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主坟的来历
北京公主坟的来历推荐文章1:南京坟头村,北京公主坟,为何中国老百姓不忌讳这些阴森的地名?
文/快哉风
“师傅打车去哪?”
“坟头。”
这不是鬼故事,南京真有这么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地名:坟头村,位于江宁区汤山街道。
坟头村的公路指示牌
“坟头村”的名字背后有一段辛酸的故事。当年朱棣当上皇帝后,征集全国数万工匠,在南京阳山选择三块完整而巨大的岩石开凿成碑材,为其父朱元璋建功德碑。这三块碑材如果完工,总高度达78米,总重31167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
阳山碑材
但是,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仅开工一年半之后,就停工了。原因有二,一是碑材过大过重,超出了古人的运输能力,二是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不过,由于工程过于艰苦,工匠们累死、摔死、砸死的人数,据说达3000人之多,尸体被埋在阳山附近的“万人坑”里,天长日久,人们就把万人坑附近的一个小村称为“坟头村”。
坟头村公交站
坟头村,这三个字听着就阴森,更是犯了民间的忌讳。但是,土生土长的坟头村民们表示,早已见惯不怪了,如果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突然换个名字反而不习惯。直到今天,仍有几十户人家安然居住在“坟头村”。
其实,六朝古都南京是个帝王将相扎堆埋葬的地方,坟、陵、墓遍布,比如大名鼎鼎的孙权墓、明孝陵、中山陵,但是几百年岁月过后,很少有人觉得不吉利,相反,由于历史文化和优美环境的加成,“比墓而居”的南京东郊楼盘,反而是南京房价最高的地方。
南京中山陵
比南京更猛的是北京。
北京地名中带“坟”的更多,公主坟、八王坟、九王坟、铁狮子坟……这其中,公主坟名气最大,清朝埋葬了嘉庆皇帝两个公主的荒凉地方,一度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圈,连中央电视台都曾落户于此,哪里有半点忌讳?
地铁公主坟站
那么,讲究忌讳的中国老百姓为何对大大小小的“坟”如此宽容?
早些年,北京公交部门在重建公交站时,统计了公交站名中的带“坟”字的站点,共有35个之多。但是,征求市民意见时,72%的市民表示“这些站名具有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应该保留”。
公主坟夜景
另外,在该新闻的网友评论中,绝大多数人也表示“特殊的地名代表该地段的历史,不能随便取消”,于是,这些带“坟”的地名得以保留至今。
说白了,中国老百姓既是务实的也是开通的,他们明白,这些带“坟“、“墓”、“陵”的地名,经过漫长岁月的洗涤,早已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意义。
北京公主坟的来历推荐文章2:公主坟、善各庄、高碑店……北京这些地名是怎么来的?点蓝色字关注“千龙网”
在北京地区,
许多地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容,
如典故、民俗、城乡变革、文化等,
其地名在形成过程中
犹如一部小的《史记》。
了解北京,
特别是老北京的地名,
可以传承文化,知晓历史,
因为地名是历史的重要密匙。
“各”、“家”、“垡”、“营”有千秋
在北京的地名中,尤其是郊区中,带“各”字的特别多,如庞各庄、岳各庄、张各庄、南各庄、夏各庄等等。一般意义上讲,此类地名中的“各”与“家”是一个意思。以大兴区的庞各庄为例,《大兴区地名志》称庞各庄“曾名庞家庄、庞哥庄,因姓得名”。除大兴区外,朝阳区内称“各”的村庄也不少,如崔各庄、善各庄、曹各庄、马各庄、豆各庄、石各庄等。以石各庄为例,按《朝阳区地名志》云“据传该村原石姓居多,故以姓氏得村名”,并称“‘各’为家的南方读音,故石各庄意为石家庄”。
“各”与“家”是一个意思,诸如某家庄之类的地名就更多了。城区内,胡同的名称中就有不少“家”字,如汪家胡同、李家胡同、史家胡同等等,其中史家胡同较为有名。如今,北京东城的史家胡同辟有博物馆,很是引人注目。
与郊县不同,城区的某家胡同不是某姓的人多而命名,往往是此胡同里住过姓某的名人。史家胡同也是“以当地史姓大户而得名”,其他称某家的胡同也大多源于此。
在北京的地名中,有不少带“垡”的,而外地此类地名很少见。据不完全统计,仅大兴区内带垡的地名就有24处,通州有16处,房山等区也有带垡的地名,如葫芦垡等。在垡之前的文字则含义不同,有的是姓氏,如张公垡、朱家垡等;有些可能与当地土壤的颜色有关,如黑垡、黄垡等;有些与当地的植物树木有关,如桑垡、松垡、芦垡、蒲落垡、榆垡等。有些还与动物有关,如大兴的狼垡。狼垡已是居民小区,而在百余年前则是杂草丛生的荒丘野地,是狼群出没的地方。
北京带“营”的地名也不少。北京的营大多于驻军兵营和外地移民的村落,不仅近郊区有,远郊区亦有,如北京延庆有张山营、屯军营、王木营等;密云有檀营、鹿哨营、兵马营等,都与当地驻过军有关。
说坟道墓史悠长
北京是五朝古都,历史悠久,生老病死是常态,因而坟地不少。从明皇的十三陵到大大小小的王爷坟、公主坟,数不胜数,而且有专著叙述。至于一些居民区或称“园”“庄”的,有些与坟地有关。
北京到底有多少以姓氏命名的坟地,很难统计。仅《朝阳文史》初步统计,在朝阳地区至少有23处称坟的村庄,仍保留在地名中。而将坟改为庄或园的也不少。像朝阳区十八里店乡的五斗村,原称五斗坟村;六里屯乡的道家坟,是东岳庙逝去老道的墓地,如今改成了道家园。在朝阳区还有李县村,北京没有李县这个县,原来此处是明代一个叫李宪的达官贵人墓地,后来被讹传成李县了。1982年此地改称“立先村”。
将坟改名在其他区县也普遍存在,海淀区的铁家坟便是一例,铁家坟“因有明将铁大人坟地得名”,今改称铁家园。
有些坟墓主人在历史书中有所记载,不易改名,就保留了下来。北京有十几处公主坟、皇姑坟,但具体哪座公主坟的主人是何许人也,就需要认真研究。像长安街西延线上的公主坟虽早被拆毁,只是个地名了,但仍有人道听途说,说什么是清降将孔有德女儿孔四贞的坟。
当然,王爷坟和公主坟也有改名的。朝阳区的胜古东里,原称六公主坟。六公主系康熙之女,额驸是蒙古超勇亲王策棱。因为此地在北京化工学院院内,1962年“发掘平覆”。胜古北里与胜古南里曾是太阳宫乡的自然村,称皇姑坟。后来皇姑坟演变成“胜古”。胜古东里、西里、南里地名是建了大型居民区、学校、工厂之后才出现的。
京郊处处是村店
在北京地名中称“店”的很多。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和长辛店了。所谓“店”无非有两种含义,一是村落的意思;一是乡村小店(商店、旅店)的意思。
城区内称店的地名不多,但东城的车辇店、盐店大院和葱店还是给人很深的印象。西城有狮子店,狮子店与狮子无关,是柿子店转音。也有人称因此地的车马客店脏乱,虱子很多,便有了虱子店之称,后来演变成狮子店了。郊区称店的最多,如关东店、高碑店、十八里店、黄杉木店、半壁店及小店、长店、麦子店、大鲁店、小鲁店等,每个店都是历史的“密码”,内中有许多典故、渊源。
长辛店比较著名,因为它是“二七”运动发祥地。永乐店是乡的名称,也是村名。“永乐店始建于辽,辽主游猎多经于此,形成三个很近的聚落,始称前村,后店和北店;明初,三村取吉语统称永乐里。”后来,此地日渐繁盛,形成集市,店铺日多,改称永乐店。清代,在永乐店镇还建了围墙,开四门,门外有吊桥。
觅子店是通州最东的一个乡,觅子店的来历源于民间传说。当年此地有盛大庙会,来往人多,一个外地财主的儿子在此走失,财主在此“觅子”,最终找到后,举家迁居该地,故而有了觅子店之称。
半壁店在北京有一种普遍说法,是“半边店”转音而来,一般泛指一家小店内或“前店后厂”(小作坊),或是一半是铺面,一半是店主的居所,总之是由“半边店”演变而来。乡镇的小店,在历史上不只是村民购货、旅人投宿的地方,往往还是当地居民传播信息、聊天说古的地方,所以到处都有带“店”的地名了。
在北京,还有称居和里的,如五路居、和平里等,在郊区里与居往往是村落名称,与村、庄同义;在城区则是居民汇聚之地,如平安里。
人名地名总相宜
以人名命名地名在世界是通例,北京亦是如此。据《北京的胡同》介绍,北京“直接以人名命名的胡同儿就有百十来条。既有以民族英雄名字命名的,也有几朝的历史人物、达官贵人,还有不少平民百姓、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名字命名的。”
其实在明清时代,与人名有关的地名少有具体人名。尤其在官本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地名很少有老百姓的真名实姓,有的以达官贵人为主,如什么马大人、班大人胡同等,普通百姓大多记的是绰号及所从事的行业名。
明代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就有一些与人名有关的地名。书中所列的人名很耐人寻味。如唐神仙胡同的唐神仙,可能是个绰号或外号。汪纸马胡同是以制作“烧活”的工匠命名,后来汪纸马演变成汪芝麻,与人名无关了。罗纸马胡同、何纸马胡同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明代北京坊巷图(选自(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民国之后,全国许多城镇都出现了以革命先驱孙中山命名的街道,也有以抗日英雄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命名的街道。北京是首都,有人会问怎么不像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大城市有中山路呢?其实历史上北京有中山路。北京中山路是北伐胜利之后才出现的,据《燕都丛考》等史籍记载,北京的中山路是东西走向,是长安左门至长安右门一线,长不过千米。北京的中山路是真正的路,两旁既无民宅又无商户。在中山路出现的同时,北京还曾有中华路,即从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至长安街一段。上世纪50年代扩建天安门广场和拓宽长安街,中山路与中华路不复存在。
谐音地名妙趣多
从古代到近现代,北京对地名的改动一直没有停下来。其中重要的改动是利用谐音、转音将地名文明、雅化,使其更符合首都的文化形态。
利用谐音或转音改地名是智慧的表现。现今的北京人都知道高义伯胡同是狗尾巴胡同、抽芬厂是臭粪厂、礼士路是驴市路、高卧胡同是狗窝胡同谐音过来的。还有人知道王广福斜街原来称王寡妇斜街,大觉、小觉胡同原是大脚、小脚胡同。至于屎壳郎胡同改为“时刻亮”的事,知道的人也不少。
谐音、转音地名在今天的东西城最多,主要有棺材胡同改光彩胡同、追贼胡同改垂则胡同、苦水井改福绥境、鸡爪胡同改吉兆胡同、臭水河改秀水河、臭皮胡同改寿比胡同、粪厂大院改奋章胡同、烧酒胡同改韶九胡同、闷葫芦罐改蒙福禄馆、裤子胡同改库资胡同、裤裆胡同改库藏胡同、野鸡大院改叶家大院、大小砂锅胡同改大小沙果胡同、牛蹄胡同改留题胡同、劈柴胡同改辟才胡同、轿子胡同改教子胡同、打动巷改大吉巷、打狗巷改大沟沿、找子营改枣子营、石虎胡同改珊瑚胡同、猪营改珠营、牛血胡同改留学路、鬼门头改为贵人关、兔儿山改图样山、猪市口改珠市口等等,例子很多。
苦水井改成了福绥境 摄影:丁丁
利用谐音改地名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改地名最多的是彻底大改。李阁老胡同改力学胡同、阎王庙街改迎新街、王八坑改手帕胡同、菜帮子胡同改白庙胡同、饽饽房改博学胡同、六铺炕改青年湖西里、千佛寺胡同改千福巷、锣锅巷改锣鼓巷、马杓胡同改民安东巷、送姑娘胡同改颂年胡同等。
:北京晚
传播北京|道北京
北京公主坟的来历推荐文章3:公主坟:真假公主之谜
本文选自陆波《寻迹北京问年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北京西三环上有一处堵点:新兴桥。开车听交通广播的人经常会听到这个地名。怎么说呢,西三环本身就比较拥堵,而这里又是交叉立交桥的一个节点。新兴桥名字源自桥旁的一座老宾馆——新兴宾馆,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当时高档时髦,就成了地标,立交桥也因此得名。
新兴宾馆在新兴桥的西北角,门前立着一尊石雕,近前一看着实吓人一跳:是现代石雕——和硕公主像。雕像女子表情倔强,更吓人的是,雕像底座标注:还珠格格原型。这位和硕公主是民间传说里一段凄美爱情的主人公:汉人金泰从小就被满族人收养,因立下战功被封为元帅,在游园时与和硕公主相遇,一见钟情。朝中老臣从中作梗,使乾隆皇帝流放了金泰,贫病交加的金泰便上书公主,说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望公主珍重。公主见信后从容服下毒酒,追随爱人而去。乾隆无奈,将金泰草草葬于香山,而将公主远远地埋在了今天的“公主坟”。
这段爱情故事的确动人,但只是让人掬一把热泪而已。有封号的公主都是出嫁了的皇帝女儿,怎可能与一位武将在游园会上另生情愫?“金泰元帅”更是查无此人。“元帅”一职到清朝末期才出现,那是为建立现代军队设立的军衔,由皇帝担任,皇帝未亲政前由监国摄政王代理。之前,清朝武将最高级别:正一品,称“领侍卫内大臣”;从一品,称将军、都统、提督。现在,这座雕像又将金泰、和硕公主与还珠格格——一部20世纪90年代电视剧里的人物“小燕子”——混为一谈,不嫌乱吗?
确切地说,新兴桥正是坐落于当年“公主坟”的准确位置,以桥为轴心方圆十几亩土地都是当年“公主坟”的坟场范围,只是修桥时将“公主坟”十字劈开了。其原始样貌及遗存从嘉庆年间一直存续到1965年,当然这中间也经历了逐步损坏、缺失、被盗、荒草芜杂、破败荒凉的过程。譬如,1939年冀东保安队殷汝耕手下持枪来此地,公然盗墓,因有人告发,被当时的政府制止,但墓地还是遭到破坏。后来,日伪政府要建所谓“新北京”,修一条马路直达石景山,要平掉此墓。当时坟墓主人的后人花了一大笔钱疏通关系,才把修路的规划改了一下,保留了坟场。
直到1965年修地铁1号线之前,这里还有坟场围墙,俗称“坟圈子”,里面有部分遗留建筑,两座宝顶。坟场分东西两个院落,因为占地面积大,附近的海军大院、空军大院、军事博物馆等军事单位又喜欢放电影,坟场东院就做了露天电影院。军队同志们无所谓,没忌讳,在一片大空场坟地看电影竟成了众多50后大院子弟的记忆。而西边那块地方被一个叫苑家村的公社占着,开了一个豆腐坊。东院放电影,西院磨豆腐,埋在地下的公主也算不寂寞了。
坊间关于公主坟到底是哪个公主的坟有众多传言。公主肯定是公主,不过清朝国祚276年,从固伦到和硕,再到没有受封的皇帝女儿以及皇室收留的义女,过几百人总是有的。没了碑石考证,没有文字可查,传言五花八门。其中有说是孝庄皇后的义女孔四贞的,这个传言很盛。孔四贞命运坎坷,父亲孔有德是明朝降将,清朝国号还是“金”时就投降了,封“定南王”,后来为顺治朝与南明作战,死在广西。可怜孔四贞孤苦一人,千辛万苦跑回京城,孝庄太后悯之,收为义女。之后下嫁给她父亲手下将领的儿子。孔四贞性格跋扈,夫妻关系不睦。后来其夫在三藩之乱中被吴世琮所杀,她被吴三桂软禁8年,之后又一个人孤独回到京城,这时太后早死了。据说她晚境凄凉落魄,最后大约葬在其父的墓地,就是阜成门外一带的孔王坟(现外交学院一带),因此她没有可能享受厚葬的礼遇。
1965年修地铁1号线,图纸规划线路东西贯穿公主坟,当时修地铁没有盾构机,只有从地面开挖,“公主坟”只得作为文物发掘。虽然被盗过墓,可当时还是出土了不少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丝绸珠宝等物,唯独没有墓志。历史学家对这些陪葬品及墓主人后代进行了调查,再结合《清史稿》记载,终于搞清了公主的身份。
陵墓埋葬的是清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分别排行第三和第四。据《清史稿》中“公主表”记载,仁宗皇帝共有九女,其中排行一、二、六、七、八的女儿均未长到成年,未受封。五女追封为慧安和硕公主、九女追封为慧愍固伦公主。这两位公主也是未及十岁而夭折,但不知什么缘故为嘉庆皇帝厚爱,不仅获得追封封号,还葬在河北易县清西陵之崇陵的西南方,名为“慧安及慧愍公主园寝”。
三女和四女,是长到成年且婚嫁出去的姑娘,老三受封庄敬和硕公主,老四受封庄静固伦公主。按照祖制,出嫁的皇帝女儿不能归附皇陵,也不能下葬夫家墓园,只能另外择吉地建造寝园。巧合的是,老三、老四同一年去世,相隔仅两个月。所以当年皇室决定将两位姐妹身后安置在一起,这便是公主坟两座宝顶的来历。
公主坟现在是著名的交通枢纽,地下跑地铁,地上立交桥,北京人口中的“公主坟”即专指此处。它也被称为“复兴门外公主坟”或“新兴桥公主坟”,或者如今天文物部门立起的标牌——“羊坊店公主坟”,都是指嘉庆帝老三老四两位公主的坟茔,以区别北京东南西北其他叫公主坟的地方。
三公主是和硕公主,没有妹妹也就是四公主固伦公主的品级高。因为三公主的母亲是和裕皇贵妃刘佳氏,而四公主的母亲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身份高贵。四公主也是道光皇帝同父同母的妹妹。她们的封号是严格按照母亲的地位所出。
三公主的坟墓位置在今公主坟地铁站西北角出口处,四公主的坟墓位置在地铁站东北角出口处。两座地宫均是砖石结构,构筑牢固。两座宝顶后各有一圈白皮松,宝顶之前,均有享殿一座,悬山顶,面阔三间。和硕公主的享殿为绿色琉璃瓦顶,固伦公主的享殿为黄色琉璃瓦顶。享殿前方两侧有两排朝房,供后人祭奠时休息。现今保留的遗迹是三公主墓前的享殿,不是原样,是后人翻建的。2012年海淀区文物普查时,将其登记为“羊坊店公主坟门殿”。
三公主20岁出嫁,额驸为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的索特纳木多布济郡王,十年婚姻,无后嗣,无奈,收虽为贵族出身但家境贫寒的僧格林沁为嗣子,继承家业。僧格林沁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成为道光、咸丰两帝及慈禧太后所青睐的大臣、大名鼎鼎的武将,不枉庄敬和硕公主高贵的出身门第。四公主18岁出嫁,下嫁的额驸也是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的玛尼巴达喇。
两位公主的府邸于今尚有遗迹。庄静公主府,在今天被称为“棍贝子府花园”的地方,位于新街口东街,深藏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府邸花园基本保留,曲水古木,景致优美,水是从西海引入的。庄静公主有后人,其子德勒克色楞袭贝子,咸丰七年(1857)卒;其孙索特那木色登袭贝子,光绪六年(1880)卒;其曾孙棍布札布袭贝子,一直居住在此公主府,故此府后被称为“棍贝子府”。棍贝子的后人叫林勤·多尔济,曾任雍和宫第一任管委会主任。1939年殷汝耕手下盗墓,他作为坟主后人收拾、处理后事。这位老先生1994年79岁过世,专门写过《我所知道的公主坟》,为后人留下宝贵史料。
三公主庄敬和硕公主府在炒豆胡同,僧格林沁及后人居住于此。僧格林沁于咸丰五年(1855)升为博多勒噶台亲王,同治四年(1865)战死于山东曹州吴家店。为表彰其忠勇,慈禧太后准予修建显忠祠,位置在今宽街小学。1930年前后,僧格林沁曾孙阿穆尔灵圭亡故,僧王一系逐渐败落,位于炒豆胡同与板厂胡同之间的一大片府邸房产被变卖,所剩无几。清史及文物专家朱家溍先生家也买了部分房屋,朱先生在此终老。今人还想探寻庄敬和硕公主府邸的遗踪,可以去南锣鼓巷南边的炒豆胡同,其73、75、77号在胡同西段北侧,坐北朝南,南北贯通炒豆胡同与板厂胡同,这个范围就是原僧格林沁王府,1986年列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升级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两位公主的生平记录只在《清史稿》“公主表”里有简单说明,无非是生卒、婚姻、所获封号,她们的喜怒哀乐不得而知。她们只是伤春悲秋中美好年华里的一缕风,看不到抓不住,无影无踪地飘过。好在发掘陵寝时考古人员看到两位公主都是与额驸同葬。额驸没有归于祖陵,与公主生死相依。
(未完待续)
北京公主坟的来历推荐文章4:揭秘北京公主坟的来历,竟然是因为埋葬着乾隆的两位亲孙女
住在北京或者对北京十分熟悉的人应该都知道北京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地点,那就是公主坟。但是北京公主坟的来历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网上也流传着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说埋葬着乾隆的义女,有的说是金泰的妻子,但是这些说法其实都是假的,真正的来历已经被文物部门证实了。
北京公主坟的来历北京公主坟之所以这么受欢迎还是需要从《还珠格格》的热播说起,当时很多人都对公主坟内埋葬的人是谁十分好奇。但是网络上传播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靠的,首先北京公主坟中埋葬着的不是一个公主,而是两个公主,其次这两个人既不是格格也不是义女,这两个人都是当时货真价实的公主。
根据1965年北京修建地铁时文物部门的官方资料中可以了解到北京公主坟中埋葬着的两位公主都是嘉庆皇帝的亲女儿,也就是乾隆皇帝的孙女儿。这两位清朝的公主分别葬在坟地的东西两边,公主坟也是根据这个来历取名的,这才是对公主来历最权威的解释。
公主坟中一位是庄敬和硕公主,这是嘉庆皇帝的第三个女儿,下嫁给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另一位公主则是庄静固伦公主,也是嘉庆皇帝的第四个女儿,下嫁给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同时按照当时的辈分来算,这两位公主也都是乾隆皇帝的亲孙女。
那么很多人可能就又会好奇了,既然这是两位货真价实的公主,以公主尊贵的身份为什么死后不葬在皇家陵墓中了?这个其实是由于清朝当时的传统决定的,清朝规定下嫁的公主死后是不可以葬入皇陵的,必须需要独立地建立墓地埋葬,刚好嘉庆皇帝的这两位公主女儿都是下嫁出去的,所以就无法埋葬在皇陵中了。
北京公主坟的来历推荐文章5:公主坟:真假公主之谜
本文选自陆波《寻迹北京问年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北京西三环上有一处堵点:新兴桥。开车听交通广播的人经常会听到这个地名。怎么说呢,西三环本身就比较拥堵,而这里又是交叉立交桥的一个节点。新兴桥名字源自桥旁的一座老宾馆——新兴宾馆,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当时高档时髦,就成了地标,立交桥也因此得名。
新兴宾馆在新兴桥的西北角,门前立着一尊石雕,近前一看着实吓人一跳:是现代石雕——和硕公主像。雕像女子表情倔强,更吓人的是,雕像底座标注:还珠格格原型。这位和硕公主是民间传说里一段凄美爱情的主人公:汉人金泰从小就被满族人收养,因立下战功被封为元帅,在游园时与和硕公主相遇,一见钟情。朝中老臣从中作梗,使乾隆皇帝流放了金泰,贫病交加的金泰便上书公主,说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望公主珍重。公主见信后从容服下毒酒,追随爱人而去。乾隆无奈,将金泰草草葬于香山,而将公主远远地埋在了今天的“公主坟”。
这段爱情故事的确动人,但只是让人掬一把热泪而已。有封号的公主都是出嫁了的皇帝女儿,怎可能与一位武将在游园会上另生情愫?“金泰元帅”更是查无此人。“元帅”一职到清朝末期才出现,那是为建立现代军队设立的军衔,由皇帝担任,皇帝未亲政前由监国摄政王代理。之前,清朝武将最高级别:正一品,称“领侍卫内大臣”;从一品,称将军、都统、提督。现在,这座雕像又将金泰、和硕公主与还珠格格——一部20世纪90年代电视剧里的人物“小燕子”——混为一谈,不嫌乱吗?
确切地说,新兴桥正是坐落于当年“公主坟”的准确位置,以桥为轴心方圆十几亩土地都是当年“公主坟”的坟场范围,只是修桥时将“公主坟”十字劈开了。其原始样貌及遗存从嘉庆年间一直存续到1965年,当然这中间也经历了逐步损坏、缺失、被盗、荒草芜杂、破败荒凉的过程。譬如,1939年冀东保安队殷汝耕手下持枪来此地,公然盗墓,因有人告发,被当时的政府制止,但墓地还是遭到破坏。后来,日伪政府要建所谓“新北京”,修一条马路直达石景山,要平掉此墓。当时坟墓主人的后人花了一大笔钱疏通关系,才把修路的规划改了一下,保留了坟场。
直到1965年修地铁1号线之前,这里还有坟场围墙,俗称“坟圈子”,里面有部分遗留建筑,两座宝顶。坟场分东西两个院落,因为占地面积大,附近的海军大院、空军大院、军事博物馆等军事单位又喜欢放电影,坟场东院就做了露天电影院。军队同志们无所谓,没忌讳,在一片大空场坟地看电影竟成了众多50后大院子弟的记忆。而西边那块地方被一个叫苑家村的公社占着,开了一个豆腐坊。东院放电影,西院磨豆腐,埋在地下的公主也算不寂寞了。
坊间关于公主坟到底是哪个公主的坟有众多传言。公主肯定是公主,不过清朝国祚276年,从固伦到和硕,再到没有受封的皇帝女儿以及皇室收留的义女,过几百人总是有的。没了碑石考证,没有文字可查,传言五花八门。其中有说是孝庄皇后的义女孔四贞的,这个传言很盛。孔四贞命运坎坷,父亲孔有德是明朝降将,清朝国号还是“金”时就投降了,封“定南王”,后来为顺治朝与南明作战,死在广西。可怜孔四贞孤苦一人,千辛万苦跑回京城,孝庄太后悯之,收为义女。之后下嫁给她父亲手下将领的儿子。孔四贞性格跋扈,夫妻关系不睦。后来其夫在三藩之乱中被吴世琮所杀,她被吴三桂软禁8年,之后又一个人孤独回到京城,这时太后早死了。据说她晚境凄凉落魄,最后大约葬在其父的墓地,就是阜成门外一带的孔王坟(现外交学院一带),因此她没有可能享受厚葬的礼遇。
1965年修地铁1号线,图纸规划线路东西贯穿公主坟,当时修地铁没有盾构机,只有从地面开挖,“公主坟”只得作为文物发掘。虽然被盗过墓,可当时还是出土了不少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丝绸珠宝等物,唯独没有墓志。历史学家对这些陪葬品及墓主人后代进行了调查,再结合《清史稿》记载,终于搞清了公主的身份。
陵墓埋葬的是清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分别排行第三和第四。据《清史稿》中“公主表”记载,仁宗皇帝共有九女,其中排行一、二、六、七、八的女儿均未长到成年,未受封。五女追封为慧安和硕公主、九女追封为慧愍固伦公主。这两位公主也是未及十岁而夭折,但不知什么缘故为嘉庆皇帝厚爱,不仅获得追封封号,还葬在河北易县清西陵之崇陵的西南方,名为“慧安及慧愍公主园寝”。
三女和四女,是长到成年且婚嫁出去的姑娘,老三受封庄敬和硕公主,老四受封庄静固伦公主。按照祖制,出嫁的皇帝女儿不能归附皇陵,也不能下葬夫家墓园,只能另外择吉地建造寝园。巧合的是,老三、老四同一年去世,相隔仅两个月。所以当年皇室决定将两位姐妹身后安置在一起,这便是公主坟两座宝顶的来历。
公主坟现在是著名的交通枢纽,地下跑地铁,地上立交桥,北京人口中的“公主坟”即专指此处。它也被称为“复兴门外公主坟”或“新兴桥公主坟”,或者如今天文物部门立起的标牌——“羊坊店公主坟”,都是指嘉庆帝老三老四两位公主的坟茔,以区别北京东南西北其他叫公主坟的地方。
三公主是和硕公主,没有妹妹也就是四公主固伦公主的品级高。因为三公主的母亲是和裕皇贵妃刘佳氏,而四公主的母亲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身份高贵。四公主也是道光皇帝同父同母的妹妹。她们的封号是严格按照母亲的地位所出。
三公主的坟墓位置在今公主坟地铁站西北角出口处,四公主的坟墓位置在地铁站东北角出口处。两座地宫均是砖石结构,构筑牢固。两座宝顶后各有一圈白皮松,宝顶之前,均有享殿一座,悬山顶,面阔三间。和硕公主的享殿为绿色琉璃瓦顶,固伦公主的享殿为黄色琉璃瓦顶。享殿前方两侧有两排朝房,供后人祭奠时休息。现今保留的遗迹是三公主墓前的享殿,不是原样,是后人翻建的。2012年海淀区文物普查时,将其登记为“羊坊店公主坟门殿”。
三公主20岁出嫁,额驸为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的索特纳木多布济郡王,十年婚姻,无后嗣,无奈,收虽为贵族出身但家境贫寒的僧格林沁为嗣子,继承家业。僧格林沁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成为道光、咸丰两帝及慈禧太后所青睐的大臣、大名鼎鼎的武将,不枉庄敬和硕公主高贵的出身门第。四公主18岁出嫁,下嫁的额驸也是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的玛尼巴达喇。
两位公主的府邸于今尚有遗迹。庄静公主府,在今天被称为“棍贝子府花园”的地方,位于新街口东街,深藏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府邸花园基本保留,曲水古木,景致优美,水是从西海引入的。庄静公主有后人,其子德勒克色楞袭贝子,咸丰七年(1857)卒;其孙索特那木色登袭贝子,光绪六年(1880)卒;其曾孙棍布札布袭贝子,一直居住在此公主府,故此府后被称为“棍贝子府”。棍贝子的后人叫林勤·多尔济,曾任雍和宫第一任管委会主任。1939年殷汝耕手下盗墓,他作为坟主后人收拾、处理后事。这位老先生1994年79岁过世,专门写过《我所知道的公主坟》,为后人留下宝贵史料。
三公主庄敬和硕公主府在炒豆胡同,僧格林沁及后人居住于此。僧格林沁于咸丰五年(1855)升为博多勒噶台亲王,同治四年(1865)战死于山东曹州吴家店。为表彰其忠勇,慈禧太后准予修建显忠祠,位置在今宽街小学。1930年前后,僧格林沁曾孙阿穆尔灵圭亡故,僧王一系逐渐败落,位于炒豆胡同与板厂胡同之间的一大片府邸房产被变卖,所剩无几。清史及文物专家朱家溍先生家也买了部分房屋,朱先生在此终老。今人还想探寻庄敬和硕公主府邸的遗踪,可以去南锣鼓巷南边的炒豆胡同,其73、75、77号在胡同西段北侧,坐北朝南,南北贯通炒豆胡同与板厂胡同,这个范围就是原僧格林沁王府,1986年列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升级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两位公主的生平记录只在《清史稿》“公主表”里有简单说明,无非是生卒、婚姻、所获封号,她们的喜怒哀乐不得而知。她们只是伤春悲秋中美好年华里的一缕风,看不到抓不住,无影无踪地飘过。好在发掘陵寝时考古人员看到两位公主都是与额驸同葬。额驸没有归于祖陵,与公主生死相依。
(未完待续)
北京公主坟的来历推荐搜索词:
1.北京公主坟的来历闹鬼事件
2.北京公主坟的来历故事
3.北京公主坟的来历 还珠格格
本文标题:北京公主坟的来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