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是厌氧菌吗推荐文章1:水产养殖中具体是用乳酸菌好用还是丁酸梭菌好用呢?

  丁酸梭菌是是从人的粪便和土壤中分离出丁酸梭菌,随后发现其厌氧培养的过滤物中含有较少的脂肪酸,具有极强的整肠作用,它可抑制肠道中的致病菌,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生长,1992年引进丁酸梭菌,并在中国定植,为中国微生物有益菌起到重大贡献。


  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应用,在动物肠道内可体现五大生物特性:


  一、是促进动物肠道有益菌群(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的增殖和发育,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毒素的发生;


  二、是在动物肠道内能产生B 族维生素、维生素K、淀粉酶等物质,具有保健作用;


  三、是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的主要营养物质;


  四、是厌氧或者兼性厌氧芽孢杆菌,不受胃酸、胆汁酸等影响;


  五、是对多种饲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受性,可配伍使用。丁酸梭菌作为新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对于减少当前饲料中抗生素产品的滥用、减少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降低动物细菌的耐药性和保障动物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乳酸菌(lactic acidbacteria,LAB)是根据代谢能力划分的一类菌,是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乳酸菌包括多种分类上差距很大的细菌,比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球菌、链球菌、片球菌等。


  乳酸菌可以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无芽孢,革兰氏阳性,厌氧或兼性厌氧生长,稳定性较低,耐酸,在pH3.0~4.5时仍可生长,适应于胃肠的酸性环境。 乳酸菌是鱼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能在鱼肠道中定植,阻止和 抑制有害物质,增强抗感染能力。能合成动物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如B1、B2、B6、B12、烟酸、泛酸、叶酸等。在动物体内通过拮抗降低 pH,阻止和防止致病菌的侵入和定植,维持肠道内的生态平衡,降解动物体内亚硝酸胺、氨、粪臭素等有害物质,活菌体和其代谢产物中含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消除氧自由基的不利作用,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机体调节活性,促进生长。


  乳酸菌代替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水质改良、治疗疾病以及对水产动物免疫等方面。以饲料形式饲喂的乳酸菌一部分可以在肠道内定植,大部分则通过粪便排泄到水中,从而使水体中乳酸菌的数量升高成为优势菌。这样不仅可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明显抑制肠道和水体的弧菌,而且还可通过直接的化学作用和间接的促进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消除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乳酸菌好用还是丁酸梭菌好用?


  1、丁酸梭菌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较长,长达72h,而乳酸菌可在肠道中停留6-8h。


  2、丁酸梭菌可以修复肠道粘膜,而乳酸菌主要是改善肠道环境。


  3、乳酸菌使用7-10天之后粪便略微发黏,而丁酸梭菌可以长期时间使用无毒无害。


  4、丁酸梭菌抗药性较强,可与部分抗生素同时使用,而在使用乳酸菌的一般情况下应不能使用抗生素。


  5、对抗生素有较强耐药性可以与某些抗生素同时使用,不干扰其他细菌感染的治疗。只对新生霉素、先锋霉素、万古霉素和四环素等少数几种抗生素敏感。


  6、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为丁酸、乙酸,乳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是乳酸


  7、丁酸梭菌产多种酶:淀粉酶、蛋白酶、脂酶、纤维酶、半纤维酶等。


  8、丁酸梭菌能合成泛酸、烟酸、叶酸、维生素B1、吡哆、醇、核黄素等维生素类化合物。


  9、丁酸梭菌能产生丁酸梭菌素。


  10、乳酸菌 没有芽孢对环境抗性差,丁酸梭菌有芽孢对环境抗性好


  11、乳酸菌产生乳酸,,丁酸梭菌产生丁酸,乙酸,丙酸,甲酸,修复肠上皮细胞及抗肿瘤的作用;


  12、乳酸菌产生多种维生素,不产生维生素K,丁酸梭菌产生多种维生素,产生维生素K;


  13、丁酸梭菌可以促进乳酸菌生长,对乳酸菌有很好地促进繁殖的作用。


  14、丁酸梭菌有比较臭的味道是丁酸固有的味道,对部分虫类有驱虫效果个别还有杀虫效果,但是臭味是香的,乳酸菌有乳酸固有的乳酸味道。不能够驱虫的!


  15、丁酸梭菌是严格的厌氧菌,尤其是对虾塘底部的有害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乳酸菌达不到的,在弧菌抑制的方面更有优势的!


  16、丁酸梭菌更适合炎热的夏天使用,不受任何影响,耐90度的高温,乳酸在炎热的夏天使用效果是会受影响的!


  17、丁酸梭菌可以定植水产动物的后端,乳酸菌没有这个效果的!


  温馨提示:水产养殖中尤其是南美对虾养殖过程中,怕排糖,快用百合特号,百合特号是丁酸梭菌复合菌液经过4联5步发酵的纯中药复合制剂,经过3年的小试,中试反馈效果显著,现给广大养虾朋友们带来了福音!


  乳酸菌是厌氧菌吗推荐文章2:酵母菌和乳酸菌在发酵饲料中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比单一菌种更好

  益生菌可在动物胃肠道内生长繁殖,当达到足够的量时,可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刺激酶活性,提高抗病性增强动物生长免疫系统,有益于宿主的健康。近年来,益生菌因具有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病性等益生作用,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可以预防抗生素和药物的副作用。乳酸菌和酵母菌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在生产养殖方面起重要作用。


  1 酵母菌


  1.1 酵母菌发酵饲料的作用


  酵母菌作为酶、游离核苷酸、B族维生素和氨基酸的丰富,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酵母菌具有平衡瘤胃微生物区系、减少甲烷等有害气体的产生、稳定瘤胃pH值、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改善机体的消化机能等益生作用。酵母菌在发酵饲料时一方面通过自身繁殖来增加饲料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另一方面自身产生的酶通过一系列酶解反应将饲料原料中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可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进而提高饲料利用率。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酒香味或苹果芳香味,增加饲料风味和动物采食量,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保健等功能。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乳酸、乙酸、丙酸等降低饲料pH值,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提高发酵饲料营养价值。酵母菌发酵饲料时产生抑制病原菌的细菌素,破坏病原菌黏附性的酶类物质,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生长的过氧化氢等。酵母菌发酵过程中通过提高饲料原料中的植酸磷和无机磷酸盐的降解速率来提高日粮消化率。此外,酵母菌在发酵饲料过程中吸收饲料表面氧气,提高其他益生性微生物在饲料表面的黏附性;产生硫胺素,促进厌氧真菌生长繁殖,增加纤维降解菌的数量,提高饲料中纤维的降解率。酵母菌在均衡营养和平衡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两方面都有积极影响,在反刍动物添加剂领域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然而,酵母菌的作用效果与各酵母菌菌种生理结构的不同及生物活性的不同密切相关,通过育种和优化方法可筛选生产优质蛋白的益生酵母菌株。


  1.2 酵母菌发酵饲料的应用


  酵母菌可利用农业副产品进行发酵,改善适口性及动物胃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畜牧业发展。酵母菌以玉米皮为发酵底物时将纤维物质转化为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蛋白,提高发酵底物营养价值。酵母菌以玉米、豆粕及麸皮为发酵底物时可显著提高发酵原料的粗蛋白、氨基酸和总磷含量,提高发酵饲料营养价值。酵母菌发酵可提高玉米秸秆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酵母菌发酵可减少棉籽粕中的棉酚等抗营养成分,产朊假丝酵母发酵玉米时可对黄曲霉毒素进行生物脱毒,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可改善动物畜产品品质,有利于人类健康。生产上用酿酒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发酵玉米等底物时酵母不仅自身大量增殖蛋白含量,同时其发酵底物的蛋白含量相应提高,可饲性随之增加,成为鱼粉等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的替代品之一,降低饲料成本。马克思克鲁维酵母发酵48h可有效降低发酵底物的植酸含量,可能是因为酵母菌发酵通过产植酸酶有效降低植物源饲料中的植酸含量,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有益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表明,虾喜食饲料酵母,且饲料酵母中的抗病因子和耐高温特性对虾生存于恶劣环境和提高存活率有重要意义。保苗期幼参采食酵母菌发酵的饲料时其增重率明显提高,有益于其生理健康。反刍动物的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动物采食酵母菌发酵的饲料可有效提高瘤胃内总菌数、氨态氮、菌体蛋白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进而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消化吸收率。酵母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谷物上的生物控制酵母,可在气密存储系统中有效抑制霉菌和肠杆菌科细菌不良生物的生长。但也有研究表明,啤酒酵母发酵的高纤维饲粮对后备牛的营养效果不显著,发酵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酵母菌对动物机体有提高消化吸收、增强免疫机能、改善生长性能、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Pinloche等研究表明,益生性酵母菌发酵饲料可改善奶牛瘤胃环境,加快溶解纤维蛋白等益生性作用。Suvarna等分离的酵母菌株无溶血性,可在动物肠道内黏附定植。育肥猪饲用酿酒酵母可极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值。仔猪食用活酿酒酵母时其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可有效降低仔猪腹泻,改善仔猪生长性能,提高存活率。研究表明,酵母发酵饲料可显著增加鱼肠组织中的杯状细胞和黏膜细胞数量,改善绒毛的长度和宽度,而对肝脏无任何不利影响。Vidakovic等研究表明,酵母不仅广泛应用于养殖动物,还可为沙鸟及深海鱼类提供蛋白质,作为动物源蛋白质替代物有极高的应用前景。此外,也有道称,酵母菌代谢产生的毒素蛋白、有机酸、抗生素因子、乳酸、乙醇等代谢产物有抑菌杀菌作用。


  1.3 酵母菌的耐受性及安全性分析


  酵母菌制剂在高温的饲料制粒加工过程中及在胃肠道的胃酸和胆盐等浓度条件下具有稳定性和耐受性差的缺点。因此,酵母菌抗逆性和安全性应是研究重点。酵母菌耐高温研究结果表明,在64℃以下水浴2 min,酵母菌正常生长;65℃水浴5 min,酵母菌无存活菌落,在59℃水浴10 min酵母菌死亡。酵母菌耐胆盐试验结果表明,酵母菌活菌数随胆盐浓度升高而减少,酵母菌可耐受1%胆盐浓度,其菌存活率达77%。酵母菌耐酸试验研究表明,当培养基pH值≤4.5时抑制酵母菌正常生长代谢,进一步降低发酵饲料的品质。


  酵母菌制剂相关安全性研究表明,酵母菌制剂为无毒性,临床使用安全可靠。研究表明,通过采用小白鼠连续14d的饲喂试验对产朊假丝酵母及其微生态制剂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表观水平上,酵母菌及其微生态制剂对小白鼠无毒害作用。


  2 乳酸菌


  2.1 乳酸菌发酵饲料的作用


  乳酸菌一般为厌氧菌,少数为微好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在食品、农牧业及医药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乳酸菌可抑制有害菌生长。代谢产生的乳酸物质可抑制吲哚等有害物积累,降低饲料pH值。乳酸菌与纤维素酶共同作用可降低饲料中纤维素含量。发酵饲料可产生动物喜食的香味,改善饲料色泽和质地,提高饲料营养价值。乳酸菌可产生抗真菌代谢产物来抑制真菌生长,并具有吸附和降解真菌毒素的能力。乳酸菌代谢产生的各种消化酶可将生物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肽、葡萄糖等更易被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还可将乳糖分解为小分子单糖。研究表明,乳酸菌具有完善的蛋白水解系统,有助于复杂蛋白质的水解,以释放出游离的氨基酸。乳酸菌可维持动物机体的胃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可改善饲料风味且提高营养价值,进一步促进饲料在动物机体内的消化吸收;还可抑制动物体内部分毒素的产生,降低胆固醇含量,增强机体健康。乳酸菌应用于青贮饲料中,通过产酸抑制其他杂菌和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提高青贮的发酵质量和纤维消化率,减少甲烷排放,从而提高饲粮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在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消耗可溶性糖,产生的乳酸和乙酸降低饲料pH值,抑制大肠杆菌、霉菌和梭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延长发酵饲料的保存期。综上所述,乳酸菌主要通过自身代谢产生益生性物质和发酵产酸抑制有害菌生长两方面发挥其益生作用。


  2.2 乳酸菌发酵饲料的应用


  乳酸菌发酵可提高饲料成分的营养价值。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可以部分降解谷物中的抗营养因子,乳酸等发酵代谢产物可通过降低肠道pH值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植物乳杆菌通常将单糖发酵为乳酸。乳酸在布氏乳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乙酸、丙酸和乙醇。因此,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混合接种可通过降低pH值来抑制腐败细菌的生长,且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在发酵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表现出抗真菌活性,从而改善谷物的发酵质量。研究表明,通过乳杆菌发酵可以降低大豆中抗营养物质的抗营养作用。


  在肉食性鱼类日粮中,使用植物乳杆菌发酵的豆粕可代替大约45%的鱼粉,而不会降低其生长性能和相关的养分利用率。发酵豆粕可通过使过敏蛋白部分水解来减少断奶仔猪的腹泻。植物乳杆菌发酵提高丝瓜的体外降低胆汁酸的能力。植物乳杆菌发酵汁可显著降低大鼠胆固醇含量,将植物乳杆菌用作功能发酵液进行汁液发酵可以发挥微生物控制作用,提高卫生安全性,在预防高胆固醇血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可作为一种特定种类的益生菌菌株在珍珠鸡和肉鸡的日粮中使用以增强免疫力。断奶仔猪饲喂发酵小麦籽粒日粮可以刺激后肠发酵,改善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肠道健康,从而降低腹泻率。饲喂副干酪乳杆菌发酵的日粮可提高猪的生长性能,维持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强免疫,改善生长性能。乳酸菌在发酵饲料中具有提高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动物胃肠道健康,改善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


  2.3 乳酸菌的耐受性及安全性分析


  乳酸菌制剂在高温、高湿、高压的饲料制粒加工过程中,及在胃肠道的胃酸和胆盐等浓度条件下具有不稳定性和耐受性差的缺点。因此,乳酸菌抗逆性是乳酸菌在发酵饲料中的研究热点。乳酸菌对高温耐受性的相关研究较少,一般乳酸菌适宜温度为30~40℃。研究表明,在40℃高温培养时乳酸菌活性开始降低;植物乳杆菌菌液50℃水浴15 min降低其50%有效活菌数量;60℃水浴5 min基本无菌生长。研究表明,乳酸菌进入动物胃肠道需经过低于3.0的pH值和高达0.3%的高浓度胆盐环境,大部分细菌在该条件下因细胞破裂而死亡,利用包埋、包衣等技术或者将乳酸菌制成微胶囊饲喂可有效提高乳酸菌存活率。研究表明,乳酸菌存活率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常温条件下其活性显著下降,可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成微胶囊法、真空包装法和充氮气包装法等延长乳酸菌制剂保质期。综上所述,筛选耐高温、耐胆盐和耐酸的乳酸菌对其益生制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发酵后会产生D-乳酸、亚硝酸盐、吲哚、溶血素、溶细胞素和肠毒素等毒害代谢产物。饲料工业已认可的益生乳酸菌主要是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少数菌种。目前,在乳酸菌易位方面的研究很少,乳酸菌在易位方面主要起着抑制内毒素和病原菌作用,但乳酸菌本身也会发生易位。乳酸菌在机体免疫低下时可能自身会发生易位现象,但具体易位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新型乳酸菌菌株的分离筛选应用及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的出现,其抗性基因的安全性有待研究。


  3 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的互作机理


  混合发酵益生菌旨在利用益生菌之间的不同发酵条件进行互补持续发酵,进而增加饲料中的有益菌数量,提高其营养价值。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合发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微生态制剂,在生产养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时,前期兼性厌氧的酵母菌首先消耗共生环境中的氧气,为乳酸菌创造有益于其发酵的厌氧环境。在酵母菌发酵耗氧达到乳酸菌发酵的氧气量时乳酸菌开始增殖发酵且产酸,进而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在消化道内产酸,抑制致病菌生长。同时酿酒酵母培养物作为益生菌的前生物,满足乳酸菌的营养需求,为畜禽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及大量的促生长因子,促进畜禽胃肠道有益菌的快速生长。乳酸菌和酵母菌因相互补充和优化生长条件,使其复合制剂应用效果优于单独添加的作用效果。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互生机理对于混合性发酵产品的质量控制、设计开发新型发酵产品和益生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4 酵母菌和乳酸菌复合制剂在发酵饲料中的应用进展


  发酵饲料是微生物将植物性原料中的非蛋白氮转化为营养价值高的菌体蛋白,形成含有丰富益生菌、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且有利于动物吸收利用的无毒害生物饲料。发酵饲料不仅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而且益生菌群在动物体内形成优势菌群,减少条件致病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发酵饲料可改善肉鸡增重和蛋壳硬度,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蛋壳重量,益生作用随着发酵饲料的添加而增强。动物采食发酵饲料可提高机体免疫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肠道形态并调节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生物发酵饲料的研制可解决抗生素残留等问题。多菌种复合制剂的研发和益生作用潜在机制的研究在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益生菌复合制剂作为无毒、无害、无残留的安全性动物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已广泛应用。其中,酵母菌与乳酸菌作为常用的益生菌复合制剂被广泛应用于畜牧行业。研究道,产朊假丝酵母和鼠李糖乳杆菌混合菌种发酵可显著提高发酵原料中的活菌数、总挥发性脂肪酸和粗蛋白等含量,进而降低猪腹泻率,改善机体健康状况,提高生长性能。研究表明,酵母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饲料饲喂幼参,使幼参增重率显著升高。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及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可提高全穗玉米中的粗蛋白、乳酸和生物量,显著降低粗纤维含量,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后的全穗玉米可改善猪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健康,提高生长性能。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时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通过混合培养研究发现,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发酵比单一菌种发酵提高各菌数量,各自代谢产物也发生改变,酵母菌代谢产物促进乳酸菌产生更多乳酸,乳酸菌代谢产物抑制酵母菌生长。研究道,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马铃薯渣、粗蛋白可达35.63%,为菌种混合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相关研究提供依据。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可稳定乳酸菌活菌数,有利于保存冷藏产品。单菌种和混合菌种在发酵饲料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前期,酵母菌对乳酸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发酵后期又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酵母菌和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既促进又抑制。虽然目前对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机制还不清晰,但随着益生菌混合培养的研究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推动益生菌发酵研究快速向前发展。此外,研发酵母菌和乳酸菌制剂必须满足无毒、无害、无副作用;耐高温、耐酸、耐碱、耐胆盐且具有菌群优势;能产生具有较高活性的酶和乳酸等有益物质;在保存过程中不消耗饲料原料营养物质,保持饲料营养成分和质量。


  5 展望


  新型益生性酵母菌和乳酸菌品种的筛选工作应放在鉴定新品种对发酵的影响及益生特性研究上,需要从大量不同菌种中筛选完成。益生菌混合发酵中各菌种之间的互作机理和益生菌制剂的研发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养殖场简单自制发酵饲料操作技术

  购买1包活力99增香增甜饲料发酵剂(200g/包,市场售价约10元,由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组成),能够发酵木薯渣、豆渣、米粉面条加工下脚料、剩菜剩饭、米糠、统糠、菌糠、酒糟、果渣果皮、青黄秸秆、牧草、红薯藤、轻度霉变饲料等各种廉价饲料(下脚料)、各种饲料原料与全价饲料等,每500公斤待发酵原料加入活力99增香增甜饲料发酵剂1-2包、20公斤以上的玉米粉或其它含淀粉类的饲料原料、1公斤食盐(含有足够食盐的原料就不添加),含水量调节到约60%,压实密封发酵2-7天左右有浓郁香味时即可使用。发酵后饲料的适口性、营养、消化率较未发酵前有明显提升。发酵后的饲料根据不同动物与不同饲养周期按照10%-50%与该动物其它全价饲料混合后饲喂(先少量饲喂适应后逐渐增加的原则),不可以单独饲喂或全部饲喂发酵饲料。


  乳酸菌是厌氧菌吗推荐文章3:健康观念提升 促使益生菌产品升级

  ■廖木兴/图


  低糖化成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消费者健康意识和市场的日趋成熟,公众在健康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大,其中益生菌产品市场已经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记者从日前举行的益生菌国际高峰论坛上获悉, 2017年全球益生菌产品(包括补充剂与益生菌酸奶)市场规模约36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455亿元,预计2022年增长到 896 亿元。结合此前记者参加的益力多全球媒体工厂之行和相关学术论坛,可以看到益生菌产品呈现出低糖化的趋势,同时益生菌科研技术也越来越前沿,应用范围将不再局限于人们已熟知的食品领域。


  ■新快记者 杨澍


  现状


  改善肠道菌群 益处被广泛接受


  对于益生菌而言,其改善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功能被更多受众知晓和接受,是市场能够快速增长的基础。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运彬表示,研究证明益生菌可以有效缓解腹泻、便秘以及其它肠道不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降低儿童感染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益于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益生菌还被发现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助于抗癌与抑制过敏性疾病,促进胆固醇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


  随着科学的健康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益生菌产业也得以逐步发展。记者在参观益力多中央研究所的代田纪念馆时了解到,作为益力多创始人的代田稔(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发现了乳酸菌能够清除体内的有害菌,经过多次优胜劣汰的筛选在1930年培养出了“益力多菌”,并将其名字注册为干酪乳杆菌代田株。出于让更多人拥有健康体魄的初心,代田稔开始利用益力多菌开发乳酸菌饮料,在1935年于日本福冈市开始了益力多的销售,同时向日本的家庭宣传益力多对于健康的益处。益力多现已在38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平均每天销量3500万瓶。


  据介绍,起初益力多用玻璃瓶包装,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以及配合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开始推出现时所用的PS(聚苯乙烯)塑胶瓶装。在富士裾野工厂的参观中,记者看到益力多从原料制造到包装成成品,完全实现全自动化,这也是当今益生菌行业中领先企业的主流生产方式。不过华农大食品学院副教授郑华此前表示,虽然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但国内还存在标准落后、标识不清、检查项目及方法不够完善等问题。


  未来


  低糖化是趋势 小瓶装更合理


  对于益生菌产品未来的发展,资深乳业专家、原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分析益生菌乳饮品低糖化是未来趋势,这是公众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后,对市场的客观需求。近年来,已有一些企业用益生元产品聚果糖代替了白沙糖,推出含糖量控制在5%左右的低糖化产品上市。据了解,益力多在广州推出的低糖产品是蓝色包装,每100毫升的总碳水化合物含量是8.3克,还添加了钙与维生素D;中国香港低糖产品添加的是植物纤维。在中国台湾和日本推出了每瓶分别蕴含300亿和400亿益力多菌的产品。


  目前市面上的乳酸菌产品有多种容量的包装,从100毫升每瓶到400毫升甚至更大瓶包装也不鲜见。包装容量越大,所含的乳酸菌数量就越多吗?专家表示,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大瓶装短时间内喝不完容易失效,也容易摄入过高糖分,因此建议选择小包装的产品更为合理。王丁棉表示,“小孩一天饮用450毫升以上大包大瓶的乳酸饮品,即便是低糖化产品,总糖还是超标。一天饮用100毫升装的1到2小瓶,就已经满足人体对益生菌的需求。”据悉,目前益力多在澳大利亚、欧洲、印度及印尼生产的是每瓶65毫升,美洲、日本、菲律宾及韩国生产的每瓶80毫升,泰国、新加坡及中国生产的每瓶100毫升。


  产品呈多元化 或可替代抗生素


  随着快速增长,益生菌产品也呈现多元化。王丁棉预测,在乳制品中除婴幼儿奶粉、酸奶和乳饮料等使用益生菌外,奶片、奶酪、奶棒等产品未来都会使用益生菌。目前益生菌的运用范围也涵盖了食品、保健品、美容化妆品、种植养殖业、水质改良与环保等多领域。目前婴幼儿奶粉使用添加剂中含益生菌的占20%-25%,未来几年,这一比例很可能提升至60%。此外,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夏枫耿认为,抗生素在动物中的滥用和抗药性已经成了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而益生菌则是抗生素最有可能的替代产品。


  乳酸菌是厌氧菌吗推荐文章4:

  乳酸菌是厌氧菌吗推荐文章5:乳酸菌如何使用?

  乳酸菌在淡水养殖中是比较常见的菌种之一,但怎么能够充分发挥乳酸菌的效果,正确的使用乳酸菌呢?


  乳酸菌在使用过程中间要注意什么,因为乳酸菌的繁殖条件呢,要求厌氧偏酸pH值4-6,温度呢最适宜37到40度,因此,我觉得乳酸菌的使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间歇性拌料较为合适,长期拌量呢是有研究成熟的结果的,表明了对肠道过酸性的环境中,长期的过酸会使肠道变薄,反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其次,光合菌和乳酸菌是有拮抗作用的,不只是在酸碱上有区别,那么乳酸菌可以抑制大多数菌类细菌,所以也可能包括光合菌的生长,不建议混合泼洒。


  

  再次,早上或者傍晚使用,因为乳酸菌的生长要的酸性条件,乳酸菌是厌氧菌,光合细菌,最强的时候,下午的时候溶氧过饱和偏高,光合菌会导致藻类繁殖过旺,繁殖过旺的藻类导致pH值升高,pH值超过8.2以上,外泼使用乳酸菌,它的存活会受影响。我建议内服为好。


  最后,建议水温要一定在15度或者20度以上使用,天气晴朗的时候使用最为适宜。


  

  关于乳酸菌的使用还有其他看法的,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们一起学习。


  乳酸菌是厌氧菌吗推荐搜索词:

  

  1.酵母菌和乳酸菌是厌氧菌吗

  

  2.乳酸菌是厌氧菌吗还是兼性厌氧菌

  

  3.乳酸菌是厌氧菌吗高中

  

本文标题:乳酸菌是厌氧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