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图片推荐文章1:心理健康 | 36组治愈你的心理漫画

  拯救不开心,需要治愈系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组漫画家Eckyo的“治愈系”小漫画


  当你遇上失落、难过、焦虑、紧张、害怕等情绪的时候


  这组漫画也许能让你感到一些小温暖↓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当别人对你不好的时候,学着继续前进↑。


  13


  训练你的思维,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冷静↑


  14


  有时候...简单的事情...就是最美的↑


  15


  你比你认为的自己,更加强大↑


  16


  如果你累了,就学会休息,而不是放弃↑


  17


  人生不会变得简单,你只会越来越坚强↑。


  18


  当他们怀疑你的时候,把这些质疑变成你的能量↑。


  19


  想要治疗一个伤口,你必须要学会停止触碰它↑。


  20


  永远不要让一个旧火焰,烧伤你第二次↑。


  21


  我的圈圈很小,因为我重质不重量↑。


  22


  恨你、怀疑你的人一直都会有,而你只需要证明他们是错的↑。


  23


  我不会理会那些不尊重我的人,他们说这叫自负,我觉得这是我对自己的尊重。


  24


  我不是以『我发生了什么事』来定义,而是我选择想要成为什么。↑


  25


  用一个感恩的心情开始每一天↑。


  26


  永远不要把通往你幸福大门的钥匙,放进别人的口袋里。↑


  27


  人生很苦,永远都要想办法,而不是找借口↑。


  28


  每天一点点的进展,会累积成很大的成果↑。


  29


  我要看看,如果我不放弃会发生什么事↑。


  30


  你要学会懂得一个人走,有很多跟你一起开始的人,不会陪你到最后↑。


  31


  你值得一个非常害怕失去你的人↑(专治PUA)。


  32


  当你觉得痛的时候,学会观察,也许人生就会想要你从中学习↑。


  33


  当事情很顺利时,我们不会成长。当我们面对挑战时,我们才会长大↑。


  34


  生活像是一个旅程,而不是终点,学会去享受旅程↑


  35


  创造一些属于你自己的快乐↑


  36


  我并不完美,但是我是我自己↑(接纳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图片推荐文章2: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 从现在,爱自己,心向阳光,健康成长!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为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00年,“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健康节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


  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信任、友爱、宽容、尊重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


  愿每一位大学生朋友都拥有健康的身心,心向阳光,快乐成长!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策划/审稿: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宏文, 副主任黄长群,雷党兴,贺海燕


  文案/设计:徐颖茜,杨岚、姚亚琦、李晓文、王琪


  编辑:杨明昊


  心理健康教育图片推荐文章3:【心理健康】17张漫画教你学会17个心理学冷知识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懂一些心理学,那么对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疑问可能就自动解开了,对生活的种种困惑也会随之慢慢消散。


  下面让我们一起透过漫画来学习以下19个心理学知识。


  1


  谣言


  谣言是对人、对事、对社会事件的一种不确切信息的传播。


  谣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它可以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在许多情况下,流言蜚语往往成为不诚实的人的政治斗争的手段和工具;它可以使原来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变得互相猜疑、倾轧、紧张;使原来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变得十分混乱,变得人心惶惶。


  2


  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因为内隐记忆是在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


  3


  实验者效应


  主试的态度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统称为实验者效应。


  实验者为搜集能证明其假设的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有意无意的通过不同表情,语言,动作将预期的要求给被试,造成一种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原假设的效应。


  4


  拖延症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


  deadline是身后的一团火,当它离我们足够近时,害怕被烧着的恐惧感让我们一下子冲了过去,在deadline前赶完了任务,尽管质量很难说。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种deadline过后突然一下放松的感觉,而且拖延的结果有时反而挺好。这种时候,会在心里表扬自己很有“效率”。于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强化的拖延。


  5


  顿悟


  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


  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


  有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其特点是突发性、独特性、不稳定性、情绪性。


  6


  温度与攻击行为


  很久以来,人们就已注意到炎热的天气与暴力相伴而生。我国的成语中就有“火冒三丈”、“怒火中烧”、“心烦气躁”等。学者们运用地域、时段调查以及问卷调查和实验等方法,从信息加工、唤起、情绪行为等角度,对温度与攻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热假说(heat hypothesis)认为,物理环境中当达到不舒服的高温时,会增加攻击动机和攻击行为。


  7


  恐惧


  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


  恐惧是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无所适从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种强烈反应,是只有人与生物才有的一种特有现象。


  8


  香蕉恐惧症


  来自英国东苏塞克斯的弗兰·丹多在她7岁时,哥哥詹姆斯与她开玩笑将一只香蕉藏在她的被窝里。可怕的黏黏的东西把弗兰·丹多吓坏了,从此,她便对香蕉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患有这种病症的人,对这种黄色且弯曲的水果,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就算看上一眼,都会呼吸加速甚至出现呕吐现象。


  9


  广场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为焦虑症的一种。特指在公共场合或者开阔的地方停留的极端恐惧,因为要逃离这种地方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会令人感到尴尬的。


  广场恐怖症原意是指患者怕到公共场所或到人多拥挤的地方。患者最怕去开会或去商场购物,也不敢到空旷的场所,如运动场、广场,即便是乘公共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也非常害怕、紧张。


  10


  黑夜恐惧症


  黑暗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怕黑,不敢一个人独处,白天与晚上精神症状不一,情绪相差很大。一般到了晚上,独自一人时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慌情绪,没有安全感,紧张害怕,产生消极情绪。这种症状有间接性,连续性:有的人会因为最近发生了某些不好的事而产生这种情绪,而有些人是一旦到了晚上,身旁又没有人陪伴就会产生这种情绪。消极,害怕,甚至有很多莫名奇妙的想法。黑暗恐惧也是一种心理恐惧,主要是不相信自己,害怕人生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产生消极情绪的程度,看个人的黑暗恐惧症严重程度。


  11


  玩偶恐惧症


  面目可憎的小丑,空无一物的镜子中逐渐现出一个模糊的影子,扭曲破旧的布娃娃……


  这些特定的物体,都有其对应的恐惧症,而本身就对这些事物有一定恐惧的人,也极有可能受到影响而发展成恐惧症。


  12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讨的内容。


  13


  内向性格的优势


  我们可以把内向性格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两种。健康的内向性格是自然的、和谐的状态。


  而且,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对这一状态没有太大的不满,并且愿意承受由此带来的诸多不便。比如愿意承受孤独,而有时孤独反而有助于他成功。心理学家卡塔尔,就把性格分成十六个基本因子,内向者更有恒性、怀疑性、幻想性、自律性等。一般认为,内向者有种安静的力量。


  14


  愤怒


  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愤怒被看作一种原始的情绪,它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着的。


  15


  宇航员的心理状况


  幽闭恐惧症,压制情感,情绪转移,第三季度效应,月亮效应……“第三季度效应”,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任务过半的时候可能会显示出来的一种效应。第三季度效应的特点有:士气跌落、紧张或忧郁情绪增加。


  研究人员相信,这种现象会在一项任务的中间点呈现出高峰。


  16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17


  厌食症和暴食症


  厌食症(Nervosa)就是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约95%为女性,常在青少年时期就有类似的性格倾向。暴食症在医学上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被称之为“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是这样被定义的:是指不可控制的多食、暴食。暴食症是一种饮食行为障碍的疾病。


  咸阳市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咨询热线:029-33880248;029-33880247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警苑心语


  心理健康教育图片推荐文章4:【卫生健康宣传日】世界精神卫生日——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附宣传海

  世界精神卫生日


  营造良好环境


  共助心理健康


  2022年10月10日


  2022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全国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为


  “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


  推动全社会提高认识,


  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关注心理精神需求,


  在家庭生活、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等环境中,


  营造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良好氛围,


  提供适宜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


  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海


  2022.10.10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