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荚鱼中国叫什么
竹荚鱼中国叫什么推荐文章1:见识一下中国的沙丁鱼吧,原来潮汕人清代就用它们来做鱼饭了
潮汕人所谓的姑鱼,就是金色小沙丁鱼啊!
在西方世界中,沙丁鱼是一种很重要的鱼类,产量极大,常被加工罐头等大众食物。每逢人多拥挤的时候,就会用俗语“挤得像沙丁鱼”来形容。管理学上著名的“鲶鱼效应”也与沙丁鱼有关,说装沙丁鱼的鱼槽只要放入一条鲶鱼,沙丁鱼就会加速游动而不会缺氧死亡,人才管理以此强调要在群体中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
现代鱼类学将沙丁鱼(Sardine)归入硬骨鱼纲鲱形目鲱科中,为沙丁鱼属、小沙丁鱼属和拟沙丁鱼属及鲱科某些食用鱼类的统称。下图为野生动物摄影师Michael Aw在水下拍摄到鲨鱼等大型哺乳动物掠食沙丁鱼的壮观景象:
上百万计的沙丁鱼群游动起来就像是一个球体。
沙丁鱼的中国古代称为鳁或鰯,潮汕俗语称为姑鱼。清光绪《揭阳县续志》是这样记载的:“鳁身圆鳞厚,长数寸,五六月间与波郎青鳞多结阵而来,一网可数船。渔人望海为田即此异鱼。赞云聚族虽三群,游则一海,若拯贫结夏可必。波郎鳞薄,青鳞身薄,皆熟而后入市。”说鳁鱼鳞多,农历五六月汛期时一网下去几条船才能载完。
汕头达濠码头正在卸载的姑鱼。
捕获的沙丁鱼往往数量极多,经常还夹杂一些其他鱼类。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灯光围网作业成为诱捕姑鱼和巴浪鱼的主要作业方式。
上述《揭阳县续志》还提到“波郎”,波郎其实就是后世所谓的巴浪鱼了。巴浪鱼中文名蓝圆鲹,我曾专文谈过。由此我们知道巴浪鱼并非外来语,至于“波郎”的叫法,大概有踏波而来的意思吧。文中还提到“熟而后入市”,意思当然是煮熟后才上市,明显指煮成“鱼饭”。这也是我至今见过、最早记述“鱼饭”的地方志书,说明至迟在清代后期,著名的潮汕鱼饭已经出现了。
著名的巴浪鱼饭至迟在清代后期就出现了。
光绪《潮阳县志》对姑鱼则是这样记载:“《闽书》:‘鳁似马鲛而小,夏秋间至之可得。’潮人多以盐腌之以为酱,俗曰罟鱼。”说鳁鱼像小马鲛,俗称罟鱼。按,潮州音“罟鱼”通鮕鱼或姑鱼。姑鱼当季的时候极其肥美,像秋刀鱼一样肚内都是鱼油,但鳞厚多刺,从而限制了鲜食。盐腌为酱,则是腌制成为鱼露。
姑鱼中间的花仙鱼又叫鲐鱼,鱼类学家多数主张与马鲛归为同科,古人则说“‘鳁似马鲛而小”!
很大条很肥美的姑鱼。达濠放钓鱼饭的纪老板,将其急冻后出口,据说是用做海钓的钓铒。
我小的时候渔获虽常有高档鱼类,但物资紧缺,渔民为了赚钱往往卖至港澳,普通人吃的大多是“巴姑迪”——其实是旧时潮汕人对巴浪、姑鱼和迪仔三种廉价海水鱼的简称。现今由于捕捞过度,渔获中高档鱼类越来越少,巴姑迪这些低档鱼类在常年捕获量中竟然占了一半多,普通人吃的仍然大多是巴姑迪。有意思的是,吃惯巴姑迪的人,最爱的竟然还是巴姑迪,如果让他吃石斑和龙虾反而会觉得不是滋味!
迪仔又叫剥皮鱼,与巴浪和姑鱼合称巴姑迪。
《揭阳县续志》还说:“波郎鳞薄,青鳞身薄”,波郎即巴浪,青鳞又是什么鱼呢?
左二为正巴浪鱼,青鳞不可能是花仙,因花仙身圆,最大可能是右一的阔目,即竹荚鱼。
姑鱼又叫金色小沙丁,因其体侧有一条淡黄色光泽的纵带而得名。姑鱼鳞多刺多,所谓“盐腌为酱”,则是指腌制成为鱼露。
在农历五六月汛期时极肥美的季节,姑鱼也可用盐略腌后做成鱼饭,味道极似秋刀鱼,只是骨刺较多而已。
竹荚鱼中国叫什么推荐文章2:
竹荚鱼中国叫什么推荐文章3:福州鱼丸再添“新配角”竹荚鱼在连江培育成功
福州鱼丸通常以鳗鱼、鲨鱼等为原料,如今又添“新配角”。记者10日获悉,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从日本引进的竹荚鱼新品种开始上市,制作福州鱼丸口感较好。
竹荚鱼在连江培育成功。
据了解,竹荚鱼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朝鲜沿海、日本沿海等水域,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是制作刺身、寿司的上等原料,因形如用竹板编制的组合隆起荚而得名。
近日,记者在官坞村的养殖基地看到,一条条体背部呈青绿色、腹部呈银白色,长约35厘米、重达2斤以上的竹荚鱼游来游去,身形矫健。
据了解,竹荚鱼的培育成功将实现“养一得三”:带动渔民增收,发展深远海养殖,用于制作福州鱼丸。
“目前,部分竹荚鱼捕捞上岸,市场售价在每公斤160元到200元不等。”官坞海产公司负责人林哲龙说,“如果鱼苗长势良好,今年计划投放1000万尾,向广大渔民推广,带动渔民增收。”
据连江县鱼丸协会会长陈宜乾介绍,竹荚鱼蛋白质含量高、血红素含量丰富,可用于制作福州鱼丸,口感较好。
此外,福州是全国深远海养殖先行者。体型大、生长快的竹荚鱼,是适宜深水抗风浪网箱以及深远海大型设施养殖等新型养殖方式的优良品种。(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孙兴威 文/摄)(福州晚)
竹荚鱼中国叫什么推荐文章4:
竹荚鱼中国叫什么推荐文章5:日本销量第一鱼,肉质紧实有咬劲,而在我国却是最便宜的海鱼之一
竹荚鱼是一种小鱼,和沙丁鱼有很多相似之处,别看鱼小,味道却不差,虽然我们不太待见它,但竹荚鱼却是日本最受欢迎的鱼种,而且,竹荚鱼非常有营养,是不可多得的即安全健康,又味美迷人的鱼。
好吃又健康的小鱼
竹荚鱼,又称真鰺或鰺鱼,长约15至20公分不等,体型细瘦而银亮。竹荚鱼在太平洋、大西洋均有分布,是世界主捕的鱼种之一,有三大支群:北太平洋竹荚鱼,在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渤海、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均可捕获;南非和西非的大西洋竹荚鱼;东南太平洋的智利竹荚鱼 。
大西洋亚速尔群岛,数千只集结成群竹荚鱼成了海豚、鲨鱼、海鸥的盛宴
竹荚鱼属于洄游的鱼种,多栖息在近海浅水域与礁岩上方, 体型纤瘦,但口感紧实,油脂饱满迷人。近年竹荚鱼数量稳定,价格非常便宜,小鱼的重金属沉积比大鱼少很多,而其它有益的成分却不输于其它的深海鱼,是既经济、又安全、还环保的优秀食材。
日本第一鱼
日本的竹荚鱼栖息在日本关东一带沿岸水域,产量丰富、肉质细滑鲜甜,肉质软中带韧、滋味非常浓郁 。每年夏秋是竹荚鱼最肥美的时候,不仅肉质紧实,尝来也更有咬劲。是日本漫画和美食节目常被提到的国民美食。而销量也是日本海鱼第一。
日本的竹荚鱼分黑竹荚与黄竹荚,黑竹荚在近海大量迴游,鱼身黑色,体型纤瘦。黄竹荚恰恰相反,不迴游,土生栖息在浅海海域,身形较长,有着耀眼的亮黄色,由于栖息环境舒适,食物丰富,上等脂肪饱满,难以大量捕获,价格也自然高一等。
小银鱼 大美味
艳烤一夜干竹荚鱼
可能是我大中华鱼的种类太多,竹荚鱼没人太重视它,一般用来腌制成鱼干入馔。因为竹荚鱼产量很大, 大量的鱼肉用来制作鱼丸和鱼松。
竹荚鱼寿司
拌竹荚鱼生碎,上面的是紫豆芽
竹荚鱼在日料中最受欢迎做法的当然是鱼生,一般把腹部油脂最丰富的鱼生用来做寿司,而用日式甜酱油、姜末、萝卜泥、葱碎制作的凉拌生鱼碎,是主妇们更喜欢的做法。其次,用“南蛮腌”的方法油炸竹荚鱼,以及辣醋腌鱼都很受欢迎。把竹荚鱼腌制后晾干再烤制的“一夜干”竹荚鱼,是日料店里常见的招牌菜。
中西混搭的竹荚鱼沙拉
在日本,老饕会选在7-11月吃竹荚鱼,此时的鱼最肥美。而且必须吃海钓的,据说是因为线钓鱼比网捕的肉质更紧实,并且不伤鱼皮,无论模样还是味道都更高一筹 。但海钓竹荚鱼的价格也不菲,比网捕的要贵出4-5倍。
: 食材砖家
竹荚鱼中国叫什么推荐搜索词:
1.竹荚鱼中国叫什么鱼
2.竹荚鱼介绍
3.竹荚鱼学名
本文标题:竹荚鱼中国叫什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