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推荐文章1:什么样的科技进步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技进步
任何科技的发展都应该是以提升效率、创造价值为目的,提升效率就是使我们能够在同等的时间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但绝对不应该是以降低用工数量为目标;创造价值应该是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享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价值,这种价值绝不仅仅是日常生活、工作的便利,更多应该是由此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增加、收入的增长,这样的科技进步才会促使整个社会的进步,才能产生科技进步促进效率提升,科技进步促进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促进收入增长,收入增长促进购买力增强,购买力增强促进企业利润增加,企业利润增加促进科技进步,这样才能形成正向的、良性的循环。
而我们目前的科技进步更多是仅仅关注为消费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低廉的服务和产品,我们的智慧农业,大量的无人机、无人农机、自动灌溉、自动控温控湿等技术,他们确实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但他们没有创造更多的岗位,没有使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相反,它们使更多农民即使有地,也没有办法继续耕种,因为他们没有经济能力、技术能力去适应智慧农业,所以,你会发现,70后、80后可能是最后一代个体农民,以后已经没有个体农民了,这就相当于拥有自己的土地、依靠耕种自己的土地就能生存的时代从此消失,那么,数量庞大的农民要去做什么才能养活自己呢?
我们在看工业,现在我们都认为劳动密集的工厂是低端产业,都在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黑灯工厂、智慧港口成为时代标志,但是这种模式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吗?这种模式有让工人的收入增加吗?这种模式在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效率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利润吗?至少从目前我们所熟知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来看,我们的企业利润并没有与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地位相匹配。相反,因为实施智能化,企业用户数量大幅减少,那么,我们大量的工人同胞又要靠什么去生活呢?
我们的建筑工地也不再向以前一样人山人海,更多是零星的、机械无法取代的工作在由工人在操作,未来很多的建筑可能都是装配式,也就是各个模块都在智能化工厂完成生产,运到工地已组装就可以了,这样虽然效率提升了,但同样没有增加就业岗位,没有让农民工的收入增加,那么要让那些没有地、或者想利用农闲进城务工的农民去做什么呢?
我们再看服务业,为我们的吃饭、穿衣、出行、购物等日常消费提供服务的厂家、商家,他们的智能化、无人化程度也在快速发展,很多饭店用机器人在取代服务员,甚至厨师都可以使用机器人,大部分宾馆都使用机器人取代了服务员,超市的收银员基本已经被自动结账设备取代,日常出行也在往无人驾驶方向发展,现在的人形机器人概念爆火,假设某天,机器人可以完成90%以上人的工作,那么这些被机器人取代的人要去做什么呢?他们要怎么生活呢?所有的事情如果都是机器人做了,那么是不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服务也都是机器人去消费呢?因为人已经没有能力消费了,他们的工作都被机器人取代了,他们没有了收入,他们没有消费能力了。
我们鼓励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标志,但科技创新不应该成为少部分人的福利,而应该是以造福社会、造福大众为目标,这样的科技创新才会真的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发展、进步,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努力奋进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推荐文章2:2024菠萝科学奖颁发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科普
中国青年客户端讯(中青·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11月23日晚,2024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体育馆举行,以“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主题,设置发明奖、医学奖、生物学奖、有知有味奖、物理学奖等十大类奖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和奥秘。今年的“疯狂实验奖”得主,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赵志磊团队,用6年时间研究咬人的蚊子。最终,团队通过实验和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地回答“蚊子为什么专咬我”的疑问,并把成果发表在《自然》上。今年获得菠萝科学奖“灵机一动”奖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孙立成与西湖大学团队。该团队科学家从冻西瓜中学到分子“穿墙术”,构建一种新型离子传输膜,能帮助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转化为有用的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团队从微观的角度发现,不同度数的酒和不同比例的乙醇和水混合物,会形成不同的分子形态,获得今年的“有知有味”奖。菠萝科学奖不仅面向科研成果,也同样嘉奖热心科普的群众和科普工。浙江德清网友邓女士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赵琪共同参与的“苹果长出白蘑菇”,获得科学事件奖。菠萝科学奖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浙江省科技馆主办,于2012年4月7日首次设立,以“向好奇心致敬”为口号,广泛征集、褒奖和传播极具想象力的科研成果和科学事件,至今已连续举办13届。
2024菠萝科学奖颁奖现场展示的微型科学装置。主办方供图
:中国青年客户端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推荐文章3:接地气,暖人心,喜闻乐见形式新——“硬核”群众语 感动你我他
:华声在线
接地气,暖人心,喜闻乐见形式新——
“硬核”群众语 感动你我他
湖南日·华声在线记者 曹辉 张福芳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正在三湘大地如火如荼开展。
长沙市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作了一大批接地气、暖人心的标语、口号、词曲,以顺口溜、快板、三句半、歌曲的形式进入千家万户,这些作品以豁达乐观的精神感动你我他,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力量。
快板、顺口溜、三句半,群众是主角
(浏阳父女“快板”响彻山村)
“网上唠,互不扰,拜年就在微信聊;关注新型病毒事,武汉来人要告;预防感染须在先,居家隔离最重要;不打麻将不玩牌,红白喜事都不搞……”最近,这段由一对父女用浏阳方言表演的七言快板在浏阳市大瑶镇的各大微信群、朋友圈广为传播,父女俩一时“吸粉”不少。
“这段快板是我这几天刚写的,写完了就跟女儿排练上了。”这段快板的创、大瑶镇天和村村民邱正广告诉记者,“疫情正赶上春节,为避免感染,只能宅在家看新闻刷手机,看到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那么辛苦,我也想做点事,于是创作了一段快板并与女儿邱菊一起录制了视频,来提醒大家加强防范意识。”
(宁乡市灰汤镇的民间艺人黄田拉上妻子和两个孩子唱起了自创的《抗“疫”顺口溜》)
一个脸盆、一个筷子筒加上两根小竹棍和快板,宁乡市灰汤镇的民间艺人黄田拉上妻子和两个孩子唱起了自创的《抗“疫”顺口溜》,朗朗上口的句子加上纯正的宁乡方言,这段顺口溜被他们一家四口演绎得纯朴而有意思。
“疫情防控是当务之急,顺口溜又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了让大家更重视疫情防控,大年初三,我在自家院子里支起手机,拍摄了这段《抗“疫”顺口溜》。”黄田告诉记者。其实黄田在当地小有名气,爱讲爱唱爱笑的他用宁乡方言创作过不少快板说唱作品,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黄嘎田哥”。
( 望城区铜官街道各个社区(村)的工作人员带来的《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句半 )
望城区铜官街道各个社区(村)的工作人员防疫时不忘创作,大家齐上阵带来既实用又容易记住的《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句半,成为铜官街道宣传防疫的“标配”,不少群众都能说上几句。
音乐、歌曲、地方戏,老少齐上阵
近日,由长沙市音乐家协会杨明国、肖舞、唐勇强、廖建中等老师作词作曲的近100件音乐作品宣告完成。这些作品围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主题,集思想性、艺术性与传唱性于一身,向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官兵战士、各界爱心人士致敬。
“预防保护要做好,出门口罩少不了……相信科学和医疗,不要信谣和传谣。”2月1日一大早,一则防疫宣传《健康之歌》在天心区暮云街道云塘社区各居民微信群、朋友圈流传。“歌词通俗易懂,歌曲朗朗上口,我们一听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居民们纷纷对这样的宣传方式点赞。
这首通俗易懂的《健康之歌》由云塘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先明编写,分别从防护常识、科学面对、坚定信心等方面对防疫控疫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增强信心,传递正能量。“张先明表示。
长沙市开福区四方坪小学师生隔空齐力创作的防疫花鼓戏1月31日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该作品以大家熟悉的花鼓戏《瓜子红》旋律为基调,用独特新颖的形式将防疫抗毒的宣传知识融入戏曲中,朗朗上口,易于小学生背记。
而雨花区砂子塘万科魅力之城小学自编的“防控疫情儿歌”,在全校学生中传唱。一时间,原创的对联、诗词、书法都出来了。
标语、喇叭、朋友圈,宣传无死角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戴口罩总比戴呼机好 躺家里总比躺ICU强”……走进雨花区各个街道和乡镇,各大电子显示屏、横幅、广播喇叭轮番宣传着雨花区的防疫口号。
(雨花区融媒体中心制作的视频产品)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共出动宣传车340余辆,发放宣传单页50万册,张贴宣传标语横幅5300余张,利用电子显示屏、村村响、小喇叭宣传2000余次,并且制作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致力于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方式,让居民群众接受,并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参与。”雨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天心区融媒体中心则每日推出防疫宣传片,情节短小精炼,没有说教,用接地气和趣味的方式告诉市民疫情防控期间的注意事项和防控方法,最近一期就紧贴当前疫情关注热点,推出了“如何做好返岗上班时的个人防护”。
“宁愿长点膘,也不往外飘。长膘是‘富态’,乱飘是祸害。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如果你以为这是于网上的某个“段子手”,那你就错了,这是一条来自望城区丁字湾街道兴城社区一线防疫人员梁畅的朋友圈《再劝不外出》。
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社会宣传是关键,在这个特殊时期,手机成为了人们居家生活“必备神器”,该街道就广泛利用朋友圈、微信群增加疫情防护“曝光率”。1月28日,一条《支部引领战“疫”,党员冲锋一线》刷屏朋友圈,各村社区成立党员先锋队并进行宣誓,15秒短视频将街道近期工作囊括其中,并配上图片转发朋友圈,赢得了居民群众一致好评。
“每天呆在家里看看小视频觉得很放松,没想到自己家门口街道也搞了一个,很生动嘞,我马上转发了!”兴城社区居民李娟说。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推荐文章4:「品读党史·惠州元素③」 解码红色经典《白毛女》的“惠州元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出版发行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以下简称《简史》),是为配合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编写的党史简明读本。《简史》共10章70节,在28万字的篇幅内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取舍详略之间颇具匠心而又惜墨如金。令我们感到欣喜而骄傲的是,《简史》里共有近20处论及与惠州有关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历史论述等,足证惠州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地位和影响。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和和独具艺术魅力的红色经典《白毛女》,虽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艺术家们集体创作的作品,然其中有两位艺术家——陈紫、舒强却与惠州息息相关。
关键词7:白毛女
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在整风运动中,党中央于1942年5月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广大文艺工纷纷奔向抗战前线,深入农村、部队、工厂,接触群众,体验生活,创作了《白毛女》《兄妹开荒》《逼上梁山》《王贵与李香香》等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其中《白毛女》是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艺术家们集体创作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通过真实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揭示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鲜明的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简史》第101~102页
品读:《白毛女》不仅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也是中国歌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白毛女》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艺术家们集体创作的作品,其中有两位艺术家——陈紫、舒强与惠州息息相关。
陈紫(1919-1999),惠州府城金带街人,中国歌剧界泰斗。中国歌剧舞剧院在《陈紫同志生平及歌剧艺术》中称他为“中国新歌剧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中国歌剧史上留下了多彩的一页。” 1937年,陈紫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次年赴冀中游击区,同年考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成为三期学员;1940年毕业后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工团团员,后为音乐研究室研究生。在1944年至1945年间,陈紫参加了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是作曲者之一。《白毛女》在1950年、1962年两次修改时,陈紫也是主要作曲者之一。
《白毛女》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1985年,为纪念《白毛女》首演40周年,歌剧《白毛女》复排上演,并由彭丽媛主演喜儿。2018年4月,彭丽媛在中国音乐家协会机关刊物《人民音乐》上发表万字长文《我和喜儿》。文中记录,时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著名剧作家、词作家乔羽先生曾对彭丽媛说:“我与原创贺敬之、陈紫等见面,他们也一致认为,你是《白毛女》诞生以来最好的喜儿之一,可以称为第三代喜儿的代表。”
舒强(1915-1999),原名蒋树强,江苏南京人,著名话剧导演、演员,戏剧理论家、戏剧教育家,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延安鲁艺教员、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之一)艺术系主任,参与筹办中央戏剧学院并任系主任、教授,后任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总导演,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等,为中国话剧、戏剧事业培养了一批表演、导演艺术人才。
舒强青年时即投入左翼戏剧活动。皖南事变后由中央南方局安排随一批文化界人士撤退到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香港后,舒强在秘密大营救中被营救到东江游击区,在游击区生活一个多月后,由惠阳经韶关转桂林、重庆。1944年3月,他到达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授。
《白毛女》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为中国新话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是中国第一部民族新话剧。1945年初,《白毛女》作为献给党的七大的礼物,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首演,大获成功。1945年4至5月在延安演出30多场,“演出时间之久、场次之多,在延安是罕见的”。随后又演遍了整个解放区,极大地推动了土改运动的开展,“像号角一样,唤起民众觉醒,为翻身自由和为民族解放奋起而斗争。”1951年,《白毛女》获得斯大林文艺奖二等奖。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白毛女》相继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舞剧、芭蕾舞,苏联、日本、印度及波兰等国家翻译或排演过,在国际文艺舞台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1962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舒强重新导演了《白毛女》。
1985年6月,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和《白毛女》上演40周年,中国歌剧舞剧院决定重排《白毛女》。已经退休的舒强被聘为总导演,重排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白毛女》在中国话剧、歌剧发展史上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艺术魅力的红色经典!舒强三次导演《白毛女》,证明了他高超的导演艺术才华和在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
文/广州日·新花城记者:马骏通讯员:惠宣
广州日?新花城编辑:童丹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推荐文章5: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推荐搜索词:
1.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原文
2.人民喜闻乐见,你
3.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好文化
本文标题: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