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是谁的道场推荐文章1: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

  普贤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其广大的慈悲心和大行的愿力深受人们的敬仰。而在中国四川的名山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更是吸引了无数的信众和游客前来参拜。


  峨眉山,作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自古以来便是普贤菩萨的显化之地。这座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站在峨眉山的脚下,便能感受到那股庄严而神圣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慈悲与智慧的世界。


  普贤菩萨象征着行愿广大、功德圆满。在峨眉山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普贤菩萨的这种精神。这里不仅有古老的寺庙,还有众多的佛像、石刻和经典文献,都是普贤菩萨教义的珍贵传承。


  峨眉山的金顶是普贤菩萨道场的核心区域。在这里,有一座高达48米的普贤铜像,屹立于山顶之上,日夜接受着信徒们的顶礼膜拜。每当阳光照射在铜像上,都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普贤菩萨正在向人们展示其无边的慈悲和智慧。


  在峨眉山,你还可以参加各种与普贤菩萨相关的法会和活动,深入了解佛教的教义和文化。这些活动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普贤菩萨的慈悲精神,还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佛教文化,增长智慧。


  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是一个充满神圣和庄严的地方。无论是信仰还是旅游,都能让人感受到普贤菩萨的慈悲和大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普贤菩萨的教义和精神,让生命更加充满意义和价值。


  峨眉山是谁的道场推荐文章2:高出金顶20米!时隔15年后 四川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重启开放

  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 图据景区


  5月27日,四川峨眉山景区最高峰——海拔3099米的万佛顶将重新对外开放。当天,万佛顶还将举行撞钟、挂祈福牌等仪式,正式宣告万佛顶在阔别15年后再次归来。


  封面新闻记者从峨眉山景区获悉,万佛顶开放时间为每日7:00-14:00,每天限流2000人。峨眉山旅游股份公司营销总监何群表示,“峨眉山景区金顶之上区域的重启开放,是景区扩容提质的重要举措之一,将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延长游客在景区的游览时间。”


  从右至左,为金顶到万佛顶


  高出金顶20米 峨眉山的最高峰


  峨眉山金顶名满天下,是峨眉山景区的标志,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被很多游客认为是峨眉山的最高峰。实际上,海拔3079米的金顶,是峨眉山的主峰,却并不是峨眉山的最高峰——海拔3099米的万佛顶,比它高出刚好20米。


  云涌万佛顶


  云涌万佛顶


  站在金顶金殿的广场上向西眺望,不远外的云山雾海中,常有一座山峰若隐若现,那便是万佛顶。它绝壁凌空,平畴突起,巍峨屹立在“大光明山”之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海拔最高、自然生态保护最好的遗产地。


  空中俯瞰万佛顶,绝壁凌空


  万佛顶植被丰茂、古树参天、野藤绕树、鸟兽众多。登顶远眺,群峰起伏,贡嘎雪山银锷刺天,大小瓦屋山横卧云端;回望金顶,峭拔雄峻,绝壁千仞,华藏寺金碧辉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看杜鹃、夏闻鸟语、秋观红叶、冬赏玉树。


  清末始建庵堂 现有21米高万佛阁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万佛顶的佛文化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清朝光绪年间,僧人通慧率徒在此修建清凉庵,初名极乐堂。后来,以“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更名万佛庵。时光荏苒,万佛庵后来不复存在,空留下了傲世群山的万佛顶,以及“普贤住处,万佛朝宗”的新奥义。


  1979年峨眉山景区对外开放后,景区内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万佛顶上恢复重建了万佛阁。万佛阁雄伟庄严、金碧辉煌,既有庙堂之严,又富景观之美。阁高21米,主体共4层,悬于楼顶的“祝愿古钟”神情肃穆、庄重威严。


  万佛顶上的万佛阁


  彼时,从金顶到万佛顶,曾架设有单轨观光车,被游客亲切称为“小火车”,轨道全程约两公里,行程约10分钟,票价为60元。但2006年左右,观光车宣布停运检修,万佛顶也暂停向游客开放,距今已有15年之久。


  此次万佛顶重新开放后,万佛阁的钟声也将随之归来。将于每日早上8:00进行撞钟祈福,由寺院僧人撞钟108下,其含意是以应12个月,24节气,72物候,合为108数。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祈福国泰民安,人间幸福。


  近处为万佛顶,远处为金顶


  日限2000人 暂不对60岁以上老人开放


  遗憾的是,此次重新开放,单轨观光车并未同步回归。那么,游客怎样从金顶前往万佛顶呢?


  据介绍,万佛顶区域入口位于金顶华藏世界牌坊右侧,现场微信扫码登记后免费进入游览,单日限流2000人,进入时间为07:00—14:00。金顶至万佛顶全程需步行,步游道全长约3公里,往返游览时长约3小时。


  考虑到金顶索道、雷洞坪车站收班时间为18:00,万佛顶区域属高海拔地区,且徒步游览行程较远,为确保游客安全,暂不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开放。如遇恶劣天气或其他特殊性况,万佛顶区域也将暂停对外开放。


  幸运游客:老照片永存记忆 20年后再游万佛顶


  此次万佛顶重启开放前,峨眉山景区开展了“万佛记忆老照片征集活动”,重温多年前游客和万佛顶的珍贵记忆。峨眉山旅游股份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活动截止5月26日,收到了近20位网友的来稿,我们邀请了其中的一位网友代表,也是峨眉山的‘铁粉’,于5月27日见证万佛顶的重新开放。”


  今年32岁的陈可,来自重庆,受邀成为了见证万佛顶重新开放的幸运儿。陈可介绍,他提供的老照片拍摄于2001年,照片中在“千佛顶万佛顶自然生态观光区”石碑旁拍照的小男孩,便是12岁时的自己。


  2001年,陈可在万佛顶拍摄的老照片


  “感觉很惊喜。每年我都要和家人来峨眉山,但是只去过那一次万佛顶。”陈可依稀记得,那是2001年的暑假,和妈妈一起,第一次到万佛顶,就拍了张照片留作纪念。”


  陈可还记得,当年景区内有一列小火车起于金顶,途经千佛顶,止于万佛顶,“2001年我就是乘坐的单轨小火车到达的万佛顶,全程2000余米,单程运行10分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料微信关注:ihxdsb,3386405712】


  峨眉山是谁的道场推荐文章3:佛教中国化视角下的四大名山信仰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景天星


  佛教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华大地传承两千年左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成功融入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和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是分不开的。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或模式,比如,隋唐时期形成的八大宗派被认为是佛教中国化的理论典型;又如,明清时期,在四大菩萨信仰基础上形成的四大名山信仰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指的是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在四大菩萨信仰基础上形成的四大名山信仰,不论是从历史演变来看,还是从理论结构、社会影响来看,都表现出明显的“中国化”特色,在当代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历史演变来看,作为整体的“四大名山”是在长时段的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南北朝时期,五台山已经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唐初,五台山就已出现了第一部志书《古清凉传》。唐代还最终将《华严经》中的“清凉山”指认为山西五台山,五台山遂成为华严道场、文殊道场。此后不久,因为《华严经》尊崇文殊和普贤的原因,作为文殊道场的五台山便和作为普贤道场的峨眉山开始融合,如唐代的华严大师澄观法师“大历十一年(776)誓游五台,一一巡礼,祥瑞愈繁。仍往峨嵋求见普贤,登险陟高,备观圣像。”直到宋代,依然将五台、峨眉“两山”并称为“名山”,并受到皇帝的关注。不过,宋代也有将庐山、天台山与峨眉、五台并称的。而在元代的时候,与五台、峨眉并称的又是河南的伏牛山、少室山。相比之下,从唐代到明末,三大名山的出现似乎更为频繁,只是唐宋时期并非特指。明末,三大名山开始有了“特指”,普陀山开始与峨眉山、五台山并称,协同发展。明谢廷谅撰《三大士殿》曰:“普贤肇峨眉,示迹惟西方。文殊现五台,台殿俱清凉。猗与观世音,普陀实吾乡。胡为三大士,鼎足偕兹堂。”其中明确指出“三大士”及其居住道场,即普贤肇峨眉、文殊现五台、观世音在普陀。九华山最晚进入四大名山体系。明万历年间,开始出现“四大名山”。从清初开始,四大名山开始趋于稳定。此后,晚清乾陀所校定的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中,四大名山进入叩钟偈。民国时期,印光大师修订了《四大名山志》。可见,四大名山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中国化的过程。


  从理论结构来看,四大名山支撑了菩萨信仰所表征的中国化了的大乘佛教理论体系。四大名山中,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表征大智,峨眉山的普贤菩萨表征大行,普陀山的观音菩萨表征大悲,九华山的地藏菩萨表征大愿。关于这四大理念,在为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提交的论文中,肖黎民先生认为:“大乘佛教的内在精神由四个方面构成,即:悲、智、愿、行。四者共同形成了完整一体的佛的精神。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无愿不成悲,无悲不为智,无智难以行。这里,‘愿’即发菩提心,这是成就佛菩萨的首要环节;‘悲’即慈悲,拔众生苦为悲,与众生乐为慈,最后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佛家的根本精神;‘智’即般若,这是成就佛菩萨的关键所在;‘行’可通俗地解释为将愿、悲、智付诸于普度众生的具体实践,这是佛教精神全部的落脚点。这四者其实不能分开,它们是四而一、一而四的关系。所有的佛、菩萨都体现了这四种精神,所谓菩萨‘四德’,指的就是这四个方面。”悲、智、愿、行这四大理念是适应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精神,是“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精神的高度凝练。


  从社会影响来看,四大名山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以来佛教深入民间社会的重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四大名山信仰已成为明清以后佛教信仰中国化的重要代表。日本学者中村元认为,以公元10世纪的晚唐、五代为节点,此前的一千年为中国佛教前期;此后直至20世纪晚清时期的一千年为后期,他认为中国佛教的后期,大致是宋元明清时期,为渐次衰落的一千年。但李四龙教授认为,北宋以后虽然佛教义学发展缓慢,但民俗佛教却蓬勃发展,在此一千年,“佛教与中国民间社会血肉相连”,这一千年不应当以“衰落”来形容,“因为这才是真正影响中国民间社会生活世界的一千年佛教史”。在宋元明清这一千年,佛教成为真正影响或组成民间信仰以及民间社会生活的一股力量,以至于人们“日用而不知”。佛教深入民间社会,影响民俗生活,主要表现为朝山进香、许愿还愿、吃素念佛等,与此同时,具有佛教色彩的民俗节日也开始盛行,经忏法会也日益流行。这些活动都需要具有较大空间的场所,四大名山信仰应运而生,迅速崛起,成为民俗佛教的重要载体。在空间分布上,四大名山分布于中国北方、西方、东方以及东南方,是民俗佛教在各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重要代表。如果脱离开四大名山信仰来谈明清佛教,那么明清佛教是不完整的,因为这是明清时期民俗佛教的重要代表,如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圣凯法师所说,“‘四大名山’的形成,是中国佛教信仰具有标志性的现象,是佛教信仰中国化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结果。‘四大名山’的信仰形态,是民众信仰方式的表现,是善男信女表达宗教感情的朝拜地,是佛教文化的最生动体现。”


  峨眉山是谁的道场推荐文章4:五台山 普陀山 峨眉山 九华山四大佛山都是谁的道场

  

中国有四大佛山,这四大佛山又对应四大菩萨的道场,拥有着不同的加持力。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加持智慧,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加持慈悲,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加持践行,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加持大愿。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境内。因五座山顶平坦的高峰而得名。山上寺庙有黄有青,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并重,此等殊胜,只有五台山具足。


  上五台山烧香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五爷庙去的!五爷庙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


  文殊菩萨右手持般若剑,斩断一切烦恼。左手持莲花,莲花上放置般若经,表无上智慧。在五台山,诚心朝拜文殊菩萨,加持智慧。


  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之上,是观世音菩萨的应化道场,有“震旦第一佛国”的美誉。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慧锷,在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但在归国路上遭遇风浪,至潮音洞附近便不再前进,他将这尊“不肯去观音”留于此地。普陀山梵刹众多,每年观菩萨诞辰(农历二月十九日)、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日)、出家日(九月十九日),岛上一片海天佛国之景。观世音的塑像、画像到处可见,是一个典型的“观音乐土”,“清净道场”。在普陀山,朝拜观音菩萨,加持慈悲的心性。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山峰相对如峨眉,故名峨眉山。四面十方普贤像位于峨眉山金顶。金顶中心处的十方普贤像,是峨眉山的标志,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金佛。普贤圣像,由四尊六牙吉象背驮,象征四弘誓愿与六度万行。菩萨共十首,象征十大行愿。圣像正面手持如意,另一面结弥陀定印,法相庄严。普贤菩萨实践的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大菩萨道。


  在峨眉山,朝拜普贤菩萨,加持笃行的态度。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唐贞元十年,金乔觉来此落脚修行,圆寂后人们将其认定为地藏菩萨的应化,尊其为金地藏。九华山供奉有99米高地藏王菩萨圣像。地藏菩萨右手持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象征着“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曾发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在九华山,朝拜地藏菩萨,加持志存高远的精神。


  峨眉山是谁的道场推荐文章5:四川峨眉山风光

  峨眉山是普贤的道场,一直是游客信众心中的圣地。2005年底,新峨眉山金顶横空出世,金顶之上,在最接近天的地方,48米高的十方普贤佛像高入云端,典雅优美的普贤端座在大象和莲花座台上,手持如意,端凝、悲悯、祥和。在金顶观金殿、金佛、佛光、圣灯、日出、云海;雪山环绕,如置身莲花世界。峨眉山新十景“金顶金佛、万佛朝宗、小平情缘、清音平湖、幽谷灵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宾滩、名山起点”,也是不能错过的新景观。刘凤群 摄


  峨眉山金顶的铜像。(黄焱红 摄)


  峨眉山上冬天的景色。(黄焱红 摄)


  四川峨眉山,冬日登山。(巴山 摄)


  四川乐山市峨眉山市,峨眉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游客在舍身崖观云海。(石宝琇 摄)


  四川乐山,峨眉山金顶的华藏寺。(石宝琇 摄)


  峨眉山金顶寺庙。(柯炳钟 摄)


  峨眉山金顶的金殿。(江君夏 摄 图片:CTPphoto)


  峨眉山是谁的道场推荐搜索词:

  

  1.峨眉山是谁的道场哪位菩萨

  

  2.四川峨眉山是谁的道场

  

  3.峨眉山是谁的道场有什么寓意

  

本文标题:峨眉山是谁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