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号在上面的符号推荐文章1:标点符号的用法一一句号、问号

  句号、问号


  01


  句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和语气。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


  请您稍等一下。


  02


  问号


  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1.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例如:


  (1)你见过金丝猴吗?


  (2)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2.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1)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2)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注意:该不该用问号主要看句子是否真正发问,有没有真正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例如:谁都不知道他是谁。(一句就不能用问号)


  句号在上面的符号推荐文章2:公文写作中这些标点,你用对了吗?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一些标点符号经常被用错,影响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下面,笔者结合学习和实践,谈谈公文版头、主体、版记三个部分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


  版头部分


  一


  发文字号


  在发文字号中,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常见的错误用法有“[2021]21号”“(2021)21号”“【2021】21号”,应改为“〔2021〕21号”。


  二


  签发人


  一份公文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的签发人,那么每行的两个签发人姓名之间要空一字。常见的错误用法是在两个签发人姓名之间用顿号,如“赵××、李××”,应改为“赵×× 李××”。


  主体部分


  一


  标题


  公文标题多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但如果出现法律、法规、规章名称时,要加书名号。常见的错误用法有以下两种:


  (一)该用却没用书名号。如“关于印发××管理制度的通知”,制度属于规章,应改为“关于印发《××管理制度》的通知”。再如“关于订阅××日的通知”,日属于纸,当标题中出现纸名、刊物名、书籍名时,要加上书名号以避免歧义,应改为“关于订阅《××日》的通知”。


  (二)不该用却用了书名号。如“关于印发《2021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要点不属于法规、规章的范畴,应改为“关于印发2021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除例子中提到的“要点”外,意见、方案、计划、名单等非法规、规章性文件,一般不加书名号。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不等于“一律”,如《××部印发〈关于××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这里的“意见”虽然不是法规、规章,但是去掉书名号容易造成理解偏差。


  二


  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受理机关。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下行文往往有多个主送机关,同系统、同级别的主送机关之间用顿号,不同系统的主送机关之间用逗号。常见的错误用法有以下两种:


  (一)将主送机关全部用逗号隔开。如“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这里的分党委与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属于同系统、同级别,要用顿号分隔,应改为“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二)将主送机关全部用顿号隔开。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其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与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是不同系统的机关,要用逗号分隔,应改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三


  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也是非常容易用错标点符号的部分。常见的错误用法有以下八种:


  (一)结构层次序数后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规定:“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也就是说,第一层“一”后面要用顿号“、”,第三层“1”后面要用小圆点“.”,第二层“(一)”和第四层“(1)”后面不用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用法有“(一)、”“1、”“(1)、”等。


  (二)结构层次标题后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一是单独成行的一级标题后加了句号,如“一、加强思想建设。”这种情况下的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应改为“一、加强思想建设”。二是二级标题在换行分段时使用了句号。正确的是,二级标题换行分段时,标题末尾不加句号。如果使用句号则不需要换行分段,二级标题与后面文字直接接排,如“(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内容”。


  (三)连接号和间隔号使用错误。连接号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连接号的形式有短横线“-”、一字线“—”(标示时间、地域等起止)和波浪线“~”(标示数值范围的起止)。常见的错误用法有“北京-上海”“2-3m”,应改为“北京—上海”“2~3m”。间隔号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分界,间隔号的形式是“·”。要注意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用汉字数字表示时,只在一、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间隔号;当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月、日之间均用间隔号(半角字符)。常见的错误用法有“315”消费者权益日、“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应改为“3·15”消费者权益日、“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


  (四)概数之间、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并列的引号之间误用顿号。一是相邻或相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两个数字之间不应加顿号,常见的错误用法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四十层楼高”,应改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四十层楼高”。二是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一般不加顿号,常见的错误用法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用好振兴发展的‘定盘星’、‘指南针’、‘压舱石’”,上述书名号之间、引号之间的顿号应该去掉。


  (五)逗号与句号的误用。常见的错误用法有“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素质能力。××厅决定举办干部能力提升班”,句号之前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句首状语,因此句号应改为逗号。再如“××市是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该市为保护城市特色……”,第二个逗号之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句号。需要注意的是,除句首状语外,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较长的主语之后、较长的宾语之前等一般也都用逗号;句号的使用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而要看句子是否结束。


  (六)引语中句末点号使用错误。常见的错误用法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年轻干部要把提高政治能力摆在首位……”“要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善于抓住工作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句末点号(多为句号)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主要看引语本身是否独立成句。如果独立成句,那么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否则应放在引号外。因此,第一个例子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第二个例子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七)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使用不规范。常见的错误用法有“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做大做优文化旅游业(责任单位:各乡镇)。”要注意两点:句内括号紧跟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语末尾不用标点符号;句外括号放在被注释句子的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可以保留,否则就不用句末点号。因此,第一个例子中句内括号的句号应该去掉,第二个例子中的句号应该放“文化旅游业”之后。


  (八)正文结束语后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常见的错误用法有“妥否?请批示。”“特此公告”“特此通知”等。结束语是正文的组成部分,是全文的结束语,应使用标点符号。根据实际需要,结束语可以使用逗号或句号,一般不使用问号或感叹号。因此第一个例子的问号应改为逗号,后两个例子的结束语均应加上句号。


  四


  附件说明


  附件说明是为了说明公文带有附件时,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对应的名称。常见的错误用法有以下两种:一是“附件”二字后没有使用冒号(全角字符),如“附件1.×××”,应改为“附件:1.×××”。二是附件名称后使用标点符号,如“附件:2.×××;”。附件名称后不标注标点符号,应改为“附件:2.×××”。


  五


  附件


  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参考资料,应当另页编排,如果有多个附件,后面还需紧跟顺序号。常见的错误用法是顺序号后使用了冒号或小圆点,如“附件1:”“附件1.”。顺序号后不使用任何标点符号,上述两个例子应改为“附件1”。


  版记部分


  版记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要素。这一部分容易用错标点符号的是抄送机关,常见的错误用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抄送机关名称之间全部用逗号隔开或全部用顿号隔开,正确用法参见主体部分的“主送机关”。二是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没有标注句号,要注意在抄送机关最后加上句号。


  来 源:秘书工作


  句号在上面的符号推荐文章3:初中语文常考标点符号的用法(三)句号

  一、选择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喜欢阅读各类书籍,比如小说、传记、诗歌等。B.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我们一起去公园散步吧。C. 请你把这本书递给我。D.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在班级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答案:C解析:A 选项中 “等” 前面不需要加句号;B 选项是感叹句,句末应用感叹号;D 选项陈述句末尾用句号正确,但 A 和 B 选项有错误,所以本题选 C。下列句子中句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B. 他的爱好很广泛,喜欢绘画、音乐、运动等等。C. 今天是星期天,阳光明媚,我们一家人决定去郊外游玩。D. 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答案:B解析:“等等” 前面不应该用句号,应直接表述为 “他的爱好很广泛,喜欢绘画、音乐、运动等等”。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妈妈问我:“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我回答说:“很好。”B. 他每天都会锻炼身体,因为他知道健康的重要性。C. 我们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D. 这道题的答案是 A、B、C 还是 D 呢?答案:B解析:A 选项中 “很好” 后面应该用句号;C 选项是祈使句,句末应用句号;D 选项是疑问句,句末应用问号,所以本题选 B。

  二、填空题


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答案解析:这是一个陈述句,陈述了家乡的特点,在末尾应该用句号表示结束。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答案解析:“珍惜时间” 和 “努力学习” 之间是一种并列的关系,并且在逻辑上有先后顺序,中间用逗号表示短暂停顿,整个句子表达的是一种行动和目标,在末尾用句号表示陈述完毕。他非常喜欢阅读(,)每天都会花一定的时间读书(。)答案解析:“非常喜欢阅读” 表明一种爱好,后面 “每天都会花一定的时间读书” 是对这种爱好的具体体现,中间用逗号连接表示顺承关系,最后用句号结束这个关于他阅读习惯的表述。下列句子中缺少句号,请在适当的位置加上句号。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答案解析:“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 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关于养成生活习惯的建议,“早睡早起” 是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整个句子是陈述句,在末尾加上句号表示结束。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答案解析:“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描述了他在学习方面的表现,“认真听讲” 和 “按时完成作业” 是努力的具体体现,整个句子是陈述句,末尾用句号结束。我喜欢的运动有很多比如跑步游泳篮球(。)答案解析:“我喜欢的运动有很多比如跑步游泳篮球” 表达了对自己喜欢的运动的列举和总结,是一个陈述句,末尾加上句号表示结束。

  三、改错题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改正。我今天去了超市,买了很多东西,有水果、蔬菜、日用品等等。他是一个善良、诚实、有责任心的人。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答案:第一句中 “等等” 前面的句号应该去掉;第二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第三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找出下列句子中句号使用不当的地方,并改正。今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我们决定去公园游玩。他非常喜欢读书,每天都会花一定的时间阅读各种书籍。他的知识储备很丰富。我已经完成了作业,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比如看电影、听音乐等。答案:第一句中两个句子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可以改为 “今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我们决定去公园游玩。”,去掉中间的句号;第二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第三句中 “比如看电影、听音乐等” 前面的句号应该改为逗号,因为它是对前面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的举例说明。

  四、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从地下探出了头,树木长出了嫩绿的新芽,花儿们也竞相开放。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在忙着采蜜。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公园、郊外,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这段文字中共有几个句号?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答案:这段文字中有 3 个句号。第一个句号表示对春天到了之后大地整体景象描述的结束;第二个句号表示对花儿们开放状态及美丽程度描述的结束;第三个句号表示对人们在春天里活动描述的结束。如果要在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后面加上一句话,并且要使用句号,你会怎么加?答案: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它们的舞姿轻盈而优美。

  五、写作题


  请用句号正确地为下面这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从地下探出了头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芽花儿们也竞相开放我可以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答案: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从地下探出了头,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芽,花儿们也竞相开放。我可以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理由:第一句 “我喜欢春天” 是一个独立的表述,表达了的情感态度,用句号结束。“因为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后面详细描述春天的特点和景象,中间用逗号进行适当停顿,“花儿们也竞相开放” 是对春天景象描述的一部分,此处用句号表示这一阶段描述的结束。最后 “我可以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又是一个独立的表述,表明在春天的行为和感受,用句号结束整个段落,这样标点符号的运用使文章结构清晰,表意明确。


  句号在上面的符号推荐文章4:

  句号在上面的符号推荐文章5:句号在引号内还是外?

  在标点符号的具体使用中,有一个常见的难点,便是文章中引文末尾句号的位置问题。有时,引文末尾的句号需放在引号里,有时又需放在引号外。这常常让使用者感到困惑。下面,笔者将常见的几种情况分类进行解析:


  第一,引文是独立引用的,句号放在引号内。例如:


  (1)鲁迅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恩格斯告诉我们:“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打持久的艰苦战,绝不可能获得重大的成就。


  第二,引文作为话语的一部分时,句号放在引号外。例如:


  (1)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


  (2)正如老舍所说的那样,“剧则需要在人物头一次开口,便显示他的性格”。


  (3)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作“有物有序”。


  (4)文章高度评价了章太炎的严谨考据方法,认为章氏“继往开来之学”博大精深,“实为三百年来所未有”。


  第三,“某某说”插在引文中间时,前一段引文末尾可用逗号也可用句号,皆放引号内;后一段引文末尾的句号放在引号内。例如:


  (1)“没有了,”少剑波微笑着说,“只是那几个伤员和用不着的马匹带回去就可以了。”


  (2)“这方面的事情我不熟悉。”小李笑道,“隔行如隔山,我只懂音乐。”


  (3)“我喜欢春天。”她愉快地对老刘表白,“春天会给人带来希望。”


  第四,引文是几个并列的段落时,只在最后一个段落末尾的句号后加引号。(句号在引号内。)例如:


  他在文章中对此作了这样的说明:


  “演员应当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周围所有的人,注意他们的思想、行为、话语,以及各种个性化的惯常动作,并将观察所得灵活自然地运用到自己的戏剧表演上。


  “在观察中,要注意区分不同的人,注意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思维定式、个人爱好、职业习惯等等。


  “这些平日积累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对我们深刻理解戏剧中角色的精神世界、思想情感,塑造好各种不同的人物,是极有裨益的。”


  上面的四种常见用法中,第二种用法最容易出现句号放错位置的舛误。例如,把其中第一个例句末尾的句号误放在引号内,写成:“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显然不妥。因为,把标示全句结束的句号放在此引号内,导致全句缺少标示句子结束的点号。


  (:杜永道,系《语言文字》原主编)


  句号在上面的符号推荐搜索词:

  

  1.句号在上面的符号怎么打出来

  

  2.和平精英句号在上面的符号

  

  3.句号在上面的符号复制

  

本文标题:句号在上面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