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关注20世纪女画家的艺术与收藏(下)
导语:在艺术市场上,女画家大多不被藏家所重视,时常能见并能卖上价钱的画家屈指可数。实际上,在20世纪画坛上,不少女画家的艺术水准绝不在男画家之下,有的女画家诗、书、画、印四绝,更有女画家不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题材,还是青绿、浅绛、工笔、写意、白描、泼墨、泼彩等技法无所不涉、无所不精,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所以,收藏玩赏她们的书画无疑是一件十分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
三、有艺术成就,但被市场严重低估的
在20世纪中国画坛上,有不少女画家技法娴熟、功力深厚、个性鲜明,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导致当今很多藏家对她们比较陌生,目前她们的作品被市场严重低估。代表性的画家有以下几位:
附件30、王叔晖《西厢记》邮票
王叔晖(1912-1985年),现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字郁芬,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受家庭熏陶,自幼喜爱绘画,1927年辍学,自学绘画,1928年加入由金城发起创办的“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为徐燕荪的入室弟子,画艺大进。后以卖画为生。新中国成立后,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职,并为北京画院画师。期间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六十年代初,她的连环画《西厢记》获第一届连环画创作一等奖,1981年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活动中获连环画工作荣誉奖。王叔晖擅长工笔、人物、连环画,尤精仕女画,创作以古典题材为主,善于继承中国画线描的优秀传统,并吸收西画的透视解剖法,用笔精细,人物造型准确,形态逼真,细节刻划明彻入微,线条犀利,设色考究,艳丽典雅。特别是她塑造的仕女形象美而不媚,清秀生动,保持了唐宋以来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八十年代初王叔晖应邮电部之邀创作《西厢记》邮票,该套票问世后,受到海内外集邮爱好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评为当年的最佳邮票(附图30、31、32)。
附件31、王叔晖1980年所作的《寂寞嫦娥舒广袖》
附件32、王叔晖乙酉(1945)年作 桐阴玩乐 立轴
在艺术市场上,王叔晖的作品很早就在市场上流通,早在民国时期,她就以买画为生。由于人物作品神形兼备,雅俗共赏,因而颇受藏家的青睐。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王叔晖的亮相不多,偶有露面,价格尚可。1996年她的《夜宴图》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2.2万元成交,同年,她的《倚石沐春图》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以1.2万元拍出。近几年,王叔晖的作品在海内外市场上露面更少,2002年她的《柳荫赏荷》扇面被朵云轩拍至1万元;她的精心之作《红楼梦人物》4屏被翰海拍至6.8万元,价格一般。2010年《贵妃醉酒》在北京诚轩获价35.84万元。2013年《桐荫玩乐》在朵云轩获价17.25万元,2014年《琵琶仕女》在恒盛鼎获价28万元;同年,《梁红玉》在翰海获价9.2万元,由于市场作品少,因而市场上不能形成固定的价格。笔者认为,王叔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工笔重彩女画家,其作品技法娴熟,线条流畅传神,色彩明丽,极具魅力。特别是创作每一幅作品,都要耗费王叔晖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尽管存世的作品也不多,但没有敷衍之作,王叔晖去世后,国家文物局规定她的精品不准出境。所以,王叔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未来市场上涨空间巨大。
附件33、陆小曼 庚寅(1950年)作仕女 四屏立轴
陆小曼(1903—1965年),现代海上著名女书画家,也是民国时期海上才女,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妻子。上海市人。陆小曼自小受母亲吴曼华的影响。吴曼华知书达理,画得一手很好的工笔画,小曼自然受到了很深的熏陶。据说还在小曼十六七岁时,一次外国人到小曼就读的北京圣心学堂参观,看到一幅陆小曼的精致油画,竟然当场支付200法郎,作为学堂的办学经费,把这张画买了回去。踏上社会以后,小曼起初拜刘海粟为师,接下来在1929年,小曼还积极参与中国女子书画会的筹备工作,此后成为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早期会员。1931年底志摩飞机失事以后,陆小曼痛定思痛之余,拜贺天健为师学习山水,拜陈半丁为师学习花鸟,从此掀开了她一心画画,一改过去慵懒生活,振作精神,重新做人的新页。有意味的是,拜师时贺天健为了防止陆小曼偷懒,他们师生还约法三章:一、老师上门,杂事丢开:二、专心学画,学要所成;三、每月五十大洋,中途不得辍学。就这样,小曼卧薪尝胆,一心画画十年后,终于在1941年假座上海大新公司(今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楼上,开了一个饶有意味的个人画展。画展山水、花鸟都有,作品多达100多件,受到参观者的相当好评。此后又在1949年、1955年以优异的绘画水平,两次入选全国美术展。随之小曼又马不停蹄,再接再厉,并且在1958年加入上海美术家协会,后正式成为上海中国画院的专职画师。接下来在1959年,她还有幸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1964年秋,小曼又投入精力,为成都杜甫草堂画了四幅条屏山水,广受好评。陆小曼擅长绘画和书法,绘画精于设色山水,画风近似清代王鉴一路,格调有幽雅淡远之趣(附图33、34、35)。书法擅长楷书、行书。传世作品《江边绿阴图》、《归樵图》《黄鹤楼图》等。
附件34、陆小曼 1943年作 晚渚轻烟 立轴
附件35、陆小曼 1940年作 梅屋图 镜心
在艺术市场上,陆小曼的作品在九十年代并不热门,偶有亮相价格不高。近几年其作品开始频频亮相各大拍卖会,并走红市场,2001年她的《临黄鹤山樵山水》在上海敬华拍卖会上以2.2万元成交,价格尚可。2003年她的《秋江晚渡图并草书》成扇被上海崇源拍至2.42万元;同年,《山水》和《人物》在朵云轩拍卖会上均以无底价起拍,结果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和追捧,不少藏家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出人意料地以8.47万元和9.02万元成交。近几年,陆小曼的作品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扬,2010年《富贵双栖》在深圳联合获价31.36万元,同年,《秋江晚渡》成扇在北京传是获价61.6万元。2011年《梅屋图》在翰海获价41.4万元。2012年《仕女4屏》在中国嘉德以46万元成交。2013年陆小曼《行书七言联》在嘉德获价23万元。2014年《寒林图》在苏富比获价37.5万港元,同年《晚渚轻烟》在上海工美获价80.5万元,为陆氏作品最高价。现她的精品价格基本维持在数十万元,若以陆小曼的才能和艺术成就衡量,她的应是仅次于吴青霞的人物,但目前两者价位相差悬殊,加上陆与徐志摩又是夫妻,题材不错,后市潜力巨大。
附件36、周鍊霞 1979年作 吹箫引凤图 镜心
周鍊霞(1909—2000年),现代海上著名的女书画家、诗人,民国时期与吴青霞、沈云霞合称“民国三霞”。字紫宜,号螺川,人称炼四娘,书斋名“螺川诗屋”。江西吉安人。生于湖南湘潭。九岁随父移居上海,14岁从尹和白习画,后拜郑壶叟为师。17岁从朱古微学词,后又从蒋梅笙学诗,不久,有《婴鸣诗集》面世,人叹奇才。艳称她“金闺国士”。 周鍊霞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容貌俏丽,平时着装相当时髦。周鍊霞暮年风韵犹存,苏渊雷教授曾称赞“七十犹倾城”。
附件37、周鍊霞 1954年作 桃花鳜鱼 立轴
周鍊霞擅长绘画、书法、诗词,绘画精于古装仕女、花卉,师法仇英、唐寅,画风有唐人韵致,花卉初从宋人入手,后学白阳、南田,别具风貌(附图36、37、38)。画风格清新,设色明净,诗词多佳句。她的画风和诗风气息相通,若与她本人相比,则有“画如其人”和“文如其人”之感。周鍊霞绘画成名很早,1934年她与冯文凤、李秋君、陈小翠、吴青霞等一起建立了“中国女子书画会”,并出任上海锡珍女校国画教师;1936年其画作获加拿大第一届国际艺术展金奖。四十年代已享誉海上。周鍊霞建国后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
附件38、周炼霞 1981年作 秉烛夜书 立轴
周鍊霞的作品早在民国时期就在市场上流通。新中国成立后渐渐被人淡忘。九十年代初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周鍊霞的作品在市场上基本看不到,至九十年代后期她的作品偶有亮相,但在市场上属于冷门人物。近几年,她的作品在市场上时有亮相,价格一般,2010年《玉骨冰肌》在上海天衡获价17.3元;同年,《荷花鸳鸯》在北京翰海以16.5万元拍出。2011年《烛摇红影》成扇在朵云轩以14.9万元成交。2014年她与吴湖帆合作《荷花鸳鸯》在朵云轩拍出1045万元的天价,但这很大程度上沾了吴湖帆的光。笔者以为,由于周鍊霞的作品在市场上很少,不能形成固定的价格,加上作品价格低,一般藏家不肯抛出,相信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周鍊霞的作品有一个价值的回归过程,建议投资者和收藏者可多关注她的精品,相信日后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回。
附件39、吴淑娟 1927年作 凌霄八哥图 立轴
吴淑娟(1853~1930年),清末和民初著名女书画家。号杏芬女士,安徽歙县人。在清末,吴淑娟的绘画已有很高的成就,并享誉海内外,清宣统二年(1910 年),吴淑娟的作品参加了在罗马举办的意大利博览会,意大利王后对她的绘画非常欣赏,以重金全部买下收藏于皇宫。民国4 年(1915 年),又集生平杰作百条幅,用照像玻璃版印刷成一部画册,发行国内外,中外界争相发表专评文章。许多国家的博物院称之为“近世空前之作”。吴淑娟70 大寿,民国总统黎元洪特书“林下风高”四字,制匾祝贺。女画家吴淑娟一生倾心作画,硕果累累(附图39、40、41),正如近代余天遂先生在《天心簃评画》一文中评道:吴女士“无乎不能,无施不可,天地间形形色色,触于目而会于心,皆足以为画稿矣。其笔仗之坚劲,气魄之雄厚,尤非寻常画家所能及。”
附件40、吴淑娟 庚午(1930年)作仕女 立轴
附件41、吴淑娟蜀栈晓行 屏轴 设色纸本
吴淑娟在清末民初是一个杰出的画家,而且热心于社会慈善事业。民国6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烽火纷扬,吴捐出作品10 幅交协约国红十字会,由该会在上海卡尔登饭店拍卖,售价达11700 余元。民国9 年湖北省大灾,吴又拿出10 多幅作品义卖,得款全部充赈。1910 年吴淑娟的作品曾在罗马举办的意大利博览会,意大利王后以重金全部买下收藏于皇宫。应该讲,清末民初,吴淑娟无疑是女画家中的杰出代表。遗憾的是,建国后,吴淑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上世纪90年代国内开拍名家书画,吴淑娟的作品很少露面,步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书画行情的大幅攀升,吴淑娟的作品时有亮相,但因藏家对其了解很少,所以成交价格平平,一直到2005年吴的作品才有起色,2005年她的《山水》手卷在苏富比估价仅4—6万港元,上拍后受到藏家的踊跃竞投,以22.83万港元成交,高出估价高端3倍多,2年后,此作又被长风推出,获价35.2万元,价格比2年前上涨了50%。2011年《兰草卷》被佳士得推出,获价40万港元。2013年《孔雀图》被西冷印社拍至13.8万元,同年,《香草润珠卷》在北京保利获价59.8万元,创吴淑娟作品市场最高价。2014年《秋声诗意12开册》在翰海以9.2万元成交。总体看,吴淑娟尽管已成为各大拍卖行的固定拍品,但是作品价格并不高,无论是从清末民国吴淑娟的影响还是她的艺术成就,吴淑娟的作品在市场上仍是被低估的,特别是吴淑娟的作品至今还没有一幅价格过百万,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同时,也反映吴的作品具备较大市场潜力,值得藏家去挖掘。
附件42、陈小翠癸未(1943)年作 弄翰图 镜片 设色纸本
陈小翠(1907—1968年),现代著名的书画家。为已故旧文学家陈栩园的女儿,画家、美术史评论家、企业家陈定山(字蝶野)的妹妹。自小十分聪慧,十三岁作《东风》诗惊四座:“绿杨阴护竹篱笆,小队筠笼唱采茶,底事东风欠公道,春愁偏送到儿家。”从杨士猷、冯超然学习绘画。1934年与冯文凤、李秋君、顾青瑶发起成立了著名的“中国女子书画会”,为现代美术史留下一页靓丽篇章。她因文笔了得,还担任《女子书画会刊》编辑。民国时期,曾常在贺天建主编的《国画月刊》上发表文章。新中国成立后,陈小翠同周鍊霞、吴青霞、陆小曼、陈佩秋一起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可惜如此才女,却在动乱的年代中因不堪忍受侮辱而跳楼自尽。 陈小翠擅长工笔仕女和花卉画及诗词,画风近似华新罗、费晓楼,清雅秀逸,别饶风姿。书法宗王羲之,具清秀峭拔之趣。工诗,婉丽俊逸,与其书画如出一辙(附图42、43、44)。著有《翠楼吟草》。传世作品有《翠鸾写韵》、《涉江采芙蓉》等。
附件43、陈小翠 丁亥(1947)年作 进香图 立轴
附件44、陈小翠 1947年作 紫藤牡丹 立轴
在艺术拍卖市场上,陈小翠的作品进入拍卖属于比较晚的,九十年代在拍卖场上基本看不到她的作品,步入21世纪后,随着书画市场的升温,女画家的作品也开始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有的还被市场屡屡炒作,如陈佩秋、吴青霞的作品,而陈小翠的作品也开始受到各路藏家的关照。2003年《抱琴图》她的《荷花》立轴在嘉德拍卖会上估价1500—2000元,结果被拍至2.53万元;《四景花鸟》4屏在朵云轩拍卖会上以4.95万元成交。2004年《竹足烹茶》成扇被天津文物拍至1.76万元;《书画格景》扇面被朵云轩拍至1.98万元,2把扇面能有如此成交实属不易。2005年陈小翠的《双相斗酒图》扇面被上海崇源拍至1.32万元;《桐荫避暑》立轴在嘉德拍卖会上以4.18万元成交。近几年,陈小翠的作品已成为各大拍卖行的固定拍品,价格有一定上扬,2010年《玉楼人醉杏花天》成扇和《清平诗意图》成扇在北京传是分别拍至22.4万元和20.16万元。2013年陈小翠与王福闇合作《婴戏图·隶书》成扇在苏富比获价10.63万港元。2014年浙江六通推出《花卉》获价6.9万元。由于陈小翠作品价格低得离谱,拥有陈小翠作品的藏家大多不肯抛出,致使陈的作品价格很难出现大幅上扬,后市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附件45、侯碧漪 芦雁图 镜心
附件46、侯碧漪 石榴山禽 扇面
附件47、侯碧漪 1948年作 牡丹蝶恋 立轴
侯碧漪(1900—2005年),现代著名书画家,大风堂门人,一生活了104岁,仅次于107岁的宋美龄,在女画家中绝对算是高寿了。号双湖女史。有关侯碧漪知道她的人实在不多,丁福保在为她写的小传中称“叶唐少宰之曾孙女”,她的祖父就是侯桐的三孙维祺。现在市图书馆珍藏的一部侯桐古书就是维祺用了整整十年心血四处收集,并于1874年重修的。侯碧漪为名门闺秀,受家庭熏陶,自幼即喜丹青,初师吴观岱、孙寒崖,诗文书画大进。后得到张大千、王师子的指教,书画益精,被称为“三百年来闺阁中少有的手笔”。她早年毕业于无锡文艺专科,曾任无锡竞志女校首教。建国初期,上海筹建中国画院,她与李秋君、陈小翠、周鍊霞、吴青霞、陆小曼、庞左玉、陈佩秋、张光等九人,成为进入画院的第一代女画师,可见侯碧漪的绘画实力。在最近的拍卖市场上,常有合款为张大千与侯碧漪的作品拍得高价。作为张大千的弟子,他们师生间的情谊笃厚,留下很多佳话。侯碧漪擅长花鸟,取法徐黄,下逮新罗,人物仕女,力摹晋唐,作品颇有大风堂风范(附图45、46、47)。然而,她的作品在市场上价格很低,2005年她的精心之作《牡丹》在嘉德以6.6万元成交,同年,《金碧荷花》在上海敬华获价4.62万元。2010年《红妆照水》在匡时国际获价17.9万元,此作2003年朵云轩以7.92万元成交,7年上涨10万元。2012年《芦雁图》在嘉德获价1.7万元。2013年《牡丹蝶恋》在北京汉中获价10.93万元。2014年《锦麟》在书画艺拍(香港)以4.37万港元成交。从上可看出,侯碧漪的绘画被市场严重低估,后市有待藏家挖掘,市场潜力较大,值得关注。
在笔者看来,以上女画家代表了20世纪女画家艺术的最高成就。此外,像潘素、萧淑芳、顾飞、江采、沈云霞、潘静淑、庞左玉、康同壁、冯文凤、顾青瑶、郁风、张坤仪、胡洁青、傅益瑶、杨春华、王美芳、徐乐乐等女画家也各具特色,各有成就,值得藏家关注和收藏。笔者坚信,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成熟和藏家鉴赏水平的提高,女画家作为一大书画收藏板块和一大专题无疑是有“金”可“淘”的,特别是不少女画家至今被与市场严重低估,所以,投资和收藏她们的作品,相信日后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回。
版权声明:本文为雅昌艺术网独家专栏,未经雅昌艺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雅昌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欢迎关注雅昌艺术网官方微信,为您带来每日精彩!微信号:A80480080)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