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心灵鸡汤风靡全网,人人追捧。


  可现在却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存在。


  这不是因为心灵鸡汤不好,而是在一些人的营造下,心灵鸡汤早就变味了。


  从畅销书作家大冰被质疑矫情,到成功学大师陈安之跌下神坛,“国学大师”于丹被轰下台。


  心灵鸡汤早已变成了毁三观的心灵毒鸡汤,甚至成为了一些人的敛财工具。


  那么,为什么曾经的心灵大师会突然跌下神坛?


“矫情”的大冰

  哪个00后的学生时代没有一本大冰的书?


  从最初的2013年的《他们最幸福》到2022年的《保重》。


  大冰在2013年至2022年间基本上是保持着一年出一本书的状态。


  他的书在学校里基本上都是被大家抢着看。


  因为书里描写的理想世界和学生时代对自由的渴望完美契合。


  通过他的描写,读者认识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


  他的书的销量一度突破了千万,版税收入甚至超过了一些老牌文学家。


  可是,有一天,大冰的口碑直线下滑,就连他的书一时间遭到了抵制。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差距?


  也许是大冰的书里描写的太过理想化了,早已不符合现在人的审美。


  若是将大冰的书当成无聊时解闷儿的存在还好。


  但是若是去细究大冰书里的细节,却是完全不够看的。


  首先,就是大冰书的书名一直被人诟病。


  从《好吗,好的》到《我不》《你坏》,他的书名给人了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看的人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而书里的内容也大多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


  他擅长用虚构的浪漫掩盖现实的残酷,描述出一个过于理想化的世界,鼓吹读者为了理想放弃生活。


  在书中,读者总能看到一些金句。


  例如: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惜缘随缘莫攀缘。


  初看,带给读者“高大上”的错觉,可在细看时却发现内容十分空洞。


  书里的故事都仿佛是套用一个模板制作出来的。


  读者戏称大冰的书都是朋友圈里的长文拼接而成的,毫无营养价值。


  并且,读者在大冰的书里发现了多处错别字。


  这些都让大冰书的口碑直线下降。


  一时之间,网络上盛行起了“冰学”文化。


  大冰的读者都戏称自己在服“冰役”。


  而且由于大冰在书里给自己塑造了无数个身份。


  所以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公式:1冰=15人。


  至此,大兵的书由最初的全网追捧变成了群嘲的存在。


  大冰也被贴上了“油腻”“贩卖情怀”“无病呻吟”等标签。


成功学大师陈安之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这句话多少人都听过,可是多少人了解说出这句话的人——陈安之。


  在10年代,李阳疯狂英语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追捧。


  他通过激烈的语言,勾起大家的热情。


  通过大声重复的阅读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在李阳的演讲现场,往往每个人都是群情激愤,像打了鸡血一样。


  而陈安之比之李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通过虚构出无数个由他教出来的成功人士。


  以此来勾起观众的热情。


  在给观众描绘出未来的美好生活,进行“毒鸡汤”洗脑。


  在最初的时候,听了他的演讲的观众都想要成为他的“终极弟子”。


  在陈安之的巅峰时刻,他参与了央视的《对话》节目。


  他在节目中对话马云:“自信不等于自大,也就是说人在自信中需要自省,所以最后送马总一句话就是:谦虚是持续成功的保证。”


  一时之间,陈安之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


  他的鸡汤语录被很多人奉为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越来越多的人都想复刻他的成功。


  但是就在他风头无两之际,却突生变故。


  他被爆出:在他的演讲会上往往通过饥饿营销来卖课。


  而他的课程通常高达十几万。


  有人为了买他的课导致了家破人亡的局面。


  这件事一经爆出,一下子就掀开了陈安之的真实面目。


  他也因此被《人民日》点名批评,随后销声匿迹。


  至此,心灵鸡汤的名声也越来越不好了。


  以至于现如今,大家通常都是对心灵鸡汤抱有怀疑的态度。


“国学大师”于丹

  说到于丹,大家想必都不陌生。


  2006于丹受邀登上了《百家讲坛》的舞台。


  她对《论语》的解读风趣幽默,浅显易懂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为此,她出的书《论语心得》一时间风靡全网。


  销量遥遥领先,成为作家富豪榜第二名。


  因为她对外营造出了学富五车的形象。


  所以有媒体将他称为“国学教母”。


  她也成为了许多人的榜样,她的解读成为了无数人的心灵鸡汤。


  但是就在于丹走上了事业巅峰之际,却突然掉下了神坛。


  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邀请去北大昆曲雅集上发言的于丹被轰下了台。


  因为在观众还沉浸在昆曲的优雅中时,于丹却突然被请上台讲话。


  她的讲话一下子打断了听众的思绪。


  与此同时,她说教般的发言更是让听众恼火。


  缺乏昆曲知识的她最终被听众轰下了台。


  这可以说是,于丹人生中的滑铁卢了。


  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真正的挫折还在后面。


  开学之际,于丹为了挽回形象。


  就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鼓励学子的话。


  本身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庆祝莘莘学子开学,给予他们鼓励。


  但是在她发表的内容中,犯了一个错误——引用所谓的“光绪开学讲话”。


  可是“光绪开学讲话”早就已经被辟谣是假的。


  这只是一个人在小说里的创作罢了,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于是,大家开始怀疑于丹的真实水平。


  一个“国学专家”竟然连一个被辟谣过的东西都不知道。


  而且还是一个被辟谣多次的烂梗。


  事后,于丹急忙撤回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想要挽回形象。


  但为时已晚,于丹的形象也轰然崩塌。


  曾经被无数人视为真理的“心灵鸡汤”也变成了毫无营养的话。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心灵毒鸡汤”出现,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擦亮眼睛去辨别。


  同时也说明,时代发展,观众对于事物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想要通过看似华丽的语言来蒙骗读者的这个方法已经行不通了。


  应该要运用真才实学创造更有价值的“心灵鸡汤”。


  新华网2012-11-21于丹被轰事件调查:“心灵鸡汤”喝多也会反胃


  湃客:商业人物 2020-07-26一代不如一代的成功学大师


  界面新闻2019-11-06爆火7年的“毒鸡汤”之王,又翻车了


  文/编辑:左眼皮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