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推荐文章1:内外一体的驱虫药,和分别做内驱和外驱的区别?
不同类型的驱虫药,驱虫的对象也不同,虽然内外一体驱虫药可以针对猫体内外的寄生虫,但是它更着重于外部寄生虫;而分别做内驱和外驱,能更全面的针对体内外寄生虫。
一、内外一体驱虫药与内驱和外驱药的区别
铲屎官常用的内外一体驱虫药有大宠爱、博来恩等,如果把这类药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内容:
大宠爱内外一体驱虫药(滴剂),主要成分是赛拉菌素,主要针对体内寄生虫有:蛔虫、钩虫、以及心丝虫;针对的体外寄生虫有:跳蚤(成、幼、卵)、螨虫、虱子。
海乐妙内驱药(片剂),主要成分是米尔贝肟、吡喹酮,用于防治猫猫体内多种常见的寄生虫,如心丝虫、绦虫、线虫、蛔虫、钩虫、鞭虫、眼线虫、毛细线虫、吸虫等寄生虫。
福来恩体外驱虫药(滴剂),主要成分是非泼罗尼和甲氧普烯,用于治疗和预防跳蚤(虫卵、蛹、幼虫、成虫)、虱子、蜱虫、螨虫。
由此可看,内外一体驱虫药和单独做内驱和外驱,针对的体内外寄生虫不同,在为猫猫驱虫时可以有计划的为使用内外一体驱虫药,也可以交叉使用单独内驱和外驱。
二、药理作用的区别
我们经常使用的驱虫药,不管是内外一体驱虫药还是内驱和外驱其成分主要是,非泼罗尼、甲氧普烯、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米尔贝肟、吡喹酮、阿福拉纳、塞拉菌素、蚍虫啉、莫昔克丁、二氯苯醚菊脂等。
非泼罗尼,外用药物后会经皮脂腺吸收并储存,缓慢发挥触杀效果,可以让跳蚤、虱子等寄生虫出现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最终麻痹死亡。
甲氧普烯,主要是通过直接渗透作用穿过卵壁进入新生跳蚤卵或者通过跳蚤成虫角质上皮的吸收而进入卵内,可导致跳蚤发育受阻和发育阶段的跳蚤死亡。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脂溶性高,在于药物与虫体神经元突触或神经肌肉突触的特异受体结合,激发神经末梢放出神经递质抑制剂 γ-氨基丁酸(GABA)以及打开谷氨酸控制的 Cl-通道,最终使虫体麻痹、拒食、死亡。
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产品是“福来恩”、“博莱恩”,该药以非泼罗尼、甲氧普烯、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为主要成分的滴剂。
米尔贝肟,该药进入寄生虫体内强化神经传导物质r-氨基丁酸(GABA)的结合力使无脊椎动物(如体内外寄生虫)氯离子持续进入细胞膜内,致膜电位持续超极化状态而中断神经传导,造成寄生虫瘫痪、麻痹而死亡。
吡喹酮,是一种广谱的抗吸虫和绦虫药物,可使虫体肌肉发生强制性收缩而产生痉挛性麻痹,也可对虫体皮层有迅速而明显的损伤作用。
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产品是“海乐妙”,该药以米尔贝肟、吡喹酮为主要原料,主要用于犬猫的体内寄生虫。
塞拉菌素,是一种阿维菌素类化合物,阿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它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干扰虫体谷氨酸控制的氯离子通道,使虫体发生神经肌肉麻痹而达到驱虫目的。
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产品是“大宠爱”,该药以塞拉菌素为主要成分的滴剂。
吡虫啉,属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激动剂,药剂进入虫体后,作用于害虫神经系统,通过与烟碱性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破坏中枢神经正常传导,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痉挛麻痹而死。
莫昔克丁又称莫西菌素,是由链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米尔贝霉素,是一种新型抗寄生虫药。
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产品是“爱沃克”,该药为莫昔克丁与吡虫啉的复合滴剂,主要用于犬猫的体内外驱虫(吸虫、绦虫除外)。
三、如何有效的使用不同类型的驱虫药
我们可以根据猫猫日常生活的情况(是否外出、是否吃生骨肉等)去合理做好驱虫计划。对于不怎么外出以猫粮为主的猫猫,可以使用内外一体驱虫药,使用的频率可根据饲养情况为1~2个月或3个月。
当上次使用内外一体驱虫药后,下次再驱虫时,可以采用内外搭配的方式为猫猫驱虫,比如说博莱恩+海乐妙或者爱沃克+拜宠清或者大宠爱+海乐妙,这样可以更加彻底的清除猫猫体内外的寄生虫。
四、驱虫药使用注意事项
1、驱虫后注意观察猫猫的粪便
如果猫猫体内有虫,驱虫后的几天,死掉的寄生虫或者虫卵随着便便排出。
2、驱虫后注意观察猫猫的精神状态
驱虫后,有些猫猫没任何反应,有些比较柔弱的猫猫,可能会有不良反应(比如,厌食、拉稀、没精神等),观察1-2天,如果1、2天还没有好转,需要去咨询一下医生。
3、驱虫后,保护措施
驱虫后,为猫猫戴上伊丽莎白圈,目的是避免猫舔舐滴剂药物影响药物的效果,另外是避免有些猫舔舐后刺激肠胃引起不良的肠胃反应。
4、驱虫药的不良反应
由于猫的体质不同,有的猫胃肠功能比较好,对于驱虫药并没有明显的反应。胃肠功能弱的猫,吃了驱虫药之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呕吐、腹泻、精神不足、食欲不佳的症状。这是常见的现象,一般会持续一到两天就会有所改善。要多多观察猫的状况,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者症状比较严重,应及时治疗。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推荐文章2:养猫驱虫药怎么选?
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哪些:蜱虫、跳蚤、虱子以及疥螨等。
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哪些:蛔虫、钩虫、绦虫、滴虫、球虫、心丝虫以及弓形虫等。
夏天驱虫频率:外驱: 1~2个月/次;内驱: 3个月/次。
冬天驱虫频率:外驱: 2~3个月/次;内驱: 3个月/次。
常见驱虫药:
1、大宠爱:
功效: 用于治疗猫的蛔虫/钩虫/疥螨/跳蚤和虱子的感染,以及预防猫心丝虫病。
主要成分: 塞拉菌素
适用年龄: 猫咪至少需要6周大才可以使用,哺乳期和孕期猫咪均可使用。
2、爱沃克:
功效: 用于治疗及预防耳螨/疥螨/虱子/跳蚤,清理胃肠道线虫和预防心丝虫病。
主要成分: 吡虫啉、莫昔克丁
适用年龄: 猫咪至少要9周大才可以使用,哺乳期和孕期猫咪均可使用。
3、博来恩:
功效: 用于治疗猫的跳蚤/蜱虫/蛔虫/钩虫以及绦虫的感染。
主要成分: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吡喹酮
适用年龄: 猫咪至少要7周大才可以使用,哺乳期和孕期猫咪均可使用。
4、福来恩滴剂:
功效: 用于防治虱子/蜱虫/跳蚤成虫/幼虫及蚤卵。
主要成分: 非泼罗尼、甲氧普烯
适用年龄: 猫咪至少需要8周大才可以使用,哺乳期和孕期猫咪均可使用。
5、拜宠清/拜耳:
功效: 用于治疗猫的肠胃蠕虫/蛔虫/吸虫/绦虫/钩虫的感染。
主要成分: 吡喹酮、双羟萘酸噻嘧啶
适用年龄: 猫咪至少需要3周大且体重在1kg以上,哺乳期和孕期猫咪禁止使用。
6、海乐妙:
功效: 用于防治猫咪多种常见寄生虫,如心丝虫/绦虫/线虫/蛔虫/钩虫/鞭虫/眼线虫等寄生虫 ,同时也可有效发挥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作用。
主要成分: 米尔贝肟、吡喹酮
适用年龄: 猫咪至少要6周大且体重在0.5kg以上才可以使用,哺乳期和孕期猫咪均可使用。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推荐文章3: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陈宝仓1,吕剑恒2,胡燕2
奶牛寄生虫病是影响奶牛健康以及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奶牛感染寄生虫后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增加感染其他病原菌的机会,而且还会降低牛奶的乳脂率以及奶品品质,严重的甚至可造成奶牛死亡,从而给奶牛场造成严重损失甚至毁灭性的打击。但由于奶牛寄生虫病临床症状不太明显,造成的危害不容易察觉,容易被养殖人员所忽略,所以驱虫保健工作是奶牛保健体系中预防疾病的重要工作之一。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当前兽医临床公认的最为广谱、高效的抗寄生虫药物,该类药物对动物体内的线虫以及体外的节肢动物均有良好的驱杀效果。目前已商品化的阿维菌素类制剂有阿维菌素(Avermectin)、伊维菌素(Ivermectin)、多拉菌素(Doramectin)、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inomectin)和莫西菌素(Moxidectin)等[1]。其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是由Merck公司于1994-1996年从60余种阿维菌素结构改造物中筛选出来的一种新型的阿维菌素类抗寄生虫药物,由于其奶/血分配系数低,在奶中残留量低,因此是目前国内外被允许应用于所有牛(包括泌乳期奶牛和肉牛)且不需要弃奶期和休药期的抗寄生虫药物。国外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商品化制剂有Merial公司的0.5%浇泼剂Eprinex,而国内已商品化的试剂只有1%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
然而在临床实际生产中,养殖人员往往在奶牛产奶峰期不驱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绝大多数的抗寄生虫药物在体内残留时间较长,因此当这些抗寄生虫药物给泌乳奶牛驱虫时,药物在牛奶中的残留时间也较长,因此需要较长的弃奶期;另一方面,通过注射给药也会对奶牛产生一定的应激,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2]。
目前,对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寄生虫病驱杀效果的道较多,但是对于注射液剂型对奶牛产奶性能的道相对较少,为评估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在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牧场进行了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的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的选择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含量规格为50 mL:0.5 g,每瓶为50 mL,北京中农华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兽药字(2013)010012280),生产批号为20150621。
1.2 试验动物
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牧场提供的泌乳期奶牛共20头用于本试验,分为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0头。
1.3 试验方法
在泌乳奶牛群中随机选择20头,分为2组,分别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编号为1~20号。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给药组按照0.02 mL/(kg·bw)剂量皮下注射给药,空白对照组不给药。
1.4 结果评定
①临床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观察奶牛营养及被毛等外观情况;②寄生虫感染情况:给药前和给药后分别对奶牛寄生虫粪样进行检测,分析粪便中寄生虫虫卵变化情况;③产奶情况:给药前和给药后分别记录奶牛的产奶量,分析给药组和对照组产奶量的变化。
2 结果
2.1 临床观察
给药前,给药组及对照组奶牛从体温、饮食欲、排粪情况等均无明显异常,精神状况良好,试验组10头奶牛中有7头出现被毛粗乱、干枯、无光泽,部分出现瘙痒现象,对照组有5头出现被毛粗乱、干枯、无光泽以及瘙痒现象;给药时,试验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给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奶牛均无不良反应出现,体温、饮食欲、排粪情况、精神状况均无明显异常;给药后第4天试验组奶牛瘙痒现象逐步减少,第7天,被毛粗乱、干枯、无光泽现象基本消失,10头奶牛被毛光亮,无蹭痒现象出现;对照组的奶牛被毛粗乱、干枯、无光泽现象依然存在,无明显改善。
2.2 寄生虫感染情况
给药前及给药后第7天分别采集了20头奶牛的粪样,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了虫卵检测,试验组及对照组粪样中均未发现线虫虫卵。
2.3 产奶情况 对驱虫前后奶牛日产奶量(见表1)。
表1给药前后奶牛产奶量变化情况
给药组,在给药当天及第2天,10头奶牛平均产奶量比给药前有所下降,从平均每头28.7 kg/d下降为28.5 kg/d(第1天)及28.3 kg/d(第2天),但在给药后第3天开始产奶量逐步回升,在给药后第3~8天平均产奶量为每头28.6 kg/d,基本恢复至给药前产奶量水平;对照组奶牛产奶量给药前后无明显差异变化。
3 讨论
3.1 奶牛临床变化及驱虫情况
试验组在给药前10头奶牛中有7头出现被毛粗乱、无光泽、干枯等现象,部分奶牛还出现瘙痒等症状,在给药后第4天被毛粗乱、无光泽等现象逐步消失,瘙痒情况得到缓解;而空白对照组奶牛被毛粗乱、无光泽、干枯等现象无明显变化。在给药前后寄生虫虫卵检查中均未检查出线虫虫卵。通过试验可以说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对于奶牛体内外寄生虫尤其是体外寄生虫具有明显的驱杀效果,奶牛寄生虫感染的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和改善。
3.2 产奶情况的变化
给药组在给药当天及第2天出现平均产奶量小幅度下降,在第3天开始逐步恢复,第3~8天产奶量已经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给药后30 d产奶量较给药前有所提升;对照组在给药前及给药后2 d产奶量无明显变化,在给药组给药后第3天开始产奶量有所下降,给药后30 d产奶量有明显下降,产奶后30 d平均产奶量较给药前产奶量每头下降了约0.9 kg/d。试验结果表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对奶牛产奶量在给药前期由于短暂应激原因会出现产奶量短暂下降的现象,但随着体内外寄生虫感染情况逐步得到控制的因素,产奶量恢复甚至逐步增多;而对照组由于寄生虫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在试验后期出现产奶量下降现象。
众所周知,奶牛产奶期一般分为3个阶段,包括停奶期、高峰期和淡奶期,其中停奶期约为90 d左右,处于奶牛下崽前,高峰期一般只能维持3个月左右,时间在奶牛产仔后,其余时间为淡奶期。通过试验我们可以看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不仅可以在奶牛泌乳期进行驱虫保健,对产奶高峰期产奶量影响较小,甚至在寄生虫病得到控制后可提高奶牛产奶量。因此,使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进行奶牛驱虫保健,不仅驱虫效果好而且不需要弃奶期,减少了奶农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冒玉娟,陈晓兰,赵丽.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在动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4(7-8):6-88. [2] 蔡泽川,李卫英,关文怡等.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的驱虫效果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山东畜牧兽医,2013,34:12-13.
原文刊于《中国动物保健》杂志2016年第2期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推荐文章4: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推荐文章5:推荐几个阿维菌素的优秀配方,对蚜虫、红蜘蛛、钻心虫等特效
害虫种类多,危害严重,防治各种害虫,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管理措施。阿维菌素自从1991年害极灭(abamectin)进入我国农药市场以后,在我国的害虫防治体系中占有较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阿维菌素已经应用了30多年,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几个阿维菌素的新配方,在防治钻心虫、蚜虫、红蜘蛛、线虫等多种害虫方面,效果十分突出。
阿维菌素的特点
阿维菌素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以胃毒和触杀作用为主,药液喷到植物叶面后迅速渗入叶肉内形成众多的微型药囊,害虫和害螨取食和接触药液后立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以后死亡。具有杀虫谱广,持效期长,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等农作物,黄瓜西瓜、白菜、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苹果、梨、柑橘、桃树等果树,以及花卉、中药材等多种作用,用于防治红蜘蛛、锈蜘蛛、叶螨、瘿螨等害螨,小菜蛾、卷叶螟、抗性二化螟、棉铃虫、青虫、甜菜夜蛾、蚜虫、潜叶蝇、木虱等害虫,以及多种根结线虫等。是目前防治害虫范围最广,价格最便宜,使用最方便,持效期最长的杀虫杀螨剂。
杀螨剂配方
(1)阿维·乙螨唑:是由阿维菌素和乙螨唑复配而成的一种杀螨剂,对卵、幼螨、若螨、成螨各个阶段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杀螨更彻底。在红蜘蛛发生初期,用25%阿维·乙螨唑悬浮剂3000倍液均匀喷雾,可有效杀灭红蜘蛛,持效期可达30天。
(2)阿维·螺螨酯:是阿维菌素与螺螨酯的复配制剂,二者混配,增效作用明显,对螨卵、成螨、幼螨均有效,持效与速效兼具,对红蜘蛛、黄蜘蛛、锈壁虱、茶黄螨、朱砂叶螨等害螨具有优秀防效,在害螨发生初期,用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5500-6285倍液喷雾,持效期可达40~50天。
杀线虫剂配方
(1)阿维·噻唑膦:是由阿维菌素和噻唑膦复配而成的一种杀线虫剂,阿维菌素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可杀死根部线虫幼虫。噻唑膦为触杀性和内吸传导型杀线虫剂,用低剂量就能阻碍线虫的活动,防止线虫对植物根部的侵入,在根结线虫发生初期,用10%阿维菌素悬浮剂1000-1500毫升/亩,兑水灌根,可有效控制根结线虫的危害和蔓延。是目前防治根结线虫最好的配方。价格便宜,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
(2)阿维·淡紫拟青霉:是由阿维菌素和淡紫拟青霉复配而成,阿维菌素对线虫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但不能杀卵。淡紫拟青霉属于内寄生性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能够寄生于线虫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可明显减轻多种作物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茎线虫等植物线虫病的危害,二者结合,能有效的杀灭幼虫、成虫和卵,还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对根部的保护、修复及生根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杀蚜虫、蓟马、飞虱、粉虱配方
(1)阿维·啶虫脒:该配方是由阿维菌素和啶虫脒复配而成的一种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叶片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持效期较长。是防治抗性蚜虫、飞虱、蓟马等刺吸式害虫的首选药剂。在蚜虫、蓟马等害虫发生始盛期,用50%阿维·啶虫脒水分散粒剂1.2-2.4克/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控制害虫的危害和蔓延。
(2)阿维·吡虫啉:该配方是由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混配而成,两成份组合作用机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既可作用于害虫乙酰胆碱酯酶受体,又可刺激害虫释放氨基丁酸,从而导致害虫麻痹死亡,增效作用明显。具有触杀、胃毒,渗透性强,内吸性好。可将植株各个部位的害虫杀死。可在蚜虫、飞虱、蓟马等害虫发生初期,用2%阿维·吡虫啉乳油50~80毫升/亩,可将植株各个部位的害虫杀死。
杀棉铃虫、甜菜夜蛾、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配方
(1)阿维·氯虫苯:由两种作用机理的杀虫剂混配而成,具有胃毒、触杀及叶片渗透作用。可防治甘蓝小菜蛾、甜菜夜蛾、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棉花棉铃虫和苹果桃小食心虫等几十种害虫,不但延缓了抗药性,还提高了速效性。可在害虫低龄幼虫期,用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5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2)阿维·甲虫肼:是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阿维菌素和甲氧虫酰肼的混配制剂。具有触杀和胃毒的作用且速效高、持效期长,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玉米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害虫特效。可在害虫低龄幼虫期,用2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8~10克/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要快速杀灭害虫,有效阻止害虫的继续危害。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农业实用技术,或有任何疑问,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推荐搜索词:
1.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作用与用量
2.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使用说明
3.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的区别
本文标题: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