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元夕欧阳修推荐文章1:欧阳修最经典的10首诗词,一定要来看看!

  他是苏轼的老师。


  他是北宋文坛的盟主。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欧阳修。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在许多人看来,欧阳修稳重严肃,像一个老夫子,事实上,他的词多有婉约柔美之作,诗作流丽宛转,穿越时间之后,当我们再读欧阳修的作品,一起体会其中的百种风情吧!


  1、最深情的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是欧阳修最知名的一首词。


  “庭院深深深几许”三个叠字赢得后世赞誉无数。


  庭院真的深吗?一个女孩子的住所能有多深呢?深的是女子的心,独守空闺,青春年华在指尖偷偷溜走,谁也无法避免愈陷愈深的心情。


  可叹,青春逝去的结局是无法改变的,可悲,这种心情还无人倾诉。姑且问花儿吧,看它们有什么妙法,可它们只能用自我飘零诉说着无奈的结局。


  全诗情思之绵邈,意境之深远,尤令人神往。


  陈廷焯:连用三“深”字,妙甚。偏是楼高不见,试想千古有情人读至结处,无不泪下。绝世至文。(《云韶集》卷一)


  深沉的不只是庭院,还有我那颗飘零的心。


  2、最坚定乐观的诗:《戏答元珍》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当时欧阳修正被贬官峡州夷陵。


  身为贬官,心情多是不好的,可欧阳修是一个例外。


  尽管诗一开头哀怨自己地处偏远,抱怨春风该来不来。橘树枝头还留着残雪,北归的大雁勾起了乡思。


  可诗人不沮丧,也不焦虑,他知道山花烂漫的时候一定会来,只须耐心等待。


  和其他的贬谪诗不同,欧阳修怨而不怒,贬在他方,依然心情愉悦,令人钦佩。


  心态积极的人,能把平淡生活过成诗;心态不好的人,生活再优渥,日子也会过得荒芜。


  3、最柔婉优美的词:《踏莎行·候馆梅残》


  《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在婉约派词人抒写离情的小令中,这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代表性作品。


  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柔肠”而说“寸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


  整首词只有五十八个字,便把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所以成了人们乐于传诵的名篇。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4、最深情的友情词:《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与梅尧臣是知交好友,这一年,他们同游洛阳,想到友人不久之后,就要离去,欧阳修十分伤感,写下此词。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亲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这种怅恨,从古到今,以至今后,永远都没有穷尽,都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


  明年这花还将比今年开得更加繁盛,可惜的是,自己和友人分居两地,天各一方,明年此时,不知同谁再来共赏此花啊!


  这是一首友情词,多年以来,却一直被当作一首爱情词,正是因为其中的深情太过动人。


  聚散离合是人生的规律,不必在意,何须伤悲。人生的诸多烦恼,其实源于自己。


  5、最优美愉悦的春日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晚年的欧阳修,退居颖州,他钟爱颖州西湖,写下十首《采桑子》,这是其中的一首。


  此诗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甚爱颍州西湖风光,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


  元人方回《瀛奎律髓》:此词工于雕琢,琢静境,静怡人心。


  夏天的美好,是因为风用了心,生活的美好,是因为我们用了心。


  6、最哲理的诗:《画眉鸟》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鸟声音动听,喜爱的人把它们捉来,千方百计地驯化,把它养在装饰华美的笼子里,用精美的食物饲养,于是人就随时随地能听到它的叫声。


  可当诗人走进树林,这里的画眉鸟没有了约束,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鸣叫,充满快活自在,美妙极了。


  画眉鸟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当人陷身于名利场中,身不由己,一旦没有了约束,回归到自然的状态,就会获得更大的快乐。


  自由永远是快乐的源泉。


  7、最伤感的元宵词:《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代的元宵节,是一年一度的盛会,平时不大出门的女性都会盛装出行,这是一个男女幽会的好日子。


  词分两部分,上片是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下片写女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的情景: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甜蜜与落寞、热闹与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物是人非的苦痛,都在这短短的四十字中了。


  时光太短,多少守望物是人非;世态炎凉,多少缘分人走茶凉。一些舍不得,只能放在心底;一些禁不住,只能刻意忘记。


  8、最肝肠寸断的词:《诉衷情·眉意》


  《诉衷情·眉意》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虽为一代盟主,可欧阳修并不是不解风情的人。


  此词抒写一个女子的离愁别恨,通过描写女子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她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


  结尾三句,以“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女主人公无法获得幸福生活而为生计被迫卖唱的痛苦心情,道出了她对于自身命运不能自主而只得让美好年华虚度在陪人欢笑上的凄苦和悲凉。


  曾经的今天,变成了回不去的昨天。沙漏在消减,我们是在把握还是在挥霍?


  9、最豪放的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这是欧阳修送别友人刘敞的词作,是欧词中少有的豪放之作。


  词一发端即带来一股突兀的气势,笼罩全篇。“平山栏槛倚晴空”,顿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


  词的结尾二句抒发了人生易老、必须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是由于豪迈之气通篇流贯,词写到这里,并不令人感到低沉,无形之中却有一股苍凉郁勃的情绪奔泻而出,搏动人的心弦,涤荡人的心灵。


  明末清初曹尔堪《南溪词》:读欧公《朝中措》,如见公之“须眉生动,偕游于千载之上也”。


  放下了全部执著,就会获得最自在的快乐。


  10、最甜蜜的爱情词:《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这是一对甜蜜的新婚夫妇,新娘对镜仔细端详,挽着郎君亲昵问:“眉毛画得怎么样?”


  她的纤手摆弄着笔管,长时间依偎在郎君身上,才起身试着描画刺绣的花样,白白耽搁了绣花的时光,笑着问郎君:“应该怎样写‘鸳鸯’?”


  这首词在内容上重点描写新娘子在新郎面前的娇憨状态,在表现技巧上采用民间小词习见的白描和口语,活泼轻灵地塑造人物形象,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词中的新娘子像极了每一个沉浸在爱情中的你我。


  清代许昂霄:真觉娉娉袅袅。(《词综偶评》)


  感觉现在的言情偶像剧里表达的都不及一字一句读这些诗词带给我的三分浪漫和甜蜜。


  在许多人心里,欧阳修似乎是一个严肃而不解风情的人,当我们读了他的词之后,就会知道,他既能写柔情词,也能写豪放词,他有温柔的一面,也有豪情的一面。


  温柔的欧阳修和严肃的欧阳修,诗友们,你们更喜欢哪一种情思呢?


  插画:于非闇,字仰枢,别署非闇,又号闲人、闻人、老非,近现代中国画家。原籍山东蓬莱,出生于北京,自幼得书画家传。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作品有《玉兰黄鹂》、《丹柿图》、《牡丹鸽子》等。


  :微信公众号“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倪杰(实习生)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推荐文章2:生查子·元夕 原文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感悟

   在永恒的灯火中,我们都是时间的过客


   元宵的灯火年复一年点亮汴京的夜空,欧阳修却在《生查子·元夕》里写下了一道永恒的命题:当时间的河流裹挟着生命奔涌向前,那些被浪花卷走的笑靥,究竟该安放在记忆的哪个角落?


   去年元夜的灯火像一匹流动的锦缎,将整座城池织进璀璨的光网。柳梢头的新月是少年人纯真的眉眼,黄昏的暗影里藏着心跳的韵律。那时的时光如同新酿的蜜酒,每个细节都浸润着醉人的甜香。但诗人早已在欢愉里埋下命运的伏笔——当"花市灯如昼"的喧闹被定格成永恒的画面,这份圆满本身就成了最温柔的谶语。


   今年的月轮依然沿着亘古的轨迹升起,花灯仍像繁星坠入人间。可那个在灯火阑珊处等待的身影,却成了时空褶皱里褪色的剪影。"泪湿春衫袖"的墨迹洇开时,我们忽然惊觉:永恒的不是物候更迭,而是人类面对时间碾压时永恒的无力。汴河两岸的垂柳记得所有故事的开端,却永远沉默地看着故事的终章。


   在这首精巧如怀表的词作里,时间被折叠成对称的镜像。去年与今年的元夕在文字里重叠,却始终隔着一道透明的冰墙。当我们伸手触碰那些温暖的记忆,掌纹里就会开出晶莹的霜花。欧阳修用最朴素的对照,揭开了人类最深的困境:我们永远在昨天的倒影里寻找今天的答案。


   千年后的都市霓虹中,捧着手机等待讯息的年轻人,在影院门口徘徊的身影,地铁站台上张望的旅人,何尝不是"不见去年人"的现代注解?科技改变了相遇的形式,却从未消解时空错位的痛感。每个时代都在重演这个古老的故事,就像元宵的灯火永远会在某个夜晚点亮,照着旧时的月亮,也照着新来的忧伤。


   当我们在时间的河流里打捞记忆的碎片,最终会明白:生命中最美的瞬间,或许正是因为它注定消逝而愈发珍贵。就像元宵的烟火,明知绽放即凋零,我们依然愿意仰起头,让那些璀璨的光点落进瞳孔,成为灵魂里永恒的星辰。


  结语 抄书第五天,加油#挑战31天抄书打卡#?#坚持抄书打卡第五天#?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推荐文章3:宋词赏析《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情殇元夕:《生查子·元夕》中的爱与憾


  “情之一字,不知所起,不知所栖,不知所结,不知所解,不知所踪,不知所终。”在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里,爱情的美好与失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这首词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对真情的执着与渴望。


  封建社会,爱情与婚姻被一道无形的鸿沟隔开。婚姻成了家族利益的联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不可逾越的规矩,男女双方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很多夫妻直到洞房花烛夜,才得以看清对方的模样,心中满是无奈与迷茫。这种情感交流的缺失,使得男女之间的约会变得异常珍贵。在那个时代,约会不仅仅是简单的见面,更是对自由爱情的勇敢追求。


  上片描绘的画面,宛如一幅绝美的爱情画卷。宋代的元宵节,繁华热闹至极。“花市灯如昼”,花灯绚烂,将整个街市照得如同白昼,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但在这热闹的背景下,有一对恋人却有着别样的期待。他们避开喧嚣,选择在月光下幽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黄昏的余晖渐渐褪去,月亮缓缓爬上柳梢。男孩早早等候,内心满是焦急与甜蜜。对他而言,等待的每一刻都无比漫长,却又充满了对爱情的憧憬。当月亮升起,女孩的身影渐渐出现,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月色柔和,既不太弱,也不太亮,恰到好处地烘托出爱情的温暖与美好。周围的柳树,枝叶疏朗,柳丝在月光下如同一帘天然的屏障,既为他们提供了隐秘的空间,又增添了几分朦胧与神秘。柳丝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仿佛也在诉说着他们的绵绵情意。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下片的情感陡然转变,从甜蜜的回忆跌入痛苦的现实。时光流转,又是一年元宵佳节,花灯依旧璀璨,月亮依然皎洁,可身边的人却已不在。她为何失约?或许有千万种理由,但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情的消逝。男孩独自站在月下,心中满是无奈与悲伤。“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泪水,是对逝去爱情的悼念,也是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在这即将迎来春天的夜晚,他的世界却仿佛陷入了无尽的寒冬。这伤心的泪水,浸湿了衣衫,也浸湿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生查子·元夕》用简单而质朴的语言,将爱情的美好与失去后的痛苦表现得入木三分。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正如王国维所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欧阳修正是以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情感的细腻体悟,创作出了这首千古佳作。它让我们看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爱情始终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失去爱情的痛苦,也同样刻骨铭心。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推荐文章4: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推荐文章5:闪亮小主播 | 古诗词赏析:《生查子·元夕》

  直播威海


  闪亮小主播


  圆主持梦想


  · 展自我风采


   伍睿希


  曲阜小学


《生查子 ·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