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在哪里推荐文章1:三星堆遗址所在地,是一座适合养老的宜居城市,美丽且房价物价低

  这几日三星堆登上热搜,3月20日必将是中国考古界一个重要的日子,考古工在新发现的五号坑中,发掘出土大量的青铜器及黄金制品,其中包括一张独特的黄金面具。


  三星堆的发掘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三星堆之前出土的青铜人像、青铜器具、玉器、金杖等文物,既美轮美奂又神秘异常,它们每一件都是人类举世瞩目的珍贵文物。


  我们都知道三星堆遗址在四川,但具体在何处、在哪一座城市,就并非人人都清楚了。其实,三星堆遗址所在的地方,是一座极为美丽宜居和适合养老的文化历史名城。


  它就地处“天府之国”成都北部20几公里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它被誉为“成都的后花园”,自古以来就素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的说法,它就是广汉。


  广汉古称汉州,别名雒城,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四川首批扩权强县和试点县。广汉因其美丽,而惯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意识,所以说广汉是宜居和养老的典范城市,这话是中肯恰当的,且理由很充分。


  广汉南距成都市区20多公里,北距德阳市区19公里,成都二绕、宝成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成兰铁路、成绵高速等许多高速公路和交通干线穿境而过。而且成都地铁18号线的S11线不久将建成通车,同时接驳成都地铁16、17号线的S10、S12线已完成规划,未来广汉将被成都经济圈所覆盖,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广汉年平均气温16.3℃,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城区拥有“四河八岸、五湖十园”的亲水近绿城市景观体系。广汉城区面积39.8平方公里,绿地公园、城市绿道、慢行步道、运动广场、生态景观星罗棋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2.3%,是名副其实的全国森林城市。


  广汉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雒城和明代古寺龙居寺,以及广汉文庙、广汉东禅寺、汉代古墓群。还有金雁公园、金雁水苑、房湖公园、马牧河公园、湿地公园、运动公园、燕子河生态湿地公园、狮子堰市政公园等等城市公园,所以它也是四川境内著名的旅游名城。


  广汉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6家,其中集智慧型和科教型为一体的广汉市人民医院久负盛名。同时广汉的文化教育体系配套完善,其中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世界知名、亚洲第一的蓝天大学,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


  民间有“四川美食不一般,地道川味在广汉”的说法。广汉美食文化历史悠久、灿烂多彩,其中的连山大刀回锅肉、广汉缠丝兔、兔儿老壳等等美食总能令人神往。


  广汉自古就有“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如今广汉拥有粮食、蔬菜、水果、油菜“四大基地”,四季瓜果飘香、终年鱼米满仓。粮油集中种植规模在四川省排名第一,水稻、小麦屡创四川省单产纪录,是四川重要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说起宜居养老,广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物价房价稳定合理,居民生活舒适惬意。


  三星堆遗址所在地的四川广汉,您有没有去过呢?不妨去走走看看,然后见证一下我的观点,看看它到底是不是一座宜居养老的美丽小城。


  蜀黍在这里写了很多的文章、拍摄了很多的视频,但是仍然觉得不过瘾,依然想用更直接的方式跟你交谈,蜀黍愿意蹲坐在温暖阳光下的一处墙角儿,坐在小板凳上,慢条斯理地再给你讲讲最新的旅行故事,也许这一讲,就是一生!请你关注我吧,我们路上不见不散。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推荐文章2:中国最与众不同的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出了多个世界之最

  芒果旅行日记:中国地大物博,上下五千年历史,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都藏着无数珍贵文物,每一个省和自治区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展现所在地的文物和文明,其中文物最丰富国宝最多的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院,而最与众不同的则是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出土了多个世界之最,里面的文物件件骨骼清奇,与中原文明截然不同,以致很多人怀疑那是外星人文明,下面就跟着芒果前去一探究竟。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畔,距离成都40公里,里面展示的文物出土于三星堆遗址,因其造型独特一度震惊世界,又因没有出土文字而引发众多讨论和猜测,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留下的文明,有人说这是古埃及文明,但比较靠谱的推测则是三四千年前的古蜀文明。


  关于古蜀文明,最出名的是唐代诗仙李白的《蜀道难》中的两句诗“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但是在先秦文献中则几乎没有任何记载。直到东晋才有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了关于古蜀国的历史和传说,而三星堆博物馆及遗址则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且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到4000年前。


  那么,三星堆遗址到底出土了哪些国宝?为何会引发如此众多的争议和猜测呢?一起来看看。


  一、世界上最早也是最高的青铜神树


  也是三星堆的镇馆之宝,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境的文物,年代大约在商朝时期,高396厘米,树干笔直,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上有27个果实九只鸟,树侧还有一条龙蓄势待飞。


  有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扶桑树,鸟代表金乌(太阳),神树连接着天地,蜀王或巫师可乘龙登天,沟通人神。南派三叔《盗墓笔记》中的通天神树即于此。


  二、世界上最早的金杖


  年代大约在3600年前,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引人注目也是专家争议最多的稀世珍宝之一,让人想起埃及法老的权杖。金杖长143厘米,直径2.3厘米,重463克,里面本来应该是包裹着木杖,因为年代久远已经炭化了,只剩一层金皮。


  金杖上面雕刻有图案三组:第一组是两端各雕着一个对称的微笑人头图像、头戴五齿高冠,耳垂三角形耳坠;第二组是两只头部相对的鸟;第三组是两条背部相对的鱼;鸟和鱼的颈部各叠压着一根箭翎。


  专家推测,鸟和鱼能代表的是古蜀王鱼凫,鱼能够深潜到水底,鸟能够飞到天上,也许象征的是蜀王具有上天入地的神通,因此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


  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通高2.62米,重约180公斤,头戴高冠,脚戴足镯,身穿窄袖衣,两臂呈环抱状,双手环握中空,赤足站立于方台底座上,专家推测,人像代表的是一个正在作法的具有通天异禀的大人物,其双手握着的应该就是金杖。


  青铜大立人像衣服纹饰繁复,有龙纹、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戴饰,其制作之精美细腻,在夏商周考古史上亦绝无仅有。


  四、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


  眼球呈圆柱状凸出16厘米,双耳犹如戈形,嘴巴裂开到耳朵下方,额正中有一个小方孔,造型十分夸张,这可能就是古蜀人想象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也可能是古蜀王蚕丛的化身,因传说中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五、戴金面罩铜人头像


  是三星出土的的青铜人头像中极具代表性的文物,金面罩上齐额,下包颐,左右两侧罩耳,耳垂穿孔,眼眉镂空。这种戴金面罩的人头像在商周时期中国其他地区未曾出土过,因此它应当是古蜀国特有的文化现象,金是古蜀人尊贵的象征,戴金面罩的人应该具有特殊的身份地位。


  六、青铜太阳轮


  这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具“穿越感”的文物,因为造型实在太像现代的汽车方向盘。专家认为这是古人塑造的太阳,太阳轮上有小孔,可能是要把他们钉起来,作为太阳的象征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而它的真正用途只能期待后来人解开了。


  除了以上介绍的国宝文物外,三星堆还有很多造型各异的文物,如青铜人首鸟身像、青铜摇钱树、青铜怪兽、金箔璋形饰、高脚“火锅”、陶猪等等。相比其他博物馆文物,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简直像外星文明,骨骼清奇让人眼界大开,如果到了成都一定要去看看。


  1、交通:可在春熙路、武侯祠、宽窄巷子等地点乘坐景区直通车直接到三星堆;也可在成都东站乘坐高铁到广汉站(车程18分钟票价18元),再打车到三星堆博物馆)。


  2、门票:72元(一定要租讲解器或者请讲解员)。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推荐文章3:三星堆遗址曾是古代国家都城?一文带你了解这座神秘古城

  三星堆遗址8个祭祀坑备受关注,其实,三星堆遗址很可能还是一个古代国家的都城。它的面积大约有3.5平方公里,这个规模不输中原地带的古王朝都城。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这座神秘的古城。


  三星堆古城规模不亚于中原都城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 雷雨: 文明肯定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城。三星堆城说起来很大,但是它不是一步形成的。我个人认为它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先有小城,然后再做另外几个小城,最后才形成整个3.5平方公里的这样一个三星堆大城。


  而三星堆古城的发现到确认,也是一步步完成的。1990年,考古人员在东侧发现了土坯砖,东侧城墙确认。1992年西侧城墙得到确认。1994年发现南城墙。直到2015年,考古人员在城址西北部发现了青关山城墙,此时,三星堆古城的轮廓才逐渐明朗。


  北京大学教授 孙华: 在三星堆的城市北面我们发现了有宫殿,就是青关山的那个长五六十米的大型建筑。它的分区是很明确,城市规模只略小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


  据介绍,三星堆古城的规模与同时代的城址相比,虽然比商代早中期的首都郑州商城的外郭城要小,但比内城要大0.5平方公里。同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周边的商文化城址相比,规模又大一些。这座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古城中央,一段弯曲的城墙形如月亮,将古城分割成城中之城。根据考古发现,现在已将古城分为宫殿区、居住区、祭祀区以及城外的墓葬区。而8个祭祀坑,就大致位于古城西南的祭祀区。


  北京大学教授 孙华: 比较早的时候,它的宗教空间好像并不在现在三星堆这个地方。三星堆器物坑这个区域都是比较晚的东西,它以前好像在河的北面,到了最晚的时候才移到了河的南面。可能在三星堆的晚期,出现了一次礼制的、或者是宗教的改革,逐渐把人们的世俗空间和宗教空间,把它分隔开来,以这条河来做分别。


  孙华教授所说的河,就是穿城而过的马牧河。马牧河和月亮湾城墙,又将古城大致布局成田字形。而同时期中原城址,多由规划好的街道划分成井字形,借助自然水系,三星堆古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城市规划。


  北京大学教授 孙华: 三星堆它有这么一个都城,那么它肯定已经进入了国家的这个阶段。


  专家介绍,三星堆古城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它的辐射区域尚未发现二级三级城址,就连最基层的村落遗址,也极少发现。


  北京大学教授 孙华: 三星堆这个古代国家,它的国家结构可能与夏,与商有许多不一样。它对内,以浓郁的宗教作为一种统治的武器。对外掠夺、征服得太过分了,周围的这些村落失去了继续发展的这种可能性。这些人要逃亡,可能是一个不可持续的这样一种形式。所以这个三星堆的古城会废弃,另外的中心会兴起。


  随着十二桥文化中心遗址金沙的兴起,三星堆城里住的人逐渐减少,这个城市基本被放弃。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 雷雨: (古)蜀国的历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完完全全要靠考古发现印证这个神话传说中的内容。


  三星堆祭祀坑 年代大猜想


  关于三星堆8个埋藏文物的坑,究竟是祭祀坑还是亡国弃物坑?判断这几个坑的用途,是解开三星堆文明诸多谜团的关键之一。而判断这些坑的性质,更需要从坑的断代上开始。随着三星堆最新发掘进展,我们是否能进一步接近三星堆真面目呢?


  据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出版过一份三星堆考古告,这也是目前唯一出版的三星堆正式考古告。告显示,1986年发现的1号坑时间上早于2号坑。


  北京大学教授 孙华: 我们过去发现的1、2号坑,它只是这些坑群中间的一小部分,我们得到的信息是片面的。这两个坑还在这个场所的两头,中间还有6个坑,如果我们能够证明这些坑它是隔一段时间就埋一个,最好是有一个年代的距离。如果是一次埋的,看不出这个年代距离,那么它就不大像是祭祀的行为。祭祀一定是一个经常性的、规律性的行为。


  据了解,本次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最新发现的6个坑,已经发现6号坑和7号坑之间存在打破关系,也就是晚期坑挖在了早期坑上。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 雷雨: 6号坑打破7号坑,这一点有点让人匪夷所思。按理说这么重要的皇家级的这种祭祀坑,一定是有规划的,但是的确发生这样的现象了。那么很可能是这两个坑形成的时代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久远的,也许当时的规划师他已经忘了那个点还有一个家伙,是这样一种关系。这8个坑跟黄土层的关系有三种地层关系,起码从地层上来观察的话,它是有不同年代的。


  本次三星堆考古发掘领队雷雨介绍,新发现的6个坑,年代上晚于1986年发现的1号坑和2号坑,甚至可能与金沙遗址存在重合。据了解,目前考古研究成果表明,成都金沙遗址从三星堆脱胎而来。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 雷雨: 以前认为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是一前一后的,无缝衔接的。现在看起来,这6个坑可能晚,而且晚的还不是一点点,这也就意味着三星堆作为政治中心的下限时代还要往后推更多。但是既然金沙的上限在这摆着,这两者之间产生了并列式的叠压。作为个人来讲,古蜀国在那个时候是不是有两个首都?一个金沙一个三星堆?起码在几十年时间甚至会不会上一百年(时间)并存两个首都?这又是一种挑战。


  三星堆文明 真的消失了吗?


  3000多年以前,三星堆古城可能发生了一个神秘事件,几千件宝器被砸毁焚烧,并有规则地埋于地下。由于没有文字记载,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后世的考古专家伤透了脑筋。三星堆文明,是随着这些器物的埋藏,也同时消失了吗?


  据介绍,现在看到的三星堆城市格局最终形成于三星堆文化晚期,但不久这个城市就被废弃。随着三星堆1、2号坑的发掘,尤其是出土文物均有毁坏的痕迹,众多迹象表明,三星堆文化末期发生重大变故。因此产生了几种三星堆王国消亡原因的假说。主要包括外族入侵说、洪水灾变说,以及内部冲突导致衰亡的说法。


  北 京大学教授 孙华: 是不是由于敌对国家攻下了三星堆这个都城,烧毁它的宫殿神庙,把里面好的东西砸毁给埋藏起来。但是一般来说,如果是毁其宗庙,随便挖个坑埋了就是了。但这些坑挖得规规整整,而且还有方向性,方向都一样,而且跟城的方向,跟那些大型建筑的方向也都是一样的,就不太像是敌对国家的行为。


  洪水肆虐导致城毁一说,考古专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而内部冲突导致亡国一说,可以从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找到蛛丝马迹。碳14的断代技术显示,三星堆遗址进入了相对衰退期时,从三星堆脱胎而来的成都金沙遗址兴起。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发型大致分为辫发和笄发两大类。有学者认为,三星堆古城至少存在两个族群,大立人像为笄发,意味着该族群代表着神权阶层,而辫发者掌握着世俗王权。金沙遗址出土的小立人像,造型风格和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几乎完全一样,然而它的发式却是辫发,头上戴着太阳光环,腰里插着权杖。这表明辫发一族向南迁徙到金沙后,同时掌握了神权和王权。而三星堆,则可能毁于两个族群的内部冲突。


  北京大学教授 孙华: 如果是自己国家在一次突然的内部冲突中,失火破坏以后的这样一个埋藏行为,那么它就必须是同时的。如果通过这次考古发掘,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能够发掘出来,就可以证明或者否定我们过去提出的种种推测。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 雷雨: 现在一下子(又)发现6个,一共就是8个坑了。而且这些坑还有年代的早晚,有一些坑还有打破关系,也就是说晚期的坑把早期的坑破坏了,显然年代的差距还不小。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地方还有早期的先人的坑,年代差距已经大到这种地步了。


  金沙遗址距离三星堆遗址约40公里,这里出土了一件金冠带,同样以人面、鸟、鱼、箭一组图案,与三星堆金杖的图案相似,进一步印证金沙遗址是对三星堆遗址的传承。据介绍,金沙文化延续了五百多年,直到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秦灭蜀,金沙遗址被彻底废弃。盛极一时的三星堆文明,最终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推荐文章4: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推荐文章5:三星堆从何而来?探寻古蜀文明,打卡宝墩遗址

  :央视新闻客户端


  35??年前,三星堆文明问世,一醒惊天下;35年后,6个祭祀坑的新发掘,再被世界关注。古蜀寻根,文明溯源。文明的形成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总有成长过程。成都平原是否有三星堆文明孕育的基础呢?3月19日,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了天下之谜三星堆系列融媒体直播第三场《三星堆从何而来?探访宝墩遗址》,带网友一起探索以此遗址命名的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宝墩文化。


  为了更科学有效地展开考古挖掘工作,宝墩考古人员利用“探方”将发掘区分割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方格,按地层的堆积顺序,多学科协作依次挖掘。


  △宝墩遗址“探方”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量器物的出土,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测绘、无人机对宝墩文化时期遗迹的数字化采集,以及环境考古探究成都平原环境的变迁的取样过程。或许,宝墩考古会不断填补古蜀文明的空白,将为三星堆文化研究提供新钥匙。


  记者在采访中了得到,无论是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还是十二桥文化(金沙文化),在文字记载缺失较多的背景下,很多考古人员都变成了“拼图大师”,从发掘开始,他们将一片片零碎的小陶片进行晾晒、清洗、上号、修复等工序,最终将原物拼凑完整。


  宝墩遗址的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拼凑的不止是陶片,更是成都平原文明前夜的历史。


  宝墩遗址发现了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黍、粟及其它植物遗存,记者在现场看到植物遗存提取的全过程,还看到了出土的家猪骨骼,狗、鹿的骨骼。


  这些考古证据表明宝墩先民以稻作农业为主,兼有粟作农业;饲养家猪、狗;猎捕鹿、鱼、鸟、兔等生物作为食物的补充。稻-粟兼作农业体系和家畜饲养奠定了古蜀文明、乃至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


  从年代学上讲,宝墩文化早于三星堆文化。宝墩文化阶段,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的城址、遗址,证明了成都平原拥有孕育三星堆文明的文化沃土。宝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制陶、石器工艺、城墙修筑技术、建筑形态、生业经济上有明显的延续关系,应该说宝墩文化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的线索,三星堆文化是在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文明因素、长江中下游文明因素综合发展而来的。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推荐搜索词:

  

  1.三星堆遗址在哪里离成都多远

  

  2.三星堆遗址在哪里为什么叫三星堆

  

  3.三星堆博物馆在哪里

  

本文标题:三星堆遗址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