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推荐文章1:古巴革命:从动荡到胜利的历史篇章
1959年,古巴这座加勒比海上的小岛,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古巴革命的胜利不仅改变了古巴的命运,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这场革命,标志着一个国家从压迫走向解放的历史转折点。本文将详细回顾古巴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深远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社会动荡与不满的滋生
在20世纪50年代的古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独裁者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自1952年通过政变上台以来,实施了一系列镇压措施,导致民众生活在恐惧之中。虽然古巴在经济上与美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没有惠及广大人民,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大多数古巴人生活在贫困中,而少数富人则享受着奢华的生活。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对巴蒂斯塔政权的压迫感到愤怒,许多人开始寻求改变的途径。与此同时,卡斯特罗及其追随者逐渐形成了一个革命运动,他们希望通过武装斗争推翻腐败的政权,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二、革命的开端:从小规模起义到全国抗争
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率领约160名革命者发动了对蒙卡达军营的袭击,虽然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但却成为古巴革命的开端。卡斯特罗被捕后,在法庭上发表了著名的“历史将宣判我无罪”的演讲,激励了更多人投身于革命事业。经过短暂的监禁,卡斯特罗被释放,并流亡到墨西哥。
在墨西哥,卡斯特罗与切·格瓦拉等革命者汇聚一堂,策划新的起义。1956年,他们乘坐“格兰玛号”船返回古巴,开始了游击战争。尽管初期力量微弱,但他们凭借灵活的战术和民众的支持,逐渐在山区建立了根据地。
三、革命的高潮:游击战与民众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卡斯特罗的革命军逐渐壮大,游击战的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农村的农民、城市的工人、学生和知识分子纷纷加入革命行列,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支持基础。卡斯特罗与其革命伙伴们不仅通过武装斗争赢得了战斗,还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了人民的革命意识。
1958年,革命进入了关键阶段。卡斯特罗的游击队在多次战斗中取得胜利,逐渐向哈瓦那推进。与此同时,巴蒂斯塔政权的统治日益岌岌可危,军队士气低落,民众的支持也开始动摇。各地的抗议活动不断升级,社会动荡加剧。
四、胜利的时刻:推翻巴蒂斯塔政权
1959年1月1日,古巴革命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时刻。巴蒂斯塔逃离古巴,卡斯特罗的革命军成功进入哈瓦那,民众在街头欢呼,庆祝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卡斯特罗发表讲话,承诺将建立一个公平、自由的社会,许多古巴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然而,革命的胜利并不是终点,而是新挑战的开始。卡斯特罗面临着如何治理国家、实现改革的艰巨任务。他和他的团队迅速采取行动,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教育普及和医疗卫生的改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古巴人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影响显著。
五、国际反响:冷战中的古巴
古巴革命的胜利不仅改变了古巴的命运,也在国际上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卡斯特罗政府的成立使古巴成为了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的一部分,吸引了苏联的支持。这一转变使得美国与古巴的关系急剧恶化,最终导致了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古巴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经济制裁、外交孤立等措施接踵而至。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卡斯特罗政府依然坚持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革命的遗产:反思与启示
古巴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给古巴和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尽管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公平和基本教育、医疗的普及,但卡斯特罗的统治也伴随着对政治异议的压制和经济体制的僵化。
在后来的历史中,古巴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经济危机、国际制裁以及内部改革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巴的政治和经济体制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2010年代,古巴政府开始尝试进行经济改革,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
结语
1959年古巴革命的胜利,是一场关于自由与解放的斗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尽管这场革命的道路充满艰辛,但它所传递的精神与信念,仍然激励着后来的无数人。古巴的历史告诉我们,改变是可能的,哪怕是在最黑暗的时刻,勇敢与希望总能带来光明的未来。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推荐文章2:新闻背景: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名言警句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新闻背景: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名言警句
新华社记者王龙琴
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25日晚溘然长逝,享年90岁。他那富于传奇的一生不仅是古巴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是整个拉美左翼的一面旗帜。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进程中,卡斯特罗曾发表许多充满哲理、不畏强权、激励人们砥砺前行的名言警句,其中包括:
1、“判决我吧!没有关系。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这是卡斯特罗在1953年7月26日攻打蒙卡达兵营时被捕后,于同年10月16日在法庭上的自我辩护词。法庭上,他通过大量事实,无情地揭露了巴蒂斯塔反动统治的腐败、黑暗和对古巴爱国者的残酷迫害,并阐明了他和他的战友们的革命理想和革命纲领。
2、“你们美国人总以为,其他国家都是来要钱的。我是为了友好关系和经济合作而来。”
1959年访美期间,有记者问他是不是来要援助的,卡斯特罗如此针锋相对地回应。
3、“我不准备刮掉胡子,因为我习惯用我的胡须向我的国家传递信息。当我们完成建立完善政府的诺言时,我将刮掉胡子。”
1959年,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30天后,卡斯特罗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为了兑现这个诺言,他奋斗了一辈子。
4、“我有一件精神防弹衣。”
1960年,卡斯特罗在乘飞机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有人问他是不是穿着防弹衣,他悠悠地揭开衬衫扣子,露出肚皮,幽默地说道。
5、“为古巴人做的最后一个牺牲,就是决定戒烟。”
长期以来,卡斯特罗手持雪茄的特定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但为了国民的健康,1986年,他在一次国民健康运动中宣布戒烟。
6、“如果奥林匹克运动会有一个项目是躲避暗杀的话,那么金牌非我莫属。今天我还活着,但过错不在我,而在美国中央情局……”
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对古巴进行政治颠覆、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等制裁措施的同时,还针对卡斯特罗实施了一系列暗杀行动。据古巴安全部门统计,半个多世纪以来,卡斯特罗被计划谋杀达634次之多。对此,卡斯特罗如此调侃。
7、“我唯一的希望是像一个士兵那样战斗。”
2008年2月,正在术后康复中的卡斯特罗宣布将“不寻求也不接受”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革命武装部队总司令这两个职务时,做上述表示。
8、“我赞同变革的说法,但这应该是在美国。古巴最近发生了变化,但仍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向,永远不会倒退!”
2008年2月22日,卡斯特罗发表题为《菲德尔同志的思考》的署名文章说,尽管他将不再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但古巴的政治体制是不会变的。
9、“我们不惧怕同美国对话,也不是为生存而进行对抗。我们从来没有惧怕过同对手对话,这是各国人民建立友谊与和平的唯一途径。”
2009年4月6日,卡斯特罗在古巴共产党中央机关《格拉玛》发表的文章中如是说。他还说,如果对多年的事实进行认真分析的话,那么唯一的结论是,“美国近半个世纪来对古巴采取的措施彻底失败了”。
10、“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在这里发言”“不久我将90岁……对我们所有人而言的那个时刻也将到来,但是古巴的共产主义理想将作为一种明证在这个星球存在,证明如果你们努力且有尊严地工作,就能够生产出人类需要的物质和文化。”
2016年4月19日,卡斯特罗在古巴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讲话,鼓励古巴党和人民坚持共产主义理想。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推荐文章3:《孙子兵法》忠粉、古巴领袖,一个革命者的谋略与红色史诗
1926年古巴比兰镇的甘蔗田里,13岁少年菲德尔蹲在烈日下,将父亲抽打雇农的马鞭丢进火堆。
他本可以躺在甘蔗庄园里喝着啤酒度悠闲的度过一生,却在13岁时点燃了人生的第一把火:组织自家雇农罢工,焚烧象征家族权威的马鞭。及至年纪大一些时,他表面上顺从家族安排攻读法律,暗地里却将《何塞·马蒂诗集》与《孙子兵法》夹在法典中研读。
在哈瓦那大学攻读法律时,他白天免费帮穷人打官司,夜晚却化身“街头战士”,用棒球棍狠狠的击打腐败警察。
1953年,27岁的他率领130余人进击蒙卡达兵营,准备一鼓作气推翻独裁政权,可是双方实力悬殊过大,最终惨败入狱。当他站在蒙卡达兵营废墟高呼“历史将宣判我无罪”时,已然深谙“上伐谋,其次伐交”的东方古典哲学。他所求并非流血换来的胜利,而是人心似火燎原。
1956年,遭遇政府军伏击后,他带领仅剩的12人躲入山区之中。正是这绝境中,他将《孙子兵法》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虚张声势:用芭蕉叶剪成美元抛向空中,让政府军误以为美国暗中支持
借势造势:改造瀑布为天然扩音器,轰鸣声模拟千军万马
?化整为零:化身农民白天收割甘蔗,夜晚在田埂上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
这种“形人而我无形”的战术,让12人的残兵三年内滚雪球般壮大,最终在1959年推翻美国傀儡政权。 自那以后菲德尔·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鲁斯的名号便响彻整个西部世界!
青年卡斯特罗
革命成功后,他作为古巴最高领导人,下令没收了全部美国资产,气得美国开启持续多年针对他的的暗杀计划。中情局用炸弹、下毒、细菌武器及枪击等多种暗杀方式均没有伤到他分毫,耗时两年研发雪茄炸弹,结果他突然戒烟。
滑稽的是使用美人计时,女特工携毒药接近,反被策化为终身盟友,这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他调侃道:“要是奥运会设有躲避刺杀这一项目,那我必定会是这项目蝉联冠军的人”。
老年卡斯特罗
更气美国人的是,他硬生生熬走了11任美国总统,活到90岁才进坟墓。他在与美国打交道的几十年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还是1980年那一次!
彼时,美国借古巴经济危机之机,大肆鼓吹美国生活的优越性,以刺激古巴民众的移民意向。美国趾高气扬地承诺接纳古巴难民,对外宣称只要踏入美国领土的人,就可以一路绿灯加入美国国籍。
1980年开始,卡斯特罗将计就计,把超过15万名监狱囚犯、精神病患者和无业游民打包送往迈阿密。由此导致佛罗里达地区几十年来罪犯频出、偷渡现象屡禁不止,各类奇葩搞笑的“行为艺术家”不断涌现。这便是网络热梗“佛罗里达不养闲人”的历史起源!
佛州0元购,两男子对着监控狂拍写真
尽管这个人的身上充满着英雄的光辉,但他晚年也曾陷入巨大顿挫:他推行全民医疗教育,让古巴婴儿死亡率低于美国,但超市货架的空荡诉说着经济封锁的代价;寄予厚望的长子因核武器研发失败自杀,次子成为奔驰代理商,比导弹更刺痛人心的是家族传承的断裂。
卡斯特罗死后,他的骨灰埋葬的公墓处,恰巧正对着当年登陆作战的海岸线。送葬队伍中,农民将雪茄灰烬撒向灵车,仿佛回应他生前名言:“革命者终将成灰,但灰烬会滋养新芽。”
这个深谙东方谋略的加勒比汉子,用一生证明:弱者对抗强权,需要的不仅是枪炮,更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智慧。
更令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是他与我们跨越太平洋的深厚革命友谊。
他在革命时期便研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将游击战术与《孙子兵法》结合,甚至要求古巴起义军学习毛泽东著作,称其为“来自中国的粮食”。
他曾百万人集会之上,他公然倡导古巴与中国建交。由此,古巴成为西半球首先承认新中国的国家。面对西方对华污名化,他多次撰文力挺中国,盛赞中国发展成就,称“中国一定能用智慧击败偏见”。
2001年,他更将刻有毛泽东名字的手枪赠予中国,成为中古革命情谊的永恒信物;2008年汶川地震时,卧病在床仍口述《告中国同胞书》,动员古巴医疗队驰援。
他的书房一直挂着毛泽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书架上《孙子兵法》西语版的批注达两千多处,见证着两大社会主义国家延续至今天的思想共鸣!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推荐文章4:卡斯特罗: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1953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为了反抗巴蒂斯塔在古巴的军事独裁统治,率领游击队攻打蒙达卡兵营。然而,起义失败,26岁的卡斯特罗被关进监狱。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古巴革命的开始。当时,没有人预料到这位青年最终能带领古巴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他在法庭上振聋发聩的辩护词《历史将宣判我无罪》,就已注定载入光荣的历史。
近日,古巴作家、记者玛尔塔·罗哈斯带着她的经典著作、由华文出版社新出版的《蒙达卡审判》一书与该书译者、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讲座。
83岁高龄的罗哈斯在61年前于第一时间赶到事件现场,并亲历了“蒙达卡审判”的庭审全过程。在书中,她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其他材料、信息、文件结合,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中讲述,使文本兼具新闻道和文学作品的双重特征。全书长达30万字,除文字外,还收录了“被俘虏的菲德尔”、“1953年在《波西米亚》杂志发表的关于蒙达卡审判道原件的复印件”等珍贵历史照片,既是对古巴历史的真实还原,也是对卡斯特罗青春岁月的档案式记忆。
在讲座中,罗哈斯回忆道:“当时我去圣地亚哥,是为了道当地传统的狂欢节活动。采访完正准备回家时,我听到了枪声。当时绝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古巴和拉美历史上一个重大革命事件的见证人。”
在书中,罗哈斯写道,卡斯特罗最崇拜的人是为古巴独立解放而战的英雄何塞·马蒂,全书以英雄的话开篇——“没有一位烈士会白白地死去,没有一种思想会在风浪里消失。无论是远离它,还是靠近它,它总是会留在你的脑海里难以忘却。”这句话也是卡斯特罗在1954年秘密出版的《致受苦受难的古巴的信》一书中,给为革命牺牲的烈士的墓志铭。
在描写审判现场时,罗哈斯显示出了作为记者的敏锐观察力。“100多位被告手腕上的镀铬手铐发出的金属响声,使在场的人吃了一惊。菲德尔停顿了一下,然后想对法官说话。而卫兵们如临大敌,将子弹上了膛。”这样的细节遍布全书,读之如身临其境。
《蒙达卡审判》至今已经出版了8个版本。1964年第一次出版时,序言呐喊道:“誓死保卫祖国,我们必胜!”今天,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在该书的中文版序言中说:“在审判过程中,被告成为原告,控诉了当时的独裁政权和病态的社会。年仅26岁的菲德尔·卡斯特罗,以律师身份担任了自己的辩护律师,他的辩护词跨越了时空,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在书的最后,收录了卡斯特罗长达50多页的辩护词全文,时隔多年,仍然振聋发聩。辩护词结尾,卡斯特罗对法官说:“判决我吧,没有关系,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推荐文章5:人物|卡斯特罗把古共交给下一代
2021年4月16日,89岁的古巴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劳尔·卡斯特罗(下文称劳尔)宣布,自己不再担任古共最高领导人,但“将以一名革命战士的身份继续在党员队伍中奋斗,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为捍卫社会主义奋斗终身”。4月19日,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当选古共中央第一书记。
从1959年推翻美国扶持的独裁者巴蒂斯塔算起,卡斯特罗兄弟已领导古巴60多年。古巴的抗压骨气、社会公平、良好治安和美丽风光,都给人留下美好印象。如今,古共交到了下一代手上。
△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劳尔·卡斯特罗兄弟。图片:东方IC
01革命者,兄弟俩最鲜明的标签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卡斯特罗兄弟:“卡斯特罗是当代古巴的心脏和灵魂,劳尔是革命的拳头。”革命者,这是兄弟俩毕生最鲜明的标签。
1953年7月26日,兄弟俩率起义者攻打蒙卡达兵营,因寡不敌众失败后被捕。在法庭上,卡斯特罗留下了著名的辩护词《历史将宣判我无罪》。后来,兄弟俩遭判刑一年多,刑满后流亡墨西哥,在那里结识了阿根廷革命者切·格瓦拉。1956年11月25日凌晨,包括兄弟俩在内的82位革命者,搭乘18米长、额定乘坐15人的旧游艇“格拉玛”号返回家乡,不幸遭到了反动军队伏击,只有卡斯特罗兄弟等12人带着7条枪突围。
曾有中国同志问卡斯特罗,当年打游击时有没有看过毛泽东关于游击战的著作,他说没有,革命胜利以后才看到西班牙文的毛主席著作。如果当时看了,“古巴革命胜利可能还会早些”。他也和时任中国驻古巴大使徐贻聪谈起毛泽东军事思想,称赞这是“很伟大的思想”。在自传《我的生活》中,他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未能见到毛泽东,“在世界最伟大的政治战略家中,在古往今来所有的军事领袖中,你一定不能漏掉毛泽东”。他对中国革命战争史的熟悉也令徐贻聪吃惊。有一次他问徐贻聪,“解放军渡江战役有三个前线指挥部,这三个指挥部在哪里?三个指挥员都是谁?”徐贻聪被问住了,只好说“我回去查一查”,卡斯特罗说“我查过,我可以告诉你”。早在1953年,劳尔就学会了《东方红》。后来,凡是有中国同志参加的场合,他经常会主动演唱这首歌。他说,自己极为敬重毛主席,因为毛主席总是站在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一边。卡斯特罗兄弟执政60余年,熬走了12位美国总统。美国针对卡斯特罗策划了多达638次暗杀行动,手段从毒雪茄到毒钢笔多达数百种,但都莫奈他何。为防患于未然,兄弟俩一般不会同乘一架飞机。
在卡斯特罗当古共第一书记的那些年,劳尔长期担任第二书记、国防部长。美国中央情局前分析员拉泰尔说:“劳尔是他哥哥不可或缺的盟友,他对古巴军队稳定的领导,成全了古巴革命。”
02稳定民心的法宝
卡斯特罗有句名言:“幸福不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他常年戴一块价值几十美元的手表。平时他爱穿墨绿色军装,生活十分简朴,吃饭时掉在饭桌上的食物会捡起来吃掉。他的办公室陈设也很简单,到处都放着书,主要家当就是一组旧沙发,来的人一多,他还得到别的房间搬椅子。
卡斯特罗对子女的管束也很严格。他的长子迪亚兹曾去苏联学习核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回古巴后担任古巴核能委员会负责人。他在1992年被革职,卡斯特罗宣布儿子“是因为能力不足被开除”。他另外几个儿子都在远离权力的环境中长大,有两个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从事IT生意,一个是棒球队医生,一个是摄影师,还有一个没有读过大学,从事汽车代理业务。
在领袖的影响下,古巴干部的作风普遍比较清廉。卡斯特罗执政时,除政府有少量奔驰作为礼宾车,官员配的都是没空调的拉达。有的高级干部依旧住在破旧的祖宅里,没有警卫,妻子骑自行车上班。有位革命元老因收了礼物,被调到中学去当教师。卡斯特罗给他的“特权”是带走革命时用的手枪作为纪念。
卡斯特罗兄弟也都有民主作风。古巴召开“人民政权代表大会”时,电视台现场直播,代表们自由发言,可以向包括卡斯特罗在内的领导人直接提意见。有一次,一位代表向卡斯特罗提出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卡斯特罗说,虽然这个话题不适合在会上讨论,“但请你会后来找我,我们商量解决的办法”。劳尔接班后,也继承了这种民主讨论的办法。2007年,他曾组织了大规模的讨论会,听取群众意见。不少与会者抨击官僚主义,呼吁政府进行改革。
另一方面,卡斯特罗兄弟领导下的古巴,在教育和医疗两大“刚需”上进行了重点投入,保障了基本的民生需求,这也稳定了人心。
△卡斯特罗等人在长城留影
03研究解决“吃饭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后,卡斯特罗兄弟更关注中国怎样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徐贻聪回忆,他在1993年9月到任驻古大使时,古巴中央已将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有关改革开放的文件译成西班牙文出版,发给省委书记以上领导阅读。卡斯特罗后来告诉他,邓小平公开发表过的文章自己都看过,邓小平用改革开放政策保证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这很重要。
卡斯特罗1995年访华时,陕西方面安排他访问一家农户。他看到农民家里条件不错,就反复问这家的主人家里有多少人,多少地,承包后粮食够不够吃,对听到的情况很满意。后来,在行车途中他又突然要求停车,自己走进一家未经安排的农户,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陪同他的中方同志觉得,他是在做调查研究,要了解真实情况。他后来还问起中国的汽车产量,并建议中国应该发展公共交通,小汽车多了修路、修停车场都要占地。中国这么多人口,爱惜耕地是长期的任务。可以看出,他是真诚关心中国。
卡斯特罗在执政后期也开始给经济“松绑”,谨慎地扩大集体和个体经济比重,允许公民建私人企业等。劳尔接班后,古巴的经济改革之路走得更快,扩大了私营经济经营范围,允许个人买卖汽车和房产,放开公民出国旅游,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
如今,61岁的迪亚斯-卡内尔正式接过了卡斯特罗兄弟传下的接力棒。他是第一位在古巴革命后出生且没有军人经历的“一把手”。在他走到前台的这3年,互联网在古巴得到了普及。面对美国的敌意,他和前辈领导人一样,通过外交渠道和媒体进行坚决抗议。不过,他是第一个通过社交网络进行抗议的古巴领导人。目前,他面对逐渐恶化的经济形势、不断加强的美国制裁以及新冠肺炎大流行三个挑战,可谓任重道远。
摘自 | 《领导文萃》2021年7月上
稿件 | 《环球人物》
本文 | 于冰
责任编辑 | 井宁
微信编辑 | 少时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推荐搜索词:
1.历史将宣判我无罪出自哪位革命家之口
2.历史将宣判我无罪原文
3.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本文标题: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