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节的诗句推荐文章1:七律五首 腊八节抒怀

   腊八节抒怀


   文/刘光荣


  一、(平水韵)


  三九雪停流玉光,佳时腊八庶民忙。


  家人团聚酒杯乐,父老殷勤粥饭香。


  话旧妍歌讴古曲,迎春妙舞展新妆。


  佛成道节腾清气,万物复苏呈瑞祥。


  二、(平水韵)


  腊八寒梅傲雪花,清晨煮酒沏春茶。


  拙荊配料熬饘粥,舞象围炉烤地瓜。


  仿效禅关高脱俗,祭仪佛祖邈清遐。


  祈求福寿双全旺,祷告天公不打斜。


  三、(平水韵)


  应时腊八意悠长,唤醒春风又一章。


  翠竹森森舒锦绣,红梅朵朵傲冰霜。


  告辞旧岁山林绿,迎接新年粥饭香。


  五谷丰登民节乐,阖家欢聚醉琼浆。


  四、(新韵)


  三九严寒牛扫尾,腊八节至雨霏霏。


  远闻寺主敲粥鼓,近看山农酿酒醅。


  圣道文明千载继,佛门祭礼百年随。


  新元福禧己临阵,迎侍春光闪耀晖。


  五、(平水韵)


  岁终冰月接新年,春近温风拂楚天。


  椒酒粥饧香溢涌,梅花箣竹志弥坚。


  休论游客留踪影,且看农家露笑妍。


  自古民间依典故,佳辰腊八喜团圆。


  关于腊八节的诗句推荐文章2:张楚锡|七绝腊八节

  文|张楚锡 编辑|淑为 图片|均来自网络


七绝.腊八节一

  若问谁能御雪寒,


  爸妈腊月宝粥餐。


  丝丝味道装行旅,


  粒粒思亲润孝肝。


  粥香一碗几千年,


  宝贵八方数万船。


  正是中华薪火煮,


  方成盛宴大团圆。


  暑往寒来大地间,


  炊烟袅袅漫河湾。


  面前哪户粥熬好,


  却是脱贫展笑颜。


  简介:张楚锡,四川省三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张楚锡,机关公务员,在《人民日》《解放军》《党建杂志》《国防时》等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


  壹点号心梦文学


  找记者、求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料!


  关于腊八节的诗句推荐文章3:腊八节古诗八首:腊八粥中分枣子,秋千院里看梅花

  腊八节古诗八首,从唐朝之前的传统腊日,到宋朝之后的腊八粥


  说起腊八,人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腊八粥,在这三九严寒的冬天里,各色果子熬成的细粥,香滑养胃,喝上一碗,真可以如郑板桥所说的“暖老温贫”。


  很多人此时也愿意往寺庙去,因为每逢腊八,各大寺庙均有免费的腊八粥,禅林风味,仿佛让粥更加香甜吉利。


  那么腊八节和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呢?


  这里就涉及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兼容了。


  腊月,是传统中国对农历十二月的别称,上古时,这个月会有冬天的围猎和祭祀,在冬至之后,以皇帝为首,要祭祀百神。汉代以前腊祭日期并不固定,汉代后将腊祭日期定于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也就是传统的腊月的大寒左右。


  汉朝之后,因为人们使用农历,以月份为日常记录时间的时段,腊祭日就固定了下来,称为腊日。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晋朝 陶渊明的《腊日》


  风雪逐渐送走了一年,又到了岁暮之时,而天气渐渐暖和清润了。


  那梅花杨柳就种植在庭院道路的两边,梅花夹路芬芳。


  我唱着歌颂的诗歌,你在旁边助兴,这美酒欢乐的状态真叫人舒适。


  你知道我在唱什么吗?来我告诉你,这里山中的迎年歌唱真是奇妙美好啊。


  那么有人会问,陶渊明的腊日并没有写那一天啊。这就是我要说的。陶渊明为什么对朋友说章山有奇歌呢?这腊月的山里为什么会唱歌,而且令人振奋呢?


  这个歌,就是腊月里的祭祀迎神的歌声,非常热闹神秘也好听。


  成书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记录了荆楚地区的风俗“十二月八曰为腊曰。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陶渊明隐居江西,正是古代荆楚的范围内。而南北朝时代的民俗在记录之前就已经流行存在很久,而陶渊明正是晋朝末年和南北朝早期的人物,可以知道,他的腊日就是腊月八日。


  在乡村的山野,有大型的带着原始痕迹的山神祭祀和歌唱。


  这里说的一点,村民们打着细腰鼓,戴着狰狞的面具,装扮成金刚力士,这是当时古老的祭祀和汉朝流传的佛教结合起来的状态,用以驱除瘟疫和不吉。


  但是这个金刚力士,虽然是佛教用语,仍旧带着浓厚的本土色彩,无非是用生猛的装扮驱除传统的山魔鬼怪。


  所以腊八这个节日,应该可以上溯到汉朝末年。民间很早就将农历的十二月八日称作腊日。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唐朝 杜甫《腊日》


  唐朝的腊日,因为有冬至的大祭祀在前面,所以皇帝此日相对休闲,是作为一个迎春的日子,宴请群臣,并且下发过冬的日用品。


  杜甫在39岁到42岁,在集贤院等待分配官职,唐玄宗对于这些等待做官的士子还是很惦记,每逢大节,就召集抚慰一番。


  比如这年腊月,杜甫就是在朝拜之后回来的路上,心情大好。


  每年腊月八日这个日子,都还寒冷,离春暖远着,今年的腊日冻雪消融,阳光明丽。


  那道路上往年的积雪让位于青青草色,连柳树都开始发芽。


  我今天高兴,想夜晚喝酒,因为我刚从皇宫回来。


  身上还带着皇帝赏赐的防冻的口脂面霜,在依旧缭绕的宫廷乐声中快乐回家。


  “明朝游上苑,火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唐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


  最能体现唐朝皇家腊日欢快的,是武则天这首霸气的诗。


  腊日既然是祭祀百神的日子,皇帝自然也是神的化身。武则天时代,虽然宫廷斗争复杂,但是唐朝开始走向鼎盛繁荣期,武则天更是霸气中带着女神特有的妩媚明丽。


  祭祀完了百灵,武则天开始发游园诏书。


  我明天就要去上苑游玩,请火速给春天知道。


  今夜就让花园百花齐放,不要等到我明天去了才开!


  这个诏书很有意思:


  第一,可能是武则天真地认为自己有这样的呼风唤雨的神的魅力。


  第二,这是变相给御花园工匠的命令,要安排好明天游园的准备,毕竟皇帝是要带着群臣游玩的。


  据说,第二天花园果然百花齐放,只有牡丹没有开,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谪到洛阳。


  实际这首诗写出了唐朝的迎春迎年活动,是从腊月八日开始的。唐朝的气温在历史上偏暖,而且自汉朝开始京城就有用地窖培育时令和反季节花开的技术,所以武则天的上苑,在腊月八日,想必也是繁华锦绣,衬托大唐盛世之美。


  所以杜甫多年以后流落四川,仍旧不能忘怀的是长安腊日腊八那种繁荣热闹。


  那么腊八节和喝粥的关系是怎么来的呢?


  除了腊八腊日是传统的迎接春天的开始,自汉朝流传进中国的佛教,在南北朝和唐朝都还兴盛。


  中国佛教认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抛弃王子地位,正是农历十二月八日这天,所以在寺庙当中会有大型的祝福法会。成为成道日。香花,果实,诵经,这是非常正常的。


  而且民间此日也会去寺庙朝礼。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唐 孟浩然《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比如唐玄宗时期的孟浩然常常以僧人为友,腊月八日他自然不会错过。很可能也是新的石像装金落成之日。在游玩礼拜了山上的金像之后,穿过青竹古柏庭院,进入庄严巍峨的寺庙楼台,享受着古寺斜阳。


  那么这里可以依稀看到法会的盛况,有高僧讲法,会引导游客或者贵客到温泉洗沐,号称沐浴佛水佛德。而且这种仪式也是佛教腊八的重要一环,所谓八功德水,洗去俗心。


  当然在寺庙里,就会有斋饭。只是此时,就算有八宝饭八宝粥,也只是主要供内部僧人供佛和食用,并未广泛流传民间。


  那么是什么时候流行八宝粥的呢,是在宋朝。


  宋朝政权稳定之后,宋太祖为了加强统治,主动倡导兴盛佛教,短短十几年时间,各自兴建恢复了废弛的寺庙,僧人高达十几万人,恢复了国家级别的译经活动。之后膨胀到几十万僧人,且享有山林农庄。上有所好,下必风行,各种法会繁荣,其中腊月八日以“成道日”最为隆重。


  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寳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这点出了宋朝的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腊八粥是盛大法会之后,僧人的食品,但是参与法会的香客也得以分享。


  这种原本以杂果米粥而熬出的食品,最先是用供奉佛像的礼品熬煮而来,在寒冬之时,可以补充这些僧人的体力。随着佛寺财力的壮大和香客的众多,这些代表着佛教意义的粥,也就流传到民间。实际喝粥是冬天的传统食品,但是加上了各色果实,又有佛教的美好寓意,都市里的家家户户就流行在腊八熬八宝粥了。


  “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


  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


  金仙托言成道时,不认饕馋借称目。


  谁谓毗耶清净身,何有尘埃更须浴。


  今晨雪屋梳白头,南邻与馈如素求。


  未须怊怅思往昔,坐变劲峭同春柔。


  铺排短韵一作戏,为君姑续岁时记。”宋 · 王洋《 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之因成小》


  实际上,宋朝的人,也不知道腊八和腊八粥的真正起源。但是他们还是很乐意喝的。


  比如腊月八日,王洋一早晨起来,就有邻居方某给送来了热乎的八宝粥,此时正是雪寒之时,他当然喝得开心而感动。


  他说腊八是南北朝的风俗,家家从那个时候开始起,就熬制僧粥,这个肯定是不准确的。家家熬制八宝粥,不是南北朝,正是宋朝本朝。


  但是熬粥给家人分给邻舍,这也不是宋朝的传统,中国自古在这样的饮食上,还是颇为慷慨的,乐善好施,邻里相助,恐怕要上溯到上古大禹治水时期。


  冬天喝粥暖身古已有之,只是加上了八宝还有佛教美好的寓意,让这粥更有人情和意义吧。


  尤其是灾荒年,除了政府施粥救济穷人,大户人家也会在冬天施粥,财力丰厚的寺院,更是以八宝粥免费赈济穷苦。八宝粥也就流传下来。


  腊八是一个节点,腊八之后就是年,这是传统中国的忙年的开始。喝了腊八粥,也表示进入了忙年迎春阶段。所以腊八粥就成了一个过年开始的符号。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宋朝 赵万年《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


  北宋1206年十一月,金兵攻陷枣阳和神马坡,以二十万大军包围襄阳城,此时襄阳城仅万余兵马。许多官民逃亡,而身为襄阳制置司干办的赵万年襄阳,率领三千兵马固守岘山,以少制多,切断金国粮道,在这里苦守九十余日,励志国。


  这里条件艰苦,战争前线,但是有好心的山民父老,翻山越岭,为他送来了最热乎的腊八粥。


  望着这父老一片心意,赵万年怎么能不感动?


  襄阳城外是密密的金国部队,气焰嚣张,我在这山头,还未战死。


  不是你们送来了腊八粥,我都忘了今天是腊月八日,一年将要岁尽,一年将要开始。


  这是战争中的残酷和温馨,这是战地人民和爱国将士的联系,一碗粥,家国心,鱼水情。


  这是最好喝的一碗冬天的粥吧,是人们心意的凝结,更加坚定和激发了赵万年的斗志。


  苦守三月,将士以身殉国无数,但是正是他们用生命抵挡着金军,金军最终因为粮道断绝撤退,襄阳之围遂解。这座千年古城,守护着宋朝子民的安危。


  最幸运的是赵万年没有战死,因守城功,进武德大夫。


  庇护他的不是佛教,是人们,是战士爱国的斗志,是一碗碗人民用心和期望熬成的米粥。


  明清两代,腊八熬八宝粥就成了习俗,尤其北方地区,暖和的粥配上蔬菜果实,暖胃驱寒,其乐融融,大家分而食之,这是年里的第一番热闹。


  “一笑弄诸孙,腊八粥中分枣子;


  双扶呼小婢,秋千院里看梅花。” 清 · 吴步韩《贺李湘棻太史新居》


  这是富裕的老人家过腊八,老太太亲自为儿孙分腊八粥,笑着将腊八粥里的枣子,每个碗分均匀,省的小孩子调皮,连吃的也要比一比争一争。


  笑着看着孩子们喝得肚儿圆,自己去叫唤丫头,享受下午庭院里的太阳梅花。


  好一幅祥和的过年图景。


  “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


  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清 · 王季珠《腊八粥》


  那么腊八粥是甜的还是咸的呢?


  很多人说,甜的,因为有果实,还会加糖。


  但是这家的腊八粥,好像没有太多的果实,是用各种菜混合一起,也不加糖,点了些盐。


  大家围坐在太阳底喝粥,那暖和的粥下去,浑身都是热的,大家都是热心肠,说的是粥热,也是说的施粥的人心地善良,而且这种善良是互助和传递的。


  这也许不是家庭的腊八粥,这是扶危济困的街头粥。


  但是主人也很低调,喝了粥,你们也是热心肠,这种平等让人安慰。


  谁的人生都有落魄,存有互助之心,这碗粥也就施受两安,将温暖连绵传递。


  所以腊八粥未必是甜的,也未必是非要八种果实熬成的。


  腊八节起源于古老的腊日祭祀和迎年,但是在中国特有的传统温馨的民俗下,既是一年之忙年的开始,又是一次食品和情感的传递,天寒地冻,粥香驱寒,暖老温贫,家国同在,情意绵长。


  顺便问问,你家的腊八粥是甜的还是咸的?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关于腊八节的诗句推荐文章4:

  关于腊八节的诗句推荐文章5:腊八节|一起来读读有关腊八的诗词吧!

  腊八,即农历初八。这一天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春节临近,年味是越来越浓啦!在冬日里喝着暖心腊八粥的同时,不妨也来品读一些有关腊八的一些经典诗词。在古代,以腊八为题材的诗词可是着实不少……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腊日》


  【魏晋】陶渊明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腊日》


  【明】李先芳


  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


  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


  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


  《腊节》


  【南北朝】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唐】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宋】汪莘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


  念如今、此意谁同。


  溪光不尽,山翠无穷。


  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举乘兴,薄暮疏钟。


  望孤村、斜日匆匆。


  夜窗雪阵,晓枕云峰。


  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宋】苏轼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


  吹笙只合在缑山。


  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他时一醉画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蓦山溪》(腊日游尧山)


  【宋】黄裳


  春前信息,到处欢声满。


  旌旆出西郊,拥笙歌、婵娟两畔。


  东巡事往,空有雪中山,


  仙驭悄,古风间,谩动吟人叹。


  天边身世,况值重华旦。


  击坏访遗民,想如云、望中不断。


  功名休论,齐楚共唐虞,


  开口笑,插花归,更候清秋晚。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曲:于文华《腊八》


  :邵大卫


  编辑:邵大卫


  关于腊八节的诗句推荐搜索词:

  

  1.关于腊八节的诗句有哪些

  

  2.关于腊八节的诗句三年级

  

  3.关于腊八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本文标题:关于腊八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