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推荐文章1:中国著名的四大军医院校第一军医大学(广东省广州市)
成立于1951年,原为东北军区军医学校,后迁至长春,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2004年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非军队院校),但仍承担部分军队医学人才培养任务。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杨浦区)成立于1949年,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隶属海军。
2017年军改后,更名为海军军医大学,保留军队院校属性,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市沙坪坝区)成立于1954年,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隶属陆军。
2017年军改后,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保留军队院校属性,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第四军医大学(陕西省西安市)成立于1954年,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隶属空军。
2017年军改后,更名为空军军医大学,保留军队院校属性,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推荐文章2:军校科普:陆军军医大学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是我军医学类高等院校,是全军卫勤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重点建设院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高校,是“红色军医精神”(根脉可追溯至1931年建立的我军第一所军医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的积极倡导者和传承者,也是“白求恩精神”的发源地。
大学本部位于重庆,前身是建于1941年的太岳军区卫生部卫生教导队(第七军医大学前身),以及建于1937年的国立中正医学院、1946年的松江军区军医学校(两者为第六军医大学前身),1954年第六军医大学(南昌)并入第七军医大学(重庆),1975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以第三军医大学为基础,纳入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等单位调整组建陆军军医大学,对外可称“第三军医大学”。
培训任务
大学是医学类高等教育院校,主要面向陆军、火箭军、武警部队培养医疗卫生军官和文职人员,同时面向全军培养医疗卫生军士,主体培训任务是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军士职业技术教育、军官晋升教育(初级指挥教育),同时,还承担军官岗位专业培训、文职人员岗前培训、文职人员专业培训、军士晋升培训、新兵入伍训练、对外军事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和地方应急医疗救援力量培训等任务,是全军培训层次最多、培训体系最全的院校之一,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始终位于第一方阵。
学科专业
学校开设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等11个本科专业,以及9个军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重点培育学科4个,军队“双重”建设学科专业领域3个,军队首批重点临床专科22个,重庆市“一流学科”6个,9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ESI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国际ESI前1‰)。在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大医学主干学科进入A类行列。成功入选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师资队伍
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4人,专业技术少将12名,待遇五级(技术三级)以上专家18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10余人次,23人入选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13个团队入选国家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9079亩,编设基础医学院、军事预防医学系、药学与检验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高原军事医学系、护理系、医学心理系、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等13个院系。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各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各1个,军队后勤科研实验室1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校本部图书馆占地9400平方米,总藏书量 146万余册,期刊2.1万余种,中外文硕博士论文191万余篇。拥有45个智慧教室和互动录播教室、军体馆、器械训练场、恒温游泳池。学校所辖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术中核磁、7.0T核磁共振、TOMO刀、体外震波碎石机、大型高压氧舱群、神经导航系统等高精尖仪器设备,总值近70亿元。
丰硕成果
大学是陆战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特色医学科技创新高地、军队预防医疗保健基地、军队卫勤重要战略支撑和红色军医文化传承阵地。在80余年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姓军为战办学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军事医学特色和优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
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大力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军医,先后为部队输送高素质专业化军事医学人才20万名,成长出20位院士、160余位技术三级以上专家,“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个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等英模典型。
军事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形成以高原军事医学、战创伤医学、军事预防医学等为代表的军事医学学科体系,拥有创伤与化学中毒全国重点实验室、亚洲最大的高原环境模拟低压舱群,成功研制我国首列卫生列车、我军所有型号装甲救护车和系列战伤急救器材。获得了以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标志的2000多项科技奖励。
医疗服务保障品质卓越
附属医院长期位居全国百强行列,战创伤、烧伤、肝胆、骨科、心血管、呼吸、感染、眼科、神经等学科临床救治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指令性帮带30家军地医疗机构,常年派遣医疗队深入高原、边防、海岛开展“红色军医边关行”活动,多次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
卫勤战备建设坚强有力
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中越自卫反击战等,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建有全军“卫勤综合训练基地”“战创伤虚拟仿真训练中心”和“卫生列车训练基地”等实战化训练平台,多次代表我军赴国外执行联合演练、国际救援、医疗服务等重大任务。作为我军战略卫勤力量和国家应急救援骨干力量,在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汶川玉树尼泊尔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数十次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2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成功救治“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5次组建女兵方队参加首都阅兵。
专业设置
录取分数
2024年招生计划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推荐文章3:总后勤部直属4所军医大学
总后勤部直属的4所军医大学,在医学教育、科研以及军事卫勤保障等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不过军队改革后,院校隶属关系等有所调整 。以下是这4所军医大学的相关情况: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
- **历史沿革**: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延安中央军委卫生学校,1954年原第四军医大学和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组建为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学科实力**:在口腔医学、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优势显著。口腔医学专业全国领先,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航空航天医学更是特色鲜明,承担着为我国空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开展航空航天医学研究的重任。
- **人才培养**: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大量优秀医学人才,许多毕业生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骨干力量。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师资力量雄厚。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
- **历史沿革**:创建于1949年9月,当时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1951年定名为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学科实力**:在海军医学、肝胆外科、药学等学科领域成绩斐然。海军医学专业针对海军作战特点,开展海上医疗救护、潜水医学等研究,为海军战斗力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肝胆外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肝脏移植、肝胆疾病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人才培养**:注重培养适应现代海战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设有多个与海军特色相关的专业方向,为海军卫生事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 )**
- **历史沿革**: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第四军医大学重庆分校,1958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 2017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学科实力**:在烧伤、创伤医学、高原医学等方面优势突出。烧伤医学是学校的王牌学科,在烧伤救治技术、创面修复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高原医学针对高原特殊环境下的医学问题开展研究,为保障高原部队官兵健康做出重要贡献。
- **人才培养**:以培养适应陆军现代化建设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的医学人才为目标,注重实践教学和军事医学训练,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军事卫勤保障能力。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曾为军医大学体系一部分 )**
-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是1939年组建于延安的八路军军医院,历经多次变迁和发展。它曾是总后勤部直属院校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在军医大学序列中有一定地位,后调整改编。
- **学科实力**:在护理、医学检验等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特色,为军队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卫生士官人才。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建有多个专业实训基地,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部队卫生工作岗位需求。
- **人才培养**:主要承担为军队培养卫生士官的任务,学制和培养模式侧重于满足部队基层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为部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了大量专业技能扎实的卫生士官。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推荐文章4:南京历史上6所军医学校的前生今世
写在前面:历经多轮军改,军校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现分省市汇编“各地历史上的军校演化历史脉络”供大家参考,目前已完成石家庄、洛阳、郑州、太原、济南、成都、西安以及河南、山西、广西、云南、广东、甘肃等省市。
本文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历史上6所军医学校的前生今世,其中,有3所分别是现在的陆、海、空三所军医大学的历史源流之一,南京也成为陆海空三座军医大学历史源流中唯一有重叠的城市。
1.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历史源流中的南京部分)
1948年11月,中原大学医学院在开封正式组建;
1949年4月到8月,中原大学医学院第一、二届学员及部分教学力量随第二野战军进驻南京,组建为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校本部设在三牌楼。
1950年3月1日,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迁到重庆沙坪坝,进驻覃家岗中正中学,更名为西南军区卫生部医科大学,对外也曾称西南医科大学。
几经演变,于1952年10月,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成为现在陆军军医大学的主要历史源流之一。
2?.?华东军区军医学院
(空军军医大学历史源流中的南京部分)
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成立,1937年,中央大学医学院内迁到四川成都华西坝办学,1946年,中央大学医学院迁回南京,校址位于丁家桥。
1949年,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医学院改名为南京大学医学院,1952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划归军队建制,改名为华东军区军医学院,同年3月,更名第三军医学院,1953年3月又更名为第五军医大学。
1954年5月,第五军医大学主体离开南京迁往西安,成为空军军医大学主要前身之一。
3.第六军医学校
(东南大学历史源流中的“军医”部分)
1954年5月,第五军医大学主体西迁后,留下的部分教授专家和老师,合并了3所军医学校,在原址组建为第六军医学校,第五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四医院,为第六军医学校附属医院。
1958年6月,第六军医学校集体转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更名南京铁道医学院,解放军八四医院改建为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1961年,学院成为铁道部重点院校。
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并入东南大学,成为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改名为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
4.海军卫生学校
1960年6月16日,以海军后勤部卫生训练队为基础,在南京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卫生学校,校址不详,后来该校迁往青岛和广州;
1969年2月,撤销建制。
5.海军军医学校
(海军军医大学历史源流中的南京部分)
1973年经毛主席批准在天津塘沽重建海军军医学校;1976年,学校迁往河北高碑店海军某仓库开始招生;1977年迁址南京栖霞区紫金山下马群;
1986年,更名为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92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93年,恢复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转隶第二军医大学,更名为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退出海军建制;2003年,主体迁入上海后南京部分撤编。
注:南京海军卫生学校与之后的南京海军军医学校(上面第4、5点)并无历史继承关系。
6.南京军区卫生/军医学校
学校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10月组建的华东军区卫生部卫生勤务进修班;1964年南京军区后勤部护士学校创建,后更名为南京军区卫生学校,校址不详;
1969年,南京军区卫生学校撤销;
1973年,南京军区卫生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南京军区军医学校。
1987年,南京军区军医学校离开南京,主体迁往福州(福州军区军医学校校址),二者合并组建为南京军区卫生学校;
1993年6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6月,学校撤销建制。
#南京#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推荐文章5:军改前后,陆海空3军军医大学各管理多少座医院?
本文区分军改前、军改后、综合结论三部分介绍。
1.军改前军改前分别称为第二、第三、第四军医大学,每所大学分别下辖3~4座附属医院,其中:
位于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下辖3座医院,即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分别又称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
位于上海的原第二军医大学下辖4座医院,即第一、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杨浦院区和嘉定院区,分别又称长海医院、长征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位于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下辖3座医院,即第一、二、三附属医院,分别又称西京医院、唐都医院、口腔医院。
2.军改后①2017~2018年,第三军医大学分别纳入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野战外科研究所、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解放军第8医院、第260医院、第324医院(含39)等单位,组建陆军军医大学,同时保留第三军医大学名称。
目前,大学下辖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3座直附属的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下辖院本部(西南医院)、江北院区(958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下辖院本部(新桥医院)、日喀则分院(953医院)。
另外,位于石家庄的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也辖一座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江北院区(958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和感染科单列设置(有独立的地址)。
②2?017~2018年,第二军医大学纳入海军医学研究所、解放军第455医院、第85医院(含109、129)等单位,组建海军军医大学,同时保留第二军医大学名称。
目前,大学下辖海军特色医学中心、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4座直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下辖院本部(长海医院)、929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下辖院本部(长征医院)、浦东医疗区(即将投入使用)、905医院(华山路院区、闵沪路院区),第三附属医院下辖杨浦院区、嘉定院区。
③2017~2018年,第四军医大学纳入空军总医院、航空医学研究所(含附属医院)、空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放军第323医院、第451医院等单位,组建空军军医大学,同时保留第四军医大学名称。
目前,大学下辖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4座直附属医院,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下辖院本部(原空总)、北院区(原空军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下辖院本部(西京医院)、986医院(南院区、北院区)。
3.综合结论①目前,陆军军医大学共计管理6座综合医院和2座专科医院。即大坪医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958医院、953医院、士官学校附属医院,958医院精神心理科、958医院感染科。主要分布在重庆、西藏日喀则。
②目前,海军军医大学共计管理9座综合医院。即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医疗院区、长海医院、长征医院、长征医院浦东院区、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杨浦院区、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嘉定院区、929医院、905医院华山路院区、905医院闵沪路院区。主要分布在上海、海南。
③目前,空军军医大学共计管理7座综合医院。即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北院区、西京医院、唐都医院、口腔医院、986医院南院区、986医院北院区。主要分布在西安、北京。
说明:部分医院下辖的派驻门诊部未计入。
#上海#?#重庆#?#西安##北京#?#西藏#?#海南#??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推荐搜索词:
1.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是985还是211
3.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
本文标题: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