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自2013年12月成功着陆月球之后,已经停留超过2年半时间,嫦娥三号着陆器更是创下了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截至目前,“嫦娥三号”获得的大量数据已经形成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项都属于世界首次。



  “嫦娥三号”上一共有8个科学设备,分为3类:


  第一类用来观察月球,主要包括全景相机、地形地貌相机、测月雷达等;


  第二类是用来观测宇宙,主要由月基光学望远镜承担;


  还有一种极紫外相机,主要用于看地球周围的等离子层。




  获世界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


  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就是嫦娥三号此次获得的重要成果,这也是人类探月历史上的第一幅月球地质结构的剖面图。


  它展现了月球表面以下330米深度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岩石——月球玄武岩。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 林杨挺:雷达探测到地下有三层玄武岩,特别是顶上的一层有195米,这说明月球到晚期20多亿年的时候,还有大量的岩浆喷出来,说明月球岩浆的活动比原来认识的要更晚一点。


  完成首次天体普查


  在观测太空方面,“嫦娥三号”上首次使用了一台光学望远镜,它就像是“嫦娥三号”着陆器的一双眼睛。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相当于一个没有云层的“透明”球体,所以在抬头仰望太空的时候,就不会受到云层的干扰。这样一来,就可以把“目光”投向任何一片天空。



  此外,由于月球转动周期相对较慢,为观测同一个天体的变化情况提供了便利。于是科学家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给月球北极上方区域的天体做了一次科学普查。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魏建彦:这相当于人类的人口普查一样,它是人类历史上在紫外波段的第一次“巡天”。以后,天文学家在历史上可以不断用它做对比研究。


  首次证明月球没有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好奇月球上到底有没有水,对于这个问题,观测给出的答案是:没有。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魏建彦:我们测量了月球地表层以上的水的含量,得到了有史以来最低的一个测量值,这个测量值也非常符合月球形成理论的专家他们的预期。


  首次获得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


  嫦娥三号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观察它的故乡——地球,尤其是通过全球首个极紫外相机,观测地球周围的等离子层,可以对太阳风暴进行有效监测,这是嫦娥三号独有的本领。




  太阳风暴形成的巨大脉冲,会对围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天体,比如导航卫星、通信卫星的运行造成严重破坏。极紫外相机目前已经获取了1300多幅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数据,为空间天气预提供了大量依据,保障了地面通讯,以及地面与航天器之间的通讯安全。


  你会喜欢


  ?【关注】全球掀起"负利率"狂欢,楼市股市怎么走?


  ?【震惊】8公里,要价12.87万!什么收费这么贵?


  :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编辑:李天路



  中国!骄傲!↓↓↓欢迎分享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