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伟吉他教室官网
大伟吉他教室官网推荐文章1:选秀歌手出道 担任乐队主唱 超女快男闯荡“乐夏”
爱奇艺音乐综艺《乐队的夏天2》节目中,除了木马、达达、重塑雕像与权力等有一定知名度的独立乐队外,还出现了选秀歌手出道的主唱的身影,他们就是刘忻(上图)和白举纲。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以为他们是为了节目特别组建的乐队,其实他们的乐队由来已久。昨日刘忻和白举纲接受记者采访,解读他们的乐队。
在《乐队的夏天》舞台上,刘忻不是一个人出场,而是以遗忘俱乐部主唱的身份亮相。刘忻告诉记者,遗忘俱乐部于2017年建成,虽然节目是他们的公开首秀,但是此前筹备已久,“一直停留在排练室自嗨的阶段”。提及为何会组建乐队,刘忻表示自己很小就有乐团梦,也曾经在出道前和痛仰乐队鼓手大伟有过合作。
刘忻坦言很喜欢现在的状态,就是纯粹做音乐。如今36岁的她,选择重新换跑道出道,就像她说的,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超女’确实是我一段挺宝贵的人生经历。现在我身上所呈现出来的一切,都是这些年的积累和历练。”谈及再度翻红,刘忻直言“有梦想去做就好了”。
和刘忻一样,同样在节目中打着选秀烙印的还有2013年的快乐男声季军白举纲。提及他和他的乐队,白举纲表示:“我从17岁开始学音乐,从那时起就做乐队,一直到现在。”白举纲于2014年就成立了白热化乐队,去年因为吉他手和贝斯手更换,改名白日梦症候群乐队,一直都有在各大音乐节演出。白举纲表示:“我喜欢和小伙伴肩并肩向前跑的感觉,喜欢大家一起讨论的感觉。我们现在的状态很好,步伐也很一致。”白举纲十分珍视如今乐队成员间的默契,希望能把乐队推向前台,“我想要大家觉得作品并不是只属于我”。
虽然在演唱完《蠢梦》之后遗憾离场,但是白举纲表示,“一轮游”也收获了观众。“选秀出身,想要通过做乐队获得认可,本身就要跨越很多隔阂。只要我们的演出完整播出、呈现,我觉得就已经非常好了。来到这里,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出机会,多唱一首是一首。”本记者 高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大伟吉他教室官网推荐文章2:乐队的夏天痛仰乐队成员名单资料 痛仰乐队主唱高虎资料简介
[海峡网]
乐队的夏天痛仰乐队成员名单资料
痛仰乐队成立于1999年,2015年签约国内知名音乐厂牌摩登天空,乐队风格多变,金属摇滚说唱朋克在他们的音乐中都能见到,由主唱高虎,吉他手田然、宋捷,贝斯手张静,鼓手迟功伟组成。
中文名 痛仰乐队
外文名 Miserable Faith
别 名 痛苦的信仰
代表作品 《公路之歌》,《不要停止我的音乐》,《再见杰克》
成立时间 1999年7月
主 唱 高虎
吉他田然、宋捷
贝司 张静
鼓手 迟功伟(大伟)
痛苦的信仰乐队1999年7月在北京成立,同年九月在北京everyday酒吧首演,此后一直活跃在北京各个现场酒吧,以现场强有力而富有表演性的演出,深受新时代青年喜爱并广受好评,很快的建立起自己的歌迷群,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众多新生摇滚乐队中的佼佼者。乐队的音乐风格以硬核说唱为主,但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广泛的融合了金属,硬摇滚及一些民间音乐的元素,立志成为世界摇滚乐舞台上最优秀的中国乐队而不懈努力。
痛苦的信仰崇尚个性的独立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反对盲从。热爱和平,热爱生命。生命是短暂的,只要去创造属于自己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轨迹,那么流星的瞬间也毫不逊色于太阳的光辉。 就像那歌中所唱: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痛仰乐队成员都是哪的
乐队成员 主唱:高虎 吉他:李豫川、田然(现任)、亓麟、宋捷(现任) 贝司:张静(现任)、成寅生 鼓手:董文亮, 毛豆、张冰、迟功伟(现任)、杨一郎。
高虎是痛苦的信仰乐队主唱,男,江苏人,不过在新疆长大,成立于1999年7月的痛苦的信仰乐队多年来以自己的音乐和对待音乐的执着态度,在地下音乐圈里受到广泛称道。
痛仰乐队,说起这个名字,也许会有人把他们当作初出茅庐的年轻乐队,有人甚至从未听说,但痛仰确是当下中国摇滚圈中举足轻重的一支队伍,也是各大音乐节压轴镇场的宠儿。尽管在摇滚圈中赫赫有名,但痛仰在电视层面可能还是所谓的“非主流”。连崔健在推荐这支乐队时,也忍不住担心:“在座的朋友们,是不是觉得有点陌生?因为这可能是摇滚乐在中国出现以后,第一次上电视,所以请大家多关照。”初登真人秀节目,痛仰也坦言从现场到荧屏,的确有很多东西需要适应:“其实第一天还真是挺需要适应的,毕竟它这个环境,包括它的观众,跟音乐节或者我们平时演出的观众(都不太一样)。”从台下的狂热粉丝,到台下的观众对自己并不熟知
痛苦的信仰乐队多年来以自己的音乐和对待音乐的执着态度,在地下音乐圈里受到广泛称道。“痛仰”是今天最能代表中国硬核音乐水准的乐队,在硬核说唱的基础上广泛融合了金属、硬摇滚及一些中国民间音乐元素。他们不是投机取巧的政治刺头,“痛仰”更多代表的是被强大社会意识和社会问题所折磨、质问、却始终不甘沉默的青年一代的声音。
作为一支老牌的独立摇滚乐队,痛仰用众多优秀作品和感染力极强的现场表演成为了国内最具号召力和人气的乐队之一。但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的被不断附加各种定义和标签,搅拌着过度阐释与先入为主所滋生出的错认和误读,也掺杂在了人们对这张新专辑冷眼或热盼中。
大伟吉他教室官网推荐文章3:5000网红义乌“直播村”淘金,白天骑三轮拉货,晚上开路虎出门
北下朱村,距离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只有2.2公里,面积不大的村庄头顶着“中国微商第一村”、“网红直播电商村”等众多光环。村内99栋商住楼、1200间营业房,分布着1000多个微商品牌,从业人员超过50000人。近两年,随着社交电商的崛起,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成为新的营销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仅一个北下朱,就活跃着5000多名网红。
村子里随处可见四层半的小楼,是此地“淘金人”的标配,门口的招牌也都直指“直播”、“爆款”、“神器”等字样。通常楼的最上面半层用来睡觉,往下三层作为仓库,地下一层专门用来直播。商铺前既停着奔驰宝马,也有拉货的三轮车。在北下朱村,“你白天看到骑着三轮车拉货的人,晚上就可能看到他开着路虎出门。”
随便跨进一家门店,几乎都可以看见正在直播的人。补光灯、三角架、手机、大容量充电宝是直播的标配,旁边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小姐姐独自一人站在手机前卖力地讲解着所售商品的各种功效。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从不满20岁的意气青年到中年油腻大叔,在手机屏幕的方寸之地,恣意挥洒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推销货物奇招频出。其中的佼佼者,创造了真金白银的财富神话,最多的一年能挣200多万。而更多的草根主播,期望着从“地下一层”实现阶层跃升。
从负债50万的地摊青年到创业导师只隔着一层屏幕
北下朱村的创业导师闫博(快手ID:a267267267)自嘲曾经是个“又穷又丑”的人,也因此他的逆袭故事才显得那么真实可复制。
今年33岁的闫博是陕西杨凌人,2014年,这个在老家创业失败的年轻人,背负50多万元的债务告别家乡来到义乌,想从电商里“淘金”、东山再起。
刚到义乌时,已经囊中羞涩的闫博5毛钱的馒头足足吃了2个月,那时简直是“人生低谷”。他白天学着做传统网购客服,晚上去夜市批发摆地摊。但传统电商流量红利已经越来越少,生意做不起来。
闫博以前是个文艺青年,大学时就开始组乐队,弹吉他。苦闷时,他刷起刚兴起不久的快手解压,后来自己也在快手上弹吉吸引了不少粉丝,慢慢地有很多同城的人来找他学吉他。
随着对短视频的摸索,闫博进一步直播自己创业过程中的生活点滴:“老铁们,我去进货了,今天又被老板压了很多货……” “老铁们,我今天给大家弹一首许巍的新歌。”“我在开车。”“我在厂子批发玩具……”
没想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日常镜头,都可以成为直播画面,还能吸引不少网友的关注,经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问他,“这个东西你是怎么卖出去的?” 闫博于是开始和一些粉丝分享了他的经验、故事和销售技巧。
2017年,直播了一段时间后,闫博就创造了一个月卖出35万件羊毛衫的记录。很多工厂找到闫博,希望借助他的平台卖货。闫博的粉丝也是水涨船高,累计近30万。
闫博开始频繁出入义乌的各个工厂车间,直播小商品生产和加工的情况,这样的画面在短视频平台很容易被网友推上热门。有时候连轴转,直播间隙,闫博就趴在车间角落里小睡一会。
在闫博看来,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非常真实、生活化,比传统电商更直观地展示商品。随着主播“人设”的形成,粉丝对主播的信任度和粘度也越来越高,无需高额的营销费用,便能卖出大量的商品。
而有着世界“小商品之都”美誉的义乌,在闫博眼里简直是直播带货的天堂。“义乌集中了全球80%以上的小商品,8万多个商铺,背后又连接着工厂,硕大的库房里,堆满了密集的小商品,库房瞬间就可以变成直播间。”
形形色色的直播带货创业者云集到北下朱村,这里不仅是众多小商品的原产地,也没有中间商加价,货源充足。此外,义乌的快递费非常便宜,发一件普通快递只需要2块钱。可以说,只要get到短视频传播的窍门,这里不缺商机。
卖羊毛衫创造的销售奇迹,让闫博获益颇丰,也让他在北下朱村小有名气,不少人想跟着他学习直播带货。闫博之前经历过一段生意挫折,他愿意跟人分享,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让有创业想法的人少走弯路。
这个曾经啃了2月馒头的落泊男子,摇身一变,成了北下朱村的创业导师。现在他的“创业之家精英培训班”,已经举办了10期,带动至少1万人从事直播电商行业。
儿子脑瘫 丈夫多次自杀未遂 川妹子2年还清200万债务
在闫博的培训班上,还经常能看到一位细眉笑眼、容貌清秀的导师,她叫侯悦(快手ID:x3692905),四川南充人,是闫博“创业之家”的合伙人。
侯悦1983年出生,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只剩下她和妹妹相依为命。来义乌之前,侯悦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丈夫是当地小有成绩的企业家,她在家中做着全职太太,主要工作就是花钱。
然而到了2014年,丈夫生意破产,欠下200多万高利贷,还屡次尝试自杀。儿子一生下来就是脑瘫,从出生至今,每月要花两万多块钱的治疗费。
家庭的重担一下压到侯悦身上,曾经温室里一只“金丝雀”,带着家人远赴义乌,转型做女强人,为生活寻找出路。
2014年4月,侯悦从四川老家来到义乌,她至今记得刚下火车时的瞬间,那种奋斗的气息扑面而来。
然而侯悦在义乌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期间挣了不少钱,但同时也遭遇多次创业失败,传统电商的套路对她来说太复杂,曾有数十万的货品“砸在手里过”。
那时线上的生意利润薄,线下的生意房租压力大,她租了一个仓库,后来局的自己连仓库的租金都要付不起了。
看到闫博在快手上创造了单月35万件羊毛衫的销售神话后,侯悦开始关注短视频平台,意识到直播卖货的魅力。“我颜值比闫博高,也做过销售,如果我在快手上开一个号,或许应该比闫博要更好”。
2017年,侯悦从闫博那里取经,也在快手上注册了账号,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记录下生活和脑瘫儿子治疗的小花絮。真实的生活经历,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与网友分享着,交流着,很快就累积了33万粉丝。
直播中,侯悦聊着天就把货卖出去了。而且相较以往的经营模式,直播不需要租用仓库、店面,侯悦说,“如今,手机我随便一拍,客户便可下单,我不需要任何成本。”
在义乌创业这几年,侯悦不仅还清了当年丈夫欠下的200多万高利贷,还和闫博一起培养了众多学员,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直播带货的红利。
疯狂入池的草根主播 短视频电商制造创业新时代
在“创业之家”培训的学员中,有三成以上选择留在义乌继续做直播电商,其他人回到家乡或去其它地方通过线上创业。闫博侯悦每次串工厂时,经常会遇到自己的学员。
“我是从北下朱爬出泥潭的,也希望把我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在关注侯悦的网友中,“经常有人问,悦姐,义乌那边做生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能不能少投资一点,资金不多有没有逆袭的机会?我就告诉他们,只要你来了就有机会。”
侯悦和闫博都不只在快手上卖货,还以创业者的角色在快手上教人创业,具体包括怎么拍好短视频和直播,如何介绍商品,怎么与客户沟通等。
他们还总结了一套课程,对接货源和供应链,还装修了门店货架、培训教室,添置了直播设备和仓库,让学员可以在现场边学边实践。
憧憬着分得一杯羹的外来主播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北下朱。有人逃离上一次的创业失败;有人毫无创业经验,却不甘继续打工;有人在传统电商时代吃过红利也栽过跟头;抱着“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宝马奔驰”的梦想,一批批人闯入闫博和侯悦创办的“创业之家”进行学习。
32岁的雯姐是创业之家精英班第8期学员,在北下朱“取经”后,回到南通经营自己的床上用品工厂。为了拍摄吸引人的短视频,雯姐把自己飘在湖中的水床上,在上面展示床品。
江西九江姑娘何小曼,今年35岁,2018年12月开始在北下朱唯一一家水果店开直播卖进口水果,一个月到手3万元,在老家买车买房。
29岁江苏小伙李猛,之前在徐州某钢厂做电焊工,每月有5000元的收入。2018年3月来到义乌,在北下朱开了一家鲜花产地直销店,直播售卖鲜花产品,产地来自云南海南四川等,旺季可以一个月可以有5万元的收入,在老家买了房子和车子。
东北汉子大伟今年36岁,来自辽宁,正在在一家鞋厂的直播间内卖力地吆喝鞋子。大伟2018年11月来到北下朱村,高峰时在直播平台上带货赚了11万元,目前每月平均都有2万元的收入。
96年出生的李思缘,老家吉林蛟河,去年刚大学毕业,此前一直当幼儿园老师,每个月4000元工资,今年三月份才接触的快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短视频平台卖货能力这么强,超出想象,“我是粉丝涨到八万才开的直播,其实只有几百粉丝时就能卖出东西。”
李卫娟和丽丽也是90后,一个来自湖南衡阳,一个来自湖北十堰,都是2018年来的义乌。
李卫娟之前上过班做过跨境电商,年收入在50万左右。丽丽早期在老家开过童装店,收入也不错。来到北下朱后,重新注册了快手帐号,一切从零开始,通过一些有创意的视频拍摄,直播时寻找能和网友产生共鸣的话题,1个月的时间,粉丝从0涨到3万多,到现在有10万的精准粉,通常一场2小时的直播可以卖几万块的产品。
原本主打社交和娱乐的快手短视频平台,被敏锐的主播们变成了新型电商平台。
短视频直播带货虽说来钱很快,但也是一件比较累的事情,不光要动脑琢磨创意,更是体力活,通宵熬夜是主播们的常态。闫博已经连续两天没有睡觉,在一场讲座过后,倒在会议室里睡着了。
但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坚持,只要坚持下来的人,才能最终看到收获。直播通常要到凌晨两点才会散去,第二天一大早,主播们又会重新回到各自的直播间,继续在手机前不遗余力地卖鞋子、卖首饰、卖服装和玩具。
而走在商业变革前沿的北下朱,热情地拥抱“网红直播第一村”的称号,在短视频和直播时代,迎来新的创业热潮,在新时代打造着一个又一个草根逆袭的传说。
大伟吉他教室官网推荐文章4:张超被曝出轨三女星,金晨实惨再次躺枪:怎么老有这样的事?
4月9日,男演员张超的前女友先后爆出了关于张超的猛料,这些猛料随便一个都是毁三观的,很快关于“张超出轨”的话题就上了热搜,一个个“新鲜的瓜”出现在了网友面前。
可能只说张超这个名字大家不会太熟悉,但是他在很多影视剧中的角色却很深入人心,虽然这些不是什么主角,但是足够让关注记住他,并且在下次见到他的时候会对他面熟。
例如《爱情公寓》(主演:陈赫、娄艺潇)第二季中的被秦雨墨和胡一菲争抢的时尚造型师NEO,还有《人在囧途》(主演:徐峥、王宝强)中弹吉他的文艺男青年大伟。
而4月9日,张超前女友的爆料瞬间让他的所有的人设和形象崩塌,他的前女友发了长文,愤怒地谴责了张超的渣男行径,在爆料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
首先是张超在感情中的两副面孔,一方面对女友许下要娶她的承诺,另一面却对各种女人说着同样令人心动的话;其次是在国内这段特殊的期间,张超从没有缺少女人的陪伴,虽然正牌女友不能见面,身边却可以花团锦簇。
最后一个是最大的猛料,张超前女友称,张超在和自己恋爱期间出轨了三位女明星,她们分别是金晨、邓郁立和艾丽,另外,为了不让这些丑事被说出去,张超还威胁恐吓前女友。
在被爆出的三个女艺人中,我们最熟悉的自然是女明星金晨了。
金晨曾出演过很多优秀的作品,在多部剧中担任女主角,如今,她的资源和人气也已经很高了,所以,看到这样的爆料,很多人最想看的还是金晨的回应,毕竟,在张超出轨这件事情上,知名度最高的是金晨。
果然,在爆料被顶上热搜不久,金晨就站出来回应了:“怎么什么shi盆子都能往人身上扣呢,都气乐了,怎么老有这样的事儿啊?”
金晨的回应无疑是否认了张超和她有染一事,在否认的同时,金晨也抱怨了这样的事情,毕竟,关于金晨的绯闻也不是第一次被传出来了。
比较早的是董又霖,金晨曾被曝出和董又霖当街拥吻;后来在拍戏期间,金晨又和男演员汪汐潮同行并同回酒店,因此,两个人的恋情又被传了出来;
再后来就是和贾乃亮的绯闻了,当时,有网友发现,金晨和贾乃亮使用了同款手机壳,并用了同样的姿势拍照。
当然,这些绯闻都被金晨或者金晨工作室回应否认了,但是“鲜肉收割机”的名头,金晨却摘不掉了。而这次,金晨虽然也否认了和张超的绯闻,但是很多人还是不相信他们两个人是清白的。
因为,在去年12月,有网友拍到了金晨和张超同行的照片,张超还担心金晨被别人撞到,把金晨拉到自己怀里,对于照片,金晨当时的回应是:“只要身边站个男的就是炒作,我来看看我又炒作啥了。”
这次,金晨的回应和之前一样,有抱怨也有无奈,不得不说,金晨真的是“恋情绯闻”的体质了,就像她说的一样,怎么什么样的事情都能扯到她身上?如果每次都是躺枪,金晨也是很惨了。
大伟吉他教室官网推荐文章5:专访丨张超:演员是深挖灵魂的工作
澎湃新闻记者 杨茜
全国叫张超的,有157010人。这是来自网络的数据。刚出道时,无数人劝张超,改个艺名吧,他回答,“挺好的,你看,我的贴吧比别人贴吧的人多很多,就因为叫这个名字的人多。”
张超
现在他出道已经十五年,依旧有人在跟他说,改个艺名吧,“张超”太普通了,观众记不住。张超笑笑。
“我就要叫这个名。演戏也是一样,我不是科班出身,无论下多少努力,别人看不见也好,看得见也好,但这事我只给个结果,只要做成了,得到尊重是一样的。”
张超是国内第一批秀粉的偶像。2007年,他参加《加油!好男儿》,高挑清秀,会唱会弹琴有激情,张超获得第五名。第二年,张超拍了《网球王子》和《铠甲勇士》。接下来断断续续在各种片场里做大配角,做小配角,演完几部戏之后,他一度沉寂过。
2007年,张超在《加油!好男儿》舞台上
《网球王子》宣传照,张超(左二)饰 石毅
2015年,一个机会几乎从天而降,经纪公司给张超拿来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剧本,导演梅峰是学者,娄烨的编剧,这是他第一次执导筒。张超把秦妙斋虚伪书生的面貌演得活灵活现,这个角色也让人意识到张超是会演戏的。
之后,在《独家记忆》里,张超演了成熟学长慕承和。更重要的是《棋魂》,他饰演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灵魂褚嬴。由于原著漫画太经典,角色的造型又有几分古怪,这导致张超一度受到争议,但他凭借自己的实力,扭转了大家的看法。
最近《盛装》播出,他演的角色严凯是杂志内容总监,是绅士体面的文化人,这个角色对张超而言,难度不高,唯一的为难,是他在剧里总是挨打,甚至是演艺生涯里边挨打最多的戏,他手机还保存了一张拍摄击剑戏受伤的照片,浑身被打得发紫发青。
《盛装》剧照,张超 饰 严凯
其实张超的作品不算多,但从2015年后,他挑的几个角色都被热议,不少观众逐渐忘了他是偶像出道,这对一个选秀出身的艺人来说并不容易。
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张超讲了讲他这些年的戏和生活。
炸酱面
虽然在选秀场上获得了欢呼声,但在片场张超还是要从籍籍无名开始。剧情需要他倒地,于是大冬天在地上躺三四个小时也没人管,冷得不行,最后在衣服里塞草保暖,“当时觉得可有意思了,你给我一把草,我给你弄一把,大家闹着笑着。经历的时候不觉得什么,回想起来才会觉得当时挺苦的。”
没人教他怎么演戏是对的,他只能看导演脸色是不是满意。曾经有一部戏,他去拍了两天,导演突然通知他被换了,“第二天别人出工,我背着包走了,我说我回家了。”但张超倒不觉得这是打击,导演跟他解释为什么换了他,让他多积累经验,不要做驾驭不了的事。
“我不行就应该换掉我,如果真的去演了那个戏,没有把我换掉的话,那才是对我不好,我最后可能会呈现出一个不好的作品,留到今天大家看了就是笑话。我经常会跟别人说,我特别感谢这个导演换掉我,告诉我这件事很现实,没人会迁就你。”
张超
前期做了那么多准备却被换角还要心有感激,听起来不大真实。一点都不委屈吗?
“我比较能听得进话,长辈前辈的话,我真往心里记。可能跟我妈从小对我的教育有关。我妈说你出去闯,回家妈就给你做炸酱面。每对父母都希望孩子往高处走,但同时他们会给我留一个下线,就是一碗炸酱面。所以我会在心里觉得,好像我也不用非得怎么样。”
母亲的炸酱面是他出门闯荡的底气,而父亲给他男儿有泪不轻弹这类的教育,让张超给自己定下规矩,从不为工作的事红眼睛。
刚接触影视行业时,张超对演戏、演技确实“没有看法”,“属于一个老抓不着和摸不着的状态”。不过他爱观察人。
“我喜欢去大街上溜达,坐地铁,跟不同的人聊天。从聊天里发现这个人的一些想法,可能我跟一个人聊天,说的明明是东,但是发现其实他可能真正想表达的跟东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他想说的也不是西,他内心是揣着一个南。演戏往往要演的就是南这部分。演戏是台词往往在说东或西,但要演的就是南和北。”
除了跟人聊天,他也爱看热闹。有一次遇到路上两个人吵架,“俩人吵了两个小时,我都在旁边站着,看到后面,他们觉得我是不是有病,在旁边一直在干嘛呢?我就得坚持,假装找事情干,不让他们发现我在关注他们。我怕那样会影响他们聊天的状态。其实挺累的。”
虽然那时对演技尚无确切概念,但他一直清楚要演什么。“我不听别人忽悠。演员去演戏,首先还是要很清晰地知道我要演的东西是什么,我也提前想明白,在这个角色上我有没有要表达的东西,如果有,我就一定想去演,不然我会比较明显地不享受那个过程。”
“如果我看了剧本之后,每天老想这个事,老想这个角色,老想这个剧本,我听音乐的时候也脑子在转这个事情,这个角色应该是我想演的。”
比如遇上《不成问题的问题》剧本后,他对秦妙斋这个角色,几乎到了日思夜想的地步,“看完剧本,我想着,他(秦妙斋)应该说法语,说英语,我就一直在想这个事情,我觉得一定要演出来,有特别迫切的一种欲望,甚至可以称之为要有一种饥渴的状态。”
《不成问题的问题》剧照,张超 饰 秦妙斋
秦妙斋
张超第一眼就很喜欢秦妙斋,“因为这个角色太讨厌了,也太聪明了,在短短的篇幅里面,这个人要具备很多不同性和复杂性,但是往往那些复杂的东西,更代表某一部分人性。”
虽然看过不少贪婪自私的角色,但是张超觉得秦妙斋的戏很巧妙,加上梅峰的整个剧本,秦妙斋那一点自私虚伪贪婪恰到好处。
“如果秦妙斋单纯是一个非常讨人厌的人物,这个人物可能就不好看了,可能就有点太无趣了。我还是希望人物有趣,有意思。”最后秦妙斋成了一个有些喜剧感的讨厌人物。“如果大家都很讨厌这个角色,但我演得很有意思的话,就是我个人的挑战成功了。”
在《不成问题的问题》后,他对演戏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
《不成问题的问题》宣传照
“作为演员,怎么去看剧本,怎么去研究角色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找前辈拿到国内外的好剧本看,只看片的话,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但是你拿到那个剧本之后,你就会知道那些演员的思考过程,最开始剧本是这样,演完之后长那样,分析他们中间为什么会这样做,想了些什么,让角色更有血有肉。
另外,我有一个很确切的思维,演戏其实靠逻辑,但在演的时候的情感都是真的,所以观众才会觉得从你身上,能看到自己的一部分,包括自己无论是愿意承认的那一部分,或者不愿意对别人讲,心里也有小九九的那一部分。我不喜欢只演台词里面的话,我喜欢演台词和台词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猜想,一些反应。 ”
秦妙斋之后,张超并未把自己框在文艺片领域。“演文艺片对我来说也一样是演一个角色,我甚至觉得褚嬴这个角色比秦妙斋这个角色更文艺一点。往深了想,对我来说,有意思的是这个角色在他一生中,他所延展的空间有多大,延展的空间越大,我演的时候就会越嗨。有些人物则不需要你去延展那么深。我会和导演商量,考虑最后这个角色需要给观众带来的感受是一个什么样的,我就知道我能够够到什么地方,到那个底线我就不去碰了。”
他认为相比类型,演员的欲望和发挥空间更重要。他提到去年上映的电影《明天会好的》。这部电影口碑不佳。
“那个电影怎么说呢?你说它是文艺片吗?也不完全是。你说它是纯商业片吗?也不完全是。但是那个角色对于我来说,有想讲的事,电影里面的篇幅也足够我能去表达,我会想去试试。”
《明天会好的》剧照,张超 饰 季野
父亲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张超演员生涯中客观意义上的转折,他终于觉得摸到了演戏这行的边,也真正开始有了演员梦。
张超生长在一个传统家庭,母慈父严,父亲教育他,男孩子不能靠脸,因此在他参加选秀出道后,父亲并未对他事业表示过太多关心。一直到父亲生了重病。
“我拍《独家记忆》之前,我演了一个戏叫做《复合大师》,因为那个戏是在北京拍,当时我父亲病重,那一年我每天都要去照顾他,白天我去演喜剧,晚上我去到我爸那里照顾他。那个戏杀青的当天,我爸去世了。我爸病重的时候,他已经很虚弱了,跟我说,不要因为我的身体耽误你的前程。”
《复合大师》剧照,张超 饰 余光
“我本来以为,我爸从来不关注我演戏这些事,因为平常我和我爸的关系,可能连个拥抱都没有,他病重的时候,我从床上抱起他,他基本已经骨瘦如柴了,我的记忆中,那是我给他唯一的拥抱。后来他去世之后,我帮他整理遗物,我发现他房间抽屉里面有一个相册,放照片那种老的相册,那个相册里面有我出道,到我演的每一个电影的票根,他都留着在那里面,我才知道其实他非常关注我的演戏,只是男人和男人之间那种沟通可能不太一样,我们是比较传统的父子。”
可惜的是,父亲还在世时,张超都一直做着配角,演戏之路还在迷茫中。《不成问题的问题》是父亲去世前看过儿子演的,唯一一部喜欢的戏。
《不成问题的问题》剧照
“我爸一直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说男孩子得有真本事,从看了《不成问题的问题》,他说,我儿子还能这样,好像我儿子有点东西。对我是一个肯定。之前演的戏对于年纪大的人,会觉得角色没有太多深度,我在演的时候可能演得也比较浅,比较生涩。”
在那之前,张超也没想过做主角或是做配角的事,但
本文标题:大伟吉他教室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