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大陆之行结束后,国民党在岛内的支持率增加了8%。由此不难看出,尽管马英九早已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但他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忽视的。日前,“闲不住”的马英九又飞往希腊,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第八届德尔菲经济论坛开幕式。


  马英九现在无官无职,犹如“闲云野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过,马英九去了大陆一趟已经让民进党当局很不爽了,而他现在去希腊,民进党当局更是气急败坏,甚至向希腊方面提出抗议。


  按理说,马英九以平民身份参加一个经济论坛的开幕式,民进党当局没必要如此紧张,然而主办方希腊给马英九的头衔却让民进党人大为破防。


  在讲此事之前,需要先弄清楚一点:马英九虽然已卸任多年,但他身份特殊,该怎么称呼他是个问题。他来大陆祭祖时,大陆称其为“马英九先生”。用“先生”二字称呼马英九并无不妥,他本人也乐意接受,但偏偏民进党当局不乐意,认为应该以“前总统”称呼他。


  民进党人持这种想法,倒不是说想给马英九争取更高的接待规格,主要是马英九担任过台湾地区领导人,而蔡英文现在也是台湾地区一把手。她窜访危地马拉等中美洲小国时,对方以“总统”规格接待她,这让她觉得台湾地位很高,可以和主权国家“平起平坐”。而马英九作为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如果在外面仅仅被称为“先生”的话,这会让民进党觉得马英九自降身份,让台湾地位一落千丈,这对民进党推行“台独国际化”非常不利。所以,对马英九赴大陆祭祖以及赴希腊参加论坛,民进党当局非常在意对方会给马英九什么样的头衔。


  不过,令民进党无可奈何的是,大陆就是要以“先生”二字称呼马英九,民进党管不着,而希腊给马英九的头衔,同样令民进党大为破防。


  作为本届德尔菲经济论坛的主办方,希腊方面自然知道马英九身份特殊,对如何称呼他也很慎重。


  一开始,希腊方面给马英九的头衔,前缀地名用的是“台北”而不是“台湾”。客观地说,这符合国际惯例,因为很多国家与台湾地区之间的经贸联络部门都是冠以“某国驻台北经贸代表处”之名,而且台湾省的运动员去海外参加比赛,其国籍一栏不会写“台湾”,而是写“中国”或“中华台北”。


  当然,民进党对此非常不爽,于是向希腊提出抗议并与之交涉,要求更改对马英九的称呼。希腊方面也挺“配合”,马上就把“台北”改成了“台湾(地区)”。


  其实改成这样并不能达到民进党满意的效果,但至少会好受些。但希腊方面似乎跟民进党当局“杠上了”,马英九的所乘飞机刚起飞,他们马上又悄悄把马英九的头衔改成“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本以为此事就此打住,毕竟大陆有时候也会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称呼马英九,这属于两岸都比较能接受的称呼。然而希腊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又把“台湾(地区)”给删了,然后换成了“台北”。最后的结果就是马英九变成了“台北前领导人”。


  希腊方面和民进党当局极限拉扯,前前后后改了4次,把对方耍得团团转。随着头衔的变化,马英九被“降级”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从“台湾省长”变成了“台北市长”。马英九本人倒是不太在乎,反正都已经退休了,不在乎这些虚名,毕竟在大陆时被冠以“先生”这个头衔他都没说什么,但民进党当局着实被希腊气得不行。


  若是马英九去的是欧洲其他国家,比如立陶宛、英国、波兰这些亲美反华国家,或许给他的头衔会令民进党当局非常满意。但好巧不巧,马英九去的国家是希腊,这是欧洲大陆为数不多对华友好的国家。


  希腊与中国大陆关系有多好?举几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希腊领导人


  希腊与中国是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双方于2006年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8年,希腊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第一个加入该倡议的欧盟国家。第二年,希腊又加入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使该机制从“16+1”变成了“17+1”。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中希之间的非凡友谊,那就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故事。当年中国从乌克兰购买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途中遭遇多重波折,幸好有希腊政府的大力协助,“瓦良格号”才得以顺利被运到中国。


  辽宁舰


  我们中国人是懂得知恩图的,后来希腊陷入债务危机,中国果断伸出援手帮助其度过难关。


  基于中希双方非同一般的友谊,其实不难理解希腊方面为啥会连改4次马英九的头衔了。其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对中国大陆的尊重,尊重国际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台湾是“国家”,拒绝配合民进党当局搞“台独国际化”。从希腊的行为来看,还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希腊这个朋友咱们没白交,关键时刻是靠得住的。


  而对于马英九而言,这次更改头衔风波无异于将他放在火上烤,民进党当局拿希腊政府没办法,但不排除会复马英九,以消心头之恨。马英九今年去了大陆和希腊,都让民进党当局很难堪。不难想象,马英九回到台岛后,民进党当局为避免马英九给自己“惹麻烦”,可能会千方百计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不准他去外面参加各种政治、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