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什么意思
一片冰心什么意思推荐文章1:《中华成语故事》 一字开头成语 “一片冰心”典故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冰心:洁净、纯洁的心。
王昌龄三十岁那年中进士步入官场以后,恰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日益荒淫并宠信权奸、藩镇的时候,国政日趋腐败,兵祸连年,他便通过边塞、宫怨、闺怨、赠答等多种形式的抒情诗,对此进行不同程度的揭露和鞭挞。与此同时,王昌龄又对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而战的正义战争,进行热情的讴歌。在《从军行》中,王昌龄便热情地歌颂了边疆战士为保卫祖国与敌人拼死战斗的决心和英雄气概。全诗共四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即青海湖,唐时为吐蕃奴隶主贵族盘踞的地方,唐代的一大边患;玉门关:地名,今甘肃敦煌县西,这里为唐时另一边患 --突厥侵犯之地;穿:磨破;破楼兰:借用汉代一个典故,指平定边境奴隶主的侵扰。
诗的大意是:有这么一个边塞要地,那里战云翻滚,南拒吐蕃、西临突厥的袭扰。战士们终年生活、战斗在荒漠之地,铁甲被磨破了,但大家士气十分高昂,下定决心不打败敌人决不回还。
由于王昌龄对权贵豪门的触犯,虽一再被贬,但他仍以心地透明纯洁自慰。他在最为有名的《芙蓉楼送辛渐》诗里就有表露。这首诗共四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平明:早晨微明时;楚山:指芙蓉楼所在的江苏常州一带的山,战国时属楚,故名;冰心:形容性情淡泊,不热衷于功名。
诗的大意是:夜里寒气逼人的秋雨,落入吴地,与江水连成了一片。平明时分,就要送你(指辛渐)前去洛阳了,此时我那孤寂的心情,看楚山也觉得它格外孤单。你回到洛阳后,如果洛阳的亲友们问起我,就说我那颗冰玉般的心,像放在玉壶中那么明净纯洁。
后来,人们便由“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里引出“一片冰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正直纯洁、清廉自守,决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品德。
一片冰心什么意思推荐文章2:
一片冰心什么意思推荐文章3: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应该怎么理解?
一片冰心什么意思推荐文章4:“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冰心、玉壶”,分别指什么?很多人不知道
文 | 笑史云烟
编辑 | 笑史云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深厚的感情。昌龄与洛阳的亲友分离,却要托人捎句话去解释,这其中定有难言之隐。
网上流传的“一片冰心”代表兄弟情谊的说法,似乎存在矛盾。联系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这冰心玉壶的意象显然不是单纯写兄弟情。
事实上,在古诗词里,“冰心”代表内心高洁,“玉壶”喻指心灵境界。把二者结合,就是“品德高洁”的意思。
那么,王昌龄为何要强调自己品德高洁呢?他的好友,如李白、岑参,又为何对他如此尊崇?
01王昌龄,这个盛唐大诗人的名字,几乎人人皆知。
他最著名的作品,当属那首充满盛唐气象的边塞诗《塞下曲·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几句诗词描绘出大唐帝国雄据边陲,昂然挺立于漠北云外的雄姿。
它表现了大唐统治者对边疆形势的担忧,以及大唐武将对抗外敌、捍卫疆土的豪情壮志。这首诗构思宏阔,气势恢宏,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与描绘边塞雄风的《塞下曲·明月几时有》不同,王昌龄的另一首名作《芙蓉楼送辛渐》,抒发的却是诗人对故乡及知交的思念之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流传千古的佳句,寄托了王昌龄对洛阳故土和知己的深情回忆。这首别离题材的词,表现了诗人离乡背井、思亲念友的哀伤心情。
王昌龄这个人,他的诗歌创作涉猎广泛,有抒情好友之作,也有抒发豪气的边塞诗。《塞下曲·明月几时有》和《芙蓉楼送辛渐》这两首作品,成就最高、流传最广。前者描绘大唐王朝的雄风,后者抒发离乡别井的哀思。两者风格迥异,成就卓著,共同展现出这个盛唐诗人丰富的创作主题和出色的艺术手法。
从《塞下曲》这首边塞诗开始认识王昌龄,再到《芙蓉楼送辛渐》这首抒情佳作,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诗人创作的多面性。他既能表达国的豪情,又能抒发离愁的哀思。两种不同风格的杰作,共同打造出王昌龄诗人的艺术魅力,成就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02王昌龄在晚年遭受重大挫折,被人诽谤议论,有人猜测他在诗中提到“冰心”“玉壶”是为了自证清白。王昌龄的这首七绝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玉壶”。
王昌龄在诗中描写的是寒雨连江的一个夜晚,他设宴为即将前往洛阳的好友辛渐送行。洛阳是王昌龄的故乡,那里还住着他的亲朋好友。王昌龄让辛渐转告亲友,他现在的状态就像“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容易理解,代表他因为贬谪而心如冰凉。但为什么要强调“冰心在玉壶”呢?如果按照鲍照原诗那样,把“玉壶”也看作代表纯洁,这就成了一句重复的废话。那么“玉壶”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辛渐即将启程前往洛阳,王昌龄的亲友们必定会问及王昌龄的近况。王昌龄不想让亲友担心,提前吩咐辛渐如何回答。他在送别辛渐时说出“冰心在玉壶”这句话,内容显然是在委托辛渐转达给远在洛阳的亲友。
那么“玉壶”所代表的意义就出现了转折——它未必只是代表纯洁,更可能代表了某种客观存在的“容器”。这个容器中盛装着王昌龄凉薄的心,让心维持冰凉。
它是什么呢?由于王昌龄遭遇不如意,心情低落,这“玉壶”很可能就是指的他目前所处的环境。王昌龄被贬至僻静的江宁,失去了在洛阳的地位权势,正是这简陋的环境“容纳”了他落寞的心。
这样一来,“冰心在玉壶”这句话的意思就非常明确了——我的心现在冰冷落寞,正因为被这个贫瘠僻静的环境所“困住”。
既然如此,我们再来看王昌龄让辛渐转述的这番话,就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表面上他在委托辛渐转达自己平安,实则是在表达当前的艰难处境。他不愿让亲友担心,只以隐晦的语言来传达真实想法。
这首诗的背后,是王昌龄人生遭遇的巨大变故。他出生于显赫的王氏世族,公元822年,王昌龄的叔父王守澄担任宰相,他也随之出任京兆尹、工部侍郎等要职,仕途一帆风顺。
然而好景不长,840年王守澄因故被贬,王昌龄也受牵连,最终被贬为江宁令,这无疑是仕途上的沉重打击。
王昌龄从王侯将相沦为穷乡僻壤,心中无限落寞。此时此刻,正是他人生经历的一个低谷。这首《芙蓉楼送辛渐》便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王昌龄把自己冰冷的心比喻为“冰心”,将贫瘠的环境比喻为“玉壶”。他不愿让亲友知道自己的艰难,只以委婉的言语来表达当前的困境。这种细腻隐晦的写作手法,成为七绝的最大特色。
结合王昌龄的处境,“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的深层含义可能是:我虽然遭遇贬谪,但内心依然如初,一片赤诚。你若问我现在想些什么,答案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我时时刻刻都在想念你们。
直白地说,这句诗的现代翻译就是:我还是和从前一样,一点也没有改变。你若问我想什么,答案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我时时刻刻都在想念你们。
这种理解既符合王昌龄的处境,也与古人送别时寄托明月表达思念的习俗吻合。对一个男性汉子而言,直白传达内心的脆弱无助,与委婉借景抒情相比,前者的可能性明显更小一些。
所以,在所有解读中,将“玉壶”理解成“明月”最贴切王昌龄的真实写作目的,也最符合这首诗的深意所在。它既美好,又委婉,既抒发了离乡诗人的独特情怀,也成为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反观造成王昌龄遭遇的种种变故,官场沉浮确是人生的常态。王守澄失势,牵连王昌龄;数年后,王守澄重新拜相,王昌龄也卷土重来,官复原职。
王昌龄经历人生多舛,最终在官场上重新站稳脚跟。这使我们看到,一个人的遭遇无论如何跌宕,只要不自暴自弃,就还有翻身的机会。王昌龄以他的人生经历,诠释了这个道理。
03有人说,或许王昌龄被贬的背后,并非像史书所说的简单“失意”。
有人猜测,王昌龄很可能因敢于直言劝谏,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进而遭到打压。这也解释了为何昌龄要在被贬后,特意让亲友“相问”自己的品行。
而李白等人之所以敬重昌龄,也在于其高洁品格和据理力争的精神。李白谓“听道龙标过五溪”,流露出对昌龄的同情和不平。
当然,这只是猜测。但无论王昌龄被贬的具体原因如何,他在诗中表现出来的气节和精神,已超越了其身处的年代。
一千多年过去,人们还在传诵、解读他的作品。这足以说明,不管外在命运如何变迁,独立人格的力量是永恒的。王昌龄的高洁与坚持,也在时代变迁中发出扎实的回响。
正如李白所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外在环境不过云烟,真正的家园在于内心。王昌龄的家园,存在于他纯净的精神世界,那玉壶冰心从未融化。
时至今日,社会纷争不断,成功与名利常让人迷失自我。然而回归内心,坚守本真,才是面对一切风浪的磐石。这也是王昌龄留给后人的隽永教诲。
一片冰心什么意思推荐文章5:“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冰心、玉壶”,分别指什么?很多人不知道
大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王昌龄在江宁丞任上为友人辛渐送行,写下了一首流传很广的七言绝句——《芙蓉楼送辛渐》。
一、《芙蓉楼送辛渐》赏析《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经常被人引用,后来还诞生了一个成语,叫做“玉壶冰心”,用来比喻人的纯洁清白的情操。
尽管这句诗和由其衍生出来的成语,时常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仍然搞不清楚“冰心”和“玉壶”到底指的是什么。
著名学者赵昌平教授认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化用自南朝鲍照《代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一句。
如果我们想要知道,王昌龄诗中的“冰心”与“玉壶”代指什么,可以参考一下南朝诗人鲍照《代白头吟》,原文如下: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鲍照这首《代白头吟》是模仿卓文君的《白头吟》而作,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有才难伸,因为清白操守反而不容于世的郁结。
所以在诗的开头,鲍照就把自己正直、赤诚的一面比作向下坠着的朱红色丝线。而“清如玉壶冰”,则是在比喻本身的情操,就像是玉石容量中盛放着的冰一样,清白无瑕。
那么,在这首《代白头吟》里面,鲍照又为什么要用玉壶里面的冰,来形容自己这种清白的情操呢?
因为这里的冰,指的不是自然界冰天雪地里的“冰”,而是指封建时代贵族家庭,在炎炎夏日里用来消暑的冰块。
只有这种冰块,才会得到用玉制容器盛装起来的待遇。这种冰是供人食用的,因此它必然是非常干净的,不带任何污点与杂质的。
鲍照说他的情操就是这样干净,不含任何污秽与杂质,并且还和冰一样完全透明,任何人一眼就可以看穿的。不过王昌龄诗中的“冰心”和“玉壶”,看上去却和鲍照原诗中有一点不同。
二、“冰心”和“玉壶”指的是什么?王昌龄的原诗是一首送别亲人的诗,当时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年过四旬,在事业上遭受到了重大的挫折。《河岳英灵集》中说,王昌龄“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
看样子王昌龄在晚年的时候,曾经因为干了一些比较不拘小节的事情,被人诽谤、议论。因为上述缘由,有人猜测王昌龄在诗中提到“冰心”、“玉壶”是想自证自己的人品清白。
我们中国的古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直是精致的“文字游戏”。诗人们在创作诗句时,那些看似相同的字词,只要安放排列的顺序不同,结果意思就会大不一样。
更别说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在鲍照诗句的基础上,对鲍照诗句进行了增删,造出了一个崭新的句子。
王昌龄诗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和鲍诗中的“清如壶中冰”,从汉语句子的结构上来讲,要表达的重心完全不一样。
后者的意思是说,(我)纯洁清白的情操,就如同盛放在玉壶当中的冰块一样;而前者的意思则是——(我)那一片冰冷、干净的心,“现在”正盛装在“玉壶”当中。
显然,鲍照原句中要强调的是自己的“冰心”,而王昌龄诗中要强调的则是存放他“冰心”的那一把“玉壶”。
如此一来,解读出王昌龄诗中“玉壶”的本意,对于弄明白这首七绝的真意,就显得十分关键了。那么,为什么说这个“玉壶”的解读十分关键呢?
假如我们按照王昌龄诗进行一下直译,你就会发现,不知道“玉壶”是指什么,你根本无法了解王昌龄在讲什么。
按照《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来看,王昌龄这首诗主要是讲他在一个寒雨连江的夜晚,设宴为好友辛渐送行。
辛渐当时正要从宁江前往洛阳城,而洛阳城本是王昌龄的故乡,此时城中依旧住着很多他的亲朋好友。
自从王昌龄从繁华的洛阳城,被贬到僻冷的江宁后,亲友们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没有与他见过面了。王昌龄的亲友看到辛渐以后,必然会追问王昌龄的近况。
想来王昌龄在江宁过得并不如意,他不想让亲友担心。因此才会提前告诉辛渐:如果我的亲友们问起我,你要如此如此来回答。
于是王昌龄就在送别辛渐的时候告诉辛渐,你就告诉他们,我现在的情况,就像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很好理解,我们可以直接理解成,王昌龄由于被贬谪,所以心如冰凉。又或者说,他现在的心,还是如同冰晶一样干净、透明。但是,他为什么要强调“冰心”在“玉壶”呢?
假如像解读鲍照的原句一样,仍然把“玉壶”解释成和“冰”一样象征纯洁、干净的东西的话,那么你就会觉得王昌龄说了一句重复杂沓的“废话”。
远在洛阳的亲友们,想知道你现在过得好不好,结果你回答说:我的心是纯洁清白的,这不就成了答非所问了吗。
这里我们查到了“玉壶”在古代诗词文章中的几种解释,让我们看看它有可能是指什么。“玉壶”在古诗词中的象征,大概有这么几种说法:
其一是指“酒壶”,如李白《赠李商隐》中的“花繁倒玉壶”;其二是指“花灯”,如辛弃疾《青玉案》中“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其三是指天上的“明月”。
还有的诗中的“玉壶”是指“痰盂”,或者隐居的处所等等。下面我们把“玉壶”的几种解释,都带到王昌龄的诗中,看一看哪一个才是正确答案。
比如,我们先把“玉壶”解释成一种花灯,那么“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成了一片冰心在“花灯”,这显然是错的。
再如,我们把“玉壶”解释成痰盂,也同样莫名其妙。所以只有把“玉壶”解释成“酒壶”,或者是“明月”与“隐居的处所”,才会显得比较正常。
如果“玉壶”在这里是指“酒壶”,那么王昌龄的诗句就可以理解成:如果洛阳的亲友问到我,你就告诉他们,我现在心凉如冰,只想把自己整个人泡在酒杯里。
古代医学不发达,人们一直以为身体里五脏六腑的“主管”是“心脏”。误以为人是用“心”来思考问题的。所以把“心”放进“酒壶”里,就等于什么也不思考了,整日用酒精来麻醉自己。
如果把“玉壶”解释成“隐居的地方”,那么原句的意思就是,我现在心如冰一样凉,一心只想着寻一个地方隐居,从此远离朝堂。
如果把“玉壶”解释为“明月”,那么原句也就可以理解成,我只想把我一片冰心寄托到明月之上。这个要怎么理解呢?因为古代诗人特别喜欢用“明月”来代指各种“思乡”与“相思”情结。
唐朝名相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有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一轮明月升上高空时,它的光芒可以照到地球上的每一个黑暗角落里。
王昌龄被贬到江宁这个远离繁华的小地方,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亲友们思念他,却没有办法见他一面。
怎么办呢?其实也很好办,诗人想到,只要把自己的相思之意,寄托到明月之上,借用明月奉上一片“冰心”,就可以向所有人问好了。
明月在这里仿佛就成了一颗现代的卫星,它可以让王昌龄在洛阳城中的亲友们,看见他依旧和从前一样,保持着纯洁清白的操守,一点也没有改变。
尽管王昌龄在创作时,有没有上述想法只是一种猜测,不过后来他再一次被贬到龙标时,他的好友李白写了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在这首诗里倒是提到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句子,王昌龄和李白是知己,好朋友心意相通,所以王昌龄诗中存在同样想法,也是有可能的。
结语“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冰心”,是指诗人清白纯洁的品性、情操,“玉壶”则有可能是指包括酒壶、明月或者隐居处所。
在“玉壶”的这三种解读里面,有学者认为,最可靠的解释还是“酒壶”。因为写诗的时候,他正与友人送别。古人在送别朋友的时候,往往要喝点小酒。
不过我个人认为,王昌龄当时的处境虽然不太好,也很有可能经常借酒浇愁,但是他特地写诗告诉洛阳的亲友们“我现在心如死灰,很心烦,天天都在喝酒”的可能性不高。
按照正常的逻辑,一个男人无论在外面遇到了什么样困难与挫折,在给家人写信时,往往都是“喜不忧”的,所以个人觉得在这里把“玉壶”理解成“明月”最合适。
“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是王昌龄借着明月,向洛阳的亲朋好友们表明自己虽然遭贬,但是至今仍“初心不改”,同时也是在借着明月,向亲友们传达思念之情。
“一片冰心在玉壶”如果翻译成现在的大白话,就等于是说:我还是和从前一样,一点也没有改变。你若问我想什么,答案是——月亮代表我的心。
一片冰心什么意思推荐搜索词:
1.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
2.一片冰心什么意思打一生肖
3.一片冰心什么意思啊
本文标题:一片冰心什么意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