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名为倒悬拖行婴儿的新闻不禁让人触目惊心。“孩子是在她被医生用轮椅推去产房的途中,在走廊里生下的。孩子生下来后就掉在了地上,被脐带倒悬着,小脑袋擦着冰凉的地面,晃来晃去。而医护人员推着轮椅又走了十几米。”这段看似毫无人性的惨剧被描述为事后妻子尚彩晴告诉丈夫潘自强的,真相果真如此吗?医护人员医德何在?这无疑再次引爆了医患关系。


  为什么本来说好的顺产变成剖腹产?为什么产妇都要生了,医生还要浪费时间做B超?为什么孩子都出生了,医护人员却并未发觉?毫无医学常识的公众看到这则新闻必然会生出以上诸多疑问,而新闻中却并无解答,反而原本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却变成了草菅人命的刽子手。“这时候过来了一位秦大夫,让她做剖腹产,她要求赶快进产房,但秦大夫坚持让她再做个B超。”“刚被推出病房,孩子就在轮椅上出生了。产妇哭着喊着‘我孩子出来了,掉地上了’,当时身边的医护人员并未理会她,直到有人大喊‘孩子掉地上了’,她身后的护士才停住,将孩子捡了起来。”秦大夫为什么要坚持做B超肯定有他的理由,而一句“未理会”又将医护人员的医德置于何地?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此前的手术台自拍事件,本来全体手术人员为了保住患者这条已经被其他医院诊断为必须截肢的伤腿,已经连续进行了7个小时的手术而没吃没喝。而且这天是他们在这间手术室的最后一天手术,以后他们就将离开这个曾经奋斗过、也救治过无数患者的手术室,搬到新的手术室继续工作。拍照留念自然无可厚非,然而上传图片的人在没有向医疗卫生监管部门求证、举的前提下,而曲解图片,恶意夸大医患关系,抢着发表在容易引发争议的社交媒体,此举不仅背离客观公正,还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嫌疑。其次,传播过程的一些媒体也跟风以讹传讹,他们完全有责任有能力去做更全面细致的调查,再发布客观公正的消息,而不应像个业余的网络传播者,以挑战医生职业伦理的姿态去抓抢围观者的眼球。记者应该知道舆论致死论,公正的事实才能引发读者的讨论,而不是现在舆论引发的骂战。面对医患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弥合矛盾,而不是加剧撕裂。


  医生和患者在与疾病斗争的战壕中,本是同一个阵线的战友。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二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出现同室操戈的悲剧场面。医患关系愈演愈烈,其中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媒体对于医患冲突的道引发了更多的矛盾心态。作为媒体,集中和部分客观地去传播医患关系极端案件会导致恶的效应,事实上是放大了医患冲突。而媒体津津乐道这类事件,不断渲染和放大传播,不仅没有回答更深层次问题,还会进一步激发了对医方的不信任情绪,强化了社会对医方的负面刻板印象。


  医患纠纷的道不同于一般事件,记者应更加专业,不偏不倚,审慎地道医患纠纷,避免误导受众,激化矛盾。媒体也要提高专业素养,尊重事实,立场公正,不懂的问题要请教相关专业人员,从而引导医患关系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知音网,微信知音公众号,请用微信搜索“zhiyinchuanmei”并加关注,惊喜多多,福利多多等您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