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皮和陈皮一样吗
柑皮和陈皮一样吗推荐文章1:新会陈皮到底什么皮?橙皮、柑皮、橘皮、桔皮,你真的分得清吗?
在后台收到了不少朋友的咨询: 陈皮到底是哪种皮?吃完的橘子可以做陈皮吗? 什么才是陈皮?新会陈皮是什么皮?
橙、柑、橘、桔都属于柑橘属,那它们的皮是不是都可以做陈皮呢?
现在我们就从生物属性和文字表述上为大家分清几种皮的不同,准备涨知识啦!
一、橙皮
橙子皮主要就是我们常见的甜橙皮,跟陈皮没什么关系。只是普通话里 “橙” 和 “陈” 的读音十分相似,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陈皮是橙皮晒干了。
另外芸香科植物(包括柑橘类水果)的皮大多都含有一种叫“橙皮甙”的物质,也称“陈皮甙”“桔皮甙”“橙皮苷”,也许这种化学物质的叫法也令人们混淆了橙皮和陈皮。
结论:橙皮≠陈皮
二、柑皮
《中yi yao大辞典》说柑为芸香科植物,晒干陈化可入药得分以下几种:
1,茶枝柑(新会柑)
2,瓯柑(江浙柑)
3,四会柑(广东广西地带)
4,冇柑(广东福建地带)
5,蕉柑(广东、福建、台湾)
由此可见上面五种柑皮晒干陈化后皆可算作“陈皮”。
但并不是所有柑皮都可以成陈皮,上述五种可以陈化的柑皮由于品种的不同还需要分等级,陈化后的功效差异较大;
例如普通陈皮和新会陈皮(广陈皮)就相差万里,新会陈皮无论功效还是价格都比普通陈皮高出不少。
结论:柑皮=陈皮
三、橘皮
古时所指的“橘”,是对各种柑橘类水果的总称;现代单字一个“橘”也并不代表某种水果,而“柑橘”则是对柑橘类水果的统称。
《本草gang目》记载:“橘皮苦能泄能燥……”;而201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yao典中也提及:“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古时也称橘皮……”。
由此可见,橘皮就是陈皮,橘皮和柑皮只是古代说法和现代说法不同罢了。
结论:橘皮=柑皮=陈皮
四、桔皮
桔子有两个读音,作[jié]时为桔梗,是一种花;作[jú]时为橘的俗字,可谓是口头说法,例如金桔,就是指小型柑橘类水果。
在粤语中,橘和桔读音相似,所以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搞不清“橘”皮和“桔”皮。但一般来说,并没有桔皮这种说法。
结论:桔可以=橘,但桔皮≠陈皮
由于各地群众的习惯称呼不同,这些名称常被混淆!例如温州蜜柑有时会被称为无核橘;锦橙因果形长圆,在四川地区也被称为鹅蛋柑;
柑橘类的水果分很多种,名称界限不明确,导致了人们概念上的模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陈皮的原料就是柑皮,但大家要记住,并不是所有市面上卖的柑橘类水果的皮晒干后都可作“陈皮”!
柑皮和陈皮一样吗推荐文章2:变了味的“新会陈皮”:是“人”变了,还是“陈皮”变了呢?
:李嘉图,资深媒体人,新会陈皮收藏爱好以及研究。对新会陈皮感兴趣的朋友,可私信或留言交流。
有人问老李哪里的新会柑最正宗?于是老李画了一个“圈”,并说你们在这里面摘吧。
老李的新会柑“大区”地图
又有人问老李,今年的果品好不好,存出来的品质如何?于是老李又跑到田里问了N个柑农和行家,又写了几篇劣作。
到了近日,又有几位70后80后的读者朋友问老李,怎么觉得现在的“新会柑”和“新会陈皮”没有小时候记忆中的味道?于是老李又翻了翻资料,有了本期关于“新会柑是否变质”的讨论。
新会柑田
因为今年新会地区的柑田遇到了数十年一遇的大面积失收,除了柑农向老李抱怨,也有不少买了新会柑的老朋友抱怨:“近年来新会柑产量多了,其质量变差了!”
老李问,何出此言呢?
朋友说:“大红柑不如以前红、果品色淡缺少光泽。果肉变韧偏酸、味淡又缺少原有的特殊果香味;柑皮(陈皮)已失去原有的色泽与香味。而近年来陈化的皮,香味和口感都没有多年前的香醇了。”
在老李和很多人的记忆中,新会柑肉的确偏酸,但这位朋友说,他小时候(80年代初)新会柑并不像现在这么苦涩,而是十分香甜可口(很多读者也在留言里反馈过,其中就有80、90年代的新会柑口感 偏甜的说法)。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新会柑和新会陈皮不如以前,而这个“以前”又是多久的“以前”呢?
回顾新会柑的种植历史,从90年代初黄龙病害后到新会柑正式的恢复期,已经是十年后的2000年,那时候新会柑产业才从那场灾害中缓慢恢复。
病害后被砍掉的新会柑树
此后随着新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机械、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产地环境变化和栽培技术变化,果树易生快长和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则趋向下降,果和皮品质下降。
位于新会“新马单”岛上的柑田
“柑果”和“柑皮”品质下降的“最明显表现”要说陈皮的品质为何变差,那么首先得看新会柑的品质发生了什么改变。
老李也访问了几个老柑农,说最近10多年来,新会柑的品质的确有所下降,具体表现为:
果实皮面红色显现减退,由传统红黄色、有油光变至橙红或金黄色有油光,再变至橙黄色或金黄色、光泽淡薄,又再变至现今的黄色或黄橙色,欠缺油光,油胞粗,疤痕多;
目前“大红柑”不再跟过去那么红,而是“橙”和“黄”为主
过去是“果肉脆汁多,甜中有微酸,有特殊果香味”,现今是“果肉偏韧、偏酸、味淡,间中有苦涩味,果香味淡薄”;
过去的果实果体比较大,而现在的果子有由大变小,加上部分柑农和不良商家把“小种油身”等小果柑树当做“圈枝柑”来大做文章,以哄抬价格,导致果品进一步劣质化;
过去的柑皮(大红皮),干鲜柑皮从红色有香气、陈化后有特殊芳香气味,变至当今的柑皮干鲜皮淡黄或黄褐色、欠缺红色素,芳香气味淡薄等等。
很多人说右边小种油身更好,但以过去的观点,好果子应是左边的大种油身
大红柑果和皮品质变化的因素新会柑树和其他植物一样,既有物种自身的变化,又会因为所处生态环境或人类对其栽培技术的变化而变化,既可能变优,也可以变劣。
1、新会柑“大红柑”品种的变化
大红柑数百年历程中自身也在变化,芽变是柑橘品种的一种变异现象,而变异有优变或劣变;还可能有种性退化。
根据新会柑橘历史记载,在20世纪80年代的生产调查和柑橘品种普查整理中,有果农反映和历史记述的品种品系,还发现新会柑的新品系——大红柑的短枝密叶和新会甜橙的长果形滑身仔,长果形滑身仔是属于优良芽变,而短枝密叶是就是“劣变品系”。
“短枝密叶”的新会柑,其果品并不好
2、栽培技术的变化
新会柑橘生产在20世纪经历了由传统农业阶段向现代农业阶段过渡逐渐迈入现代农业阶段,栽培技术也明显变化。
“圈枝苗”改换“嫁接苗”(驳枝苗)新会柑橘传统圈枝(高压条)育苗种植,20世纪50年代以后从潮汕引入嫁接育苗技术,在国营五和农场、星火(圭峰)农场建立苗圃,并大量引用外地柑橘品种和砧木。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3年恢复面积,8年恢复产量”的计划目标时,新会各地又自行恢复圈枝育苗种植。
驳枝柑
从“圈枝苗”到“嫁接苗”这一变革历经20多年。
到了今天,在新会种植嫁接苗(红橡檬砧)多年之后,人们又开始议论“嫁接苗”易种快生,果树产量多,但果质变差,大红柑变得果肉酸韧,甜香味少,柑皮皮色不够鲜红,欠缺芳香气味。
而新会柑和柑皮要改善和提高品质,选用新的优良砧木,淘汰红橡檬砧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驳枝柑树的接口非常明显,树干也非常粗
从“有机肥”(花生麸、豆饼)改施“化学肥料”新会柑传统栽培只用“人尿加豆饼”,人畜粪都不用,这在中国柑橘老产区是独一无二的,加上果稻轮作,人工建造果园果树作物群落和人工防治病虫害等使用自然原料,以自然方式生产出品质独特优良的大红柑、柑皮,真正是纯正的自然食品。
正在发酵豆饼、花生麸的积肥桶,走进后有明显的“发酵臭味”
但当今在广泛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之后,少用或不用有机肥,果园土壤有机质下降,土质变差;而果树靠化肥虽然生长快产量高,但果实品质下降,风味变差尤为明显。
而有的果农吸收传统知识经验,减施化学肥料,增施有机肥,其果实品质就比较好。
采用机肥、化肥结合的方式灌溉,柑树树势明显长旺
人工防治病虫害改为广泛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广泛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农作物(果树)获得丰产丰收;然而,在杀灭病虫害时连很多有益生物也被杀灭了,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又损害了自然环境,同时,影响果实品质和损害人类健康。
现在农药对柑果实损伤最明显的是果皮变粗、果面缺少油光和药伤的疤痕,对果实内质的影响或损害由于较难发现而常被忽视。
果皮伤疤痕迹明显,除了台风疤外还有农药伤害的可能性
3、产地环境的变化
新会柑橘传统产区处在境内中心地带的冲积平原,平原四周三大山脉环抱,南海和西江、潭江之水在平原内的银洲湖汇聚交融形成独特水质。
在南海潮涨时银洲湖水能灌溉到的沙围田,就是新会大红柑传统产地,西江下游支流沿岸沙围田则是年橘传统产区,历史上形成明显的大红柑和年橘两个品种区域。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柑橘产区环境日渐改变、为防洪防潮的需要。两江一些地方筑堤建闸截流,江河原有的水流量减少,汛期截断洪水,原来自然水流的交流被改变;工业化、城市化造成大气、水、土污染,优良生态环境遭损毁。
新会的河道
现在,新会柑橘传统产区园地大量被工厂楼房占用,工厂楼房多了,农田果园少了,而新会特产大红柑、新会陈皮等面临被挤压出传统产地的情况。
同时,21世纪以来,新会陈皮的“造假技术”也被研究得炉火纯青,从“湿仓发酵”到“香精染色”等等操作,也是市场和监管部门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
人们现在从科研中认知,著名的地道中药或农业特产,如化州橘红、阳春砂仁、铜陵凤丹、杭白菊、安溪铁观音等等都与其品种优良和当地特有的优良水土、气候因素密切关联。
产地环境的变劣,必定对大红柑果和柑皮品质带来负面影响——大红柑果和柑皮(陈皮)的独特优良品质是由品种独特优良、产地环境独特和栽培技术独特良好等三大因素共同造成的。
染病后被砍掉放置在路边的新会柑树
总的来说,在老李走访了多个有着陈皮多年收藏经验的行家,以及多位新会本地老柑农,都普遍认为现在的新会柑、新会陈皮的品质出现了下降的现象,跟数十年前采用有机肥、极度注重耕种出来的新会柑也是无法比拟了。
但对比新会陈皮的品质下降,作为新会陈皮的爱好者,老李对新会陈皮传统文化和传统技术的保育工作缺失感到更加的无奈和惋惜。
我们都希望新会陈皮可以越来越好,但当下市场除了营销、卖货等等,又有多少人在为新会陈皮的“品质”思考过呢?
如对老李收藏的新会陈皮感兴趣,可私信或者留言交流。
柑皮和陈皮一样吗推荐文章3:陈皮用什么果皮制成?“橙、柑、橘、桔”四种皮,你分得清吗?
:《新会陈皮调研手记 》李嘉图,资深媒体人,新会陈皮收藏爱好以及研究。如对新会陈皮感兴趣,可私信或者留言交流。
“老李啊,你说的新会陈皮到底是哪种柑橘的皮?我们平时吃的柑橘子,也可以做成陈皮吗?”
这类问题在老李的后台可谓是“高发”咨询:什么皮才算是陈皮?而老李研究的新会陈皮又是什么果实的皮呢?本期内容针对“陈皮小白”来说一说!
从科普上说,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都可以叫做“陈皮”,而药材中的陈皮,又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在芸香科植物中就有常见的“橙、柑、橘、桔”等都属于柑橘属植物,那它们的皮是不是都可以做陈皮呢?
根据传统医典上陈皮的入药说法是以“橘柚”之名,最早出现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而正式以“皮”之名出现,已经是在唐代的《食疗本草》。历史上的“橘柚”是否今天的“柑”呢?老李还没有找到相关佐证,但不难发现,在古代本草书籍中记录的陈皮,多附于“橘柚”或“橘项”下,在宋代以前本草药典中的陈皮多附于橘项下,直到宋代以后又以陈皮、橘皮并见。直至700多年后的今天,陈皮用柑皮制作的材料定义才渐渐明晰。
老李从植物学研究结论中也发现,陈皮经过历史上古人们对原材料的数次深究和挖掘,才有了把“橘柚”树“栽培变种”之后繁殖的“柑树”——茶枝柑 (新会)、大红袍 (四川)、温州蜜柑(江浙)、福建柑(福建、潮汕)等等等。
现在老李就从“生物属性”和“文字表述”两个关键点为大家分清几种皮的不同。
老李自己柑场的新会柑树(拍摄于6月中旬的“小青柑”阶段)
“橙子皮”肥厚,但做成陈皮是真的“不香”我国常见的橙子有冰糖橙、红肉脐橙、新奇士橙、夏橙,产地遍布大江南北,也是我们日常接触非常多的水果之一。于是有人会问我们常见的橙子皮,跟陈皮没什么关系?只是普通话里 “橙cheng” 和 “陈chen” 十分相似,有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会以为“陈皮”是“橙皮”。
当然,橙子也是芸香科植物(包括柑橘类植物水果)的果实,表皮也大多都含有一种叫“橙皮甙”的物质,也称“陈皮甙”、“桔皮甙”、“橙皮苷”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化学物质的叫法也令人们混淆了“橙皮”和“陈皮”。而橙皮苷目前也是作为鉴别陈皮的一种重要指标之一,因为苷类物质通过氧化陈化可以转变为陈皮的药效成分。
所以,橙皮又称在中药中称为”黄果皮“,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可作为健胃剂。橙皮很早就是中药的一种,味辛微苦,入脾、肺二经,治咳嗽化痰。
橙子皮虽然不作为”陈皮“的原材料,但并不代表其没有用途。在西餐料理中,就常有以橙子皮为烹饪的调味料,一般以鲜橙子皮碎为腌制时使用,可以起到祛腥的作用。
结论:按照生物学上看,橙皮的从化学成分和元素上是可以被做成“陈皮”,但由于橙皮的挥发油含量不多,而且内囊厚实,不方便陈化,也容易导致虫蛀,即使晒干了做成“陈皮”也只有陈皮的样子,实际上没有陈皮独特的香味和功效。
橙子皮
橘子皮就是陈皮吗?也不对!上文中提及的古时药典中有“橘”,其实在古汉语的用法和含义中,“橘”是对各种柑橘类水果的总称。这不难理解,在语文课上读过文言文的朋友相信都会记得古人说话,能一个字表达绝对不会使用两个,加上古代水果的品种也没有现代的零头,因此出现了“以橘概全”的文字记录。
而现代单字中的“橘”字,也并不代表某种水果,而“柑橘”则是对柑橘类水果的统称。当我们使用橘子时,一般会加上“XX橘”,例如砂糖橘等用法进行特指。所以说“橘皮”就是“陈皮”,在字面上只是古代说法和现代说法不同罢了。
结论:古书药典的“橘皮”就是“柑皮”,也就是“陈皮”,但现在特指的“橘子皮”,不作为特指陈皮的原材料。
橘子皮
“橘桔”不分家,那么“桔子皮”也不能算陈皮吗?“桔”字有两个读音,作“jié”时为桔梗,是一种浅蓝色的“花”;读作“jú”的时候为“橘子”的俗称,也是一种大众化的口头说法,例如常见的金桔、年桔等等,也在民间有“吉利”的谐音,指小型柑橘的水果。而在粤语中,“橘”和“桔”的读音都是一样的,所以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搞不清“橘皮”和“桔皮”的区别。但一般来说,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没有“桔皮”的说法。
同时,因为体型迷你的橘子(桔子)皮的实在是太小且薄,虽然在成分上跟柑皮有类似,但对于剥皮翻晒等环节来说,难以进行加工,也容易破碎,所以在新皮的产业链条上,没有用橘皮进行加工陈化的需求。目前以橘子皮为陈皮制作的,大多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家庭自用,也是常见的烹饪调味品。
对于“橘桔柑橙”等等,由于各地方言和习惯的称呼不同,有些常见柑橘的名称常被混淆——温州蜜柑,有时会被称为无核橘、甜橘;四川的锦橙因果形长圆,在很多地区也被称为“鹅蛋柑”;新会茶枝柑移植到粤西或者广西地区就会变成大红柑,口味由酸变甜;脐橙在很多地方又被贡橙等等。
结论:“桔”就是“橘”,但“桔皮”不是“陈皮”
广东四会的“砂糖桔”,以“高鲜甜度”著称
众望所归,“柑皮”成为了目前制作陈皮的最佳原料根据《中药大辞典》里面说的,“柑树”为芸香科植物,其果实表皮晒干后,陈化三年以上,即可入药。而可以作为陈皮原料柑,主要有以下几种:
1、茶枝柑(新会柑)
2、瓯柑(江浙柑)
3、四会柑(广东广西地带)
4、冇柑(广东福建地带)
5、蕉柑(广东、福建、台湾)
虽然说在成分上绝大部分种类的柑皮都可以制成陈皮,但因为各种柑皮之间成分含量不一样,所以并不能说所有柑皮都可以成为 “及格的陈皮”,而上述五种可以陈化的柑皮,由于品种的不同还需要分等级,陈化后的功效差异较大。
例如普通陈皮和新会陈皮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巨大,在香味上、效果上也相差颇大,而道地的新会陈皮,在历史上药典记载中,无论从功效还是价格都比普通陈皮高出不少。
结论:“晒干后陈化3年以上的柑皮”就是“陈皮”
老李自家柑场的新会柑(6月份小青柑阶段)
总结一下在我国的柑橘类水果分类也有数十种,名称界限等等均不明确,导致了人们对于“陈皮”以及“柑橘皮”概念上的模糊,也直接导致了目前市场很多“陈皮”冒充“新会产”的情况。
:南方都市整理
因此,判断自己购买的陈皮是否“正宗新会陈皮”,基本上是全靠厂家和商家自觉“上”——他们说多少年,就是多少年,而且不接受反驳,你也无法检测!很多人也许会说可以用“碳14同位素”检测啊,其实这些检测也都是“万年”为单位的计算的,区区一块陈皮的年龄,也真是“杀鸡使牛刀“!
最后特别强调一点,有些消费者不具备自己做陈皮的条件,但又想自己在网上购买新会陈皮的,就需要对比选择在线上的“品牌”,笔者更建议选择“小商户”,特别现在网络电商途径十分方便,很多柑农业自己开始电商销售,其产品也十分出色!这里就需要消费者自行选择了,老李也是建议,每次购买可以选择小量尝试的方式,等确定该商户的陈皮没有造旧造假,再慢慢加大购买的批次,这样操作可以尽量降低被骗的风险。
主要参考资料: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三产融合研究——以新会陈皮村为例》,北方经贸期刊;
《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2020第25届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
《广陈皮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进展》,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
《广陈皮的古今临床应用》,时珍国医国药期刊;
柑皮和陈皮一样吗推荐文章4:大河每日养生|橘皮≠陈皮!不仅功效大不同,甚至有黄曲霉素
大河《天天健康》官方微信推荐指数★★★★★
说到理气、健脾胃,很多人会想到陈皮。
有人问,自己晾晒的橘子皮和陈皮一样吗?
其实二者大有不同。
陈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药典中记载的中药陈皮,对橙皮苷的含量有要求,“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橙皮苷不得少于3.5%”。
而个人晾晒的橘子皮,橙皮苷的含量不确定,黄曲霉素、干燥度等不确定,严格来说不是中药饮片,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中药的功效了。
业界人士认为,产于新会特定区域且在自然环境下陈化时间三年或以上的柑皮,才叫新会陈皮或广陈皮。
新会陈皮年份越高,其口感越甘醇,年份低的新会陈皮含有的糖分和挥发油成分较多,口感带苦、酸。
年份高的陈皮经过长时间的陈化,内囊逐步脱落,其口感甘、香、醇、陈。在购买陈皮时,可以通过看其颜色、摸其质地、吃其味道、观其茶色等方法,来鉴别陈皮的品质。
新会陈皮泡茶法
取一个完整三瓣状的新会陈皮,冲洗干净后随冷水下壶,煮开后3~5分钟即可。
不宜将陈皮浸泡水里太长时间,因为陈皮味属辛、苦,泡久了,陈皮分解的数量多了,容易产生苦涩味影响口感。
大河·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彬 编辑 lyh
50000+孩子都在用的足浴包,24至26日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免费领!
大河道的“助走神器”火了!现有10个免费试戴名额,名戳……
关于速效救心丸,你不得不知道的这些事
麻疹疫情爆发!体内是否有抗体、成人能否接种?…记者独家解答
震惊!384人体检,10%的员工查出癌前病变!这些习惯你我都有……
进入微信公众号,可搜索“推拿”、“名医说”“发烧”等关键词,搜索你关心的内容
“大河微医”是百万大《大河》倾力打造的健康信息平台。
将为您提供名医挂号、在线问诊、就医推荐、中医养生
柑皮和陈皮一样吗推荐文章5:陈皮和橘子皮的区别?
小编最近收到一条来自陌生客人的问题:“陈皮不就是橘子皮么你们弄这么贵,我们这儿都是丢掉的。”
小编觉得有点好气又好笑,但事实上这样想的朋友并不少。陈皮是需要经过多次翻晒和一定时间的干仓慢陈才能称之为陈皮,陈皮的原料在品种上也是和橘子皮完全不一样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二者的区别。
首先我们一般说的柑橘,在生物学分类下包含的的植物是很多的,像柑、橘子、金桔,甚至橙子和柚子都是属于柑橘种的,但他们明显是不一样的,柑果和橘子完全是两个品种的植物。所以不管是新会陈皮、广陈皮还是川陈皮,使用的都必须是柑果的皮,而不是橘子的皮。
那么橘子皮和柑皮有什么区别呢
橘子的果实个头比柑果是更小更扁的,表皮的颜色是橙红色,比较偏红的,偶尔有一些橘子表皮甚至是呈现出朱红色的。
橘子的果皮结构松软,新鲜皮捏着质感有点像海绵,韧性低,很容易破裂。
前段时间当季的砂糖橘就是属于橘子,它的皮就是这种特点。
柑的个头是要比橘子大的,表皮颜色是橙黄色,整体偏黄的。我们一般所说的大红皮并不是指果皮颜色很红,而是指这个柑果完全成熟脱青,完全成熟的柑果颜色也是偏黄的。
柑皮的质感紧实饱满,圈枝老树的柑皮甚至比橘子皮要薄,但是韧性高,不会轻易破裂,和橘子完全不一样。
柑和橘虽然常常并称,二者也同属于芸香科,但本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品种。橘子皮易碎易烂,是无法用于制作陈皮的。陈皮必须使用柑皮制作,而其中又以新会特有的茶枝柑柑皮最为上乘。
除了品种不一样以外,陈皮还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阳光生晒,并且在干仓环境下自然陈化至少3年才能成为陈皮,这期间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汗水。
而正因为有这份细心和时光的缓慢滋润,最终才能唤醒陈皮自身的黄金价值。
柑皮和陈皮一样吗推荐搜索词:
1.柑皮和陈皮一样吗图片
2.柑子皮晒干后是陈皮吗
3.柑皮的作用与功效
本文标题:柑皮和陈皮一样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