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尺是多少厘米
1市尺是多少厘米推荐文章1:还有多少人知道“庹”
昨日曹邑乡土历史研究大家酆鸿师弟送我一本民权县政协编的《民权名村》。
书中介绍了“泡桐之乡”大樊集村的泡桐。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父亲到过该村收泡桐树,还抱过泡桐王,记得有“三庹还有一拃多”。前些天到乡下考察,听到几位老头讨论某某院子,东西多少庹,南北多少庹。以前也听过侯宝林的相声《卖布头》,里面也有“庹”。相声里说,一庹是五尺。
如今,这个古老的计量单位“庹”,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了。
庹的拼音是【tuǒ】
庹字是什么意思?
1.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5尺。
2.姓。
庹在姓氏上怎么读?
庹在姓氏上的拼音依然是【tuǒ】
一庹是多少厘米?
1庹约合5市尺,一市尺等于三分之一米,所以一庹约三分之五米。大约1.66m
庹:中国一种约略计算长度的单位,以成人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为标准,约合五市尺。
用庹组词
一庹
说实在的,人与人不同,成年人两臂左右平伸时的长度“一庹”长度也不同。只能说大约5尺。
还有计时单位 “放个屁的功夫”, 是按一声屁算 ,还是按这个屁是几连响的算 ,还是按吃坏肚子的屁算。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文化要传承!
1市尺是多少厘米推荐文章2:尺有多长,寸有多短?这个问题有点难
高能预警:本文内容既冷僻又硬核,趣味性稍差,但如果能坚持到最后,相信会增加不少谈资。
尺寸,作为一种传统长度单位,几千年来一直规矩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即使已经改为公制的今天,也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口语之中。但是,如果较真的问一句:你真知道尺寸都是多长吗?恐怕你还真不一定知道正确答案。
我有个朋友刚入木坑的时候喜欢用尺寸做活儿,说按尺寸找吉数,做出来的东西兆头好。当时我淡淡地说一句,你把两只尺比对一下。
于是他照做了,你猜怎么着?两把卷尺中的寸,长度竟然不一样!
在现代木工领域,尺寸有三种标准:英制尺寸、日制尺寸、以及中制尺寸。其中,英制和日制相对明确,而中制尺寸则是一团乱麻难以梳理。所以,中国的木工爱好者可能是各行业中,唯一一个能接触到各种乱七八糟长度单位的群体了吧。
一、英制尺寸
英制单位脱胎于古罗马,由那个现在已经既不大,又不英,又不帝国的大英帝国推广全球,但人家现在已经弃用了。仍然坚持使用的,除了美国以外,剩下的都是几个毫无存在感的小国。
这是一张采用英制单位的家具图纸,估计任何中国人都会因为换算而抓狂。比如我就曾经试图把英制图纸转换成公制,结果小数点后无穷无尽的数字直接把我干懵了。
直到我看到了英制的尺子以后才发现,试图把英制换成公制是一种多么愚蠢的行为!
从这个尺子可以看出,英制单位从底层逻辑开始,就与公制有着天壤之别。公制长度单位是十进制,1厘米下面的单位是1毫米;中国市尺和日本尺都是十进制,尺下有寸,寸下有分,分下有厘。
而英制长度却是12进制,1英尺=12英寸,而英寸却没有下一级单位。为了进行更细致的测量,只好只好不停地除以2、除以2、除以2……最终以1/2的指数来细分。大家说,这个脑回路是不是很新奇?
英制长度与公制换算很容易查到,网上有现成的在线换算器。1英尺=30.48公分,1英尺=12英寸,所以1英寸等于2.54公分。
英制单位另一个更广泛应用是北美进口的木材,奇葩逻辑更明显。北美木材的厚度单位是英寸,但却是以1/4英寸的倍数来表达。比如1英寸,人家表示为4/4",两英寸就是8/4”。常见的厚度还有4/4”、5/4”、6/4”等。
宽度则采用四舍五入标准来确定每一块板材的宽度。例如:标示为4”的产品,实际宽度可能是3.5英寸到4.5英寸之间。而日常商业板材的常规宽度一般在4”至8”之间,12”以上的板宽较少。
而长度单位通常以英尺为单位,通常为4’(1.22M)到16’(4.88M)之间,以7’、8’、9’、10’长度最为普遍,长度超过12’的板材较少。
二、日制尺寸
日式的尺寸源自于中国。飞鸟时代的大宝元年颁布了《大宝律令》(公元701年),将中国的尺寸正式引入到日本。当时引入的尺有两种,一种是八寸的小尺,另一种是十寸的大尺。但小尺在中国和日本都不怎么用,而大尺在江户时代开始就稳定保持在目前的长度。
但是后来发现,民间常用的竹木制的竹尺和木匠用的曲尺之间有约4厘的差距(原因还要从中国找,后边会讲到),所以1875年(明治8年)平均确定了现在的1尺=10/33米,也就是约等于0.303米,1尺=10寸,那么1日寸就是3.03厘米。
顺便说一下日本的传统长度单位。日本的传统长度单位由大到小分为八级,分别是:里、丁(町)、丈、间、尺、寸、分、釐(厘)。1里为36丁,1丁为36丈或60间,1丈为10尺,1间为6尺,1尺为10寸,1寸为10分,1分为10釐。1釐为1/33厘米即0.0303厘米。
所以,我们常说得寸八刨,实际宽度应该为3.03+3.03×0.8=54.54mm。注意,这个宽度指的是刨刃与木材接触部分的宽度,也就是满刨后的刨花宽度。理论如此,但实际上,现在的寸八刨的刃宽约2寸3分5厘,寸六刨约2寸2分,寸四刨约1寸8分,那为什么分别叫寸八、寸六、寸四呢。这里还有一个鲸尺的故事,以后我们单独聊。
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台湾省所称的台尺台寸,实际上就是日尺日寸。
三、中国传统尺寸
与英制和日制相比,中国传统尺寸要复杂得多。我查了一下,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尺寸的实际长度都各不相同。
由上图可以看到,在各朝代中,单单一个尺,就分为许多种,什么骨尺、铜尺、中尺、王尺、后尺、大尺、小尺、星历尺、裁衣尺、量地尺、营造尺等等。当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努力完全白干了,如果他老人家在天有灵,估计气得能从坟墓里坐起来。
前文讲过,唐代传入日本的大尺和小尺之间有4厘米的差距,而上图中却显示,唐代的大尺与小尺却有6厘米的差距。这就是史料的记载不同了,这也加剧了度量衡考据的难度。
明代尺
中国现行的市制,即市斤市尺制度,确立于1930年1月1日,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基于国际单位制,改革原有的营造尺库平制而成。
1930年(民国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度量衡法》,其第二条:“中华民国度量衡采用万国公制为标准制,并暂设辅制称曰市用制。”其第五条:“市用制长度以米三分之一为市尺(简作尺),重量以公斤二分之一为市斤(简作斤),容量以升为市升(简作升),一斤分为十六两,一千五百尺定为一里,六千平方尺定为一亩,其余均以十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然保留了市制的度量衡用法,但为了使用方法,将一斤16两改为10两。从1977年开始,国家开始淡化市制单位在正式场合的使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二、我国目前在人民生活中采用的市制计量单位,可以延续使用到1990年,1990年底以前要完成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农田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改革,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改革方案,另行公布。”
所以,中国的1市尺是1米的1/3,约等于33.3公分,那么1市寸就约等于3.33公分。但到现在,除了斤和亩还在民间继续使用外,其余的市制单位已经很难见到了。
四、材分制、斗口制
如果提及传统建筑中的尺寸,那就不得不先提一下古建的模数制。
中国传统建筑有三大法式,分别是: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和吴地的《营造法原》。业余爱好者最常接触的则是前两种。
宋代度量尺采用的是营造尺和材分等级两种依据。宋代1营造尺大约等于31.2厘米。材分制则是一种以材料广度为度量单位的模数制度。
清代建筑度量采用的是营造尺和斗口制。清营造尺大约等31.96厘米,通常取32厘米。而斗口制是一种以斗口宽度为度量单位的模数制度。
无论是宋代还是清代,都将营造尺用于丈量房屋的长宽高等大尺度的表达。而所谓的模数制,本质上是一种比例尺——用来控制建筑规模等级和丈量木构件规格大小的比例尺。
宋代材分制
这张图是材分制的图解,也是古建入门的第一个门槛,也是个大门槛。对古建产生兴趣的人中,估计有一大半都被这张图挡在门外。你在图中可以看到许多具体的尺寸,什么几尺几寸几分之类,貌似很明确很具体的样子。但是,当你翻篇再往后看,一连串的几分几分直接把你弄懵!
而清代的斗口制就简单多了,所有组件都按照斗口宽度的倍数来表达。
《工程做法则例》卷二十八述, “凡算斗科上升、斗、栱、翘等件,长短、高厚尺寸,俱以平身科迎面安翘昂斗口宽尺寸为法核算。”
这是大斗,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度量单位——斗口:
这是以斗口为单位的计算方法:
对于业余古建爱好者来说,斗口制是一种十分方便的入门工具。
假如我们将斗口设定为1公分,那么上面的单翘单昂五踩平身科总尺寸差不多就应该是高11.2公分,宽18公分左右。这样看来,斗拱是不是一下子简单了许多。
最后聊一个八卦,有人说清代之所以将材分制改为斗口制,是因为经过上千年的消耗,到清代后匠人们实在找不到足够大的木料了。也不知道这个说法是真是假 。
五、营造用尺
之所以将营造用尺单列出来聊,一是因为营造尺的使用领域太封闭,很少有人了解;二是因为营造尺实在太特殊,特殊到至今也没一个准确的长度标准。
营造尺,有时又会称为鲁班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鲁班尺都是营造尺,原因下文中会解释。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石红超,在其2005年发表的硕士论文《苏南浙南传统建筑小木作匠艺研究》中,通过对二十多位当地老匠人的调研,认真地研究了苏南地区小木作匠人们的工具及工艺,其中对营造尺有过详细的记录。
苏南的传统建筑营造尺是鲁班尺,在苏南又称为大木尺,也就是曲尺。苏南鲁班尺的尺度标准据苏州的张银根师傅介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营造法原》中1尺=27.5公分,另一种是1尺约等于27.9公分;而李金明师傅说他使用的鲁班尺为1尺=28.2公分。可见在苏南并不存在绝对统一的鲁班尺标准,不过大致在28公分左右,只要一个营造团队的内部都以当首师傅的尺为标准即可,我访谈的师傅基本上都在28公分。
而浙南的鲁班尺同苏南一样也不是很统一,如:泰顺张来票师傅的鲁班尺1米=3尺6寸,芙蓉村的陈继填师傅的鲁班尺1米=3尺七寸,瑞安缪喜弟师傅的鲁班尺1米=3尺七寸,总体来说浙南的鲁班尺大概1米=3尺7寸到3尺6寸,即1尺=27-28公分。
由此可见,在传统营造领域,尺和寸的标准绝对是一笔糊涂账。这种情况直到70年代,才逐渐被公制米尺所取代。
那么问题来了,做活儿要是没有一个准确尺寸,那如何实现多人协作呢?
在每一个古建营造现场,都会有一个首领,被尊称为匠首,也有叫掌线师傅或掌墨师傅,通常由手艺高超、德高望重的老匠人担当。在开工之前,匠首会凭借自己的经验制作一样关键工具——杖杆。自此后,不管多大的工地,所有的尺寸标准,都由这只杖杆确定,而杖杆的标准就是匠首使用的营造尺。
浙南大木作所用的杖杆
咦,不是说不同工匠所使用的营造尺长度都不一样吗?
是不一样,但是别忘了,一个工地可是只有一个匠首的,他手里的尺一样就行了。由他确定一个斗口宽度,剩下的就按照这个宽度的倍数干就完了。于是,同一个建筑的部件可以互换,但不同地点的建筑就不一定了。
正是这个原因,有人说,虽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得极为成熟,凡事皆有成例可循,但是正是这种完备,反而阻碍了创新和进步,使得中国古建几千年来从没有产生过本质上的变化。
至于有没有道理,大家自己品吧。
六、现代鲁班卷尺
网上出售鲁班尺的商家很多,这是我在网上随便找到的一张图。按照卖家的解释,这里面分为四种尺。但是,如果你认真读过上面的文章的话就会发现,这里面至少有一个严重错误。
首先,图片中标注的台湾尺也就是日本尺是不对的。日本尺的10寸,换算成公制应该是30.3公分,但是这里只有25公分多一点,所以上面的寸应该是英寸。
而在这张图中,1寸的位置对应着3公分多一点,所以这才是日本寸。当然,如果对应的是3.3公分,那就是中国寸了。
其次,第二行中的文字是鲁班尺还是门公尺,这就不好说了。门公尺,又叫门光尺,是专门用来计算门窗吉数。网上也有把门公尺称文公尺的,说文公是与鲁班齐名的能工巧匠,还编了一套二匠相争的故事,这就是以讹传讹了。
而第三行的丁兰尺,分为大行道和小行道。大行道用于寺庙建筑,而小行道则属于“你懂的”之类的用途。
门公尺和丁兰尺都不是一种基于数学的、可量化的计数测量工具,而是一种基于原始哲学的神秘学规范,它们的使用逻辑是:我不需要知道到底有多宽多长,只要到了这个刻度范围我的心里就舒服了。
这就是典型的感性思维了,而世界的本源是数学,以数学为基础的理性思维才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有力武器。从这方面来讲,传统中国无法产生现代科学也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了。
对于鲁班尺、门公尺和丁兰尺我了解不多,不过这几种玩意现在很少有人用了,也没必要研究太透。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我是爱侃木头的老严,关注我,一起了解木头背后的故事。
谢谢阅读。
1市尺是多少厘米推荐文章3:最全最专业服装尺码对照表,收藏了服装尺码对照表
29码=2.2尺腰=73.5CM
30码=2.3尺腰=77CM
31码=2.4尺腰=80CM
32码=2.5尺腰=83.5CM
33码=2.6尺腰=87CM
34码=2.7尺腰=90CM
36码=2.8尺腰=93.5CM
38码=2.9尺腰=97CM
40码=3.0尺腰=100CM
裤子尺码对照表26号------腰围1尺9寸臀围2尺6
27号------腰围2尺0寸臀围2尺7
28号------腰围2尺1寸臀围2尺8
29号------腰围2尺2寸臀围2尺9
30号------腰围2尺3寸臀围3尺0
31号------腰围2尺4寸臀围3尺1
32号------腰围2尺6寸臀围3尺2
34号------腰围2尺7寸臀围3尺4
36号------腰围2尺8寸臀围3尺5-6
38号------腰围2尺9寸臀围3尺7-8
40号------腰围3尺0寸臀围3尺9-4尺
42号------腰围3尺1-2寸臀围4尺1-2
衣服裤子上的尺码☆如160/68A,160是指身高,68是胸围/A是关于体型的分类:
A正常体
B偏胖
C肥胖体
Y偏瘦体
☆如L(170/92B)表示身高在170CM到175CM这间,胸围92左右体型偏胖的人可以选择这样的衣服
四牛仔裤的尺码表示方法
W=waist腰围
L=inseamlength---内侧骨长
你腰围市尺二尺四合80厘米=31.5英吋,买牛仔裤腰应偏小1个码,所以你要买31吋的腰就好了,以你的个头应该34吋左右的内长(见下面内长度量方法)具体多少你再度一条你穿过的裤子就更准确了。所以你选牛仔裤的尺码应该为:W31L34
五裤子的码子通常有4种编法
1.身高-腰围厘米法,比如165/68A,这说明是给165高,腰围68厘米的人穿的.68厘米就是2尺啦.凭我经验一般棉布裤子,正装裤子这样编.那个A表示一般的遍法,有时候会有165/70B,就是短而肥的特号.很少见。
2.臀围法,比如你说的28号,28号指臀围2尺8,一般休闲裤子这样编,这个确实是不看腰围的,它们的裤子都有一个确定的腰围和臀围的匹配关系,一定的臀围就对一定的腰围。
3.号码法,具体含义就不知道了,但是一般是36384042这样编,就是传说中的欧码
4.字母法,就是S,M,L,XL等等.大小要看这个牌子自己是怎么定的,一般M都对应165/66A.
一般换算法是:
165/68A相当于2728号裤子以及M和欧码的38
170/70A相当于2930号裤子以及L和欧码的40
以此类推很多牌子其实尺寸不是特别准,一般仔裤会比较准。
再说衣服,衣服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一种变成身高/胸围厘米法,比如165/88A;
一种是欧码法,如38,40,42,和裤子一样;一种是S,M,L法.
175/96a=裤长3尺2,腰围2尺9;38号;4X;
190/104a=身高和胸围;56号;4X;
【童装尺码对照表】由于儿童的年龄跨度大,从初生婴儿到15、16岁的少年,身材差异悬殊,因此儿童服装的尺码比成人服装要复杂的多。
成人服装的尺码大小基本上都用XXS、XS、S、M、L、XL、XXL来表示,比较简单,而儿童服装的尺码表示方式就非常多,常见的有直接用年龄来表示,如:1Y、2Y、3Y、4Y……;有用身高来表示,如:80CM、90CM、100CM、110CM…..,有用号数来表示,如:1#、2#、3#、4#…….,等等。
说明:
1.与成人装统一按“S/M/L尺码组”编号不同,童装有不同的尺码编号方式,其中“年龄尺码组”和“身高尺码组”直接以年龄或身高数编号,“单数尺码组”或“双数尺码组”以单数或双数编号,购衣可根据上表所列的单、双号尺码与年龄、身高的对应关系选择合适尺码。
2.除上述尺码组外,童装实际上还有其他的尺码表述方式,其尺码和年龄、身高的对应关系也可参考上表。
3.宝宝的身材会有差别,本表仅作参考,请根据商品“尺码详细描述”中的衣服尺寸选择合适尺码。
【内衣尺码对照表】第一步:首先知道自己的下胸围
首先你要量出自己的胸围和下胸围(75A中的75就是指下胸围),乳房下垂者应把乳房推高至正常位置测量,下胸围的可用标号有:70、75、80、85、90、95、100、105cm。
第二步:确定胸罩的罩杯
AA、A、B、C、D、E、F是指罩杯大小,胸围减去下胸围就是罩杯大小,如果你胸围减下胸围之差是10cm那么你应用A罩(祥见下表)。
罩杯尺寸胸围与下胸围之差。
A=7.5cm
B=12.5cm
C=15cm
D=17.5cm
E=20cm
F=22.5cm
例:你的胸围量得为92cm,你的下胸围量得为80cm,两数相减得12cm,那就用B杯,您应该戴的胸罩为80B的。由于厂商、用料、杯型及款式等一些的原因,还有半杯、四分之三杯等,所以建议您在购买胸罩时最好还是试穿一下。
文胸尺码对照表
下胸围上胸围上下胸围之差距杯型尺码
70cm80cm10cm左右A70A
70cm82.5cm12.5cm左右B70B
70cm85cm15cm左右C70C
75cm85cm10cm左右A75A
75cm87.5cm12.5cm左右B75B
75cm90cm15cm左右C75C
80cm90cm10cm左右A80A
80cm92.5cm12.5cm左右B80B
80cm95cm15cm左右C80C
85cm95cm10cm左右A85A
85cm97.5cm12.5cm左右B85B
85cm100cm15cm左右C85C
90cm100cm10cm左右A90A
90cm102.5cm12.5cm左右B90B
90cm105cm15cm左右C90C
号型定义:"号"指人体的身高,以cm为单位,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
"型"指人体的胸围和腰围,以cm为单位,是设计和选购服装肥瘦的依据。
体型分类:以人体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依据来划分体型,并将体型分为四类,体型分类代号分别为Y(偏瘦)、A(正常)、B(偏胖)、C(肥胖)
亚洲码和欧码:各地人体结构在形体存在某些相似和尺寸上又存在明显不同。亚码,欧码是指亚、欧两地域不同的码系,而前者和后者又可继续细分,为了方便,各国都建立自己的原型并规纳统计各尺码各部位的具体尺寸形成各国自己统一的号型规格。我国当然也有自己统一的号型规格,但南方与北方在运用对照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款型风格结合本地人体的结构尺寸特征作出应有的松量及尺寸加放修改才会合身。
如何测量裤侧长:从腰部开始测量一直到脚裸的长度就是裤侧长。
如何测量腰围:经脐点(om)的腰部水平围长。
标准腰围计算方法:腰围=身高的1/2减19厘米(如:身高160cm的标准腰围=160cm /2-19=61cm )
这只是标准尺码,实际生活中因个人体型差异较大,本尺码仅作参考之用。请您在试穿之后量身选择适合自己的尺寸。
男式西服按照男士体型可分为偏瘦型、标准型、偏胖型。
宝贝幼嫩肌肤,需要用心呵护。童装与成人服饰最大的区别在于用料和印染技术,购买时注意布料成分,保证毎一件衣服都对宝贝的皮肤无任何刺激。
吊牌上的执行标准的含义:A类,B类,C类的含义:这是国标中对甲醛含量的规定,A类是婴糼儿用品,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
按贴身腰围为准。相同码数,但因款式不同、材料不同等因素,会有2cm左右偏差,购买时最好咨询相关人员为准。本尺码仅作参考之用。请您在试穿之后量身选择适合自己的尺寸。
国际标准鞋号表示的是脚长的毫米数。中国标准采用毫米数或厘米数。如:245是毫米数,24 1/2是厘米数,表示一样的尺码。
身体各项尺码如何测量
1、胸围
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皮尺前面放在乳头上缘(女子放在乳房上),皮尺后面置于肩胛骨下角处,测出“安静时的胸围”。然后尽量吸气,量出“吸气时胸围”。再尽量呼气,量出“呼气时的胸围”。注意,吸气时不要耸肩,呼气时不要弯腰。
2、腰围
裤子腰围:两边腰围接缝处围量一周;净腰围: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3、臀围
裤子臀围:由腰口往下,裤子最宽处横向围量一周;净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4、体重
体重是身体发育状况的基本指标。测量时,被测量者需穿背心和短裤,平稳地站在体重计上。
5、小腿围(左右腿)
直立,体重均匀分布在两腿上,用皮尺量出小腿腓肠肌最粗处的围度。
6、裤长
由腰口往下到裤子最底边的距离;休闲裤、牛仔裤裤长不含脚口贴边,脚口贴边另预留3-4CM长供自行缭边使用。
7、净裤长
由腰口到您裤子的实际缭边处的距离;男士净裤长标准测量长度在:皮鞋鞋帮和鞋底交接处。
8、大腿围(左右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间距约15米,测量点在臀部下方,用皮尺量出大腿肌肉群放松时和极力收缩绷紧时最粗部位的围度。
1市尺是多少厘米推荐文章4:裤子的尺码是怎么回事
欢迎添加美女小编微信:yangyannvren
我们平时买裤子时总是能听到28码、29码、30码之类的话,那么这28、29、30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码号就是臀围的尺寸。一般臀围与腰围有个标准计算公式:码=尺寸+7即臀围=腰围+7。如33码=2尺6+7。不过男士的计算略有不同:男士的臀围减6=腰围。据有关资料说29、30是美式尺码标记方式用的是英寸,1英寸=2.54厘米;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尺码是中国用的市尺计量方式: 1市尺=33.33厘米。现在我们知道“30的裤子”到底是多少尺 30*2.54=76.2厘米,76.2厘米等于多少尺 76.2/33.33=2.286尺。那么我们得到“30的裤子”适合2.2尺-2.3尺腰围的人穿。
...................
"yangyannvren"是小编的微信号,希望您能加入,小编微信里有更多精彩内容和生活趣事^_^
1市尺是多少厘米推荐文章5:鲁班尺及准确应用方法
鲁班尺及准确应用方法
A、如何正确使用鲁班尺
一.什么叫鲁班尺
鲁班尺也称班尺、门尺、门公尺、八字尺。鲁班尺的单位叫“营造尺”。其实,这“鲁班尺”不是“尺”,而是一种对照表!后面将详述。
二.鲁班尺的长度及换算关系
1鲁班尺=1.44营造尺(这是一种特殊长度单位!)
1鲁班尺=1.368市尺;
1鲁班尺=45.6厘米;
[因1市尺=33.333厘米,则1.368市尺*33.333厘米=45.59厘米]
三.鲁班尺上标注的内容及含义
(一)我们要明白,“鲁班尺”不是“尺”,而是一种对照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通常情况下,长度单位是有“进位制”的;例如:1市尺=10寸,1寸=10分,即这是10进位制。而“鲁班尺”却无“进位制”(但其长度如上所述),只有二排文字---标注吉凶。
笫一排有八个字,每个字间距1.44/8=0.18(营造尺)
笫二排有三十二个字,即在每八个字之间,再划分四个字,其每个字间距1/4=0.25(可以看成是营造寸的单位)
注意:这0.18数是用来求笫一排八个字的具体位置;0.25数是用来求笫二排三十二个字的具体位置。
(二) 鲁班尺第一排与第二排对应文字内客
第一排八个字:
内容:“0财、1病、2离、3义、4官、5劫、6害、7本”
第二排与笫一排对应文字:
0)财字门:门迎财帛家安和,金银财宝富贵窝,从此全家皆兴旺,子孙盈庭财路多。对应第二排:
0-1财德:指在财、德善、功德方面有表现;
0-2宝库:比喻可得或储藏珍贵物品;
0-3六合:合和美满。六合为天地四方;
0-4迎福:迎接福。福为幸福、利益;
1)病字门:病门开者大不通,急忙宜改向西东,妻儿骨肉皆无利,仆人参差事不同。对应第二排:
1-1退财:损财、破财之意。
1-2公事:多指因公家的事如贪污受贿及案件官司等。
1-3牢执:指牢狱之灾。
1-4寡:指有孤独寡居的行为。
2)离字门:离门不宜随便做,家惹贼盗灾祸多,人口分离难相遇,一家骨肉不团聚。对应第二排
2-1长库:古有监狱之说。
本文标题:1市尺是多少厘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