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快板经典段子推荐文章1:喜闻乐见的天津民间艺术,天津快板,听我给您唠一唠

  天津快板,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别看时间不长,但以其粗犷、爽朗、明快、幽默的艺术风格,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演员表演时,手拿快板书用的节子板,用竹板敲击一段有韵律的节奏起头。接着,运用“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和天津方言土语,合着天津时调中"数子"的曲调开唱。有时也使用三弦或扬琴伴奏。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世上万物,不论是历史、人文,还是风景、美食皆可入天津快板。有人评说天津快板的最高境界可用"平、爆、脆、美"四字来概括。也就是"平如无风湖面,爆如炸雷闪电,脆如珠落玉盘,美如酒醉心田。"


  赶上天气好,神清气爽,来到茶馆。点一壶茶,来点瓜子、果仁,再听上一段节奏鲜明,幽默爽快的天津快板,那叫一个美。您这天津才算没白来!


  说起我们熟悉的天津快板段子,人人都能打开话匣子。


  上点岁数的,还能记得什么《铸剑》、《武松打虎》、《黛玉走四方》、《三个美国佬》。“我们三个人哪,都是美国佬。我是美国步兵,名叫跑不了;我是美国海军,名叫捞不着;我是美国空军,名叫往下掉!你就听这名吧,哪能好的了?不是挨枪子,就是挨高射炮。”别说听了,看着这词您是不是都能乐出声喽。


  年轻点的,准听过《 狗不理包子》。


  “这个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


  它是薄皮儿、大馅儿、十八个折,就像一朵花


  这是形容包子,你可不能乱用呀


  说这个姑娘长的美,就像一朵花,你可千万不能说这个姑娘长的像包子!”


  虽然夸成一朵花的狗不理包子您现在可能吃不着了,好不好吃咱也不好说吧,但这个段子真是脍炙人口啊,八岁到八十都能说上一段。


  天津快板也是人才辈出,如:著名快板大师李润杰之子李少杰,继承发扬了李派快板艺术。表演时打板节奏明快,说唱合辙押韵。缓如行云流水;快如万马奔腾。包袱抖得更是一个比一个响,观众无不笑得前仰后合,肚子都疼了。


  天津快板非遗传承人刘德印,创作的天津快板作品《骗爸爸》、《高楼新风》、《夸夸咱们家》等都获得全国性奖项。


  他在创作天津快板时,特别注意选取好人好事的题材。他说:“天津快板反映风土人情,但表演出来绝不能油滑,内容上都应该是优美的、积极向上的。” 他的快板书引人入胜,节奏铿锵,演出效果火爆。


  时代在发展,天津快板也与时俱进,不断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好段子。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全国上下齐抗疫。鼓舞士气也必须有我们天津快板一份啊。相声名家冯巩仅用两天时间,自编自演了一段天津快板——《齐心协力打赢防疫阻击战》。一经播出,网络播放量急速攀升,那“笑”果和效果都是杠杠的。


  天津快板经典段子推荐文章2:有才!冀东石油人原创抗疫天津快板《等到那一天》

  :中国石油


  为助力防疫抗疫工作,歌颂逆行者们,公司文联自推出抗疫原创歌曲《白衣战士》后,又组织创作了天津快板《等到那一天》。作品以音乐快板的形式号召大家同心协力抗击疫情,讴歌疫情防控一线的奋斗者,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展现了油田上下共克时艰的昂扬抗“疫”精神和众志成城的责任担当。


  快板由冀东油田文工团团长、石油工人管乐团团长肖俊华创作、配音、视频制作,是继歌曲《白衣战士》后创作的又一部抗疫作品。在疫情面前,油田文艺爱好者以创作表达心声,用作品温暖人心,为战胜疫情积极贡献着文艺力量!


  《等到那一天》


  说今年过年,


  是不同一般,


  猛然间那冠状病毒肆意蔓延。


  它来势汹汹,


  如同妖魔下凡,


  害人夺命它是肆无忌惮。


  一旦染上它,


  哎 那可有点悬,


  一个传俩俩传仨一传一大片。


  抑制疫情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党中央国务院,


  那是英明果断,


  迅速部署防控疫情发起阻击战。


  中华好儿女,


  都是纷纷请愿,


  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冲到最前线。


  千军万马浩浩荡荡驰援武汉。


  咱冀东油田公司,


  也是紧急动员,


  积极应对防控疫情当机立断。


  是一声号令,


  上下齐参战,


  服从命令,


  听从召唤,


  党员干部挺身是冲锋打头阵。


  他们坚守一线,


  是奋战一线,


  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一马当先。


  一手抓防疫,


  一手抓生产,


  防疫生产两不误咱都是做贡献。


  矿区事业部,


  还有宝石花集团,


  六个小区九千多户防疫是关键。


  必须封闭管理,


  筑起严密防线,


  绝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传染源。


  他们守护家园,


  确保生命安全,


  彻底排查电话微信登记又宣传。


  哎 你不能去拜年,


  不能去聚餐,


  什么三姑姥姥四舅妈是一概不见。


  外加同学闺蜜老铁子统统的全免。


  都好好待在家,


  别没事到处蹿,


  一天研究三顿饭也是做贡献。


  出门要戴口罩,


  别到处露着脸,


  回到家你洗手消毒养成好习惯。


  别吃饱就睡,


  要加强锻炼,


  伸伸腿晃晃腰来个八锦段


  咱上下齐心,


  共克时艰,


  至使得油田防疫效果明显。


  没有一例感染者必须得点赞。


  虽然初战告捷,


  可疫情还没完,


  最近都是爆发期不敢怠慢。


  要更加警惕,


  是严加防范,


  誓让那小小病毒无处藏身。


  赶尽杀绝片甲不留打它个稀巴烂。


  咱等到那一天,


  那是烟消云散,


  冰消雪化是美丽的春天。


  咱等到那一天,


  咱一起去武汉,


  带上石油情,


  带上美好祝愿,


  共同举杯庆胜利咱重新过个年!


  咱重新过个年!


  E/N/D


  视频制作:肖俊华


  文字:孙静


  平台编辑:王聪 李博 杨帆


  天津快板经典段子推荐文章3:佟有为得马三立真传,最火快板《黛玉走四方》,陈佩斯想拜他为师

  佟有为马树春


  时光倒流到上世纪80年代,业余相声演员佟有为与美女胡可瑜搭档演小品《街头》,胡可瑜演卖茶壶的小贩,佟有为演爱贪小便宜的买主。这个小品在比赛中拿了一等奖,评委侯宝林先生说:“这个男演员把天津老爷儿们爱热闹那个劲儿演绝了。”胡可瑜后来出演《杨光的快乐生活》中夏丽老姑一角,在天津成名,佟有为也演了几次《杨光》,但他最大的成就在于相声。


  佟有为喜欢文艺是受父亲影响。他父亲是海员,在单位经常组织剧团排话剧,写剧本,当导演,当演员。佟有为上小学时,参加天津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表演过《英雄小八路》。后来上中学,上中专,他都是学校演出队的演员,能说相声,说对口词,跳舞蹈。工作后也一直参加业余宣传队,和关牧村、郑绪岚等演员一起演出。


  佟有为说相声,头一个搭档是宋勇。宋勇是白全福先生的弟子,考入空政歌舞团当创作员,此后佟有为又开始跟胡可瑜搭档演小品。那时佟有为在《家庭》当编辑,外地演出去不了,他俩只能分开,胡可瑜跟郝德宝合作。宋勇回到群众艺术馆,办相声大会,帮佟有为找来马树春做搭档,到今天,佟有为和马树春合作了近四十年,中国曲协出了一本书叫《搭档》,他俩收录其中。


  佟有为马树春


  说相声、演小品的同时,佟有为加入天津市咨询委员会,这个团体里都是演艺界的老先生,马三立、常宝霆、王毓宝、马超都在其中。佟有为总去马三立家,向马先生学习请教。爷儿俩一人一个马扎,一边熬稀饭,一边聊相声。马先生教导他:“不顶瓜,上台要有自信,就是侯宝林坐下边听,也不能害怕。”“要想留下好作品,一定要塑造人物。”马三立以自己的作品举例,马大哈、马洗澡、马大学问、马善人,都是先立起了人物,才立住了作品。


  马先生对佟有为说:“我知道你想拜我为师,我也喜欢你。但是不行,因为我的辈分太高。”他给佟有为介绍了刘奎珍,但刘奎珍老先生病重,拜师推迟,直到老先生故去也没拜成。再后来,马树春和佟有为拜于宝林为师。马三立先生证明,佟有为同时拜刘奎珍,总算了却心愿。


  佟有为的表演风格有马氏相声的稳当,也有高英培的火爆。光看本子好像没多少笑料,可经他一演,就能把人逗笑了。上世纪初,佟有为、马树春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曲艺节,拿了两个一等奖,一个是《奥运梦》,一个是《卖挂票》。又参加了全国首届网络相声大赛,也得了金奖。中国曲协为他俩在北京办专场,演出非常成功。《卖挂票》是马三立的经典作品,《奥运梦》根据《西征梦》改编,后来是郭德纲的主要作品。


  牛群 马三立 佟有为 马树春


  佟有为马树春


  不久后,陈佩斯、朱时茂从北京来天津找佟有为,想拜师学《卖挂票》。佟有为不同意拜师,因为人家腕儿太大了,不合适,但是可以教他们,给他们说活,送他们一套光盘,在南市中华曲苑演出时,专门给陈佩斯朱时茂说了这段《卖挂票》。


  后来陈佩斯、朱时茂在中央广播说唱团新年晚会上攒底,演了这段相声。佟有为去北京演出遇到李金斗,李金斗开玩笑说:“叔儿啊,你教他们相声干嘛啊?”佟有为说:“你放心,人家以拍电影拍电视演话剧为主,抢不了你的饭碗。”


  佟有为、马树春在天津茶馆演出时,有一段返场小段特别火爆,是天津快板《黛玉走四方》,可以说是天津茶馆相声最值得记住的经典。


  佟有为


  当初朋友把网友东皇太一的这段作品推荐给佟有为,佟有为稍微改动,在个别地方加了几个包袱,把马树春喊来,一起看这个本子。下午坐在睦南花园的长椅上背,晚上就演了。一炮打响,好多观众因为这个段子跟着他们跑,北京的朋友来天津就为听这段。


  他们每天演出返场,必须演这段作品,观众送的花篮一排一排的,都要听《黛玉走四方》。有一次在大剧场演出,佟有为一打板,一千多人一起合唱,“黛玉坐火车呀,黛玉坐轮船……”场面特别震撼。


  佟有为还是一位书法家,拜天津大学泰斗级书法家王学仲教授为师。在画画方面,他的老师是慕凌飞先生。所以,佟有为有三位师爷,相声界是相声泰斗马三立,书画界是徐悲鸿和张大千。今年佟有为已经76岁了,但他还在学习,每天写字做日课,他的原则是——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好。


  佟有为书法


  天津快板经典段子推荐文章4:天津大哥创作天津快板《煎饼馃子》,你听听这哏儿都味正宗么?!

  竹板这么一打啊,别的咱不夸,


  夸一夸咱们天津美食煎饼馃子。


  近日,一首天津快板《煎饼馃子》刷爆微博,创通过快板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哏儿都美食煎饼馃子的钟爱,全文流畅,押韵,有才华,有情怀……


  闲话少说,上“煎饼馃子”……


  

  有人说,没有字幕,外地盆友听不懂,好的,字幕来了……


  天津快板《煎饼馃子》


  竹板这么一打啊,别的咱不夸,


  夸一夸咱们天津美食煎饼馃子。


  天津早点多啊,好多花样儿,


  烧饼油条炸糕还有花卷和肉包子。


  您别看品种多,看的您眼花,


  吃早点还就少不了这口煎饼馃子。


  煎饼馃子好啊,可要选正宗的,


  摊饼就用绿豆面儿食材你别掺假。


  一勺儿稀面,热铛上那么一洒,


  刺啦一声香味儿就窜进了鼻子。


  您了是要素的?还是鸡蛋的?


  要是有钱任性鸡蛋我就给您磕俩。


  撒上葱花儿,再来点儿芝麻,


  煎饼皮儿一翻个儿上面就放馃子。


  馃篦儿也挺好,酥脆它不沾牙,


  一切随您选要哪个都听您了的。


  酱豆腐和面酱,吃辣就放辣子,


  卷起来就是一套那个煎饼馃子。


  焦脆它又绵软,鲜香甜咸辣,


  吃上一口是唇齿留香美味冠天下。


  再来碗锅巴菜,豆腐脑和浆子,


  连吃带喝摇头晃脑幸福感爆表了。


  无论是守着家,还是海角天涯,


  天津人都忘不了这口儿煎饼馃子。


  那位问你是谁,海河边儿长大,


  醒来已经是黄昏就是我的网名字。


  咱是多才多艺,琴棋它又书画,


  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妙笔能生花儿。


  天津曲艺地面,大腕是一大把,


  冯巩德纲杨义跟咱比立马就拿下。


  那位又提问了,您了现在干嘛,


  唐人街角贫民窟摆摊卖煎饼馃子。


  咱是弘扬传统饮食文化,不为钱。


  哎哎那大姐,还没交钱了,别走!


  这首天津快板《煎饼馃子》的创网名为:醒来已经是黄昏,新记者通过网上联系到了这位创,他告诉记者,他姓刘,别人都称他“老刘”,其实他并不老,也就50来岁,他现在生活在美国,已经在美国呆了20多年了,老刘说他是正宗的天津人,家里住河西区,每年都要回来一次,看望父母亲。


  

  老刘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经常创作一些小说、诗歌发表在论坛里,引来一大批粉丝的追捧。他还喜欢创作歌曲,一些华人朋友争相传唱,老刘说,他创作歌曲都是在现有的伴奏下去填写歌词,先找好伴奏,再根据伴奏去写歌词,这样写歌的难度确实不小,这个天津快板也是从网上找到的伴奏,他说,如果伴奏长一点,或许这首《煎饼馃子》的快板内容还会更多一些。


  

  

  老刘说,他从小就喜欢天津的曲艺,小时侯相声名家常宝庆先生还想带他去说相声。因此平时也帮朋友写些小品和相声,他说:“我所有的作品创作都离不开家乡天津,一直以天津引以为豪。”煎饼馃子是天津最有特色的早点,也是他最爱吃的早点,煎饼馃子代表了家乡的味道,可惜身在国外,难以吃到正宗家乡的煎饼馃子。


  

  听完这快板是不是跟小编一样,饿了


  赶紧下班去买两套


  为这位天津大哥创作的煎饼馃子点个zan!


  新记者 徐丹


  天津快板经典段子推荐文章5:

  天津快板经典段子推荐搜索词:

  

  1.天津快板经典段子狗不理包子

  

  2.天津快板经典段子竹板这么一打

  

  3.天津快板经典段子来到天津卫

  

本文标题:天津快板经典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