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图片推荐文章1:得了子宫内膜息肉,怎么处理?

  临床中经常会有患者拿着彩超单来就诊,问医生我彩超检查单提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或宫腔内偏高回声,考虑子宫内膜息肉?我没有任何不适或仅表现月经量偏多或经间期少量出血,我该怎么处理?下面让我们系统的了解一下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 (polyp) 是指由于炎症刺激、异物刺激、雌激素水平过高等因素导致的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所形成。由内膜腺体、厚壁血管及间质构成,可发生子宫腔或颈管的任何位置,可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等,形态不一。


  哪些人容易长子宫内膜息肉?


  高危因素:


  1、雌激素水平过高


  2、炎症因素:长期妇科炎症


  3、35岁以上女性,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更年期女性最高,其它高危因素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乳腺癌术后长期使用他莫昔芬等。


  有哪些临床症状呢?


  单发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常无临床症状,常由于其他疾病切除子宫后进行大体检查时被发现,或在诊断刮宫时发现。常见症状如下:


  1.异常子宫出血


  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绝经后子宫出血等,但症状轻重与息肉的数量、直径及位置无关。


  2.腹痛


  常于月经后半期开始,进行性加重,随着月经干净后逐渐消失。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的阻碍,导致经血排出不畅所致。


  3.白带异常


  少数息肉较大的患者可出现白带增多或者白带中带血丝,也可为接触性出血,尤其在性交后及蹲着用力大便时极易出血。


  4.不孕


  子宫内膜息肉若长在子宫颈管内,可能会阻碍精子进入宫腔;若长在宫腔内,则会妨碍受精卵着床或影响胚胎的发育,从而导致不孕。


  如何诊断?


  1.相应的临床症状


  2.主要辅助诊断方法分以下三种:


  ☆ 彩超 可以明确息肉的大小、位置以及数量。通常在月经干净后1周内进行;超声检查见子宫腔内可见高回声病灶,其周围环绕弱的强回声晕或者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


  ☆子宫碘油造影 表现为造影剂缺损, 但存在假阳性。


  ☆宫腔镜检查 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子宫腔内的情况,直观清晰,并可以取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方法。


  如何治疗?


  所有的子宫内膜息肉都需要治疗吗?


  治疗原则: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原则为改善症状、保护内膜、促进生育、预防 复发;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原则为去除病灶、改善症状、减少复发、预防恶变。


  1.保守治疗


  对于小的、无症状的息肉,可暂时不加干预,有部分息肉可自发消退。


  2.宫腔镜电切术


  有明显临床症状者,B超发现宫腔内有赘生物,或者宫腔内赘生物无法完全排除恶性可能性的患者,均建议手术治疗;另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可能的,也建议手术后再试孕。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相关风险较低,切除的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


  (1)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手术;术前3天禁止性生活;术前可适当憋尿,便于术中B超监护。


  (2)术后至少休息1周,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宫腔镜电切术后2个月内可有少量阴道出血,若出血较多,及时就诊。第3个月可恢复正常月经。


  3.根治性手术


  对40岁以上的患者,若出血症状明显,上述治疗不能根除或经常复发者,可考虑子宫内膜去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


  治疗后容易复发吗?如何减少复发?


  子宫内膜息肉为内膜病变,术后易出现复发。


  1.无生育要求、多次复发者,子宫内膜息肉可斩草除根,息肉根部切至子宫肌层,若多发息肉可建议行子宫内膜去除术。对恶变风险大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


  2.已完成生育或近期不愿生育者,尤其是有避孕需求的患者,推荐在宫腔镜术后联合复方避孕药或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的治疗,能有效预防复发。


  划重点!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或者因不孕就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该如何治疗?


  建议宫内刨削系统(IBS)内膜息肉切除术,无电操作,保护内膜,术后来一次月经便可备孕。


  子宫内膜息肉图片推荐文章2:【友谊科普】子宫长息肉了,该怎么办?

  如果女性朋友突然出现月经量增多,月经持续时间延长或者月经干净以后再出血的情况,那么就要特别警惕了,这很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在作祟。今天,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生殖中心医生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健康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常见妇科疾病的成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增强女性保健意识,促进身体健康。


  子宫内膜息肉是什么?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患病率约为7.8%-34.9%[1],好发于育龄期和围绝经期女性。它是局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过度生长,被覆上皮并突出于周围子宫内膜的增生性病变[2]。


  为什么会长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明确,常见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比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2、雌激素相关妇科疾病,比如能够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导致稀发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3、长期服用性激素,比如乳腺癌口服他莫昔芬、围绝经期雌激素补充等。


  4、其他,比如感染、反复宫腔操作史、家族史等。


  如何确定是否患有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出血时间延长、月经干净后再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以及不孕等等,另外还有一部分人群没有任何症状,仅因体检发现。因此,如果存在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评估是否患有子宫内膜息肉。如果没有上述症状,也应该定期做妇科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3-7天内为宜。


  患有子宫内膜息肉,该怎么办?


  1、药物保守治疗:对于无症状、无高危因素、息肉直径<1cm的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以随访观察。可应用孕激素类药物或口服避孕药等治疗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若息肉增大或出现症状,则需要进一步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绝经后女性,不符合药物保守治疗指征,或者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需要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所谓宫腔镜通俗来讲就是将一个类似摄像头似的器械通过阴道进入宫腔,从而让医生能够看到宫颈管及宫腔内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组织,医生会将其切除,并对其余部位的子宫内膜进行诊刮,送病理检查,以判断病变性质,确定其是否为子宫内膜息肉,是否有癌前病变或恶性病变等等。这个过程一般是在全麻下手术,无痛,且没有伤口。


  术后还要注意什么?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率约为2.5%-43.6%[3],因此,术后的长期管理十分重要。想要减少息肉复发风险,首先要纠正可逆的高危因素,比如控制体重和血糖等。对于有妊娠打算的育龄期女性,建议尽快妊娠,备孕期间可以口服孕激素治疗。对于无生育打算的育龄期女性,可以口服短效避孕药或者宫腔内放置能够释放孕激素的避孕环(曼月乐),从而预防息肉复发。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定期复查妇科超声,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复发的子宫内膜息肉。


  参考材料:


  [1] AAGL.Practice report: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ndometrial polyps[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12,19(1):3-10.


  [2]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Editorial Board. Female genital tumours: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5th Edition, Volume 4[M]. 5th ed. Ly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20.


  [3] Pavone ME.Predicting the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polyps:a commentary[J].Fertil Steril,2018,109(3):445.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