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中立国有哪些
永久中立国有哪些推荐文章1:中立国:带你了解世界上7个永久中立国
所谓永久中立国,即为根据国际条约或者国际承认,在对外关系中承担永久中立义务的国家。
说简单点,就是说,以后打架这事,和我无关,我就守着我的一亩三分地,我不会主动打你,你也别来打我,你们要是相互掐,对不起,你们爱怎么掐怎么掐,别拉我,我谁也不帮。
永久中立制度的概念,形成于19世纪,到目前为止,世纪上的永久中立国一共有7个,下面蛋疼君带大家了解这七个永久中立国。
瑞士瑞士是最早成为中立国的国家,早在联合国组织成立之前,瑞士人就已经看破红尘,跳出三界轮回,高声一呼:哥中立了,你们别再来烦哥了,哥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美男子,你们别再拿那些个破事来给哥添堵了。
于是,第一个中立国诞生,1815年,维也纳会议签订了《巴黎和约》,明确承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瑞士的中立,获得世界的认可。
虽然中立国的概念诞生于19世纪,但其实,中立的思想,在瑞士人的心中,早就生根发芽了。
11世纪以后,欧洲南北贸易发展,瑞士各州日益兴盛,但苦于被哈布斯堡家族压迫。
1291年,瑞士境内三州结成永久同盟,分别是施维茨、乌利和尼特瓦尔登,共同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维护共同利益。
1513年,瑞士境内13州达成永久同盟,最终形成瑞士联邦,中立成为瑞士联邦的共同理念。
由此可见,瑞士联邦的形成,就是以中立为建国的基础的。
1516年-1521年,瑞士与法国正式达成条约,保证不与法国开战,从此瑞士开始全面执行中立制度。
到了1674年,瑞士正式确立中立制度为其立国之本。瑞士以中立建国,中立思想一直贯穿于瑞士的历史,直至巴黎和会之后,瑞士以中立国的姿态屹立与世界。
奥地利奥地利是个悲催的国家,1945年,二战结束后,德国战败,奥地利脱离德国,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
到了1955年5月,即十年后,四个占领国才大发慈悲,与奥地利签署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奥地利重新获得主权。
同年10月,四国正式撤军,饱受摧残的奥地利人也顿悟了,也看破了红尘,全民会议全体通过了永久中立法案,不参与任何军事同盟,也不允许任何非本国军事基地设立在本国领土,这是被列强玩怕了的后遗症心理,才产生了这么一个中立国。
瑞典瑞典这个国家,曾经也是一个凶狠的角色,1397年,瑞典脱离卡尔马联盟,同周边各国进行了多年角逐,与丹麦、挪威干过,更与俄罗斯毛子干过。
到了17世纪,瑞典领土急剧扩张,成为了欧洲列强之一,是波罗的海上无可争议的霸主。
1808年,芬兰战争中瑞典与俄罗斯毛子干仗输了,芬兰被沙皇亚历山大抢去,从此瑞典失去芬兰,老大哥的辉煌地位从此不在,自此以后瑞典再也没有参与过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又主动宣布中立。瑞典的中立,大有“哥虽然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仍有哥的传说”的落寂感。
不过近几年,这个曾经的老大哥也不是很安分,参与了加里比亚的行动,与北约国又保持着暧昧的关系,所以,他这个中立国如今也是饱受争议。
芬兰芬兰不用说,曾经是瑞典的小弟,被压迫惯了,之后又被俄罗斯毛子撸过去蹂躏了很久。
二战时,弱小的芬兰向世界高呼:我要中立,可惜似乎没人在意他的呼声,苏联蛮子与德国疯子随随便便就上芬兰串个门,还顺带捎点东西带回去。
二战后,芬兰长期奉行与苏联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不介入大国冲突,同各国保持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估计这也就是被逼的,打也打不过,不中立还能咋办?
但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芬兰又做出了重大的外交调整,将欧盟关系作为外交重点,并于1995年正式加入欧盟。除此之外,芬兰依然坚持军事上不结盟和独立可靠的防务政策。
爱尔兰1948年12月21日,爱尔兰议会宣布脱离英联邦,从此爱尔兰独立,独立后的爱尔兰也一直奉行中立不结盟的政策,2005年9月,国际独立委员会宣布,爱尔兰共和军已经完全解除武装,加入和平进程。
但是爱尔兰这个中立国,其实也有点名不符实,虽然爱尔兰绝加入北约,但却在1999年12月加入了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与北约眉来眼去,充当了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兵力的中转站。
爱尔兰与中立之路已经越走越远。
哥斯达黎加哥斯达黎加是唯一的一个非欧洲籍中立国。1983年11月17日,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宣布永久中立,并且得到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各国的支持和承认。
哥斯达黎加没有军队,只有警察和安全部队维护内部安全,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不设军队的国家。
土库曼斯坦土库曼斯坦的中立之路其实非常坎坷,1924年,成立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入苏联,到了1991年10月27日才完成独立。
土库曼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并且其国内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天然气总储量在世界可以排到第五位,是一个隐形的富豪。
可惜土库曼没有太大的野心,军事势力也不允许他有野心,跟在苏联老大哥屁股后面做小弟的日子非常简单开心,不需要费脑细胞,整天打打酱油,混混日子,啥也不操心。结果苏联完蛋了,做小弟的日子结束了,心不甘情不愿的土库曼独立了。
独立的土库曼猛然发现,没了老大哥,自己啥都不是,没经济,没军事,只有那些埋在地下深处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这么多宝藏自己拿不到,不能用来充实国力,还被一群狼狠狠的盯着,还能好好的玩耍了么?
咋办?咱也中立吧!可是那些狼能同意咱中立么?于是土库曼展开了一场漫长的国际斡旋之旅,四处游说,有关系的找关系,塞红包的塞红包,终于在1995年的时候,联合国被其孜孜不倦的行为感动了,同意其成为中立国,获得世界认可。
:蛋疼的历史
【免责说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众号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永久中立国有哪些推荐文章2:全世界仅存的5个永久中立国,你都知道哪几个呢?
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中,交战双方背后往往会站着其他一些国家摇旗呐喊,鼓噪不已。但是,也会有一些国家,或口头表达,或通过书面形式表示本国不以任何形式参与到战争中,在交战国之间保持中立。
这种中立包含的范围一般是不会直接或间接在军事上援助交战方的任何一国;不允许交战方通过本国领土运输军事物资或调动兵力;不允许本国公民实质参与到交战之中。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战争中保持中立,都是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保持中立地位可以防止当前发生的战争对自身的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也有那么一些国家,在法律层面上规定不论发生什么样性质的战争,本国都不会参与其中,永久性的保持中立。对于这样的国家,我们一般称之为永久中立国。
在历史上,有一些国家曾经宣布过永久中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放弃了中立地位。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有五个国家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永久中立的地位。
接下来,本文将一一为读者进行介绍。
一个国家如何被国际社会承认为永久中立国?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希望世界是一个平和的,公正的世界。但是,实际上,在一些世界性大国和区域强国的操纵下,国际社会目前奉行的大多还是从实力地位出发的丛林法则。
小国往往容易受到大国的威胁和裹挟,从而违背自己国家、人民的意愿,卷入到本不应当卷入的冲突和战争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国家往往会在国际法中寻求能够避免被卷入战争的途径。
国人比较熟悉的瑞士,就是在几百年周边的战乱中找到了这样的途径。公元1815年,瑞士和周边的各个欧洲国家达成协议,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永久中立国。这种永久中立的地位受到了当时《维也纳公约》的认同。
两百年间,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地位一直得以延续,并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承认。
还有一些国家,他们的永久中立国地位并不是通过国际公约获得的,而是由本国的宪法和法律自行制定,并向世界各国宣布本国为永久中立国。
这样的永久中立国在宣布中立地位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其他国家往往会观其言,察其行,确定它是不是出自本心的,真心诚意的保持永久中立地位。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预备考察期”后,如果这个国家真切地遵守了中立的立场,其他国家也会逐渐的将之承认为永久中立国。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获得永久中立国的地位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签署国际条约获得国际法律地位上的保障;另一种就是作出中立承诺,并且能够谨守中立立场,从而获得其他国家的承认。
一个国家如果获得了永久中立国的地位,就要承担作为永久中立国的义务。这些义务主要包括:
约束本国公民不参与到交战国之间的战争中。如果本国公民自愿参加战争,在受到国际法惩治时不应加以干涉;
不能向交战双方的任何一方提供与战争有关的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任何援助;
不允许交战国因为战争需要利用本国的领土运输物资或者调动兵力。
简单来说,就是在交战国之间,永久中立国必须严格保持中立的立场,不拉偏手,不口是心非,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使得本国永久中立的地位得以巩固并获得更加广泛的认同。
前文提到的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国际公认的永久中立国,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通过国际公约获得永久中立国地位的国家。
那么,作为一个中欧小国,瑞士是如何获得永久中立国地位的呢?
唯一通过国际公约认证的永久中立国瑞士位于欧洲的中部,四周分别是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法国等老牌儿欧洲强国。
最早的时候,瑞士一带是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公元前58年,凯撒率领的罗马军队征服了这片区域,开始了罗马对瑞士地区的统治。
罗马帝国分裂之后,继续统治瑞士地区的西罗马帝国逐渐衰落,地盘被南下的日耳曼民族大幅压缩。
瑞士的东部和北部被日耳曼人占领,西部则被勃艮第人占领。这两个地区分别形成了现代瑞士的德语区和法语区。
公元1000年开始,瑞士地区被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范围。帝国政府将瑞士分割为许多贵族领地,瑞士进入了诸侯林立的时期。
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百年后,瑞士地区的几个主要的诸侯组成了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同盟,这就是现代瑞士最早的起源。
此后,瑞士军队的战斗力在欧洲历史上的多次战争中得以体现,其彪悍的民风,高超的武艺,娴熟的战斗技巧,成为了欧洲很多国家的噩梦。每个试图占领这里的国家都没能在瑞士身上获得甜头儿。
就这样,公元1648年,瑞士获得了真正的独立地位,成为被欧洲各国认可的主权国家。此后,瑞士仍然经常被卷入欧洲内部的战争中,也不断的向各国展示其强劲的战斗力。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拿破仑一度占领了瑞士,但是没过多久,就被瑞士人民赶出了国境。
这可能是瑞士遭到的最后一次入侵,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国家实质性的对瑞士发起过军事打击。
公元1814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讨论推翻拿破仑统治后的欧洲新局势。这次会议以及后面的一系列附加会议一直持续到1815年。
瑞士也参加了这一系列的会议,在会议达成的最终协议里,瑞士被欧洲各个国家认可为永久中立国。
此后,不管是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一战还是二战,瑞士都没有被卷入,切实的维护了本国永久中立的立场,也由此成为了战争交战各方进行和谈磋商的首选国家。
瑞士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当了二百多年永久中立国,还是因为瑞士军队在历史上的优异表现,使得欧洲列强无法对其进行真正的征服。
瑞士的各种资源并不丰富,物产也并不丰盈,列强占领这个地方能够获得的收益本身就不多;而同彪悍的瑞士人进行战争,列强不免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性价比极低。这是瑞士能够保持中立立场的重要原因。
同时,瑞士的地理位置正处于欧洲中心,距离欧洲各国家的距离大体相同,是一个理想的举行洲际会议的地点。
凡此种种,瑞士在欧洲的政治格局中获得了一种相对的战略平衡地位。如果有一个国家想要破坏这种战略平衡,往往会受到其它国家的抵制,因此,瑞士也可以说是在列强的夹缝中获得的中立。
其他四个被普遍认可的永久中立国除了瑞士以外,当今社会还有四个国家被国际普遍认可为永久中立国。这四个国家中,欧洲有两个,亚洲有一个,中美洲有一个。其中,欧洲的两个永久中立国分别是奥地利和爱尔兰。
奥地利的主体民族是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上,奥地利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统治区域,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在这里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统治。我们熟知的,一战中的奥匈帝国就是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的简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奥匈帝国解体,分裂成了很多散落在东欧和东南欧的小国。其中,作为主体地区的奥地利成立了单独的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但是没过多久,这个新的共和国就被纳粹德国兼并,原因在于希特勒想要建立梦想中的,由全部德语区组成的大德意志帝国。
二战中,奥地利作为纳粹德国的一部分同样参与了轴心国一方发起的非正义战争。战后,奥地利被盟军占领。1955年,奥地利通过签署《奥地利国家条约》获得了独立地位,然后在1959年,宣布本国为永久中立国。
位于英国西部爱尔兰岛上的爱尔兰共和国,是欧洲另外一个永久中立国。
尽管距离英国仅隔了一道海峡,但是爱尔兰和英国却是累代的世仇。爱尔兰的主体民族凯尔特人就是被英国的盎格鲁-萨克逊人赶到爱尔兰岛上的。
因此,长期以来,爱尔兰一直承受着大英帝国对其施加的各种压力。公元1541年,爱尔兰被兼并,成为不列颠王国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公元二十世纪初,爱尔兰人开始了反抗大英帝国的起义斗争。在1937年,爱尔兰南部二十六郡组成了爱尔兰共和国,脱离了英国的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爱尔兰没有站在交战双方的任何一方,而是严格保持中立。其坚决的态度甚至一度引起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不满。丘吉尔曾试图军事占领爱尔兰,将其变为英国的战略后方。
二战结束后,爱尔兰通过了新的宪法,宣布本国成为永久中立国。这一地位也在不久后获得国际上的普遍认可。爱尔兰也是西欧地区唯一没有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欧洲国家。
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历史上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公元1821年独立成为一个国家。此后,哥斯达黎加曾经加入由墨西哥主导的中美洲联邦,成为其中的一个联邦成员。
哥斯达黎加在1848年再次独立,成为现在的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在1983年,哥斯达黎加通过新的宪法,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
同时,哥斯达黎加还解散了国家的军事武装力量,仅保留警察和安全部队维护社会治安,由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取消军队的国家。
哥斯达黎加不属于那种依靠自身实力震慑四方,从而获得永久中立地位的国家。这个国家本身的体量并不大,又处在美国霸权的核心区域,外部环境谈不上有多好。
哥斯达黎加之所以放弃军队,进而获得永久中立地位,凭借的是国际法和道德领域的约束能力。它的中立地位能够保持至今,实属不易。
位于中亚地区的土库曼斯坦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土库曼斯坦原本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在苏联解体后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土库曼斯坦独立后,加入了由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在1992年,土库曼斯坦通过了第一部宪法,宣布建立民主、法治和世俗的国家;奉行积极中立,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
1995年。土库曼斯坦对宪法进行了修改,将土库曼斯坦的中立国地位写入了宪法,并获得了当年联合国大会的承认,也由此成为了最新的永久中立国。
结语除了这五个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曾经获得了永久中立国地位,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永久中立的立场。
西欧的比利时和卢森堡早在十九世纪就宣布本国将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地位,做永久中立国。但是,在一战和二战中,这两个国家都没有逃脱德国的入侵。
二战结束后,这两个国家相继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这个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成员国,因此也就失去了永久中立的地位。
北欧的瑞典和芬兰,奉行了几十年的永久中立政策。但是,俄乌冲突之后,这两个国家借口受到俄罗斯的安全威胁,在2022年9月相继申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因此也自动丧失了永久中立国地位。
所以,你看,如果我们翻阅2022年上半年的文献,会发现当时的世界有七个永久中立国。但是,仅仅半年之后,就只剩下五个了。而其中的瑞士、爱尔兰、奥地利都有过明显偏袒乌克兰的举动……
再过半年,不知道世界上的永久中立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参考文献1、中国新闻网:《中立国不再中立,谁损失最大?》
2、澎湃新闻:《涨知识|世界上7个“永久中立国”是怎么来的?》
永久中立国有哪些推荐文章3:世界上7个“永久中立国”是怎么来的?
如果要问世界上有谁是“中立国”,大部分人会答出瑞士。可实际上,世界上受到国际承认的“永久中立国”有7个,分别是瑞士、奥地利、瑞典、芬兰、爱尔兰、哥斯达黎加和土库曼斯坦。那么,为什么只有这7个国家能成为“永久中立国”,他们的永久中立地位又是怎么来的?事实上,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能做到“中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不知道,除了上面的7个“永久中立国”,又有4个自称的永久中立国:列支敦士登、梵蒂冈、摩尔多瓦和柬埔寨。更少有人知道的是,还有4个曾经的“永久中立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老挝。这些国家都想中立,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但世事无常,有的国家想严守中立,却国破家亡;有的国家则想利用中立身份左右横跳,结果下场悲惨。所以,保持中立真的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然而,依旧有7个国家得以在复杂的国际局势成功得到中立地位,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文 | 郭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原文首发于2022年3月5日,标题为《世界上有7个永久中立国,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瑞士
这7个国家能保持中立的原因各不相同,先从瑞士讲起。瑞士是一个欧洲小国,全国面积仅为4.1万平方公里,而且国土内山地丛林居多,自然资源匮乏。这种环境下成长的瑞士山民民风彪悍,真不是好惹的。历史上,瑞士人以能征善战著称,瑞士地区一度以“君王坟场”闻名。比如瑞士人曾击败过波西米亚国王奥拓卡并让其身死沙场,他们还击败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大军,并将皇帝本人用长戟拉下马来打死。后来,连利奥波德三世也被瑞士人打败,本人也在战场上身亡。欧洲近代军队开创者的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集中了当时西欧地区的精锐部队讨伐瑞士,结果也败下阵来。最后,法国人和瑞士人签订了条约,他们成了瑞士雇佣兵的雇主,这才把瑞士人纳入麾下。转折点发生在1515年马里尼亚诺战役,当时交战双方是法国和意大利,但死得最惨的却是瑞士人。因为法国和意大利都大量雇佣瑞士雇佣军,交战结果是瑞士人成批被当成炮灰死伤惨重。这场战争结束后,瑞士人痛定思痛,开始对自身地位进行反省,反省的结果是,他们决定在日后尽可能保持中立,不掺和欧洲的战争。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瑞士地处西欧战略要地,想在这里获得中立难比登天。但瑞士人硬是靠着自己出众的战斗力做到这一点,无论是谁,想攻击瑞士都会付出极大代价。瑞士人的努力也最终获得了回,整整300年后,在维也纳会议上,与会各国一致同意把瑞士列为永久中立国。靠着自己的中立地位,瑞士在后来的两次大战中都幸免于难。不过,瑞士能避免战争,除了跟他们严守中立的态度外,就是瑞士全民皆兵,随时准备投入战斗。而且欧洲各国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地方来私下交易,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瑞士的“永久中立国”身份,就被国际社会所承认了。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