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zhi推荐文章1: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的历史意义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olomeu Dias)成功到达南非的好望角,这一历史性事件不仅标志着欧洲人首次绕过FeiZhou南端,也为后来的海上贸易和全球化奠定了基础。本文将QuanMian探讨迪亚士的航行背景、他所遇到的挑战、好望角的历史意义以及这一壮举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一、航海背景


  在15世纪,欧洲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地理大发现热潮。随着对香料、黄金等珍贵资源的渴求,欧洲各国开始积极探索未知的海域。葡萄牙在这一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凭借其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强大的海军力量,成为了探索新航路的先锋。


  当时,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King John II)希望找到一条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以打破ALaBo商人对香料贸易的垄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王派遣迪亚士进行探险,期望他能够找到通往印度的道路。


   二、迪亚士的航行


  1487年,迪亚士率领一支由三艘船组成的舰队,从里斯本出发,开始了他的航海之旅。航行初期,舰队沿着FeiZhou西海岸向南航行,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包括强烈的风浪、食物短缺和水源不足等。


  经过数月的艰苦航行,迪亚士终于在1487年5月到达了FeiZhou南端的好望角。他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观察了周围的环境,并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进行了接触。迪亚士在航行日志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为后来的航海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三、好望角的历史意义


  好望角不仅是迪亚士航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后续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它的地理位置极为关键,成为了连接欧洲与YaZhou的海上航线的重要节点。迪亚士的到达使得好望角成为了后来的航海者、商人和探险家的必经之地。


  1. 航海路线的开辟


  迪亚士的成功航行为后来的航海探索奠定了基础。1497年,另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在迪亚士的基础上,成功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这条航线不仅促进了葡萄牙的贸易发展,也使得欧洲与YaZhou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2. 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好望角的发现使得葡萄牙成为了当时海上贸易的霸主。通过好望角,葡萄牙能够直接从印度和东南亚获取香料、丝绸和其他珍贵商品,从而打破了ALaBo商人对香料贸易的垄断。葡萄牙的财富迅速增长,成为了当时Zui强大的海上帝国之一。


  3. 文化交流与殖民扩张


  好望角的发现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交流。随着航海活动的增加,欧洲的文化、ZongJiao和科学知识逐渐传播到FeiZhou和YaZhou。同时,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也开始加速,许多FeiZhou地区被纳入了葡萄牙的殖民TongZhi之下,这一过程对当地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迪亚士的遗产


  虽然迪亚士的航行在当时并没有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但他在航海史上的地位却不可忽视。他的勇气和探索精神激励了后来的航海家,成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象征。


  迪亚士的航行也促使了葡萄牙在全球范围内的海上扩张。尽管他在1497年因ZhengZhi原因未能参与达·伽MaDe印度之行,但他的贡献早已深深植根于历史之中。后来的许多航海家都以他为榜样,继续探索未知的海域。


   五、总结


  1487年,迪亚士成功到达好望角,标志着欧洲航海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壮举不仅为葡萄牙的海上贸易开辟了新的航线,也为全球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好望角的发现使得欧洲与YaZhou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在历史的长河中,迪亚士的勇气与探索精神值得我们铭记。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航海探险的传奇,更是人类探索未知、追求梦想的缩影。随着时代的变迁,迪亚士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去追寻更美好的未来。


  通过回顾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的历史事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航海探索的意义,也能深刻体会到人类在面对未知时所展现出的勇气与智慧。这一切,正是我们不断前行、不断探索的动力所在。


  zhengzhi推荐文章2:知名男星自曝胖了30斤!昨晚激动到双手颤抖:“上海真是一座神奇的城市”

  昨晚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剧院举行


  所有荣誉各有归属


  在最受关注的金爵主竞赛单元,哈萨克斯坦影片《离婚》获得最佳影片大奖,奥玛洛娃·阿米拉凭借在该片中的精彩表现摘下最佳女演员奖。中国男演员黄晓明因其在《阳光俱乐部》中突破自我的表演,首次捧起金爵奖杯。


  此外,阿根廷电影《成年人》获得评委会大奖,巴库·巴库拉德泽获颁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最终属于郑执、郭方方和顾长卫,他们共同编剧了《刺猬》,“最佳摄影”和“艺术贡献奖”两项技术类荣誉分别颁给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张颖和《拾荒人》的导演艾哈迈德·巴拉米。


  黄晓明为电影增肥30斤


  “在这样一个容易被标签化的角色身上,有一位演员通过笨拙臃肿的身体、纯真的眼神,阐释了这个角色独特的魅力。”评委会给予了黄晓明的表演这样的肯定。


  在电影《阳光俱乐部》中黄晓明增肥30斤,饰演了一个与以往形象反差极大的角色“吴优”。人如其名,无忧无虑的吴优与乐观开朗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不过,他在加入了一个叫“阳光俱乐部”的成功学组织并成为高级合伙后,平静的生活却因为母亲突患重病而被打破。哥哥作为医生想尽办法为母亲治病,甚至病急乱投医,但吴优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救母之路。


  电影里,吴优戴着正红色的领带,穿着与格子衬衫并不相称的笔挺西装,背着一个与身材和年纪“背道而驰”的红色双肩小书包,始终洋溢着无邪也憨傻的笑容,他笨拙地做着一点别人不理解的事,一遍遍地念着、喊着、唱着电影主旨“Don't Worry,Be Happy”(不要担心,要开心)。


  黄晓明透露,自己为了这个角色增重30斤,“我去了杭州一个特殊人群的学校,感受他们的世界。“


  除了增重,还需剪成秃顶、再戴上牙套、嘴里时不时吃个棒棒糖,演绎出智力停留在孩童的状态……黄晓明称为演这样一个颠覆性的角色从来没有犹豫过,而且几乎是迫不及待。


  电影外,第一次捧起金爵奖杯的黄晓明很激动,他说这是给姥姥95岁生日最好的礼物。“上海真是一座神奇的城市!今晚好幸福。”握着奖杯的手,有一点颤抖。”黄晓明说,幸福之外,作为演员他觉得很幸运,“我已经在这个行业里26年了,我的人生也经历了很多起伏。今天我站在这里,我越过了这座高山,我觉得我遇到了18岁的自己。所以我今天我更加坚定了初心,也坚定了勇敢走下去的决心。”


  黄晓明特意感谢颁奖嘉宾梁家辉和《阳光俱乐部》的合作团队,他说,要感谢的人特别多,“特别感谢爸妈和儿子小海绵”,“感谢你们的陪伴”。


  在本届金爵奖入围电影中,《阳光俱乐部》从主创阵容到作品本身都备受关注。该片导演魏书钧被誉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年轻导演,早早在戛纳电影节这样的顶级电影节舞台上获得奖项;两位主演祖峰、黄晓明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同班同学,老同学的合作非常有看点。


  演员祖峰跟黄晓明是同班同学,这次在影片里饰演吴优的哥哥吴迪。祖峰透露,他和黄晓明自从毕业后就没有合作,“这次演哥俩,我觉得从年龄上以及我们的关系上来说,还挺合适的”。黄晓明则透露跟祖峰完全不需要磨合,“祖峰特别照顾我们,班里我们都是把他当成是大哥哥一样,戏里完全不需要磨合,因为彼此都太熟悉了。”


  附: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金爵奖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


  Best Feature Film


  《离婚》(哈萨克斯坦)


  导演:达尼亚尔·萨拉马特


  THE DIVORCE (Kazakhstan) directed by Daniyar Salamat


  评委会大奖


  Jury Grand Prix


  《成年人》(阿根廷)


  导演:马里亚诺·冈萨雷斯


  ADULT (Argentina) directed by Mariano Gonzalez


  最佳导演


  Best Director


  巴库·巴库拉德泽,《院中雪》(格鲁吉亚/俄罗斯)


  Bakur Bakuradze for SNOWFLAKES IN MY YARD


  (Georgia/Russia)


  最佳男演员


  Best Actor


  黄晓明,《阳光俱乐部》(中国)


  导演:魏书钧


  HUANG Xiaoming in DON'T WORRY, BE HAPPY (China) directed by WEI Shujun


  最佳女演员


  Best Actress


  奥玛洛娃·阿米拉,《离婚》(哈萨克斯坦)


  导演:达尼亚尔·萨拉马特


  Omarova Amira in THE DIVORCE (Kazakhstan) directed by Daniyar Salamat


  最佳编剧


  Best Screenplay


  郑执/郭方方/顾长卫,《刺猬》(中国)


  导演:顾长卫


  ZHENG Zhi/GUO Fangfang/GU Changwei for THE HEDGEHOG (China) directed by GU Changwei


  最佳摄影


  Best Cinematography


  张颖,《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国内地/中国香港)


  导演:管虎


  ZHANG Ying for A MAN AND A WOMAN (Chinese mainland / Hongkong, China) directed by GUAN Hu


  艺术贡献奖


  Outstanding Artistic


  Achievement


  《拾荒人》(伊朗)


  导演:艾哈迈德·巴拉米


  THE WASTEMAN (Iran) directed by Ahmad Bahrami


  《胡阿姨的花园》(中国)


  导演:潘志琪


  MS. HU'S GARDEN (China) directed by PAN Zhiqi


  最佳动画片


  Best Animation Film


  《你的颜色》(日本)


  导演:山田尚子


  THE COLORS WITHIN (Japan) directed by Naoko Yamada


  最佳真人短片


  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


  《边界事件》(以色列)


  导演:希拉·格芬


  THE EVENT HORIZON (Israel) directed by Shira Geffen


  最佳动画短片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杀了这匹马》(中国)


  导演:郭小若


  KILL THE HORSE (China) directed by GUO Xiaoruo


  综合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看看新闻、新民晚


  : 新闻坊


  zhengzhi推荐文章3:新设副部岗位任免,要中央军委批准

  撰文丨李岩


  时隔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修改后重新颁布施行。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11月10日见到了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公布的条例全文(可戳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条例)。实际上2013年时,在旧版《条例》的基础上还曾出台《军队文职人员管理规定》。


  而官方表述中,《条例》的修订历时3年多时间。


  这意味着,相关管理办法才施行没多久,新版本的修订工作就开始展开。


  根据军方披露,为了修改条例,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先后到60多个文职人员比较集中的单位进行调研,听取1200余名领导、专家、现役干部和文职人员意见。后来军地双方又到军队13个单位实地调研,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36个部门、24个省区市,以及军队各大单位意见。


  这个动静可不是一般的大。那么,这个文职人员究竟有多重要?


60多年后分四类

  把眼光放远一点。


  从国际上看,大量使用文职人员是现代军队的通行做法,一些发达国家的军队里,文职人员数量规模一般达到现役员额的一半以上。


  从我国的情况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曾拍板,把部分行政、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岗位的6.2万名现役干部改为工薪制职员。这也是我军使用非现役人员的一次尝试。


  20多年后的1980年3月,邓小平在《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军队有些方面的工作人员可以改成文职人员、雇佣人员,不穿军服。”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使用文职人员的构想。


  1988年4月,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建立文职干部制度,但由于文职干部仍保留军籍,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职人员制度。


  2005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这才标志着我军文职人员制度正式建立。


  既然制度已经确立,那么这次修订最具分量的变化在哪里?


  从军方的表态来看,这次改革,调整军队人员分类,将文职人员与军官、士官、义务兵共同作为军队人员构成的基本类别,在军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资源管理和勤务保障等领域,广泛编配文职人员。


领导干部可以从地方来

  把文职人员专门分成一类,意义何在?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发现,新版的条例里,明确点出文职人员是不用直接上火线打仗的。


  新版条例是这么来定义文职人员的:


  文职人员,是指在军民通用、非直接参与作战且社会化保障不宜承担的军队编制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非现役人员,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


  这样一来,让部队更突出专业化。一方面让官兵集中精力“立足于打仗”,仗要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一方面原本由官兵承担的军民通用、不参与一线作战行动的岗位,让文职人员来担当,让文职人员更专业、更好发挥作用。


  在政知君看来,文职人员队伍本身的分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分为专业技术岗位和非专业技术岗,现在除了专业技术岗,还专门提出设立“管理岗位”,而且管理岗位级别最高可到副部级。副部级职位任免,是要中央军委审批的。


  正处到正局级,需要战区级单位审批;正科到副处,要军级单位审批;副科以下岗位,师旅一级审批就行了。


  这些猛料,在12年前的规定里是没有的。


  政知君注意到,新旧两个版本的内容差别很大,换句话说,这三年有关部门辛辛苦苦,条例改动相当大。姑且列表,简单说一说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差别和变化 ↓↓↓


  
待遇参照系变了

  可能不少读者关心工资、住房保障等待遇问题。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了,以前的文职人员待遇与现役人员还是不太一样。


  举个例子,2013年首次举行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后,2014年1月1日起全军统一启用文职人员证件。但有关部门表示,持用文职人员证的文职人员还不能享受现役军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参观游览公园等方面的现役人员优待政策。


  这里面涉及到我军文职干部与文职人员的区别。


  军改前,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曾介绍称,军队有军籍的干部分两种,一种是“军职干部”,像部队的指挥官、军官;另一种是“文职军官”,如出版界、技术领域的军队干部,他们属于现役但不授予军衔。


  

  △ 原来文职干部肩章


  而以前的文职人员,虽然岗位职责跟文职军官差不多,但还不是现役人员。


  不过现在,不论是原先的文职干部,还是文职人员,或者非现役公勤人员、职工,统统都并轨,全都纳入文职人员这个大类别。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心生疑问,并轨后是否意味着文职干部将退出现役?对此,有关领导在解读中提到了这样一条原则:“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


  那么有关待遇的新政策是什么?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 )注意到,总体变化是,从原先参照地方标准,变为参照现役军官。


  例如,工资待遇。取消原来的属地化政策,参照现役军官,建立统一的文职人员工资制度。


  例如,住房保障。以前文职人员可买经济适用房,条件困难才能申请住宿舍;现在是实行社会化、货币化保障政策,可以租住用人单位的宿舍,符合条件的可以租住公寓住房。不论是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和房租补贴参照现役军官政策确定的标准执行。


  例如,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及其文职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参加所在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缴纳保险费。军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文职人员建立补充保险。平时看病享受社保待遇,军队给予医疗补助;执行军事任务期间免费医疗。


  资料丨国防部官网 全军政工网 新华网 中国新闻周刊


  校对 | 李喆


  zhengzhi推荐文章4:黄晓明增肥30斤,凭该角色获金爵奖最佳男演员!他感言道:“上海真是一座神奇的城市”

  今晚(6月22日)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剧院举行


  所有荣誉各有归属


  在最受关注的金爵主竞赛单元,哈萨克斯坦影片《离婚》获得最佳影片大奖,奥玛洛娃·阿米拉凭借在该片中的精彩表现摘下最佳女演员奖。中国男演员黄晓明因其在《阳光俱乐部》中突破自我的表演,首次捧起金爵奖杯。此外,阿根廷电影《成年人》获得评委会大奖,巴库·巴库拉德泽获颁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最终属于郑执、郭方方和顾长卫,他们共同编剧了《刺猬》,“最佳摄影”和“艺术贡献奖”两项技术类荣誉分别颁给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张颖和《拾荒人》的导演艾哈迈德·巴拉米。


  哈萨克斯坦影片《离婚》获得最佳影片 新民晚记者 王凯 摄 下同


  黄晓明斩获“影帝”殊荣


  “在这样一个容易被标签化的角色身上,有一位演员通过笨拙臃肿的身体、纯真的眼神,阐释了这个角色独特的魅力。”评委会给予了黄晓明的表演这样的肯定。在电影《阳光俱乐部》中黄晓明增肥30斤,饰演了一个与以往形象反差极大的角色“吴优”。人如其名,无忧无虑的吴优与乐观开朗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不过,他在加入了一个叫“阳光俱乐部”的成功学组织并成为高级合伙后,平静的生活却因为母亲突患重病而被打破。哥哥作为医生想尽办法为母亲治病,甚至病急乱投医,但吴优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救母之路。电影里,吴优戴着正红色的领带,穿着与格子衬衫并不相称的笔挺西装,背着一个与身材和年纪“背道而驰”的红色双肩小书包,始终洋溢着无邪也憨傻的笑容,他笨拙地做着一点别人不理解的事,一遍遍地念着、喊着、唱着电影主旨“Don't Worry,Be Happy”(不要担心,要开心)。


  电影外,第一次捧起金爵奖杯的黄晓明很激动,他说这是给姥姥95岁生日最好的礼物。“上海真是一座神奇的城市!今晚好幸福。”握着奖杯的手,有一点颤抖。”黄晓明说,幸福之外,作为演员他觉得很幸运,“我已经在这个行业里26年了,我的人生也经历了很多起伏。今天我站在这里,我越过了这座高山,我觉得我遇到了18岁的自己。所以我今天我更加坚定了初心,也坚定了勇敢走下去的决心。”


  最佳女演员奥玛洛娃·阿米拉


  附: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


  Best Feature Film


  《离婚》(哈萨克斯坦)


  导演:达尼亚尔·萨拉马特


  THE DIVORCE (Kazakhstan) directed by Daniyar Salamat


  评委会大奖


  Jury Grand Prix


  《成年人》(阿根廷)


  导演:马里亚诺·冈萨雷斯


  ADULT (Argentina) directed by Mariano Gonzalez


  最佳导演


  Best Director


  巴库·巴库拉德泽,《院中雪》(格鲁吉亚/俄罗斯)


  Bakur Bakuradze for SNOWFLAKES IN MY YARD


  (Georgia/Russia)


  最佳男演员


  Best Actor


  黄晓明,《阳光俱乐部》(中国)


  导演:魏书钧


  HUANG Xiaoming in DON'T WORRY, BE HAPPY (China) directed by WEI Shujun


  最佳女演员


  Best Actress


  奥玛洛娃·阿米拉,《离婚》(哈萨克斯坦)


  导演:达尼亚尔·萨拉马特


  Omarova Amira in THE DIVORCE (Kazakhstan) directed by Daniyar Salamat


  最佳编剧


  Best Screenplay


  郑执/郭方方/顾长卫,《刺猬》(中国)


  导演:顾长卫


  ZHENG Zhi/GUO Fangfang/GU Changwei for THE HEDGEHOG (China) directed by GU Changwei


  最佳摄影


  Best Cinematography


  张颖,《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国内地/中国香港)


  导演:管虎


  ZHANG Ying for A MAN AND A WOMAN (Chinese mainland / Hongkong, China) directed by GUAN Hu


  艺术贡献奖


  Outstanding Artistic


  Achievement


  《拾荒人》(伊朗)


  导演:艾哈迈德·巴拉米


  THE WASTEMAN (Iran) directed by Ahmad Bahrami


  《胡阿姨的花园》(中国)


  导演:潘志琪


  MS. HU'S GARDEN (China) directed by PAN Zhiqi


  最佳动画片


  Best Animation Film


  《你的颜色》(日本)


  导演:山田尚子


  THE COLORS WITHIN (Japan) directed by Naoko Yamada


  最佳真人短片


  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


  《边界事件》(以色列)


  导演:希拉·格芬


  THE EVENT HORIZON (Israel) directed by Shira Geffen


  最佳动画短片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杀了这匹马》(中国)


  导演:郭小若


  KILL THE HORSE (China) directed by GUO Xiaoruo


  综合新民晚、上海国际电影节微信公众号


  : 上观新闻


  zhengzhi推荐文章5:中央政治局为何罕见专门研究高校?

  撰文 | 傅凝 高语阳


  不论是之前的“政知局”还是现在的“政知见”(ID没变,还是“bqzhengzhiju”;公号狗没变,还是这些70后80后90后),小编感觉压力最大的就是“找不同”——怎么在似曾相似的文字里,找到有意思的“点”?


  不过一看到6月28日的这则官方道,政知君立马就找到不同了:


  政治局开会了,而且核心议题是“审议《关于巡视31所中管高校党委情况的专题告》”。


  

  △ 政知君最关注的电视节目,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记错,政治局专门开会聚焦高校,这在十八大以来尚属第一次。


例会之前的节奏

  政治局会议是例会,一般情况月底会开一次(当然也有例外)。


  不过这次开会,真可谓在中央领导频密工作节奏中“挤出”时间来开的。


  开会前不久,好几位政治局成员结束出京的调研活动才回京;而开完会的次日——也就是今天中午——习近平将抵达香港,开始其任内首次视察。


  先说之前。根据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不完全统计,6月以来,至少14名政治局成员出京(出国)调研或参加活动。


  6月上旬:张德江到陕西、刘云山到福建、刘延东到山东、张春贤到山西;


  6月中旬:俞正声到福建、孟建柱到河北、刘奇葆到湖南、胡春华到欧洲、郭金龙到甘肃和青海;


  6月下旬:习近平到山西、李克强到辽宁、刘云山到辽宁、王岐山到贵州、李源潮到吉林、刘延东到内蒙古、赵乐际到山东。


  逾半数的政治局成员走访了10多个省份,像刘云山、刘延东一个月内两次出京;而像山西、福建、辽宁等省份,接连迎来数位中央领导。


22个核心议题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从官方道来看,6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只有一个核心议题。其他的会议往往要接连讨论好几个重要议题。


  当然,可能有读者要反驳:不是每次会议都“研究了其他事项”?


  是滴是滴。不过在小编看来,虽然“其他事项”都很让人关心,不过从官方角度看,恐怕公开披露的才算是核心议题吧。


  从公开披露的情况看,十八大以来50多次政治局会议,有22次是专门研究一个核心议题,占了四成左右。


  哪些事情成了会议“唯一”的核心议题?


  咱们来排排坐——


  首先是“审议通过”重要文件或告:6次。除了这次中管高校的巡视告,还有党内法规,如《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或者如《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其次是研究和分析经济形势:5次。2013年7月底,专门研究了当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2014年和2016年都是两次专门研究。


  再次是为重要会议做准备:4次。如决定召开二中、五中全会,讨论政府工作告稿等。


  还有两次围绕地区来研讨:一次是2014年5月研究新疆社会稳定,一次是2016年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


  当然不止是这些。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发现,十八大闭幕后10个月内,政治局就有8次专门开会研究一个核心议题。总体看来,都是围绕党的建设做出安排和部署。如反腐、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员发展等。


  3年后,2016年,一年里也有6次开会专门研究一个核心议题。但跟2012年、2013年比较,议题就涵盖更广,有研究经济工作、有审议党内法规、还有讨论健康议题等等。


  这次聚焦高校巡视,是今年以来政治局第二次专门研讨一个议题。上一次是3月底,议题是“脱贫攻坚”。


哪些巡视议题能进怀仁堂?

  不论是脱贫还是巡视,都是高层非常重视的大事。


  就巡视来说,有权威人士就曾郑重其事地说,巡视是“中央巡视”,是代表中央的。


  诚如斯言,每轮中央巡视,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都要向政治局常委会汇情况。而事关巡视的不少议题,都会摆进怀仁堂的会议桌上。


  

  △ 这是哪儿都知道了吧


  问题来了,五年过去了,有哪些巡视的“业务”列进政治局会议的议题?


  其一是有关法规。一年之内,政治局两次审议巡视工作条例。去年6月,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11个月过去了,巡视工作条例相机做出修改,于是政治局就有了“审议《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的安排。


  其二是“全面的告”。按照现行体制,大体可以分为“条条”和“块块”管理。党要治国理政,要抓好巡视,主要也是管住“条条”和“块块”。十八大过后两年,在2015年2月,《关于巡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情况的专题告》提交给政治局审议;又过去两年,今年2月,政治局审议了《关于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全覆盖情况的专题告》。


  可以看出,这是两次阶段性的成果。


  看上去,政知君的陈述似乎就要结束。


  然而并不。


  还有其三。


  政治局还专门研究了几个垂直领域的巡视情况。


  2015年11月23日,听取关于巡视5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关情况的专题告。


  今年4月25日,审议《关于巡视中央政法单位情况的专题告》。


  5月26日, 审议《关于巡视中央意识形态单位情况的专题告》。


  6月28日,审议《关于巡视31所中管高校党委情况的专题告》。


为什么说中央重视中管高校?

  看出来了吧,在高层眼里,31所中管高校与政法系统、国企等领域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央对高校的重视可概括为两句话,一句是:中央对高校一直都很重视;另一句是:这几年是越来越重视。


  去年12月,中央罕见地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当时习近平、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四位政治局常委到会,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 那个时候,新闻联播的王宁还没退居二线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思想政治”都是高校的关键词。6月28日的官方消息说得更明确,高校是“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因此,巡视高校重点是“政治体检”。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插一句话,这31所中管高校是分三批巡视完的,2013年首轮巡视就巡视了人民大学,2014年巡视了复旦大学,前不久一口气巡视了29所高校。前后跨度长达4年。


  31所高校,至少有23所被点出“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到位”(还有三所高校被指“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偏差”)、至少有23所被提到“存在廉洁风险”、大约一半被提到选人用人存在问题。


  尤其引起政知君注意的是,厦大、北航、北理工、上海交大、浙大、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农大等高校,被指出在“立德树人”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还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被指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够到位”。


  而6月28日的官方消息特地强调,高校党委务必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这不仅事关2000多万高校学生的前途,也事关13亿人国度的未来。


  校对 | 项战


  zhengzhi推荐搜索词:

  

  1.政治面貌怎么填

  

  2.郑智

  

  3.正直

  

本文标题:zheng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