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肝是什么意思
小心肝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1:小心肝
皮肤变得晦暗干燥、总是感到疲劳、身体水肿……当心!这可能是肝脏在向你“求救”!
今天(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为了自己的健康,必须关注并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学习如何爱护自己的肝脏吧~
1
肝病大多都是“作”出来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人的健康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饮食、生活习惯,可见生活方式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肝脏疾病也不例外。
因此,世卫组织很久前就提出“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的观念。
肝脏是我们人体的生物加工厂,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代谢、合成、解毒、免疫等。肠道与肝脏之间联系紧密,平时我们吃的食物通过胃进入肠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肠道吸收后经过血液回流进入肝脏,在肝脏内进行转化合成。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首先影响到的就是肝脏,因此,很多肝脏疾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作”出来的。
2
哪些行为最易伤肝?
常见引起肝脏损伤的病因包括肝炎病毒、酒精摄入、药物以及脂肪肝,这其中很多都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举个例子,如果你平时对肝炎病毒没有认识,不知道我国的肝癌患者绝大部分都是在乙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个常识,不知道乙肝是传染病,不知道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传播或体液传播的,那么一旦周围的人有乙肝而你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有可能被感染,继而有可能在乙肝的基础上发展成肝硬化或者是肝癌。
如果你不知道酒精主要通过肝脏来代谢,平时工作应酬中长期大量摄入酒精,就有可能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
如果你不知道药物的代谢和解毒也要靠肝脏,盲目服用成分不明的药物或保健品就有可能造成药物性肝损伤,继而导致药物性肝炎甚至肝功能衰竭。
如果你对自己体检时发现脂肪肝不加以重视,随着脂肪在肝脏内导致的炎症逐步加重,腹部超声提示从轻度脂肪肝变成重度脂肪肝,就有可能会发展成脂肪性肝炎或脂肪性肝硬化。
因此,凡是以上这些触及肝脏损伤常见病因的行为最伤肝!
3
肝脏的求救信号有哪些?
肝脏发生问题以后的求救信号与肝脏不能行使自身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
肝脏有一个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合成胆汁,如果肝脏受到损伤,这部分能力受损,就有可能会导致全身皮肤粘膜黄染,也就是我们医学上称为的“黄疸”;
如果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受损,就会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可出现下肢水肿、腹胀(腹腔内出现腹水导致)、尿少等临床表现;
如果肝脏解毒的能力受损,就有可能发生肝性脑病,表现为言语行为异常甚至肝昏迷;
如果肝脏合成凝血物质的能力受损,会表现为身上的淤血、淤斑;
如果肝脏灭活激素的能力受损,就会表现为肝掌(表现为双手手掌两侧的大、小鱼际和指尖掌面呈粉红色斑点和斑块)或蜘蛛痣(表现为面部、颈部及胸部的毛细血管扩张)。
4
如何养肝、护肝?
认识肝脏的生理功能,了解常见引起肝脏损伤的病因,识别肝脏损伤后早期出现的一些求救信号,定期给肝脏做体检,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肝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认识造成肝脏疾病的高危因素并做好积极预防
很多情况下乙肝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患病或者知道自己患病但不知道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这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
尤其对于患有乙肝的育龄男女,如果知道这些知识就可以提前做好有效的预防,从而避免将来使自己的孩子也患上乙肝。
2、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肝脏有很强大的代偿功能,很多情况下肝脏的损伤都可以通过“休息”来恢复。因此,保证健康的饮食、经常适量运动、坚持睡好觉、少熬夜,避免乱吃药和喝大酒。
3、定期进行肝脏相关的健康筛查
在了解到引起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后,对于肝脏疾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应该加强体检和筛查。
例如,对于知道自己有乙肝或丙肝的朋友,每半年就应该做腹部B超和肝癌的相关肿瘤标记物来筛查肝癌;对于长期饮酒、乱服药物、暴饮暴食、生活休息不规律的朋友也应该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肝脏B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本文专家:李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监制:刘洪 程淼
编辑:董静雪
校对:谷朋 贵婷
小心肝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2:疾控专家详解如何正确呵护“小心肝”
7月28日为“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防治肝炎,健康你我”,旨在呼吁市民积极预防和治疗肝炎,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小心肝”,抵御肝炎的侵扰?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杨小兵为大家详解。
■ 病毒性肝炎共5种 传播途径各不同
“肝炎可由病毒、细菌、酒精、药物、自身免疫等多种致病因素引起。”杨小兵介绍,根据病程长短,肝炎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根据是否感染病毒,可分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
非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代谢性及药物性肝炎等类型,一般不具传染性。
大家平时所说的肝炎,多指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亚型。其中,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不会发展成慢性肝炎。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告病例数最多的乙类传染病。”杨小兵介绍,我国现存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000万例,需要治疗的大约2000万例到3000万例,丙肝感染者高达1000万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
甲肝和戊肝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患者误吃误喝含有病毒的食物或水。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包括血液传播。乙肝患者较多,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输入不干净的血制品、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输入传播、静脉吸毒传播、医源性传播。
丁肝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可与乙肝同时感染,或在感染乙肝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 预防病毒性肝炎 积极接种疫苗
2016年,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全球卫生部门战略:病毒性肝炎(2017-2021年)》,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危害。继续实施以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加强治疗和管理,提高规范抗病毒治疗的可及性和患者的依从性,加强社会动员和科普知识宣传。
按照我国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新生儿按照“0,1,6月龄”免疫程序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其中第一针应该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
甲肝疫苗的免疫程序为18月龄接种一针甲肝减毒活疫苗,或18月龄和24月龄各接种一针甲肝灭活疫苗。
戊肝疫苗接种对象为16周岁以上人群,推荐按照“0,1,6月龄”的免疫程序完成三针的接种。
遗憾的是,医学界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这是因为丙肝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与常见的DNA病毒有所不同,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使丙肝疫苗研制变得异常困难。
■ 呵护“小心肝” 避免这些伤肝行为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但它没有痛觉神经,出现症状时往往已非常严重。”杨小兵提醒,市民群众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能,特别是长期服药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荤素搭配,切勿过饥或过饱;保证规律、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以下这些伤肝的行为要格外注意:
1、饮食油腻 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有些直接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
2、睡眠不足 经常熬夜不仅会因睡眠不足而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还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功能;
3、酗酒吸烟 人体90%~95%的解毒功能由肝脏负责,但它的解毒能力有限。长期大量饮酒,很容易超出肝脏负荷,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香烟及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也会损害肝脏。2021年,我国约有62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
4、喝水不足 充足的水分摄入能够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体内缺水会影响肝脏的排毒功能,增加肝脏负担,容易导致肝脏疲劳运作、肝火旺盛;
5、抑郁易怒 生气时分泌的“儿茶酚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堆积于肝,从而损伤肝脏;
6、警惕肝炎病毒 对病毒性肝炎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告、早治疗,以防止流行。经口、经血液及密切接触都有可能感染肝炎病毒,注意日常生活中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注射器等。
文/潘婷
: 长江日
小心肝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3:年轻人,小心肝
最近,一则新闻登上微博热搜
#男子节食1个月瘦10公斤得脂肪肝#
同样的事情此前也有发生
山东济南一位22岁女生
因长期节食减肥患上脂肪肝
为什么减肥了
还反而有脂肪肝了呢
医生表示
过度减少食物摄入
会影响肝脏的合成功能
脂肪代谢缓慢并在肝脏中堆积
最终形成脂肪肝
医生提醒
脂肪肝患者大部分都是肥胖人群
但也有10%-20%的人群
因为瘦引发脂肪肝
现在
脂肪肝已经不在是肥胖人士“专属”
瘦子和减肥人群
同样是高发群体
照顾好你的“小心肝”
饮食不合理、吃糖太多、运动太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脂肪肝
数据显示
我国成年人中脂肪肝的发病率
高达15%—25%
关于脂肪肝的谣言
你了解几个
谣言一
脂肪肝不是病
没症状不需要治疗
早期的脂肪肝
可能对肝功能影响不大
但随着脂肪堆积得越来越多
就会影响到肝脏的功能
对肝功能造成损害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早期
防止脂肪肝的发生
谣言二
瘦人就不会得脂肪肝
如果有的人饮食不合理
就造成代谢的紊乱
也就是脂质代谢的紊乱
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减弱
瘦人也会产生脂肪肝
谣言三
得了脂肪肝就得吃素
如果你已经有了脂肪肝
首先
一定要进行均衡的饮食
均衡饮食包括每天吃的
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同时多吃一点谷物
其次
一定要坚持运动
游泳、跑步、骑自行车都可以
谣言四
肝炎的最终结局是肝癌
脂肪肝是一种肝脏病变
属于肝脏早期改变
脂肪性肝炎是由脂肪肝进展而来
并引发肝细胞的炎症和损伤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
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说法
其实
肝炎并不一定会进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约10%-30%的乙肝患者
经过5-10年
才会发展成肝硬化
各种病因是肝硬化发展成肝癌的主要因素
我国约700万人患肝硬化
其肝癌的年发病率为1%-8%
因此
肝炎人群的肝癌预防
很重要一点是延缓肝硬化的进程
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通过有效的治疗措施
能大大降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风险
所以切莫惊慌
一起看看
这些伤肝行为
综合@央视网快看、央视新闻
: 央视网
小心肝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4:
小心肝是什么意思推荐文章5:小心肝(?°з°)-з
熬最野的夜,
吃最辣的串,
喝最冰的酒,
是不是夏天最好的打开方式?
在发出会心的微笑之前,
小心肝,
请三思哟~
你知道吗?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以脂肪性肝炎为代表的非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明显升高,但因其病症不明显,患者往往疏于防治,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范建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早期难以被发现,我国约有25%的成人患有脂肪肝,其中10%-20%的人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炎患者中15%-25%的人会因为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少吃多运动是防治脂肪肝的最佳措施。①均衡饮食:以低脂饮食为宜,且适量少吃,不宜过饱。②适当运动:选择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动态运动,如慢跑、中快速步行、骑自行车等,可以降脂减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③定期体检:有利于发现肝脏早期危险信号,及时防治。
喝酒熬夜会伤肝
转给你关心的人
“小心肝”哦~
资料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 国家应急广播
中国气象科普
微信公众号:qxkpw2014
新浪微博:@中国气象科普
小心肝是什么意思推荐搜索词:
1.
2.
3.
本文标题:小心肝是什么意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