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是男是女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推荐文章1:观世音是男是女,历史上众说纷纭,佛经最后给出了答案
自从佛教传入我国以来,新生了众多信徒。在一定意义上给基层百姓有了念想。在众生的认知里,认为天上的神仙,其中包括了佛祖、菩萨等都拥有着不死之身,同时他们也没有性别之分。在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神仙有性别之分,更多地是为了更好地区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神仙为了在世人面前出现,他们更多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幻化化身,没有固定是男是女。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唐朝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在唐朝之前,观音菩萨的形象一直都是以雄伟的男人形象出现的;唐朝以后,人们将观音菩萨的形象转变成了女人形象,甚至是一位婀娜多姿的美人形象。
对于观音菩萨的形象而言,更多地是祖辈们的自我塑造与想象,从这一点也表现出祖先们在创造神明中展现的智慧与想象力。
那为什么观音菩萨一直是以女性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呢?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想必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从古印度传入国内的,相较于古印度佛教的历史,我国的佛教发展历史并不是很久。在古印度佛教的佛经中,对于观音的记载多是女性形象,甚至在一些佛经中,将观音译为“优婆夷”。所以在影视剧作品中观音的形象往往都是以女性形象出现的。
二、在国人的审美观点上和思想传统上,女性形象更加符合观音的气质。因为在国人的骨子里认为,女子的阴柔和典雅是一种美德。女子形象往往伴随的是善良、端庄、美丽、温柔、聪明,集这些优点于一身,更符合“观音”的解读,可以观察了解人世间的一切苦难之音。因为往往人世间哪里有苦难发生,观音菩萨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让其更加能够与百姓相融合。与此同时,在现在,观音菩萨还有一项职能就是送子,这是男性菩萨所不具备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观音菩萨女性的形象。
三、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佛教传入国内后,发展十分迅速。因为其理念,除了和尚以外,很多女子削发为尼,甚至就连一些王公贵族之女都有当尼姑的,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比丘尼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一位女性神仙来与这些出家之人亲近。
四、最后一个原因是,自唐朝以后,人们习惯将男性菩萨穿着女装的习惯,渐渐地,观世音菩萨女化形象也就根深蒂固了。
以上四点是观世音菩萨作为女性形象出现的最好证明。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推荐文章2:观音究竟是男是女?
西游记一直告诉我们:观音是一位美丽、善良、慈悲的女性,遇到各种问题都可以找她!
但你知道吗?
敦煌壁画以及隋唐以前的观世音画像大多是男身,比如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笔下的很多观音作品就长着八字胡子,藏传佛教的观音法相也有胡子,而不是今天寺院里的慈祥女相。
那么,户喻皆知的观音菩萨到底是男是女?
(如果是虔诚的观音信仰者,此文可不读,因为观音菩萨可以幻化无量形象,又岂止男女!)
在老家印度,观音是威猛霸气的男神,在中国才经历了从男到女的转变。
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在当时的观念中,身为女性是悲剧,只有转世为男人才能得救。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菩萨作为神明,自然得是男性形象。
到了公元1世纪,印度佛教文化中,观音除了以男性相貌示人,还有很多化身,大多面容威猛狰狞、令人敬畏。
汉朝时,佛教传入中国,基本上保留了印度原始佛教文化,包括观音菩萨的相貌。
一直到唐代,观音的形象都还是以男性为主。
不过,相比凶恶的印度形象,中国化了的观音英俊了许多,销魂的小胡子是标准造型。
观音什么时候由男相变成女相的?
这里有很多种说法,我们不评判对错,只罗列观点:
古代战乱时期,大家都拜佛,希望神明保佑平安,当时的人就想:我面对的是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爷们儿,那感觉会不会是我跟张飞在倾诉心事?
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
一般来讲,能倾听我们心里话的,不是妈妈,就是姐姐,或者闺蜜,总之得是个女子。
于是人们把他的胡子去掉了,依旧保持男儿身,比如这样↓
直到武则天出现,画风就变了。
1
武则天影响了观音的性别?
武则天曾声称自己是弥勒佛降生。
既然弥勒佛都能被定义为女儿身,可见当时社会的女权主义思想达到了怎样的高度。
为了迎合统治者,当时的一些雕刻大师就根据武则天的形象雕凿出了不少观音塑像,这些塑像,都是女性形象。
2
民间故事间接影响了观音形象
唐代之后,佛教在中国失去国教地位,传教对象从贵族变成平民。
祖先们说故事的能力我们是知道的,比如在唐朝时,下面这个故事就颇为流行↓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的一天,某地的金沙滩突然出现了一位绝色美貌的少女,常常手提鱼篮卖鱼。
许多男人都为这个卖鱼女的美艳倾倒,向她苦苦求婚。
卖鱼美女说,我只一人,怎么能嫁你们这许多的人呢?
如果谁能在一夜之间背熟《普门品》,我就嫁给他。
第二天,能背者竟有二十人。
卖鱼女又说,我还是不能嫁给你们二十个人,能在一夜之间背熟《金刚经》的,我就做他的妻子。
结果尚有十人能背。
卖鱼女再要他们在一夜之间背熟一部《法华经》,终于仅有一位姓马的青年做到。
但是万万想不到,在新婚之日,卖鱼女刚到新郎家里,就患急病而亡,并立即腐烂,新郎家里人只好马上收殓埋葬。
几天之后,来了一位僧人,劝他开棺看看。
马姓青年将信将疑,但还是开了棺。
棺材打开的一刹那,马公子忽然倒吸了一口凉气:棺中并无尸首!
僧人笑笑,告诉他说:“她不是什么卖鱼的女郎,实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到人间传扬佛法来了!”
说完话,这个僧人也不见了。
事后,观音降临人间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
说多了,大伙儿都信以为真,并更加认同观音就是一位女子。
3
送子观音的形象只能是女性
延续香火是中国人的大事。
即便到了今天,如果年轻夫妇求子不得,还是会有人到庙里拜拜观音。
自从被赋予送子技能后,观音便成了中国人心中的神仙姐姐,毕竟,大叔样貌的神仙怎么会管老百姓家中有子无子?
到了宋明时期,随着观音“送子菩萨”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她是女菩萨这件事,也成为了不可争辩的事实。
所以观音像从男人变成了女人,与其说是以讹传讹造成的误会,不如说是佛教进入中国后做出的必然改变。
因为女性观音更能代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更富人情味,更迎合一些善男信女心理上的愿望和要求。
所以,要问观音究竟是男相还是女相?
我们只能回答你:非男非女相。
这种相,不是医学观念中的阴阳人,而是超越男女相的限制,不执着于任何一边,可做完全自由的变现。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推荐文章3:南怀瑾:观音菩萨的性别是男是女? 浅释观音菩萨的男女相
观音菩萨的性别是男是女?又是个问题。历来很多人对此做过不少研究,而平常一般学佛的人也常问,到底答案为何?
其实,我们中国佛教徒一般所供奉的观音菩萨像,虽是女身;但依佛法的道理,一切诸佛菩萨成就菩提时,皆是非男女之相,此非男非女之相,并非平常医学观念中的阴阳人,而是超越男女相的限制,不执著于任何一边,可做完全自由的变现,亦即是「即男即女」,随缘示现,应化无穷。
诸位若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两句话,「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便可体会出这个「非男女相」的道理。
所以,这两句话我们学佛的人千万记住。一切佛菩萨不离人间,不离六道轮回的任何一道。
观世音菩萨的踪迹,你不一定要到寺庙中求,不一定要到南海去找,说不定你在街上遇到一个最穷苦、最可怜的人,那个就是,只是你有眼无珠,不认识而已;
如果此时你行一些慈悲,做一点布施,那便得大利益了。或者一个你看了最不顺眼、最讨厌的人,也可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甚至可以说每个人家中都有一尊观世音菩萨,或许是你太太,或许是你先生,或许是你爸爸,或许是你妈妈。
有人学显学密,东拉西扯,最后念观音圣号,往往烦恼一来,或者遇到危难,便念道:「我的妈!」这个没错,本来观世音菩萨就是我们的妈妈嘛!
我们的妈妈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本省人也有人称观音菩萨为「观音妈」)。世上没有比母爱更伟大的了,学佛能依此精神而修,那是很容易上路的。也因此,观世音菩萨现女身的场合,非常之多,以母爱的光辉来照应我们。
在中国历代所流传观音菩萨的画像,有男性留胡子的。
有出家现和尚相的,有道士身的,乃至现为百兽飞禽,各式各样,种类非常之多。
而大部份在三国以后,魏晋南北朝之间,已多画作女身的模样,面庞和姿态都非常华贵漂亮,但不失庄严稳重的气质。目前有些街上的观音瓷像,又搽口红,又涂脂粉,总觉得不大对劲。
当然菩萨是以种种璎珞珠宝庄严其身的,加以口红脂粉并无不可,然而基本上慈悲喜舍的神圣感,应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观音菩萨是这么慈悲,这么不辞辛劳地在我们人间济物利生,因此清代有位女诗人金云门女士写了两句名诗:「神仙堕落为名士,菩萨慈悲念女身。」一方面描写她自己的丈夫,同时也影射天下文人;一方面感念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特别与所有世间女性有缘的愿心。
观世音菩萨非常同情这个世界女性们的苦恼,女人家的问题太多太多了,往往欲诉无处,上不敢对父母亲言明,下难以向儿女启齿,如果再碰上一个不懂体贴,不知怜香惜玉的丈夫,那也只有默默叹息,无语问苍天了。
此时观世音菩萨正是这些女性们在精神上最后唯一的凭借与依持。金云门女士这首切身体验有感而发的诗句,在我看来是所有赞颂观音菩萨文词中最动人细腻的一首。
观音菩萨在这个世界上常现女身,以慈母的德性与形像,抚慰一切有情种种的苦痛。我们若能深切了解世上一般妇女们作为一个女人的甘与苦,那么也便差不多能体会得这个世界种种不同的生活滋味了。
《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推荐文章4:观音菩萨为什么是“女人相”?观音菩萨到底是男是女?
在很多古代小说里面,还有翻拍的影视剧中,观音菩萨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个慈眉善目,心地善良的女性形象,女性本身就具有一种亲和力,菩萨又是“普度众生”,所以对于观音菩萨是个女性的设定,很多人已经默认了。但是在最初的印度佛教传说中,观音菩萨竟然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位太子,这是怎么回事?那观音菩萨又是如何从男人变成女人的呢?
喜欢《西游记》的人,肯定见过电视连续剧当中优美、慈善的观音菩萨吧。殊不知,在佛教历史当中,“观世音”的确“由男变女”,彻底改变了自身的性别面貌。尽管如此,“观音菩萨”仍旧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尊者,那柔美、智慧的笑容,早已经穿透了漫长的历史时空。
据《悲华经》的说法,“观世音”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为此,“佛祖”给他起名叫做“观世音”。
有趣的是,高深的佛教传至中国以后,中国本土文化吸纳了“观世音”这一救苦救难的神灵形象,结合道、仙、儒等多方面的教义,缔造了中华本土的“观音传说”。
相传,古代“妙庄王”有三个女儿,三女儿叫做“妙善”。这位姑娘自幼聪慧过人,与众不同。至出嫁之时,执意出家为尼。“妙庄王”为此大怒,将她逐出王宫。后来,“妙庄王”身染顽疾,危在旦夕,一得道僧人指点,需要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为“药引”,才可能治愈。不过,非常遗憾的是,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根本就不答应。接着,那位僧人又告诉“妙庄王”,香山有位道法高深的仙人,兴许能救治。“妙庄王”遣人相请,香山仙人应邀前来,“妙庄王”才发现,香山仙人竟然是三女儿“妙善”。
随后,“妙善”毫不犹豫地奉上了自己的手和眼,为父亲做药引,“妙庄王”因此痊愈。后来,“佛祖”感其孝心,赐了妙善“千手千眼”,世人由此奉她为“观世音”。这就是中国版“观音菩萨”的真实来历。
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形象都属于“男相”。比如,《华严经》里说:“勇猛丈夫观自在。”这种辞藻可以表明,“观世音”的确曾是“男相”。此后,“观世音”又怎么改变了性别了呢?
首先,“观世音”以多苦的众生为救济对象,而在古时,在芸芸众生中,又以女众的痛苦为最。因此,“观世音”多示现女身,与受苦女子站在同一阵线上,用女性的角度去倾听她们的苦难,从而引导帮助她们走上解脱大道。
其次,女性向来给人一种温柔慈善的感觉,并且多了男性无法比拟的母爱。“观世音”深知世间母爱的伟大,所以处处以女身渡世,感化世间的女人,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而扩大,去慈爱一切众生,成就正等正觉。但女相只是“观世音”随类应化的“示现”,而不是真正的性别,其真正的性别应如上面的《悲华经》所描述的,是一位男性。
源自于印度一带的佛教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菩萨,他就是观音菩萨。然而观音菩萨的形象在我国受到我们国家文化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我国元朝以前,由于观音菩萨本身就是男儿身,以前从外面传入我国的观音菩萨的形象自然是男儿身。
元朝初年,大画家赵孟頫的妻子,同样是书画家的管道升画了一幅水墨画,是女性形象的观音菩萨像,这是因为在管道升看来观音菩萨慈悲,爱众生宛若女子。
后来,管道升还撰写了一本名为《观音成道记》的书。根据《观音成道记》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观音菩萨原本是天竺国妙庄王的三女儿,名叫妙善。妙善生下来就只吃素食,一心礼佛,坚定决心绝不嫁人。
由于妙善不嫁人的态度,她的父亲妙庄王很头疼,因此妙庄王向妙善提了个要求,他让妙善去完成十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果完成了就可以不嫁人,完不成的话便要嫁人了。
这十件事并非是凡人有毅力就一定可以完成的,比如说用竹筐挑水灌满一水池,再比如说一晚上织成一百匹布。妙善完成不了,就诚心向天祷告,天上的诸神被妙善的行为感动了,便下凡间帮助她完成任务。因此妙善顺利的完成了妙庄王刻意刁难她的十件难事。
后来在太白星君的指引下,妙善得道了,成道后的妙善又度父母姊妹全家人皆得成正果。从《观音成道记》所描写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我国本土宗教道教对外来佛教的改变和影响,不同的宗教文化之间相互的借鉴。
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因此唐朝时期的皇帝便把老子的地位抬的特别高。宋朝皇帝延续了唐朝对道教的推崇,甚至道教的地位更加的高了。
宋朝的宣和元年,皇帝下诏,把佛祖改为大觉金仙,罗汉改为尊者,观音菩萨改为观音大士,在世俗的统治中人为的将中国的佛教并入了道教。即便是如今,道教也依然有着自己对观音菩萨的称谓:洞天地主圆通自在天尊。
虽然道教从唐朝开始在我国的地位非常高,但是佛教在唐朝时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论是皇家还是民间都很喜欢佛教文化。但是由于要避讳帝王李世民名号的原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被免去了世字,改为了观音菩萨。
唐朝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对于观音菩萨名字的忌讳也早就没有了。在我国,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观自在,观世音菩萨,她是深受我国民间百姓爱戴的一位菩萨。
观音菩萨曾立誓要普度天下众生,众生得度,然后自己最后一个得度,所以千百年来,仍然称她为观音菩萨而不称为佛。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推荐文章5:观音菩萨的性别,究竟是男是女?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眼中,观音菩萨就是《西游记》中那个美丽端庄、大慈大悲、用广大神通普救众生的那个佛教女菩萨,手持净瓶,脚踏莲花座的观音形象已深入人心了。
我们中国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观音是位女性,其实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观音一直是位威猛的男神!在印度他的形象通常是上身裸露,手持莲花,半透明的袈裟从腰间垂下。脖带项圈,手套臂环等饰物。
大概是这样,感受一下
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中,身为女性是悲剧,只有转世为男人才能得救。
图丨不空绢索观音
在这种观念中,菩萨作为神明,自然得是男性形象。
观音菩萨的信仰大约出现在公元1世纪,在当时的印度佛教中,观音有很多化身,大多面容威猛狰狞、令人敬畏。
图丨如意轮观音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一直到唐代,观音菩萨的形象都还是男性为主。
相比印度菩萨的威猛凶煞,中国人还是觉得,观音应该更文静,于是,入乡随俗的观音也英俊、平和了许多。
比如斯坦因从敦煌带走的下边这一幅。仔细看,此时,观音依然有几撇销魂的胡子。
图丨敦煌绢画《千手观音菩萨》
真正给观音的性别带来颠覆的,是武则天废唐立周,武则天声称自己是弥勒佛降生。
既然弥勒佛被钦定是女儿身,那么观音菩萨是女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图丨卢舍那大佛
于是,中国的信众开始按照中性化,甚至偏女性化的特征去塑造观音的形象,这一时期的观音穿好了上衣,身形凹凸有致,面容慈祥和蔼。广大群众一看,女菩萨也还挺不错。
加之中国人生性平和,我们的祖先从那时起就认为,慈善、护生这样温柔的佛业,让庄严慈祥的女子来做,比印度的威猛大叔更合适。
图丨三彩琉璃观音像 明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再后来,观音又“学会”了“送子”的新祝福,女身观音就更有优势了。
延续香火,一直是中国人的大事,观音更是凭借这一技能,成为中国人心中NO.1的“神仙姐姐”。
图丨瓷塑宋子观音像 清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宋元,观音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基本完成了“本土化”转变。
图丨水月观音菩萨像 元代 首都博物馆藏
不过,认真地说,从佛教义理来讲,观音菩萨早已经成就佛道,他是倒驾慈航来人间普度群生的。
所以,从净土返回的观音菩萨,性非男非女,可男可女。观音菩萨示现普度众生时,大丈夫相,庄严女人相皆是观音本尊。不论男菩萨还是女菩萨像,我们都需要对此抱有敬仰之情。
图丨南海观音像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推荐搜索词:
1.观音菩萨是男是女正确答案
2.观音菩萨是男是女?
3.观音菩萨是男是女 百科
本文标题:观音菩萨是男是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