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养鹅大国,随着养鹅业发展迅速,其已逐渐成为农民不断增加收入的行业之一。鹅的安全生产是未来养鹅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南方人有吃鹅的习惯。江苏, 江西, 安徽, 浙江, 广东等省都是鹅肉消费省,每年消费数亿只肉鹅。目前,吃鹅的习惯不再局限于南方各省,北方也出现了吃鹅的热潮。例如,北京,辽宁,吉林和其他省市的烤鹅店都在排队等候就餐。国外普遍认为鹅肉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于鸡肉和鸭肉,被认为是美味健康的食品。在法国,鹅的价格是鸡肉的3倍,而在东欧的一些国家,鹅的价格是鸡肉的2倍。


  (2)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不影响主导产业的前提下,将养鹅作为重要产业来发展,这符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是对畜牧业主导产业发展的有益补充,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2)生长快、饲养周期短。鹅的消化功能强、代谢旺盛、早期生长快。肉雏鹅,主要是放牧和适当补充一些精制材料,一般只需要70-80天从孵化时间到上市时间。鹅的活重可达3-4公斤,是它出壳时重量的40-50倍。经过大约90天的饲养,已经有了大量的羽绒,可以从活体中提取。经过90 ~ 120天的喂养,可以进行强制受精来生产脂肪肝产品。鹅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适应性强,易管理鹅对各种自然环境变化适应性强,生命力强,抗病能力强,疾病少。从东南沿海到西部高原,从南部沿海到长春和黑龙江的塞北,鹅都适合繁殖和生长,而且所需的饲养设备相对简单,管理相对方便。鹅对传染病有很强的抵抗力。从自然感染的发生率来看,鹅比鸡少三分之一。在更广泛的管理条件下,小鹅的成活率高达90%,在一般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小鹅的死亡率也很低。


  (4)投资省,高效鹅主要是食草动物。除了育雏期间的一些房屋和取暖设备外,开始放牧的小鹅和产蛋鹅通常只需要能够遮挡风雨的棚舍。养鹅设备相对简单,饲养以绿色粗饲料为主。因此,用于养鹅的基建设备投资和营运资金相对较少。因为鹅的疾病较少,所以鹅的医疗费用比鸡和鸭要少得多。因此,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看,发展养鹅业是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


  (5)有许多产品丰富、产值高的鹅产品,如鹅肉、羽绒、脂肪肝、毛皮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和饮食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鹅产品符合这些要求,不仅具有营养和医疗保健功能,还能为生活提供保暖、装饰和美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