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绰号是什么推荐文章1:历史记载中的李逵和《水浒传》中的李逵有什么不同?

  《水浒传》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品以宋江等三十六人的真人真事为基础,描述了一场农民起义从兴起到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露了当时政治环境的腐败和人民受压迫的苦难。受压迫人民反抗不合理统治成为该书的基调,宣扬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水浒传》中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和侠义情怀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世道和人心。


  

  作品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黑旋风”李逵更以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艺术魅力而深入人心。金圣叹对李逵形象的评价真是一语中的。“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个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好是他好批语。”


  

  其实,《水浒传》的成书是一个“集体累积”的过程,书中所塑造的人物并非空穴来风,大多于生活。施耐庵正是在整理前人材料的基础上,把各种碎片化信息融会贯通,最终创作出这部魅力非凡的名著。


  

  李逵的形象在宋元时期的话本、说唱、杂剧中已经频繁出现,但随着小说《水浒传》的风行,他天真烂漫、忠孝赤诚又凶狠残暴的形象才最终定格下来。然而,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李逵的形象却和文学作品中有很大的出入。


  

  史书典籍中对于李逵的记载并不多。宋朝徐梦莘所编著的史书《三朝北盟会编》中记有李逵事迹“建炎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庚戍密州军卒杜彦、李逵、吴顺反,杜彦自称知军州事,追执赵野,杀之。......建炎三年闰八月十四日庚寅,宫仪及金人战于密州,军败。李逵、吴顺以密州降于金人。......仪兵已败,金人责李逵、吴顺如约。逵、顺遂以密州降于金人。后逵为顺所杀。”


  

  根据史料记载,李逵本为南宋初年的密州狱吏,起初和杜彦、吴顺一起谋反,杀死守将赵野。杜彦自立为首领后,李逵又杀死杜彦自立为知州,后来以密州为贡投降金国,最后被吴顺杀死。史料中的李逵形象并不是十分高大,甚至是以降将的形象出现的,他还有卖主求荣的污点。这和后来文学作品中惩恶除奸,替天行道的李逵形象有很大出入,而且水浒故事中的李逵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而不是南宋初年,可见历史上的李逵并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黑旋风”李逵。


  

  南宋周密所著的《癸辛杂识》中收录了南宋龚开所写的《宋江三十六赞》,对三十六位梁山好汉皆有评述,其中对“黑旋风”李逵的赞语是:“风有大小,不辨雌雄。山谷之中,逢尔亦凶。”和他相对的是“小旋风”柴进,赞语是“风存大小,黑恶则惧。一噫之微,香满太虚。”这也是“黑旋风李逵”绰号最早的记载。


  

  关于“黑旋风”的含义,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看法。元代的孙继曾解释为:“旋风者,非可借可随之东风南风也;飙然而起,扶摇羊角,塞乎天地,其势可骇也。此状李逵顶天立地之丈夫概,赫赫然,巍巍然也。”认为这是用旋风的声势来形象李逵的大丈夫气概。陈松柏先生则认为,黑旋风的称号是源于李逵性格急躁的原因,王利器先生则认为,“旋风”是从军器来取的绰号。


  

  水浒故事在历经宋代典籍和文学作品的典籍后,到元代时开始大放异彩,以水浒故事为主题的元杂剧层出不穷,有记录的34种水浒戏中,就有近一半写到李逵,现存的六种水浒戏中,就有四种写到李逵,其中三种更是以李逵为主角。这一时期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以正面为主,不仅智勇双全、嫉恶如仇,又滑稽可爱、天真烂漫,这样的形象设定,也更符合舞台的戏剧效果,为后来明清戏曲和小说中李逵的形象奠定了基础。


  

  《水浒传》中李逵的形象,很大部分都继承和发展了元杂剧中的李逵特征,不同之处在于《水浒传》的李逵形象已变成一个有勇无谋、一味愚忠和嗜杀成性的莽夫。这些形象上的差异因素,和时代背景,的认识水平和人物设定都有关系,水浒戏中的李逵是不惧豪强势力,敢于打抱不平的侠客。而《水浒传》的李逵所要反抗的则是封建皇权统治,因为所持的立场不同,其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也不同。


  李逵的绰号是什么推荐文章2:历史上真实的李逵是怎样的?

  《水浒传》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品以宋江等三十六人的真人真事为基础,描述了一场农民起义从兴起到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露了当时政治环境的腐败和人民受压迫的苦难。受压迫人民反抗不合理统治成为该书的基调,宣扬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水浒传》中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和侠义情怀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世道和人心。


  

  作品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黑旋风”李逵更以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艺术魅力而深入人心。金圣叹对李逵形象的评价真是一语中的。“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个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好是他好批语。”


  

  其实,《水浒传》的成书是一个“集体累积”的过程,书中所塑造的人物并非空穴来风,大多于生活。施耐庵正是在整理前人材料的基础上,把各种碎片化信息融会贯通,最终创作出这部魅力非凡的名著。


  

  李逵的形象在宋元时期的话本、说唱、杂剧中已经频繁出现,但随着小说《水浒传》的风行,他天真烂漫、忠孝赤诚又凶狠残暴的形象才最终定格下来。然而,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李逵的形象却和文学作品中有很大的出入。


  

  史书典籍中对于李逵的记载并不多。宋朝徐梦莘所编著的史书《三朝北盟会编》中记有李逵事迹“建炎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庚戍密州军卒杜彦、李逵、吴顺反,杜彦自称知军州事,追执赵野,杀之。......建炎三年闰八月十四日庚寅,宫仪及金人战于密州,军败。李逵、吴顺以密州降于金人。......仪兵已败,金人责李逵、吴顺如约。逵、顺遂以密州降于金人。后逵为顺所杀。”


  

  根据史料记载,李逵本为南宋初年的密州狱吏,起初和杜彦、吴顺一起谋反,杀死守将赵野。杜彦自立为首领后,李逵又杀死杜彦自立为知州,后来以密州为贡投降金国,最后被吴顺杀死。史料中的李逵形象并不是十分高大,甚至是以降将的形象出现的,他还有卖主求荣的污点。这和后来文学作品中惩恶除奸,替天行道的李逵形象有很大出入,而且水浒故事中的李逵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而不是南宋初年,可见历史上的李逵并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黑旋风”李逵。


  

  南宋周密所著的《癸辛杂识》中收录了南宋龚开所写的《宋江三十六赞》,对三十六位梁山好汉皆有评述,其中对“黑旋风”李逵的赞语是:“风有大小,不辨雌雄。山谷之中,逢尔亦凶。”和他相对的是“小旋风”柴进,赞语是“风存大小,黑恶则惧。一噫之微,香满太虚。”这也是“黑旋风李逵”绰号最早的记载。


  

  关于“黑旋风”的含义,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看法。元代的孙继曾解释为:“旋风者,非可借可随之东风南风也;飙然而起,扶摇羊角,塞乎天地,其势可骇也。此状李逵顶天立地之丈夫概,赫赫然,巍巍然也。”认为这是用旋风的声势来形象李逵的大丈夫气概。陈松柏先生则认为,黑旋风的称号是源于李逵性格急躁的原因,王利器先生则认为,“旋风”是从军器来取的绰号。


  

  水浒故事在历经宋代典籍和文学作品的典籍后,到元代时开始大放异彩,以水浒故事为主题的元杂剧层出不穷,有记录的34种水浒戏中,就有近一半写到李逵,现存的六种水浒戏中,就有四种写到李逵,其中三种更是以李逵为主角。这一时期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以正面为主,不仅智勇双全、嫉恶如仇,又滑稽可爱、天真烂漫,这样的形象设定,也更符合舞台的戏剧效果,为后来明清戏曲和小说中李逵的形象奠定了基础。


  

  《水浒传》中李逵的形象,很大部分都继承和发展了元杂剧中的李逵特征,不同之处在于《水浒传》的李逵形象已变成一个有勇无谋、一味愚忠和嗜杀成性的莽夫。这些形象上的差异因素,和时代背景,的认识水平和人物设定都有关系,水浒戏中的李逵是不惧豪强势力,敢于打抱不平的侠客。而《水浒传》的李逵所要反抗的则是封建皇权统治,因为所持的立场不同,其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也不同。


  李逵的绰号是什么推荐文章3:梁山好汉108个绰号,你懂的有多少?

  在古今小说中,人物绰号最多的恐怕要数《水浒》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绰号就有一百零八个。这些绰号既生动形象,又使人感到亲切;既画龙点睛地体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又符合人物的形体特征,令人难忘。


  梁山英雄的绰号,有的是根据人物的某种特长或才能来取的。如戴宗有道术,日行八百里,故号“神行太保”;蒋敬因“精通书算,积万累千,纤毫不差”,人称“神算子”;吴用足智多谋,故叫“智多星”;凌振因善制造火炮,“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故号“轰天雷”,等等。


  

  有的绰号则是根据人物的形体或外貌特征来取的。如青面兽杨志,因“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故称“青面兽”;史进身上有“一团花绣,肩膊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都叫他‘九纹龙’”;林冲生得豹头环眼,取号为“豹子头”;朱仝有一尺五寸长的须髯,故号“美髯公”;郑天寿因“生得白净面皮”,故号“白面郎君”等等。


  

  有的绰号是根据人物的性格来取绰号的。如秦明“性格急躁,声若雷霆,以此人都呼他做‘霹雳火’”;裴宣因“六案孔目出身……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可苟且”,故号“铁面孔目”;宋江因仗义疏财,周人之急,故号“及时雨”;李逵因一身黑肉,性急如风,故号“黑旋风”。


  

  有的梁山英雄绰号是根据人物的职业特征来取的。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武松一直以道家打扮出现,因此叫做“行者”;船火儿就是船伙计张横,他的职业就是浔阳江的艄公;神医安道全、操刀鬼曹正、菜园子张青皆是此类。


  

  有的绰号是根据人物使用的兵器来取的。如关胜善用大刀,就名“大刀”;呼延灼善用双鞭,故号“双鞭”;董平用双枪,就叫“双枪将”;张清惯使飞石,像没有羽毛的箭一样,故号“没羽箭”等等。


  

  有的人物是仿古人来取绰号的。传说三国吕布善使戟,又被封为“温侯”。吕方也用戟,又姓吕,故号“小温侯”;花荣箭术高明,可与李广媲美,就叫“小李广”,以示区别;郭盛使枪,仿号“赛仁贵”,等等。


  

  有的人物是借用鬼神之名来取绰号。如活阎罗阮小七、丧门神鲍旭、母夜叉孙二娘、险道神郁保四等等。这些绰号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与人物的外貌、性格也挂不上钩。


  

  还有的人物是以动物形象来取绰号的。如玉麒麟卢俊义、扑天雕李应、插翅虎雷横、两头蛇解珍、出洞蛟童威、通臂猿侯健等。其中以虎为号的特别多,统计一下有七个:如插翅虎、矮脚虎、笑面虎、跳涧虎、中箭虎、花项虎、青眼虎。可惜这些都虚有其号,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有的绰号含有两种意思。比如杨雄的绰号叫“病关索”,关索相传是三国人名,杨雄取此号是仿古人。但“病”字,又是根据人物形象特征取号的。《水浒》第四十四回介绍杨雄时写道:“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貌似病态,故号“病关索”;孙立的“病尉迟”亦如此;当然也有的绰号取得莫名其妙,如扈三娘的绰号为“一丈青”,青可以解释为其美如春色,冠以“一丈”就说不清楚了;笑面虎朱富,但书中没有描写笑面虎形象的只言片语,这个绰号就不得体了;另外还有霍闪婆王定六、铁扇子宋清。霍闪婆是什么意思,书中他自己介绍说:“因为走跳得快,人都唤小人做霍闪婆王定六。”这“霍闪”两字可以解释为“走跳得快”,但这“婆”又是什么意思呢?把“霍闪”和“婆”放在一起取号,又该作何解释呢?还有就是宋清。他的“铁扇子”的绰号就更是莫名其妙了。《水浒》对宋清的介绍是在“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一回中,冷不丁出来了一句“原来这宋清,满县人都叫他做铁扇子”。为什么叫“铁扇子”?书中未提供任何可引以为证的文字。如果说宋清平常生活中手里老拿着一把扇子或是以扇子为兵器,叫他做铁扇子还说得过去,但书中没给他这个机会。《水浒注略》卷上曰:“扇子以铁为之,乃无用之物。”这个注释有失偏颇,说宋清无用也冤枉了他。在同一回书中,张三挑唆阎婆惜到公堂告状时就说:“宋江以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的,宋太公也说:“老汉自和孩儿宋清在此荒村,守些田亩过活。”这也说明了宋清还是有点用的。


  

  李逵的绰号是什么推荐文章4:「水浒漫谈」卢明专栏 | 闲谈水浒人物绰号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水浒传》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梁山好汉都有绰号。这些绰号,彰显了水浒英雄的豪侠色彩,所以,人们总喜欢把水浒英雄的名字连着绰号一起叫。


  我将梁山好汉的绰号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比为动物的:如玉麒麟卢俊义、入云龙公孙胜、锦豹子杨林、白花蛇杨春。


  朱贵的绰号叫旱地忽律。据说忽律与忽雷音近,忽雷就是鳄鱼。鳄鱼可以在水里,也可以在旱地,旱地里的鳄鱼大概更厉害。朱贵在山下酒店联络各方来投的英雄,自然是在旱地的。


  白胜的绰号叫白日鼠。宋代称买卖假货的人为“白日贼”。 白胜被看作鸡鸣狗盗之徒,类似于老鼠的善窃,所以改白日贼为白日鼠。


  雷横的绰号插翅虎,是因为他膂力过人,能轻松跳过两三丈宽的沟,满县人都称他做“插翅虎”。


  二是反映体貌的:如美髯公朱仝、青面兽杨志、赤发鬼刘唐、白面郎君郑天寿。


  林冲绰号豹子头,因为他 “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取其形似。


  皇甫端绰号紫髯伯,是因为他蓝眼睛,黄胡须,看上去像个外国人,人们才称他“紫髯伯”。这个人是个兽医,善相马,有伯乐之才。


  扈三娘绰号一丈青。一丈青,一般用来形容高个子的人。也有人说一丈青是蛇。一丈青这个意象,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在写燕青时用到,说“太行春色,有一丈青”。


  三是表现性格的:如笑面虎朱富、鬼脸儿杜兴、母夜叉孙二娘、拼命三郎石秀。


  李逵的绰号叫黑旋风,因为李逵性情暴躁,猛烈异常,象旋风一样摧枯拉朽。所以龚开才说:“风有大小,不辩雌雄。山谷之中,遇尔亦凶”。也有人说旋风是一种大炮,说黑旋风就如说黑大炮,大家对那些口无遮拦、性如烈火的人称为大炮。这种说法有些牵强。


  燕青的绰号浪子。称为浪子,并不是说他是市井无赖,而是因为燕青能结交三教九流,多才多艺,无所不通,放任不羁,这与市井泼皮无赖是有区别的。


  王定六的绰号叫活闪婆,因为他走跳的快。


  焦挺的绰号没面目。不善交际,社会关系不多,到处投人不着,因此都叫他没面目。


  鲍旭的绰号叫丧门神。大概是因为他平生杀人多,世人把他比作丧门神。


  四是体现职业的:如神医安道全、王臂匠金大坚、菜园子张青、铁面孔目裴宣。


  张横的绰号船火儿。船火儿就是船工。在宋朝时,除舵工以外,其他驾船的人都为火儿。


  鲁智深绰号花和尚,因为他身上剌有花绣,又出家当了和尚。


  武松绰号行者,因为他仇杀人后被追捕,在孙二娘的酒店里,穿了头陀的衣饰,从此扮游方的行者。


  五是提示所用兵器的: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金枪手徐宁。


  关胜的绰号是大刀。因为他是关云长的嫡派子孙,生得与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关羽是三国名将,《三国演义》的传播又使他更具英雄风范,民间极力把他神化,看作是忠义的化身,为他立碑立庙。关胜具忠义勇武之质,与关公类似。


  张清的绰号没羽箭,他用石子打人,石子就象不用羽毛的箭。想来,张清石子击人,应当是枪的前身,体现了人们对新式武器的向往。后来科技发达了,发明了枪,冷兵器时代也就结束了。


  六是标明特长的:如混江龙李俊、神算子蒋敬、轰天雷凌振。


  戴宗绰号神行太保,因为他会“神行法”,把甲马拴在腿上能日行八百里。甲马就是写有道家字符的纸或布。


  蒋敬号称“神算子”是因为他精通书算,积万累千,丝毫不差。


  七是直接赞扬的:如及时雨宋江、镇三山黄信、百胜将韩滔。


  宋江绰号及时雨,是因为他能仗义疏财,济人贫困,象及时落下的雨水。他的另一个绰号是呼保义。一种解释是“呼群保义”,也就是说宋江能号召众英雄维护正义替天行道”,另一种解释是宋江自称为“保义郎”。保义郎,原是宋代对殿中小使臣的称谓,官职卑微。到了后来,人们通常把一些小官吏通称作保义或保义郎。


  黄信绰号镇三山。说明他武功超群,能把青州境内三个草寇的山头镇住。


  韩滔绰号百胜将,自然是说百战百胜了。


  八是比做以往英雄的:如小李广花荣、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病尉迟孙立。


  花荣绰号小李广,因为他箭法精准,可与汉代名将抗击凶奴的名将李广相比。李广的箭法很好,唐朝诗人卢纶就有|“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诗句,表现将军射箭的力度。


  吕方绰号“小温侯”,是因为他平日爱学吕布,精用方天画戟。吕布本是后汉时期的军阀,杀掉奸臣董卓后被封为温侯。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影响,吕布向来被人们认为武功很高,使一口方天画戟,射箭的本事也十分了得。他可以一人勇战刘、关、张三人,所以民间有“三国的英雄数吕布”之说。


  郭盛绰号“赛仁贵”,也就是说,他的武功可以和唐朝名将薛仁贵相比,薛仁贵随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有“三箭定天山”的传奇事迹,在民间戏曲中,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孙立绰号病尉迟。水浒中有很多人物的外号都有这个“病”字,如“病关索”,“病尉迟”,“病大虫”,这“病”并非疾病的“病”,而是古汉语的使动用法,“使什么什么病”,意思是让谁发愁、畏惧,有超过、赛过的意思。病尉迟,就是本事可以超过尉迟。尉迟是个复姓,这里指唐朝名将尉敬德,他一生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在玄武门之变中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后尉迟敬德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的门神。


  杨雄绰号病关索。传说关索是关羽的第三个儿子。有一本明代传奇,写关羽的妻子在娘家生一子,观灯的时候走失,被索员外拾到。后来又被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教给他武艺及兵法,这个孩子长大后回到索家,问明出身,就以三家姓为姓名,取名“花关索”。关索和母亲认了关羽后,在蜀军中英勇无比,屡见战功。


  古往今来,人们对历史上或传说中的那些大英雄,是非常向往的。


  这些绰号的运用,体现了水浒人物的武功、勇力和能打善战,增加了人物的感染力。


  那么,这些水浒人物绰号,是不是《水浒传》里才有,是不是有过变化呢?水浒人物的绰号,并不是《水浒传》成书的时候才有。在南宋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和《大宋宣和遗事》中,所涉及的三十六位梁山好汉,就都有绰号了。当然,有些绰号前后有些变化。


  比如,刘唐的绰号,在《水浒传》中叫“赤发鬼“,因为他的脸上有一搭朱砂痣,痣上还有毛发。但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刘唐的绰号却是“尺八腿”,并特意表述为:“将军下短,贵称侯王”。也就是说,刘唐的腿短,只有一尺八长。这也应了民间的那种说法:“腿短身子长,到老坐着享”,一般认为,这样的人有福,与龚开说的贵称王侯相似。


  董平在《水浒传》中的绰号是双枪将,因为他拿双枪。在《三十六人画像赞》中是“一直撞”,表述为:“昔樊将军,鸿门直撞,斗酒肉肩,其言甚壮”,看来,“一直撞”这个绰号,就是表现董平的勇猛非常,他就象在鸿门宴上斗酒加彘肩、舞剑护主的汉初名将樊哙。


  晁盖在《水浒传》中的绰号是“托塔天王”,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是“铁天王”。“托塔天王”和“铁天王”应当是一个指向,托塔天王大家知道,是唐朝的李靖,人们把他神化后,看作主兵的战神。在神话传说中,他是哪吒太子的父亲,用手中的塔收服了不听话的儿子哪吒。


  杜迁,在《水浒传》中叫“摸着天”,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叫摸着云。这只是小小的差别。细观,感觉还是摸着天更显得高一些。


  张顺的绰号,有两种叫法,一个是“浪里白条”,另一个是浪里白跳。两个绰号差别不大,都说明张顺水性好,出入于大风大浪轻松自如,但,“白条”更注彰显张顺的皮肤白,“白跳”则在白身子以外,增加了闪来闪去的动感,更形象些。


  那么?水浒人物绰号,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水浒人物的绰号,不是可有可无的。绰号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存在依据。


  1、绰号是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古往今来都有。


  名号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语言标记,是人都有名。既然是标记,那就可以这样标记,也可以那样标记。在生活中,除了比较正统的姓名以外,人们往往还再起些其他的名子。这或许是为了打破姓名的单调,或者是为了更好地标明一个人的特点。


  在中国长期的历史生活中,人们除了有名以外,还有字,有号。比如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张飞,姓张名飞字翼德。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苏轼,号东坡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人的姓、名、字,都在比较正统的规范中。一般名为长辈所起,字由先生确定,号多自己或朋友选取。号,有人有,有人没有,有起一个的,也有起数个的,就象字画上的闲章,起号者出于自己的考虑,有所标志而已。


  号又有雅号和绰号之分。一般来讲,雅号,文人多为之,多有诗书礼仪之韵。而绰号,则多为士井俗人所称。比如,村庄里给小孩子起的外号:大憨、二狗、三臭、四狗蛋儿。


  讲这些,似乎多了,目的是为了说明,绰号是生活中原本就有的,《水浒传》的人物绰号,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


  2、起绰号之风,以江湖为盛,所以,以写江湖英雄为务的《水浒传》写到人物的绰号,这是很自然的事。


  前面讲到绰号以民间底层为多,起得比较随意,不象文人那样郑重,那样咬文嚼字。有些人专门以给人家起绰号为趣。也有的群体几乎每个成员都有绰号,这些人,通过叫绰号,来一番调侃,得一种愉快,借以打破生活的呆板。据说有个农民到机关找他从小一块长大的伙计办事,在传达室忘记那人的大号,只好说绰号,老传达心知肚明,他装作不知,故意搞恶作剧,带着这位农民在办公楼里走了个遍,逢人就问“你知道孬孩是谁吗”?最后才找到要找的人。如此一来,整个办公室楼上的人都知道这位公务员的绰号了。


  江湖中人,多为粗卤豪侠之辈,他们起浑号当然会更多,有些人恐怕还以浑号为美呢。所以,《水浒传》写梁山英雄的绰号,很符合这些人的身份和特点。不排除有些人物的绰号本来就是从民间听来的。


  3、绰号的使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水浒人物的绰号,虽然廖廖数字,但对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是点睛之笔。说起黑旋风,我们的脑子里马上会浮现出那个皮面黑炭一般抡起板斧呼呼生风的莽汉来。说起豹子头林冲,我们马上会想起林冲的矫健威猛。说起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马上会感受到这两位英雄的迅捷勇武。


  4、绰号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扬。比如及时雨这个绰号,表达了对宋江仗义疏财接济弱者行为的定性。玉麒麟这个绰号,表达了对卢俊义高贵俊美的喜爱。智多星,表达了对吴用智慧过人韬略无穷的欣赏。小李广这个绰号,表达了对花荣这个人勇健无比箭法超群的赞叹。


  虽然也有个别绰号并不是赞扬,而是让人感觉有些霸气恶气,如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但这符合起义队伍的实际。参加起义的有些人是流氓无产者,是被边缘化的人物,他们中的某些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霸气匪气,这更符合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即使如此,绰号的背后更多透出的还是对英雄人物勇猛身手的欣赏。


  看梁山将绰号,十有八九直接体现的是欣赏和赞扬,这也从一个特有的角度,说明对这部书的主观营造:他就是写的英雄,他就要歌颂这一群人物,他通过这些人物和故事表达了英雄气概的向往,他绝对不是把这些人当黑帮写。


  :卢明,男,1960年生人,笔名黄河入海。郓城县委退休干部,郓城县作家协会主席,县诗词学会会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郓城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在《光明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多种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100余篇、小说20余篇、诗词诗歌1000余首,其中《菏泽赋》在《光明日》发表。著有《正话水浒》《水浒印象》《好汉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书籍六部,主编《郓城文学作品选》《郓城文韵》《水浒别传》《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泽电视台主讲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点号心梦文学


  李逵的绰号是什么推荐文章5:黑旋风、及时雨、玉麒麟,《水浒传》中的好汉绰号有多野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由36员天罡星和72员地煞星组成。好汉们个性鲜明、本领各异。命运跌宕。施耐庵为了突出聚义豪杰的光辉形象,破天荒地给每位英雄取了别具特色的绰号。这么做恰似个人的投名状,更像群雄的众生相,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动物类绰号 立足传统


  由他人根据某人一方面特征取的外号,这就是绰号。细品《水浒传》名位英雄的绰号,以动物为主的绰号多达31个,与“虎”有关的多达10人,与“龙”有关的有4人,与“蛇”和“豹”有关的分别是3人和2人,此外,与“雕”、“狮”、“麒麟”、“马”、“蝎”,“蛟”、“蜃”、“猿”、“龟”、“鼠”、“蚤”、“犬”等有关的各1人,涉及动物种类有16种。


  《山海经》描写女娲是“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折射出上古时代对野兽的精神崇拜。施耐庵用动物作绰号,显然是对传统动物图腾的精炼和升华,刻意通过简单的绰号,传递出复杂的人物个性。


  ?


  形体类绰号 特征鲜明


  用绰号形容形体特征,往往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梁山泊共有10位好汉用形体作绰号。林冲武艺高强,人品正直,在梁山位列第六。因他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人称“豹子头”。天暗星下凡的杨志,因脸上长有青色胎记,留下了“青面曾”的绰号。杜迁身材高大,江湖上有“摸得天”的绰号。


  小说中,个人后天身体美化,也能用作取绰号。小说中,史太公介绍自己的儿子说:“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史进。”一番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蔡庆原为大名府的押狱,梁山排名第95位,因生来爱戴花,人送绰号“一枝花”。


  其实,还是很调皮。他不只给大英雄闪光,也给小人物留名。《水浒传》第24回中,“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初次露面,便扣上了“三寸丁谷树皮”的绰号,预示着自身悲剧的结局。


  ?


  武器类绰号 简单直接


  用武器取绰号,说明当事人对某一武器的专长。“大刀”关胜,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惯使一口青龙偃月刀,曾力敌林冲和秦明两人,实力非同寻常。“双鞭”呼延灼是宋朝开国名将呼延赞的后人,武艺以双鞭见长,是梁山108将中第8条好汉。


  “双抢将”董平、“没羽箭”张清、“金抢手”徐宁等3位好汉,均擅长武器,为梁山聚义立下赫赫功劳。值得一提的是善制火器的“轰天雷”凌振,在其他好汉普遍使用冷兵器的时代,他用热兵器给自己留下了绰号。武器类绰号看似单一,实则给武侠小说增色。施耐庵深谙其道,堪称大神。


  ?


  以美称为绰号 歌颂良习


  用美称作为绰号,可以体会到对人物的偏爱。“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神机军师”朱武、“神医”安道全等4人有幸得到这份垂青。以小小的美称,写出了百姓对行侠仗义、救死扶伤、智勇双全等人物的喜爱和渴望。


  性格类绰号 见字如面


  鸡汤文中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水浒传》中,有14人因性格取了绰号。李逵性急暴躁,鲁莽冲动,杀人时,抡起大斧犹如类似“旋风砲”的投石机,故称“黑旋风”。裴宣曾掌六案孔目,为人刚直,遭到同僚陷害,被迫落草,民间赞他为“铁面孔目”。


  纵观整部小说,李逵不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黑旋风”直陈李逵的性格,随着情节的铺陈,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对于渲染故事气氛有必不可少的作用,借此达到人物和情节双赢的效果。学者陈忱在《水浒论略》中点评:“李逵不顾性命,不贪名节,杀人以爽快为主,纯是赤子之心。”


  ?


  个人要素类绰号 包罗万象


  说起个人要素,包括技能、职业、行业、身份、宗教等多方面。“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圣水将”单廷圭、“神火将”魏定国代表当时盛行的僧教。“神行太保”戴宗、“浪里白条”张顺、“镇三山”黄信等9人以技能著称于世。


  “船火儿”张横、“神算子”蒋敬、“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菜园子”张青等7人具有明显的行业色彩。个人要素类绰号共有20人,位列绰号总量的第二位。从中可以看出,梁山聚义的各种英雄大多来自社会底层,相当接地气。


  ?


  以古人名称为绰号 以此为荣


  古代名将豪杰通常自带光环,傍他们的姓名取绰号,一面突显威武雄壮,另一面暗示自已和名将有着相似的某项技能。例如“小李广”花荣善射弓箭,他用西汉李广做绰号,在涨粉之余,还炫耀自身的射术。


  此外,“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小霸王”周通、“小尉迟”孙新各自对标李广、吕布、薛仁贵、项羽、尉迟敬德等人,来头着实不小。有趣的是“病关索”扬雄和“病尉迟”孙立,这里的“病”并非名词,而是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使……生病”的意思,和名将联系在一起,更让人胆寒生惧。


  ?


  星宿神鬼类绰号 诡异神秘


  身处元末明初,深受封建迷信和宗教思想影响,用星宿神鬼给人物取绰号,在所难免。在《水浒传》中,施耐庵给“立地太岁”阮小二、“八臂哪吒”项充、“母夜叉”孙二娘、“险道神”郁保四、“毛头星”孔明等16人安上这类绰号。


  再次细分绰号,和神鬼沾边的有5人,和佛教、道教相关的有5人、星宿相联系的有4人,和神话产生的交集有2人。在当时世俗氛围中,这些涉及到凶神、电母、阴间、星宿等玄幻元素,无疑是恐怖畏惧的象征,以此作为绰号,能够拉升个人的叛逆凶悍的指数。


  ?


  108将的绰号,有67%是正面赞扬,道出了施耐庵对人物的爱恨褒贬。众好汉通过绰号宣示自身的江湖地位,也体现社会对其个人的肯定,起到双向认证的身份识别功能。后世文学作品纷纷借鉴这种写作手法,《红楼梦》中的“颦儿林黛玉”、“二木头迎春”、“呆霸王薛蟠”等,《好逑传》中的“铁美人铁中玉”等。高度浓缩的绰号,成为《水浒传》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


  :计白当黑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苗贝贝 《论人物的绰号艺术》


  【2】杨传鹏 《正确理解中的绰号》


  【3】陈 莉 《人物绰号文化观照》


  【4】金 玲 《论中梁山好汉的性格与绰号》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所有


  李逵的绰号是什么推荐搜索词:

  

  1.鲁智深的绰号是什么

  

  2.水浒传中李逵的绰号是什么

  

  3.李逵的绰号是什么简述李逵杀虎的过程

  

本文标题:李逵的绰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