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一共多少字推荐文章1:李白名篇《将进酒》,“将”念jiāng还是qiāng?郭达因此惹争议

  著名的小品艺术家郭达,曾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用陕西方言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有细心的观众发现,郭达把《将进酒》中的“将”字读成了“jiāng”。


  郭达此种读法一出,立马引发了争议,网友瞬间就炸锅了,纷纷留言表示郭达读错了字。因为这个“将”字,过去在内地的教学实践中,一直读的是“qiāng”。


  那么,郭达为什么要用陕西方言来读李白的这首诗?关于“将字”到底该读哪个音,专家们又是怎么说的呢?叶嘉莹说,“将”字应该读“jiāng”;戴建业说,“将”字应该读“qiāng”。


“将”字到底该怎么读?

  不久之前,一位台湾的网友来大陆见朋友,席上吟诵李白这首《将进酒》的时候,把“将”读作“jiāng”音,结果被大陆的朋友嘲笑。


  这位台湾的网友感到十分疑惑,于是他就回去查了一下字典,结果他才发现,大陆和台湾的字典,对“将进酒”中的“将”字,注音是不一样的。


  在台湾的字典上,这个“将”就读成“jiāng”,而大陆的字典上就读“qiāng”。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别呢?这是因为台湾使用的是闽南语方言。


  在某个视频网站上面,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女孩,她用闽南方言吟唱了李白的《将进酒》,吐字铿锵,音乐悦耳,非常受欢迎。


  字幕上,她在《将进酒》三个字的下面注明,这个吟唱版本是“河洛方言”版。换句话说,那个视频认为:闽南方言里面“文读(方言字的文言文发音)”,就是唐代“河洛语”的发音。


  鉴于中国历史上,因为战争导致的“衣冠南渡”,粤语方言区和闽南语方言区的人们,一般都认为自家的方言,就是最接近古代汉语发音的方言。


  如果以闽南语的“文读”为“河洛话”样本来来考察的话,那么《将进酒》中的“将”字,的确是应该读“jiāng”,叶嘉莹先生显然是持这样的看法。


  不过戴建业教授认为,“将”字在这里还是应该读作“qiāng”。理由是:《诗经》里“将”就是读“qiāng”音,是“请求”的意思。


  比如《诗经·卫风》中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就是“请你不要生气,我们约定以秋天为期限”的意思。这里的“将”,就是读“qiāng”。


  另外,支持把“将”读成“qiāng”音的人认为,《将进酒》其实是汉乐府的曲子名,并不是李白的原创。因此“将”字的发音,不应该以李白所讲的方言口音为准。


  不过台湾的网友对此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他们从“将”这个字的词性上,来说明这个字应该读“jiāng”。因为,《诗经》里的“将”是“请求,但愿”的意思,“将”是一个动词。


  比如《诗经·郑风》中有的“将仲子兮,无逾我墙”,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求求二哥,请你不要翻过我家的墙头”,这里明显采用的是一种乞求的语气。


  可是《将进酒》是一首劝酒辞,朋友间平等交流,不应用“央求”的口吻。并且台湾的网友还发现,“将”字在《诗经》里面当作“请求”的用法,在以后的典籍里面,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那么,李白这首《将进酒》中的“将”字不是“请求,但愿”的意思,又会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应当是唐代口语中“姑且,暂且”的意思。


  李白劝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意思就是说:“你们姑且暂且喝光这些酒,不要被怀才不遇的烦恼,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因为李白其实已经在诗的前面强调过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所以这时候大家“姑且暂且忘掉烦恼,去喝酒,去快活就好了”。


  假如按照《诗经》中“将”字的意思来解释的话,这句话就成了:“请求你们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很显然,这种语气完全是不符合朋友之间的劝酒的。


  因为李白何故要用这么急切的语气,去“央求”朋友喝酒呢?这简直是说不通的!于是“将”应当读“jiāng”,就有了形成相对完整的证据链条。


  首先,从“将”字的发音上来说,《将进酒》这个词牌形成于汉代,创作时应当使用的是先秦“雅言”形成的“洛语”。


  李白生于唐代,他为了与别的方言区朋友进行交流,那么语言就必须采用“河洛话”。而在如今,闽南语的“文读”作为最近似“河洛话”的方言之一,把“将”字读成“jiāng”音。


  其次,从“将”字的释义来看,依据《将进酒》这首诗中前后文表达出的内涵,“将”字只能读作“jiāng”,并解释为“姑且、暂且”,否则就说不太通了。


  唐朝的都城长安位于如今的陕西,这大概就是郭达用陕西方言吟诵这首诗的原因吧!不过李白的祖籍是陇西,出生在四川,一生的足迹遍布国内多个省份。


  青年时代的李白算是一个“四川人”,但是他二十多岁以后,长期在外交游,要与不同方言区的朋友进行沟通,所以只能讲唐朝的官话——“河洛方言”。


  尽管有一些学者认为,“将”字出自汉乐府词,《将进酒》这个曲名并非李白原创,因此“将”字发音不能以唐代的“河洛话”发音为标准。


  但是考察汉代的“官话”,我们会发现它同样是源于先秦“雅言”的“洛语”。那么,“将”字到底读什么音,真正的“河洛话”是什么样呢?现在已经没有人搞得清楚了。


  网上一直有人用复原的“中古音”吟诵古诗词,甚至还有人用上古音给《封神榜》配音。但是这些发音是否真实、准确的古汉语发音,似乎还没有人能“一锤定音”。


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最近几年,我们发现有一些学者和年轻人,已经开始钻研起古代文化和风俗来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好事,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情况。


  比如我们现在看一些古装剧,有时会发现剧里的下级,再也不会对上级说“是”了,而会改口说“诺”。又比如,古装剧里有人结婚,新娘拜堂时开始流行“却扇”,再也不使用“红盖头”。


  “却扇”本来是早期汉族的结婚礼仪,明清时期已经改为了“红盖头”。可是现在某些不严谨的古装剧,或者是为了好看,或者是为了其他,就把“却扇”用到了明清以后的场合。


  为了提升我们的民族自信,很多热心的朋友,急切地想要“复古”。但是,他们对于包括古代风俗、汉语发音方面的“考据”,步子一般迈得比较大,基础教育有些跟不上了。


  郭达在国家大剧院以陕西方言吟诵《将进酒》的时候,想必也“钻研”过这个“将”字的读法。尽管存在争议,他还是毅然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发音“jiāng”,放弃了课本上的“标准”读音。


  《将进酒》中的“将”字的发音,既然原本就存在争议,那么故意绕开内地课本上的“规范发音”,给听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不能算错,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时尚潮流”。


  不过,在这里还是需要提醒一下广大的学生朋友,在考试答题的时候,还是要以我们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为准,毕竟答案是按照教学内容制定的。


  将进酒一共多少字推荐文章2:《将进酒》文本演进“三部曲”

  敦煌写本《惜罇空》 供图


  《将进酒》是李白诗歌名篇,近些年经央视《经典咏流传》等现代传媒播扬,更是天下传诵,尽人皆知,其社会普及度几乎赶上了《静夜思》。然而,如同《静夜思》文本有宋本和以《唐诗三百首》为代表的后世流传本之别,《将进酒》的文本更有一个比较复杂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呈现三个阶段,我们称之为“三部曲”。


  1.敦煌写本唐诗残卷


  据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将进酒》这首诗的文字分别见于三种敦煌卷子写本:伯2567、斯2049、伯2544。这些写本的书写者应该是当地人。其中伯2567字迹工整,字句完整,而且有诗题《惜罇空》(见图),是敦煌写本的代表,书写者应具有较高文化水平。1913年,罗振玉编的《鸣沙石室佚书》收入了18种敦煌卷子影印件,载有《惜罇空》的伯2567就在其中。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唐人选唐诗(十种)》,据《鸣沙石室佚书》录为《唐写本唐人选唐诗》,也载有《惜罇空》,原诗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迴。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罇空对月。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盃。岑夫子,丹丘生,与君哥一曲,请君为我倾。锺鼓玉帛岂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贤圣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惜罇空》与后世流传的宋本李白集所载《将进酒》相校,存在许多异文。罗振玉在《鸣沙石室佚书目录提要》中说:“太白集在生前已家家有之(原注:见唐刘全白《李君碣记》)。或传写异同,或中间改订,卷集互歧,理所应有。”“传写异同”指诗歌流传抄写过程中出现的文字差异,“中间改订”指李白自己对诗歌的修改。这正是李白诗作出现异文的两条基本原因。“卷集互歧”指敦煌卷子与李白集之间存在的文字差异。罗氏对李白诗中异文的存在做了客观的、切合实际的解释。


  伯2567所载李白诗共37题43首,其中有《从驾温泉宫醉后赠杨山人》、《宫中三章》(题下署“皇帝侍文李白”)、《阴盘驿送贺监归越》,这些诗均系李白供奉翰林期间所作。李白是天宝三载(744)出朝的,可知敦煌写本唐诗残卷抄成于天宝三载之后,其中所载《惜罇空》,是李白早期写成的文本。


  2.《河岳英灵集》


  李白的同时代人“丹阳进士”殷璠,编有诗选《河岳英灵集》。《河岳英灵集》选李白诗13首,其中有《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钟鼎玉帛不足悦,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且须酤酒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河岳英灵集·叙》记其选诗的年代,是“起甲寅(开元二年,714),终癸巳(天宝十二载,753)”,时间跨度为四十年。所载李白《将进酒》,是天宝十二载之前殷璠看到的文本。与敦煌写本比较,文字有多处改动,这些改动乃出自李白之手。其中最重要的改动有两处:


  一是诗题由《惜罇空》改成了《将进酒》。《惜罇空》是一个即时即事命成的题目,切合诗中“主人何为言少钱”句以下所写的饮乐情景。《将进酒》则是乐府古题,《乐府诗集》之“鼓吹曲辞”载《汉铙歌》十八曲,其中有《将进酒》,开头两句是“将进酒,乘大白”,《乐府诗集》“题解”说“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乐府诗集》还载有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所作《将进酒》及刘宋朝何承天所作《将进酒篇》。李白往往借乐府古题创作个人抒情诗,他是写作古题乐府诗的高手,所写此类诗篇占了传世唐诗同类作品总量的五分之一。因此,李白把《惜罇空》诗题改为《将进酒》完全是情理中事,诗中情景与乐府古题题旨切合无间,改题实为高明之举。


  二是“天生吾徒有俊才”句改成了“天生我才必有用”。两个句子都是自负之辞,然而仔细体味,前者表达的只是对个人才能禀赋的内心肯定,后者则要将自己的才能禀赋施展出来,贡献于当时,贡献于社会,大言无愧,自信满满,具有开放性与行动性,最能表现李白宏伟不凡的人生抱负。这个句子的改动充分体现了李白的人格魅力及创作个性。


  3.宋本李白集


  这里先要顺带讲到《文苑英华》,因为《文苑英华》成书早于宋本李白集。宋太宗时期编成的诗文总集《文苑英华》,在“诗”之“乐府”类载有李白《将进酒》(全文略),其文本基本依据《河岳英灵集》,但也有的字句与敦煌写本相同,如“朝如青云”“古来贤圣皆死尽”。《文苑英华》中,《将进酒》文本出现的重要变化是:其一,“岑夫子,丹丘生”句下增加了“将进酒,杯莫停”二句。这是诗人对“岑夫子,丹丘生”的呼唤与催促,不仅直接回应了诗题,而且把现场气氛推向了“豪饮”的高潮。其二,“请君为我倾”句增加两个字,成了“请君为我倾耳听”,诗句的意思更为确定,同时明确地提起下文,“倾耳听”的内容即此下四句对荣华富贵及圣贤功业的否定,实为诗人的酒后狂言。《文苑英华》文本正体现了《将进酒》经由敦煌写本、《河岳英灵集》本向宋本演进的情形。


  宋本李白集是指宋敏求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编成的《李太白文集》,刊刻行世后流传至今,是文献学意义上最完整可信的李白文集。文集所载《将进酒》如下(夹行校语有省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进酒君莫停(一作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锺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宋敏求编集《李太白文集》的首要文献依据,是李阳冰编成的李白诗集《草堂集》。李阳冰是李白晚年依靠之人,时任当涂县令,李白称之为“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记曰:“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他得到李白在病中亲自授予的诗作“草稿”,这无疑是李白自己认定的诗稿。受李白嘱托,李阳冰编成《草堂集》十卷。《草堂集》虽然已佚,但其内容却在宋敏求编集的《李太白文集》中保存了下来,宋敏求《李太白文集后序》记述其成书依据,第一句话就是“唐李阳冰序李白《草堂集》十卷”。所以,宋本李白集所载《将进酒》,即是李白这首诗的定稿。


  陈尚君有《李白诗歌文本多歧状态之分析》一文(见《唐诗求是》),其“敦煌本伯2567之讨论”一节论曰:“伯2567所存李白诗,我比较认为出自李白的初稿。”其“对李白几首有名诗歌写作过程的讨论”一节又对《将进酒》从敦煌写本开始的递改过程作了详细论析,读者可以参看。要而言之,敦煌写本《惜罇空》应是李白早期创作的文本,而今传宋本《将进酒》则是李白托于族叔李阳冰的定稿。至于网上关于敦煌写本《惜罇空》是李白手迹的传言,则是无稽之谈。


  (:薛天纬,系中国李白研究会前会长)


  将进酒一共多少字推荐文章3:《将进酒》文本演进“三部曲”

  :薛天纬(中国李白研究会前会长)


  《将进酒》是李白诗歌名篇,近些年经央视《经典咏流传》等现代传媒播扬,更是天下传诵,尽人皆知,其社会普及度几乎赶上了《静夜思》。然而,如同《静夜思》文本有宋本和以《唐诗三百首》为代表的后世流传本之别,《将进酒》的文本更有一个比较复杂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呈现三个阶段,我们称之为“三部曲”。


  敦煌写本《惜罇空》供图


  1.敦煌写本唐诗残卷


  据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将进酒》这首诗的文字分别见于三种敦煌卷子写本:伯2567、斯2049、伯2544。这些写本的书写者应该是当地人。其中伯2567字迹工整,字句完整,而且有诗题《惜罇空》(见图),是敦煌写本的代表,书写者应具有较高文化水平。1913年,罗振玉编的《鸣沙石室佚书》收入了18种敦煌卷子影印件,载有《惜罇空》的伯2567就在其中。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唐人选唐诗(十种)》,据《鸣沙石室佚书》录为《唐写本唐人选唐诗》,也载有《惜罇空》,原诗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迴。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罇空对月。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盃。岑夫子,丹丘生,与君哥一曲,请君为我倾。锺鼓玉帛岂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贤圣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惜罇空》与后世流传的宋本李白集所载《将进酒》相校,存在许多异文。罗振玉在《鸣沙石室佚书目录提要》中说:“太白集在生前已家家有之(原注:见唐刘全白《李君碣记》)。或传写异同,或中间改订,卷集互歧,理所应有。”“传写异同”指诗歌流传抄写过程中出现的文字差异,“中间改订”指李白自己对诗歌的修改。这正是李白诗作出现异文的两条基本原因。“卷集互歧”指敦煌卷子与李白集之间存在的文字差异。罗氏对李白诗中异文的存在做了客观的、切合实际的解释。


  伯2567所载李白诗共37题43首,其中有《从驾温泉宫醉后赠杨山人》、《宫中三章》(题下署“皇帝侍文李白”)、《阴盘驿送贺监归越》,这些诗均系李白供奉翰林期间所作。李白是天宝三载(744)出朝的,可知敦煌写本唐诗残卷抄成于天宝三载之后,其中所载《惜罇空》,是李白早期写成的文本。


  2.《河岳英灵集》


  李白的同时代人“丹阳进士”殷璠,编有诗选《河岳英灵集》。《河岳英灵集》选李白诗13首,其中有《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钟鼎玉帛不足悦,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且须酤酒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河岳英灵集·叙》记其选诗的年代,是“起甲寅(开元二年,714),终癸巳(天宝十二载,753)”,时间跨度为四十年。所载李白《将进酒》,是天宝十二载之前殷璠看到的文本。与敦煌写本比较,文字有多处改动,这些改动乃出自李白之手。其中最重要的改动有两处:


  一是诗题由《惜罇空》改成了《将进酒》。《惜罇空》是一个即时即事命成的题目,切合诗中“主人何为言少钱”句以下所写的饮乐情景。《将进酒》则是乐府古题,《乐府诗集》之“鼓吹曲辞”载《汉铙歌》十八曲,其中有《将进酒》,开头两句是“将进酒,乘大白”,《乐府诗集》“题解”说“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乐府诗集》还载有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所作《将进酒》及刘宋朝何承天所作《将进酒篇》。李白往往借乐府古题创作个人抒情诗,他是写作古题乐府诗的高手,所写此类诗篇占了传世唐诗同类作品总量的五分之一。因此,李白把《惜罇空》诗题改为《将进酒》完全是情理中事,诗中情景与乐府古题题旨切合无间,改题实为高明之举。


  二是“天生吾徒有俊才”句改成了“天生我才必有用”。两个句子都是自负之辞,然而仔细体味,前者表达的只是对个人才能禀赋的内心肯定,后者则要将自己的才能禀赋施展出来,贡献于当时,贡献于社会,大言无愧,自信满满,具有开放性与行动性,最能表现李白宏伟不凡的人生抱负。这个句子的改动充分体现了李白的人格魅力及创作个性。


  3.宋本李白集


  这里先要顺带讲到《文苑英华》,因为《文苑英华》成书早于宋本李白集。宋太宗时期编成的诗文总集《文苑英华》,在“诗”之“乐府”类载有李白《将进酒》(全文略),其文本基本依据《河岳英灵集》,但也有的字句与敦煌写本相同,如“朝如青云”“古来贤圣皆死尽”。《文苑英华》中,《将进酒》文本出现的重要变化是:其一,“岑夫子,丹丘生”句下增加了“将进酒,杯莫停”二句。这是诗人对“岑夫子,丹丘生”的呼唤与催促,不仅直接回应了诗题,而且把现场气氛推向了“豪饮”的高潮。其二,“请君为我倾”句增加两个字,成了“请君为我倾耳听”,诗句的意思更为确定,同时明确地提起下文,“倾耳听”的内容即此下四句对荣华富贵及圣贤功业的否定,实为诗人的酒后狂言。《文苑英华》文本正体现了《将进酒》经由敦煌写本、《河岳英灵集》本向宋本演进的情形。


  宋本李白集是指宋敏求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编成的《李太白文集》,刊刻行世后流传至今,是文献学意义上最完整可信的李白文集。文集所载《将进酒》如下(夹行校语有省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进酒君莫停(一作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锺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宋敏求编集《李太白文集》的首要文献依据,是李阳冰编成的李白诗集《草堂集》。李阳冰是李白晚年依靠之人,时任当涂县令,李白称之为“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记曰:“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他得到李白在病中亲自授予的诗作“草稿”,这无疑是李白自己认定的诗稿。受李白嘱托,李阳冰编成《草堂集》十卷。《草堂集》虽然已佚,但其内容却在宋敏求编集的《李太白文集》中保存了下来,宋敏求《李太白文集后序》记述其成书依据,第一句话就是“唐李阳冰序李白《草堂集》十卷”。所以,宋本李白集所载《将进酒》,即是李白这首诗的定稿。


  陈尚君有《李白诗歌文本多歧状态之分析》一文(见《唐诗求是》),其“敦煌本伯2567之讨论”一节论曰:“伯2567所存李白诗,我比较认为出自李白的初稿。”其“对李白几首有名诗歌写作过程的讨论”一节又对《将进酒》从敦煌写本开始的递改过程作了详细论析,读者可以参看。要而言之,敦煌写本《惜罇空》应是李白早期创作的文本,而今传宋本《将进酒》则是李白托于族叔李阳冰的定稿。至于网上关于敦煌写本《惜罇空》是李白手迹的传言,则是无稽之谈。


  《光明日》( 2021年04月12日13版)


  : 光明网-《光明日》


  将进酒一共多少字推荐文章4:诗词书法作品欣赏,李白将进酒,小楷中的大字,有点古拙

  将进酒一共多少字推荐文章5:标准草书!李白经典巨作《将进酒》176字 光辉灿烂古诗鉴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一共多少字推荐搜索词:

  

  1.将进酒一共多少字不带标点

  

  2.李白将进酒一共多少字

  

  3.将进酒一共多少字带标点符号

  

本文标题:将进酒一共多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