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sheng
huasheng推荐文章1:吃花生,能养生!研究发现:花生能让血管更健康,每天吃多少好?
郑先生今年50岁,是一家通讯公司的项目经理,平常他无肉不欢,基本上顿顿都得有肉。看着他不断走形的身材,妻子劝诫他少吃点肉,可他也不当回事儿。
一年前,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郑先生被查出了高血脂,医生告诉他一定要控制饮食,要注意血管健康。
后来听朋友说多吃花生能够降血脂对血管好,他就一直在不停地吃花生,每天吃一小袋,试图通过吃花生来控制血脂。
可过了半年之后去复查,却发现血脂不但没降下来,反而总胆固醇含量还升高到5.8mmol/L。郑先生不明白,怎么他吃花生却没有效果呢?
一、每天一把花生,是升血脂还是降血脂?花生被称为“长寿果”,是人们常吃的坚果和下酒菜食材,关于花生的研究有很多,那花生到底是升血脂还是降血脂呢?
2021年,《Stroke》杂志曾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对74793名年龄在45-74岁之间的日本成人,进行了15年左右的调查随访。
结果发现:平均每天吃4粒左右花生的人,要比不吃花生的人,患缺血性中风、全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降低了20%、16%以及13%。
实际上,花生中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助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另外花生还能增加饱腹感,起到益智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花生摄入量应该控制在10克左右,不宜食用过多。而郑先生之所以吃花生会升高血脂,和过量食用花生有很大的关系。
二、吃花生能“软化血管”吗?在众多的坚果中,花生价格便宜又烹饪方法多,深受人们的欢迎,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花生能软化血管、清除血管垃圾等的说法,那吃花生真的能“软化血管”吗?
首先血管是不能软化的。
尤其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使用什么办法都不能逆转的。一般少数人或可实现斑块的回缩,大多数人能稳住就是万幸了,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预防。
而用醋泡花生也不能软化血管,其实醋泡花生和普通的花生相比,营养是一样的,只不过味道不同而已,用醋可以消除花生带来的油腻感,起到增强食欲、开胃的功效而已。
三、提醒:6类人常吃花生,或有害花生虽然营养价值高,性价比高,但有些人并不适合吃花生。
花生的嘌呤、蛋白质、油脂、脂肪含量比较高,吃多了会增加痛风的发作风险,对于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慢性肾病患者也不利于病情恢复。
因此,高尿酸及痛风患者、慢性肾病患者、肝胆疾病患者,以及肥胖、血脂异常的人群,不适合吃花生。那平常怎么吃花生才算健康呢?
1、尽量吃水煮花生
花生的烹饪方式,尽量选择煮或炖的方式,能更好的保留花生的原始风味和营养。
2、莫贪嘴
花生本身油脂含量比较高,吃多了会增加肥胖的风险,建议每天要控制好食用量,尽量在15克-20克左右为宜,不要贪嘴。
3、少吃油炸花生
经过高温油炸的花生,不但热量高,而且其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等物质会被破坏,营养价值也会降低。
花生是很多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食物,既能做下酒菜,也可以当零嘴。但建议平常尽量要吃水煮花生,少吃油炸花生,也不要过于贪嘴。
参考资料:
[1]《研究表明:每天吃4-5粒花生,有效降低中风、心血管疾病风险!》.科普中国.2022-01-22
[2]《这些传说能软化血管的食物,统统是假的!》.家庭医生.2016-11-24
[3]《花生是有害还是有利?怎么吃更健康?》.健康时.2022-03-27
未经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huasheng推荐文章2:花生是糖尿病的“加速器”?医生:保护胰岛,牢记 2吃、3 不吃
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正悄然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健康。它的发展往往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但有时候,一些看似微小的饮食习惯,却可能成为加速病情发展的“隐形推手”。
花生的双重角色
花生,作为一种常见的坚果,因其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被许多人视为健康的选择。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花生的影响并非绝对正面。适量食用花生可以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但过量摄入或食用油炸、糖霜花生,则可能成为血糖上升的“加速器”。
想象一下,花生在炒制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油脂,这些油脂不仅增加了食物的热量,还可能延缓胃排空速度,导致血糖水平长时间处于高位。此外,糖霜花生的高糖分含量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血糖的波动。
保护胰岛的关键饮食
为了保护胰岛功能,糖尿病患者需要在饮食上进行精细的选择。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饮食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减轻胰岛负担。
低GI食物:血糖稳定的基石
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这类食物能够在摄入后缓慢释放葡萄糖,避免血糖迅速上升,从而减轻胰岛的负担。想象一下,低GI食物就像是一杯温水,温和而不刺激,让血糖平稳上升。
我曾遇到一位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女性患者,她的血糖控制一直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的胰岛功能逐渐减退,甚至出现了间歇性低血糖的现象。经过详细的询问,她透露自己平时吃的主食大多是白米饭和白面包。尽管她控制了糖分的摄入,但这些高GI食物的频繁食用,导致每次进餐后血糖水平迅速上升,胰岛不得不快速分泌胰岛素以应对高血糖。长期如此,胰岛功能逐渐受损。
经过调整饮食,她开始用全麦面包、糙米和燕麦等低GI食物替代高GI主食。几个月后,她的血糖波动趋于平稳,胰岛的负担大大减轻,低血糖的情况也不再频繁出现。这正是低GI食物在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中的重要作用。
健康脂肪:胰岛的保护伞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并非所有脂肪都对糖尿病患者有益。健康的脂肪不仅不会影响血糖水平,还能保护胰岛,帮助稳定血糖。
我遇到过一个男性患者,他的糖尿病已经有些年头了。虽然他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但总感觉血糖不太稳定。经过详细询问,他告诉我自己每天摄入了很多动物脂肪,尤其是炸鸡和猪油等食物。尽管他没有吃过多的糖,但饱和脂肪的摄入量过高,不仅导致体重增加,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产生了负面影响,进一步加重了糖尿病的症状。
于是,我建议他改为摄入更多的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和鳄梨。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帮助减少胰岛的负担。坚果中的健康脂肪和纤维也能帮助控制血糖波动,而鳄梨则是低碳水化合物、高纤维的食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有助于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避免加工食品:减少隐形负担
加工食品在现代社会非常常见,但它们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却是一个“隐形的敌人”。这些食品往往含有高盐、高糖成分,长期摄入不仅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还可能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
我曾接诊过一位长期从事IT工作的男性患者,他平时的工作非常繁忙,午餐大多选择快餐或外卖。这些食物大多是高盐、高糖的加工食品。尽管他控制了主食的摄入量,但这些加工食品的隐形糖分和盐分却悄悄影响了他的胰岛功能,导致血糖越来越难以控制,胰岛素抵抗也日益严重。
我告诉他,首先要避免过多摄入这些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中的高盐和高糖成分会使身体产生更多的炎症反应,长期摄入不仅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还可能加速糖尿病的并发症发展。尤其是包装零食、快餐和冷冻食品,它们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和防腐剂,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简直是“加速器”。
控制高糖食品:减轻胰岛负担
糖尿病患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食品。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要控制糖分的摄入,但依然有不少人习惯性地吃甜食,或者觉得“偶尔吃一次也没关系”。但实际上,这种“偶尔”的高糖摄入,往往会对胰岛造成较大的负担。
我接诊过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她刚开始确诊糖尿病时,血糖水平波动较大。她告诉我自己很喜欢吃甜食,尤其是巧克力、蛋糕和冰激凌。虽然她已经开始控制主食,但偶尔还是会吃些高糖食品。每次吃完甜点后,她都会感觉血糖飙升,身体也变得异常疲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她开始严格控制甜食的摄入,逐渐改善了血糖波动和体力问题。
减少红肉摄入:降低并发症风险
红肉,尤其是加工过的红肉,如香肠、腊肉和培根,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红肉不仅会增加体内的饱和脂肪,还可能加重胰岛素的抵抗性,长期摄入红肉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我曾接诊过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的糖尿病已经发展到中度,并伴有轻微的高血压。通过询问饮食习惯,他透露自己经常吃红肉,尤其是加工肉类。这些食品虽然美味,但含有的脂肪和钠盐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构成了威胁。我建议他减少红肉的摄入,尤其是加工过的红肉,改为食用更多的鱼类、禽肉和植物性蛋白。通过调整饮食习惯,这位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这些饮食选择的改变,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还能减轻胰岛的负担,为糖尿病的长期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你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有何看法?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
huasheng推荐文章3:花生的营养成分和健康益处,以及注意事项,医生一文说清楚
huasheng推荐文章4:花生是增肥还是减肥食品 什么人不能吃花生
“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打一样食物――花生,没错,就是花生。花生不仅仅有着有趣的颜值,还拥有着极大的营养价值呢。不管是生吃还是熟吃,无论是清蒸还是爆炒,任它以何种形式出现在餐桌上,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但是,吃货朋友们又开始担心了,花生吃了会不会变胖呢?花生是减肥食品还是增肥食品呢?花生又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呢?
其实过去很多的人都觉得花生是属于增肥食品的。的确,我们所食用的花生都是花生的子叶部分,而这一部分是储存花生生长所必须物质的地方,所以子叶中都含有大量的油脂类物质,吃货们吃太多的确容易发胖的。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且最近还有研究发现花生中还含有一种叫做叶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发,可以帮助消化掉许多对身体不利的胆固醇和脂肪,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花生还有利于减肥呢,可以帮助消化,对身体也很好呢。其实不管吃什么东西,只要注意摄入量,然后平时多注意锻炼运动,对于长肥都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的。不过还有一点要注意的,花生可不是人人都能吃的,有些人可是不能吃花生的哦。
花生是属于坚果类的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高蛋白和脂肪,这些物质都是不易消化的,所以患有胃溃疡或者其他肠胃疾病的人来说就要尽量少吃这种食品。还有,患有痛风症的患者也不要吃太多花生或者尽量不吃,因为之所以痛风就是因为体内嘌呤含量过高,而像花生这种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进入体内后就很难消耗掉多余的嘌呤了,这样就容易导致嘌呤含量的升高,从而加重痛风的现象了。另外像进行了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也要尽量不吃花生,因为人体内胆囊分泌的胆汁就是可以用来消化脂肪的,在没有胆囊的情况下进食这类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那这些脂肪就无法消化而囤积在体内了,这样对人的身体都是及其不好的。
任何事物都是像双刃剑一样的存在,食物也是这样,就拿花生来说,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对有些人来说好,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就不好了。所以,不管我们在吃任何东西之前都要先对某一事物进行一定的了解。
huasheng推荐文章5:花生是“血管清道夫”?每天吃一把,有益还是有害?告诉你答案
刘大叔今年66岁,自退休后每天都要去公园晨练,有一天晨练碰见了一个好友,两人聊天中刘大叔说他患高血脂好多年了。
好友说可以吃点花生,也能降低血脂,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刘大叔回家和妻子说了一下,没想到挨了妻子的一顿说,让他还是听医生的吧,不要相信些旁门左道。
花生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它真的有这么大的功效吗?
一、花生是“血管清道夫”?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甚至要比癌症来得更为可怕,而且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有说法称花生是血管清道夫,这是真的吗?
《STROKE》杂志上曾经发表过一项研究,指出平均每天吃四五颗花生,能够降低人们患缺血性中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对74793名日本成年人进行了15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平均每天吃四五粒花生的人,要比不吃花生的人全脑卒中风险降低16%,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20%,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3%。
二、每天一把花生,有益还是有害?花生是一种价格相对便宜又常见的坚果类食物,平常可以做成各种美食,也可以直接烹饪出来作为下酒菜,有人说每天一把花生有助于身体健康,那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
花生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不饱和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镁、钾、磷、烟酸等物质。花生皮中还含有白藜芦醇等抗氧化物质,其中不饱和脂肪、烟酸、镁等物质,还有预防斑块形成的功效,但这几类人不建议多吃花生。
1.肝胆疾病患者
肝胆疾病患者摄入花生过多,会导致肝胆负担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即便要吃,最好也选择蒸煮的烹饪方式,少量多次食用为宜。
2.血栓患者
花生本身有止血的功效,很容易促进血栓的形成,因此建议血栓患者要少吃。
3.肠胃疾病患者
花生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食用过多会导致加重身体肠胃部分的负担,生花生更是吃多了可能会引发腹泻,因此要少吃。
4.皮肤油脂旺盛、冒痘痘的人
花生中的脂肪含量很高,吃多了会导致毛囊油脂分泌过多,建议油性皮肤不要吃太多花生。
三、醋泡花生更健康?假的!有说法称醋泡花生更健康,这是真的吗?一定要科学饮食,不要相信一些谣传。
其实醋泡花生并不能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来延缓血管硬化的来临,那花生怎么吃才健康呢?
花生可以选择蒸煮的方式来烹饪,搭配其他的一些豆类,做成杂粮饭、杂粮粥等,对营养物质的破坏较小,相对更为健康一点。平常要避免食用霉变的花生,其中会产生致癌物黄曲霉毒素,遇到一定要及时扔掉。
花生虽然营养价值高,适当食用还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但建议肝胆疾病患者、血栓患者、肠胃病群体、油脂分泌旺盛的人也要少吃。平常最好选择蒸煮的方式来做花生,相对健康又营养。
参考资料:
[1]《每天吃4、5粒花生,就能降低中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国生物技术网.2021-09-11
[2]《花生号称“长生果”,但这几类人一定要少吃!》.CCTV生活圈.2018-07-09
[3]《花生健康又便宜,但有2大食用禁忌!不知道太可惜》.腾讯医典.2019-12-25
未经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huasheng推荐搜索词:
1.华生
2.华胜天成
3.画圣
本文标题:huasheng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