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是核磁共振吗
DR是核磁共振吗推荐文章1:不用再去市中心医院检查了!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启用区内首台高端核磁共振设备
新民晚讯 (记者 郭剑烽)今天上午,仁济医院宝山分院核磁共振室正式开机。据悉,该院新引进的3.0T联影光梭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是目前宝山区第一台高端核磁共振设备,也是区域内最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之一。
图说: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启用区内首台高端核磁共振设备。大场镇 供图
相比于CT和DR,核磁共振具有软组织对比度好、多参数多角度成像、生理病理信息丰富、无电离辐射等优势,可在人体神经系统、腹部、脊柱、关节等全身各部位开展形态学与功能学检查,提供高清精准的影像诊断信息。它的投入使用将会极大地提高医院的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医院服务档次,为医院的学科发展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作为一家区域二级综合性医院拥有一级临床科室12个、二级临床科室12个、病区11个和医技科室10个,是宝山西南地区规模较大、设备较全、医技力量较强的一所综合性公立医院。未来,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将建成西南区域医疗中心,争创二级甲等医院,通过树立品牌、提升技术,放大优势医疗资源价值,更好的满足周边50万百姓的就医需求。随着MRI等先进设备的启用,医院的硬件设施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未来,64排CT、数字减影机、血管造影机(DSA)等现代化设备也将逐步投入使用。引进DSA设备后分院心内科、神经内科也将开展心脏介入治疗和神经介入治疗项目,届时医院周边的百姓就能体验到更好、更快、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开机仪式上,宝山区卫健委主任罗文杰指出,仁济医院宝山分院近年来在硬件设施改善、服务水平提升、医疗能力提高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赢得医院周边百姓的赞誉,为南大地区医疗保障乃至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希望今后医院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让更多百姓享受到医联体的红利。
DR是核磁共振吗推荐文章2:X光、CT、核磁共振,究竟哪个能把你看透?
一起揭秘放射科!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之一。
我们在医院检查的时候,有的医生会说:你先拍个X光,查出来有必要我们再拍个CT。
这让很多小伙伴们一头雾水:
为什么照了X光,还要照CT?
为什么不能直接拍CT呢?
为什么有时候要做昂贵的核磁共振呢?
这些令人一头雾水的问题,今天我们一一解答。
首先来看看这些基础性知识……
我们在放射科常见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射线摄片机、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CR)、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R)、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核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等。
1 X射线到底是什么?
X射线长这样哦
X射线摄片机,包括普通X射线摄片机、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我们常把X摄像俗称为拍X光。
它可对人体胸部、腹部、腰椎、四肢等部位进行正位、侧位进行摄影诊断。
2 X射线辐射高吗?
在获得影像同时,受检者也会接受一定的辐射剂量。但是,单次检查的剂量并不高。
但因为此类设备分辨率高,曝光成像时间极短,大大缩短了患者检查和等待的时间。
按照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联合发布的《射线装置分类》公告,X射线摄片机属于Ⅲ类射线装置,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使受到照射的人员产生放射损伤。
3 CT据说比X光看得清楚,是这样吗?
CT长这样哦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面包大家都吃过,如果把CT比喻成切片面包那就非常形象了。
我们可以看下图,现在把X光片的影像看作是后面那个还未切开的吐司,在最上面一层隐约可以看见一些由内向外发散的小黑点,但不是很清晰。
我们再给吐司做一个“CT检查”,把它切开成一片一片的。做完检查之后发现,里面竟然别有洞天!刚刚不确定的小黑点原来是一颗一颗的葡萄干,而且当中还有若干的葡萄干。
细细回味一下,相信大家能体会两者在影像学表现上区别了的吧!
所以,CT是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位进行断层扫描,获得人体被检部位的断面或立体图像。它可以提供人体被检查部位的完整三维信息,可使器官和结构清楚显影,清楚地显示病变。
CT检查对骨损伤、胸部疾病、心及大血管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必要的时候,CT是非常有意义的!
4 CT好,那我直接拍CT不行吗?
NO!
X光片和CT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作用,通过组织密度不同的人体后形成辐射线衰减强度不同的影像。
但是,CT辐射剂量较普通X射线机大,患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会更大一些,不宜将CT检查用于常规诊断手段。另外,CT在价格上也更昂贵。
如果在X光片上发现可疑的病变影像,又不能确诊时,我们才会再建议给予CT检查作为加强辅助。
5 核磁共振又是啥咧?
再举一个例子,相信大家都摇晃过矿泉水瓶。
在摇晃的时候,你会发现水分子会开始振动,我们的手能感受到这种振动,过一会儿水分子才会平静下来。
核磁共振也是这样。
核磁共振,英文简称MRI,是目前能用于人体身上最为精密和昂贵的医学成像设备之一。
它会使人体中所有水分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一致,这时磁共振机的磁场突然消失,身体中水分子的磁力线方向,突然恢复到原来随意排列的状态。
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戏说为是摇摇看的检查。
6 这么听来核磁共振辐射更大?
错!
核磁共振无射线伤害,不存在电离辐射,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
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病,需要观察软组织,优选核磁共振;同样,对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检查,核磁也是首选。
7 那我多花点钱,选择核磁共振不是最好吗?
核磁共振虽然没有辐射,但是价格较高,禁忌症也较多,且有些方面核磁共振不如CT。如:对肺小结节、骨骼结构的细节表现、骨折等。
所以究竟选择X光、CT还是核磁共振,都需要医生对症选择哦。
总结一下
X射线摄片、CT、磁共振成像已成为三驾马车,三者有机地结合,能使当前影像学检查既扩大了检查范围,又提高了诊断水平。
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大家可以不用谈放射色变,选择合适的放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的找到病因,更快地治疗疾病。
本文首发:江苏疾控(微信号:jscdcwx)
部分图片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李小荣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DR是核磁共振吗推荐文章3:通海积极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近日,通海县明确以通海县人民医院为该县医疗服务共同体牵头单位,以纳古、兴蒙卫生院的成功经验为基础,与县中医医院及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共同组建通海县医疗服务共同体。
近年来,通海县积极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了基层医疗综合服务能力。
2016年,通海县人民医院同兴蒙、纳古两家卫生院组建了紧密型医共体,对两家卫生院的人员、行政、业务、资产、财务、药品进行全面管理。截至去年底,县人民医院共对两家卫生院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进行室内外装修,使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购置了13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并派出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理人员到卫生院驻诊,使两家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均得到提升,常规的内科、口腔科、简单的外科疾病诊治顺利开展起来,大力推行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医推拿、中药封包、中频治疗等治疗,使兴蒙乡、纳古镇及周边乡(镇)群众就近享受到了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与此同时,为方便病人就医,县人民医院还每日派专车到卫生院接送患者到县人民医院进行彩超、CT、DR、核磁共振等检查,相当于让住院患者在一级医疗机构就诊享受了在二级医院就医的医疗待遇。
随着兴蒙、纳古两家卫生院诊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就诊患者增加,卫生院自身也得到发展,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均大幅增长。
下一步,通海县将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有序有效开展,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深入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完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新格局,在建立机制、完善制度、突出特色和取得实效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全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玉溪日特约记者 师云波)
编辑:何蕾
DR是核磁共振吗推荐文章4:X光、CT、核磁共振,有何不同?“拍片”的辐射到底有多大?|一问医答
图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11月8日为“国际放射日”。1895年这一天,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人类医学由此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学科——医学影像学。随着技术发展,X光、CT、MRI等检查,在医疗诊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现代人对“拍片”已经不再陌生,但这些检查有何区别?是否越贵越好?辐射大吗?备孕是否需要避开?相关热门话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副主任王远成主任医师给出专业解答。
1、X光(DR)、CT和核磁共振(MRI)有何不同?
据介绍,X光(DR)、CT和核磁共振(MRI)有不同的技术原理和适用范围:
X光片的原理是利用射线穿透人体组织形成二维图像,器官之间有重叠,难以阅片。DR是X光片的一种,相比于传统的X光片,采用更先进的数字化摄片,成片更快。
CT扫描是通过旋转式X射线对人体进行扫描,并通过计算机处理重建,生成高分辨率的横断面图像,人体的内部器官更清晰可见。
核磁共振(MRI)则利用氢质子成像,适合对软组织的分辨,如大脑和骨关节,且无辐射风险,非常适用于神经系统和骨关节系统的详细检查。
王远成主任医师指出,这几种检查方式各有优势,相互补充:X光价格便宜、易获取,以及有非常高的空间分辨率,对于骨折是首选,通常能清晰显示细微的骨折线;CT对于头部急性出血、肺部检查是优选,一般肺的纹理结构,包括磨玻璃结节等均可见,而X光、核磁共振则效果不佳;核磁共振设备更精密、复杂,检查神经系统和软骨组织较好,检查费用相对贵、时间长,对于肺部、腹部肠道等检查“不擅长”。
2、“拍片”的辐射到底有多大?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建议,普通人群年平均剂量不应超过1毫西弗(mSv)?。我国现行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普通人群接受的年均有效辐射剂量不应高于5毫西弗(mSv)。?
专家表示,X光片的辐射剂量较小,一次大约0.02毫西弗(mSv),“相对而言,CT的辐射剂量稍高,但近年来,低剂量CT技术已发展成熟,低剂量胸部CT的辐射剂量接近于X光片。”王主任表示,大家不用过于担忧辐射的问题,总体把握一个原则: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抗拒检查,所获得的健康益处远大于辐射风险,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应避免过度检查。
3、核磁共振检查需注意什么?
据道,国外一女子因穿某品牌瑜伽裤去做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双腿出现灼烧感。专家指出,部分衣服中含有微金属,做核磁共振时可能会产生热效应。
“比如有人纹身、纹眉,上的颜色含有氧化铁成分,做核磁时也可能会发热。”王主任表示,通常来说发生概率不大,而金属发热一般在1摄氏度左右,不会非常严重。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衣物或身上有金属物,尤其是铁磁性的,做核磁共振时是非常危险的。建议大家做核磁共振前,把所有金属物都剔除掉,有假牙的也要拿掉,身体有金属植入物需提前告知医生,排查是否有铁磁性,“通常钛合金、不锈钢等较为安全。”
4、备孕和怀孕期间,能做X光和CT检查吗?
针对备孕及孕期影像检查,专家建议,备孕期间如需进行腹部CT等较高剂量的检查,最好在3至6个月后再进行怀孕,以确保胎儿的健康。而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避免进行任何辐射性检查,以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核磁共振和超声检查因为无辐射,可以在备孕和怀孕期间安全使用。
扬子晚/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校对 李海慧
DR是核磁共振吗推荐文章5:
DR是核磁共振吗推荐搜索词:
1.DR是核磁共振吗?
2.mr是核磁共振吗
3.医院dr是核磁共振吗
本文标题:DR是核磁共振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