的收入,但他的心里仍旧浮躁,和那些所谓的朋友来往密切,甚至瞒着妻子和他们继续为非作歹。


  “我因为抢劫被送进了看守所,实际上我打算那次从看守所出去,再不玩社会了,继续做生意,好好过日子。


  马冰冰设想的很美好,试图离开看守所后便金盆洗手,陪着妻子安心过日子,可惜的是,入行容易改行难,社会又岂是说不混就不混的呢?


  好不容易刑满出狱的马冰冰,一出看守所,前来迎接他的就是过往的“好兄弟”,一个个红光满面地围着他,直言等着他带着大家一起闯社会,还说有马哥罩着,他们什么都不怕。


  在这群兄弟中,有人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酒店,里面自带歌舞厅,要知道八九十年代的歌舞厅,生意可是相当的红火,这位兄弟的生意也不差。


  只不过生意好了,就会遭人眼馋,出损招也不在话下,鉴于马冰冰声名在外,这些兄弟就想请他去镇场子。


  原本发誓要好好生活,不再混社会的马冰冰,自然频频拒绝,可烈女都怕郎缠,何况一向鼓吹义气当先的马冰冰呢?


  “看着一帮‘兄弟’的企盼,我放弃了在看守所里的打算,开始了第二次闯社会。当时我已经隐隐地感觉到,这一次闯社会不同以往,这一回我把自己推向了绝路。”


  于是马冰冰瞒着妻子,继续带着兄弟闯社会,给人看场子的过程中,更是制造了多起伤害大案。


  渐渐地,马冰冰一伙人的名气越打越响,不少生意场的老板慕名前来,花钱请他摆平麻烦,比如催债要钱、调解关系、抢占生意等等,他几乎来者不拒。


  在金钱和暴力的滋养下,马冰冰再也没有任何顾忌,跟着他混的兄弟更是“狐假虎威”,动辄就是提刀砍人,有时为了一两句话,都能大打出手,不管无不无辜,反正一个字:打。


  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早已没了回头路的马冰冰,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机扩大势力,招揽了不少有犯罪前科的闲散人员,逐渐形成了一个将近60人的犯罪团伙,自称“马家军”。


横行无忌,恶行累累

  马冰冰靠着一股不要命的狠劲,在兰州的黑道上站稳了脚跟,就连那些成名已久的黑老大也要避其锋芒。


  不为别的,就为了保命,因为在马冰冰这个人身上,毫无道义可讲,他身上的人命官司可不在少数。


  1992年,马冰冰结识了一个叫丁海晖的人,两人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了勾肩搭背的兄弟,之后更是成为了“马家军”里的核心人物。


  这一年的6月23日,马冰冰和丁海晖以及其他两个朋友,去了当地的一家歌舞厅消遣,玩耍结束后,就到了付款的时候,谁知马冰冰几人却以消费太高为由,和舞厅经理李某发生争执,称舞厅蓄意宰客。


  争执期间,马冰冰竟然拿着刀逼近李某,吓得他慌乱逃窜,被逼从三楼的窗户跳了下去,摔伤了腿,再无反抗能力。即便如此,马冰冰等人也没有放过他,对着李某拳打脚踢,最终致其丧命。


  事后马冰冰为逃避追责,跑到了厦门林少云处躲避,直到半年后风声消停,才又卷土重来。


  而杀了人却没有任何惩处,这让马冰冰变得越发猖狂,开始大肆招揽人手,抢人地盘,一举成了兰州最大的黑恶势力。


  1993年,马冰冰带着人在兰州城关区的一家娱乐中心玩乐,其中一名小弟看上了一个姓冯的美女,上前调戏了两句,正试图对人动手动脚时,冯某的丈夫邹某回来了,立即起身制止,和对方打了起来。


  纠缠之间,邹某将马冰冰的一个小弟推进了游泳池,坐在2楼的马冰冰一看小弟吃了亏,当即就带着人围了上去,掏出匕首捅向了邹某,导致其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1995年,为了扬刀立威,替小弟出头,马冰冰带着20多人冲进一家舞厅,对着舞厅工作人员一顿乱砍,导致1人死亡,6人重伤。


  甚至马冰冰觉得动刀子太过低效,开始通过非法渠道购买枪支,准备进行犯罪升级了。


  1997年1月6日,新加坡林庆良及张国红、刘海荣三人,在兰州“丽景园”酒店歌厅消费后,因为价格问题和酒店产生了矛盾,引起了副总经理荣一键的不满。


  荣一键可不是一般人,他和马冰冰正是至交好友,林庆良的做法令他大为不爽,转头就去找了马冰冰,表示要给对方一个教训。


  于是当林庆良等人乘车回到住所时,马冰冰便带着7个人,跟踪林庆良乘坐的出租车,半路上强行超车进行拦截,将林庆良三人从车内拉出,毒打一顿后逃之夭夭。


  其中林庆良、张国红被打成重伤,刘海荣轻微伤,事发后荣一键出钱安排打人者跑路,等林庆良案后,行凶者早就不见了踪影,只能含泪吃下这个哑巴亏。


  1999年2月14日,马冰冰和林少云预谋杀害了同伙崔俭,又在同年大肆开设地下赌场,疯狂敛财数百万。


  马冰冰盘踞兰州10年之久,视人命如草芥,从最初的打架斗殴发展成了打家劫舍,取人性命,光在他的手上,就有着不下10条的人命官司,伤者更是不计其数,怎么不让人痛恨?


  对外残暴不仁的马冰冰,对内却是温情满满,当得知儿子出了车祸时,他第一次想到了“应”这个词。


  于是他试图去构建一个平和的假象,带着妻子躲到了海口。


  “我还在街上花60元买了一辆旧自行车,出门骑着那辆自行车比我曾经开私家车都舒服。生活有规律,没有人打搅,那一段的日子特滋润,也就是这一段,我和妻子过着真正的夫妻生活。”


  然而这段普通的生活并未持续多长时间,因为马冰冰真正的应来了。


法网恢恢,应不爽

  马冰冰为什么多次犯案,一直没被抓到?很简单,因为他每次都逃到厦门林少云那里躲起来。


  九十年代的法律和刑侦技术,尚且不算特别完善,相对来说,抓捕犯人也就没那么容易,故而马冰冰才会跑得这么轻松。


  但他的累累罪行不容忽视,从2000年开始,兰州警方就盯上了马冰冰这伙人,调查清楚后立即上,迅速引起了省公安厅和公安部的极大关注,很快被公安部列为部级督办大案。


  2001年8月,兰州市公安局成立了“8·07”专案组,经过20多天的排查和追捕,马冰冰团伙中已有15人落网,其中在兰州本地的涉案人员几乎全部归案。


  随后半年的抓捕时间内,除林少云和马冰冰外,几乎全员落网。2002年3月31日,林少云被抓;年底,马冰冰在海口被抓获,至此,“马家军”成员全部落网。


  2004年2月16日至29日,经过13天时间,法院终于做出了一审判决,光控告书就写了120多页,可见马冰冰团伙的罪行又有深厚。


  涉案的60个人当中,只有一人被判无罪,其余59人均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其中以马冰冰和林少云为首的7人被判死刑,4人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另有7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剩余的人也都依法判刑。


  2006年9月14日,马冰冰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果真印证了那句老话:


  善恶到头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