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推荐文章2: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人教人,纵使道理说尽也枉然,很难教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此谓之,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意思是说,不经历那桩事务,就学不到有关那桩事务的知识和智慧。


  有时候你苦口婆心跟别人讲道理,讲你过来人的经验和感悟,感觉怎么教都教不会,不是你讲的道理或者事务有问题,也不是你讲的方法不对,只是别人没有经历过,别人很难体会和感同身受,也很难理解,就像我们小时候听课文一样,只知其形,不解其意。


  这个时候或许他需要的不是你谆谆教导般的劝说,而是一件令他明白这个道理的事务,这样他才会有深刻的体会,才会明白这个事务或道理的本质和缘由,才会逐渐成长和变得豁达和通明。


  而且人都不喜欢被说教,甚至会有些反感,那样的事情就好像是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一样,犯了错然后被老师一顿素质教育的批评说教,然后让你改过自新,谁会喜欢呢?


  再说了,基本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只是知道和做到的差别,个别的感悟和人生哲理需要独特的经历和思想才能领会,并不是靠教会的。 所以很多时候即便你知道,你也清楚他不行,做不好,你最好也保持沉默,让他自己慢慢去经历,哪怕他多走些弯路,多受些打击,挫折和困苦,让他自己去明白和感悟,他才会逐渐明白和理解你的良苦用心和这个道理的本质,对事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曾经的我是一个思想很传统的男生,也是因为家庭和学校从小的传统观念灌输导致的,具体传统到什么程度呢?


  那时的我认为男生应该和女生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占女生的一丁点儿便宜,哪怕轻微触碰到人家的一根手指头或者一根头发都不行的那种。


  所以,我通常会和女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平常嬉笑打闹,聚会游玩的时候也会注意不和她们有任何肢体接触,那时的我傻傻地认为只要是女生,那都是特别好的人,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要对她们特别好,她们的请求都尽力去帮忙完成,不会拒绝,要努力让她们开心快乐,认为男生给女生花钱是天经地义之类的。


  直到我被一些女生叫去陪她们逛街买东西,帮她们背包又提东西的,还总是让我买单,少则一两百,多则七八百,都只是以朋友的名义,我自己压根没得好处,东西都是她们的。主要我那时没谈过恋爱,情感经验为零,也不懂拒绝女生,傻傻地给别人当了提款机还不自知,我以为或许我们可以开始,不过人家始终没表态,被人拿捏得死死的。


  这样的事情次数多了之后,我也渐渐开始醒悟,原来不是每个女生都是很好的,女人也有好坏之分,有渣淑之别和贵贱之说。我并不需要刻意讨好或者迎合她们的意思而委屈自己或让自己受损,那样吃力不讨好,也没结果,何必呢?纯粹是被她们利用罢了!有这钱,花在自己身上吃几顿好的或者给父母买些衣服和礼物它不香吗?


  渐渐地我才发现有些女生她根本不配我对她那么好,她们只懂得索取和利用,没有回馈,也没有感谢,没必要再跟她们来往,以前花出去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就当是教训,让我对女生的认知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和层次。也让我发现自己以前的思想多么幼稚,跟没见过女人似的,无条件地对她们好,白白吃好多亏。


  大学的时候很喜欢同班的一个女生,姑且称她小芸吧。是她先招惹我的,有一天小芸莫名找我聊天,我比较惊讶,便随便和她聊了聊,但是我们俩竟然聊得比较投缘,便进行深入探讨交流,越觉相见恨晚,日复一日,慢慢就喜欢上了她。


  那时觉得小芸真的气质绝美,窈窕淑女,有说不出的可爱动人。


  那时的喜欢是真的纯粹的喜欢,光是和她站在一起,呼吸同一片天空,便觉得是莫大的快乐了,至于其他的就不敢想了。


  不过年少时的喜欢都是很卑微的,卑微到尘埃里的,那时我认为她那么美气质那么好,自己怎么配得上呢?自己家境不好,也没什么特别的优点,没法给她想要的生活,但是又很想要和她在一起,真的是好恨呐!


  事实证明这纯粹是我想多了,是我自作多情了。


  小芸她有男朋友,而且已经谈了五年了,他们从高中起就在一起了,两人也早就生米煮成熟饭了。她也把她俩的经历告诉过我,我当时还傻傻地说没关系,我不在乎,我可以等之类的。


  后来小芸和她高中的男朋友分了,我高兴极了,急忙向她表白,结果人家早先便和一个学长好上了,还怪我表白太晚了,再次失落。每次她的情感经历她都会和我说,我每次都是静静倾听,然后不停地安慰她鼓励她,当一个烂好人。


  到后面小芸和那个学长分了,我以为我有机会了,结果她又和之前她的高中同学复合了。当时我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面还是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或许是因为不甘心,或许是因为真的太喜欢了吧。


  不过自始至终,我都只是单相思而已,这都算不上一段感情。只不过,我曾经那么那么喜欢一个人,光是看着她,便觉得很快乐了,这种感觉很是刻骨铭心,让人难以忘怀,我甚至觉得我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荷尔蒙都在大学这段单相思耗尽了,很难再心生喜欢了。


  现在想来,在她眼里,我应该只是她的一个备胎,她还是挺有心机的一个女生,大学里几乎都没有空窗期,估计她招惹的男生还不止我一个呢,我还傻傻地那么喜欢,只能说是年少无知了。


  时过境迁,小芸她都已经和她那高中同学结婚了,现在再看她,感觉相貌其实也就一般,并没有当初的那种惊艳和秋水伊人之感,可能真就情人眼里出西施吧,喜欢的时候看到的什么都是好看的,不喜欢了,便没了那种感觉。


  不管如何,还是很谢谢她让我明白了很喜欢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


  后来我毕业工作了,一两年后薪资也涨到了一万多,最高的时候拿过两万四,交了个女朋友,是网上认识的,也是她先找的我,可能我是属于那种被动的人吧。


  她是个学生,每天晚上固定时间点找我聊天,聊了两年左右,有语音聊过,声音很好听,如百灵歌唱般悦耳,不过从没视频过,一次国庆期间我飞去杭州和她奔现,在一家酒店的门口。


  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其实只有一般,相貌中等,较高挑,有一米六七,偏胖,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没有怦然心动的感觉,也没有很激动,平平淡淡。


  但是架不住人家主动啊,帮她把行李放置好后,聊了不到五分钟,才第一次见面她就直接投怀送抱,抓着我的手在她身上到处游走,然后一声娇吟便拉着我往床上蹦跶,一边宽衣解带,一边还软声细语地求抱抱......


  我当时很是震惊啊,三观碎裂一地,因为我之前连女生的手都没摸过,更没牵过,这进度似乎有点快啊!原来还可以有这种操作,这么直接的吗?女生也不都是那么矜持的啊!


  后来,我们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每天也都是她找我,我偶尔找她。包括网恋那段日子我们在一起将近四年,在她身上差不多花了几万块钱吧,还带她过年回家见过我妈和我哥(我爸过年在北方厂里做事,过年也要值班,全年无休),后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分了,只能说很遗憾吧。


  也是经过这段感情以及上述的单相思当备胎的经验,我才对男女之事理解得更加透彻和明白。


  两个人的世界里,只有喜欢不喜欢,没有配不配得上之说。不用自卑,也不用低声下气,你要相信自己值得托付,你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和魅力,你要首先相信自己你才能让你喜欢的女生相信你。


  两个人在一起是互相吸引的,你要相信是你的某个方面吸引女生和你在一起,而不是你对她好以及你给她买各种东西。


  后来我们家在城里买房,把乡下的老房卖了重新从地基开始建新房,以及我哥结婚彩礼和举办婚礼等我前前后后出了二十多万,有些是从网络平台上借的,如借呗,微粒贷,分期乐等,加上我在之前那家很高待遇的公司离职之后躺平了一年多,导致我自己负债累累,这才明白钱有多难赚,钱有多难借!


  喜欢过才知道想要再找一个那么喜欢的人有多难!


  失业过才知道想要再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有多难!


  颓废过才知道想要改变重新振作变回甚至超过原来的自己有多难!


  放弃过才知道想要长久地坚持做一件事有多难!


  ......


  所以没必要同没经历过的人说教各种道理和事务,静默以待便好。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有些路注定要自己走,如此方能有勇气面对各种挫折和困苦,才能获得成长和变得明智。


  如果你现在的生活很是困苦煎熬,不要着急,好好努力,生命充满沟壑,抬头仍有满天星辰,要相信老天一定另有安排!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图片均于网络,必删)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推荐文章3:濡其尾吝: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未济》初爻为阴爻,阴爻称“六”,故题“初六”。文王所系爻辞为“濡其尾,吝”。


  “濡”,浸湿。初六体坎,坎为狐,初位最下,为狐尾,坎为水,二三四相连互离,初在坎水中,故曰“濡其尾”。


  程颐说:“兽之济水,必揭其尾,尾濡则不能济。”


  “吝”,憾恨。坎为陷,初柔居刚位,才不胜其难,涉水而“濡其尾”,负重而渡,其势必不能济;上应九四,九四互坎,自顾不暇而不能相救,故曰“吝”。


  《系辞》说:“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初六之吝,失位失时也。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亦”,语助词,表示强调。王引之《经传释词》:“亦,有不承上文而但为语助者。”古“极”“極”为两字,“极”为驮鞍,“極”为脊檩,房屋的正梁,引申为标准,准则。今“极”“極”并为一字。此为“極”字,标准,准则之义。“不知极(極)”谓不知标准,深几许能渡。


  《朱子语类》云:“‘極’字犹言‘極则’。”


  爻辞“濡其尾”,意思是说初六不知标准。


  俗语说:“碟子里面扎猛子,不知深浅。”又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初六涉世浅,经验少,柔而用刚,盖暴虎冯河之徒,遂有濡尾之吝。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推荐文章4: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推荐文章5:《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是一句中国谚语,强调了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亲身经历,人们才能真正吸取教训,增长智慧。类似的表达还有“吃一堑,长一智”,两者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实践和经验的重视。以下是一些体现这一道理的案例,展示了经历如何帮助人们成长。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在最终取得成功之前,都经历过多次失败。例如,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之前,曾创办过翻译社和早期的互联网项目,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些失败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最终在电子商务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多次创业,马云学到了市场调研、团队管理和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这些经验帮助他在后来的创业中避免了类似的错误。


  运动员的成长也印证了这一道理。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在高中时曾被篮球队淘汰,但他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比赛,最终成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乔丹通过失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刻苦训练和比赛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心理素质。


  科学家的实验同样如此。托马斯·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实验。每一次失败都让他更接近成功,最终他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发明了实用的电灯。爱迪生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失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这些经验帮助他最终找到了成功的路径。


  在职场中,经历失败也能让人成长。一位职场新人可能会因为缺乏经验而犯一些错误,例如在项目管理中未能合理安排时间,导致项目延期。通过这次失败,他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规划时间和资源,最终在后续的项目中表现出色,获得了晋升。通过失败的项目,这位新人学到了项目管理和时间规划的重要性,这些经验帮助他在后续的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出色。


  个人生活中的教训同样深刻。一个人在年轻时可能会因为冲动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例如过度消费导致财务危机。通过这次经历,他学会了理财和储蓄的重要性,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通过财务危机的教训,这个人认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并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


  这些案例都说明了“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的道理。无论是创业、运动、科学实验、职场还是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都是成长的关键。通过失败和挫折,人们能够吸取教训,增长智慧,从而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出色。实践和经验是智慧的源泉,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其中的道理。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推荐搜索词:

  

  1.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是什么意思

  

  2.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是什么生肖

  

  3.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的下一句是什么

  

本文标题:不经一事不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