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推荐文章1:诗词 |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一首诗词一曲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自古相思最难解,今天一起来看那些小众的相思诗词吧。
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张炎《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
燕子又开始忙碌着做窠。可是,我所思念的人却远隔千里。眼前孤零零的,只有一枝梨花在雨中与我作伴。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害怕相思折磨自己,相思之情却早愁人,到相思时却事无办法摆脱它,心中稍稍平静眉头又露几分。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整夜沉浸在相思中不可自拔,以至于梅花忽开、探枝窗前时,恍惚以为是故人。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相思话语无诉处,又何必,写在信纸上,费了泪千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看着河边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让人想起那远行在外的征人。
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每当深夜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空空荡荡,心中再也无法填满。只能在春雨飞花的梦中,跋山涉水,苦苦找寻。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可不知是谁,让我在这元夕朝思暮想,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诗三首》
一夜相思,不知情意多少,只怕和这份相思之情相比,天涯海角也并不算有多长远。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桃花被风吹落,洒满清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春日踏青去##春日生活打卡季##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古诗词##抄书打卡#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推荐文章2:最美的5首《鹧鸪天》,每一首,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鹧鸪天,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牌名,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喜欢用写《鹧鸪天》一类的词作!
也因此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下面,遴选最美的5首《鹧鸪天》,每一首,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晏几道的《鹧鸪天》深情婉转晏几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词的上阕回忆往昔与佳人欢聚的美好时光。
那身着彩袖的佳人殷勤劝酒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当年为了这片刻的欢愉,不惜纵情饮酒,醉红了脸颊。
下阕“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从回忆拉回现实,分别后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多次在梦中与佳人重逢。
而当真的相逢时,却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只能手持银灯仔细端详。晏几道用词细腻,情感真挚深沉,将那种对往昔爱情的怀念和重逢的惊喜与不敢置信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以独特的笔触描绘出爱情中的相思之苦与重逢之喜,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爱情的凄美与动人。
辛弃疾的《鹧鸪天》充满壮志豪情辛弃疾的《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尽显豪迈之气。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开篇回忆自己年轻时率领着众多士兵,身着华美的战甲,英勇渡江作战的壮阔场景。战士们夜晚整理兵器,清晨奋勇杀敌,箭雨纷飞。
下阕“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笔锋一转,叹如今岁月流逝,壮志未酬,曾经写就的那些抗金策略如今只能用来换得一些平常书籍。
辛弃疾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自己空有一腔国之志却无法施展的悲愤之情。词中充满了金戈铁马的气息,又饱含壮志难酬的沉郁,其情感的强烈冲击让这首词流传千古。
李清照的《鹧鸪天》满是闺阁情思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别具一格。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词中描绘桂花色泽淡黄、体态轻柔、花香幽远的特点,她认为桂花不需要有艳丽的色彩,仅凭那淡雅的香气就是花中一流。
下阕“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通过与梅花、菊花对比,进一步突出桂花的独特。
李清照以花自喻,借桂花表达自己的高尚品格和超凡才情。在婉约的笔触中,蕴含着一种自信与清高,展现出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也让这首词在众多《鹧鸪天》中独树一帜。
朱敦儒的《鹧鸪天》透着人生感悟朱敦儒的《鹧鸪天·西都作》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开篇就以一种狂放不羁的形象示人,把自己比作是天上掌管山水的神仙,能够支配风雨、留住云彩和月亮。
下阕“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展现出诗人诗酒相伴、不把权贵放在眼中的洒脱。
朱敦儒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由、闲适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其旷达的情怀和独特的人生感悟让这首词充满魅力。
姜夔的《鹧鸪天》满是黍离之悲姜夔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饱含着对往昔的怀念和国家的哀愁。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借肥水东流表达思念的无尽,回忆起曾经种下的相思。梦中相见却不如画中清晰,又被山鸟啼声惊醒。
下阕“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写春天还未到来自己却已鬓发如丝,长久的离别让悲伤都变得平淡。但在元宵佳节,思念之人只能在两地各自沉吟。
姜夔将个人的相思与国家的离乱之悲融合在一起,情感深沉而含蓄,使这首词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鹧鸪天》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最美的《鹧鸪天》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读来余味无穷!
朋友,以上5首《鹧鸪天》,你最喜欢哪一首?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推荐文章3:诗词婉转明月逐人来
:中华书局编审 陈虎
我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既注意了太阳的运行轨迹,又注意到了月亮围绕地球运转的规律和月相周期,每月十五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而在正月十五、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满之夜,历代文人墨客此时总是分外多情,在节日中感受自然的力量,体验世态人情,或欣喜或叹惋,胸中涌动的情感与眼前的景物交织,落笔成文,便成了千百年浅吟低唱的辞章,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吟咏诗词。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院院烧灯如白日,暖香红焰一时燃”(明周履靖《锦笺记》)。元夜良宵,月光如水,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传统民俗生活中有着不寻常的意义,自古相传的赏灯佳节元宵之夜“闹元宵”,生动地映射出元宵节俗活跃的文化精神。
元宵张灯习俗起源早,流布广。至隋朝,京城与地方州府上元灯火已开始兴起,隋代诗人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写道:“京洛重新年,复属月轮圆。云间璧独转,空里镜孤悬。万方皆集会,百戏尽来前。临衢车不绝,夹道阁相连。惊鸿出洛水,翔鹤下伊川。艳质回风雪,笙歌韵管弦。隹丽俨成行,相携入戏场。……高高城里髻,峩峩楼上妆。罗裙飞孔雀,绮席垂鸳鸯。……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戏笑无穷已,歌咏还相续”。
元宵节里,唐都长安“千门开锁”,“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唐李商隐《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人们在争奇斗艳的花灯中穿行、嬉戏。唐诗中的很多作品都咏及此夜的盛况。初唐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人郭利贞的《上元》也写道:“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两首写的都是元宵喜乐之夜:月光、彩灯之下,车马喧阗,歌声盈耳,盛装的人们夜游观灯,流连忘返。
天上一轮圆月,地上万盏灯火,星月灯烛,交相辉映,更有歌舞笙乐,云车火树,珠翠管弦,“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顾况《上元夜忆长安》),于是“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家家户户,倾巢出动,“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犹喜路旁歌舞处,踌躇相顾不能归”(其六)。
宋代元宵的热闹更是盛况空前。“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抃”(柳永《倾杯乐》)。诗人词人对此倾注了无限热忱,如欧阳修的“纤手染香罗,剪红莲满城开遍”(《蓦山溪》);梅尧臣的“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曾巩的“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上元》);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青玉案·元夕》);张萧远的“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观灯》);王同祖的“鼓吹喧喧月色新,天街灯火夜通晨”(《京城元夕》);李持正的“更阑人散,千门笑语”(《人月圆令》[人月园])等,不胜枚举,以歌咏元夕盛况。广大的乡村地区,传统的元宵佳节是“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明唐寅《元宵》),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当时的大城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热闹繁华,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少不了青年男女的欢声笑语,“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唐陈嘉言《上元夜效小庾体》)。“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唐陈子昂《上元夜效小庾体》);“聊看侍中千宝骑,强识小妇七香车。香车宝马共喧阗,个里多情侠少年”(王维《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等,节日里女子们的欢悦跃然纸上。宋代元宵夜观灯赏月,更有诗意,更为浪漫,最为消魂,元夕观灯成了青年男女幽会定情的天赐良机,有许多爱情故事上演,有许多异性的倾慕发生。一些笔记中也提到元宵出游,“妇女尤甚”。在“千门灯火,九街风月”的情景下,“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笑匀妆面,把朱帘半揭。娇波向人,手拈玉梅低说:相逢常是、上元时节”(晁冲之《传言玉女》);“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李清照《永遇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青年男女由于在其他日子难以亲近,就抓住元宵这一大好时机谈情说爱。更有许多男女灯下相识、两情心许,而诗人们也写出了这些痴情男子灯下见到美人心仪倾慕而无缘结识的遗憾。像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既描写了元夕灯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繁华,也描写了“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更写出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暗恋。南宋女诗人朱淑真的“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长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元夕》),把同恋人幽会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毫无隐晦之处。
元曲里回环缠绵的元宵恋歌,表现得更加畅达淋漓。曾瑞的《喜迁莺·元宵忆旧》:“畅豪奢,听鼓吹喧天那欢悦。好教我心如刀切。泪珠儿揾不迭,哭的似痴呆。自从别后,这满腹相思何处说?流痛血,瑶琴怎续,玉簪难接。”张可久的“红妆邂逅花前,眼挫秋波转。相怜,天,愿长夜如年。看鳌山尽意儿留连。俄延。翠袖相扶,朱帘尽卷。妙舞清歌,亸袖垂肩。香尘暗绮罗,小径闲庭院。回步金莲。半掩芙蓉面,慢捻桃花扇。月团圆,共婵娟。无计相留恋。遇神仙,短因缘。回首蓬莱路远”(《元夜书所见》),绘声绘色地描画了一段邂逅的犹如蓬莱仙岛“遇神仙”的“短因缘”。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诗人白居易于贞元年间应试科考,正月十五旅居长安、疾病羁绊、思念故乡故友而作《长安正月十五日》:“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抒写孤独忧伤之情状。元宵之夜,身居沧州的诗人顾况,更加怀念京城长安元宵佳节“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上元夜忆长安》)的盛况。
年年元夕年年忆,一种相思两地愁。已是不惑之年的南宋词人姜夔,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夕,梦见旅居合肥时的旧情人,作《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这“红莲”在古诗词中意指“花灯”,“红莲夜”就是元宵之夜。这般彻骨的思念,恰与明代赛涛《元宵》“满城箫鼓元宵节,小馆灯花孤闷时。料得团圞[luán]行坐处,有人挥泪说分离”,相互印证。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清董元恺《御街行·元夜踏灯》),元宵灯市的繁荣热闹,使得原本严守儒家礼教的妇人们,也耐不住窗外热闹景象的诱惑,可又对爱人恋恋不舍,纠结万分。而“姮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忘畴昔,总是团圆月”,似在说嫦娥,也似在说自己。与家人团圆,才是元宵月圆的真谛,也是天地间最美好的事情。
节日往往是属于年轻人的,人越是上了年岁,越会对年节淡然。南宋孙惟信“又还到元宵台榭。记轻衫短帽,酒朋诗社。……转头是、三十年话。……如今雪鬓霜髭,嬉游不堪深夜。怕相逢、风前月下”(《望远行·元夕》),怀思流年之情浓郁。宋末文人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以灯繁月明、鼓乐通宵元夕之夜切入,但“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以人生感慨系之,感情真挚、细腻,亦是节日的真诚感悟。(陈虎)
: 乌鲁木齐晚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推荐文章4: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推荐文章5:诗词欣赏:姜夔难忘多年前的姐妹花,写下《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少年时家庭贫困,科举考试屡次没有中,一生没有踏入官场,流落江湖,靠卖字和朋友的接济为生。他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都非常精通,是继苏东坡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二十多岁的时候游览合肥,在赤栏桥附近认识一对姐妹,姐姐擅弹琵琶,妹妹擅弹古筝。姜夔与这对姐妹琴瑟和鸣,度过了十余年美好的时光。
姜夔与这对姐妹爱的情意绵绵,但是他为了生计四处奔波,聚少离多,期间曾经数次音信断绝,当他最后一次从外地赶回合肥,来到赤栏桥时,就再也找不到这对佳人的芳踪了。
姜夔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人世变化的沧桑,并没有改变他对这对姐妹深深的眷恋。二十多年后,公元1197年元夕之夜,姜夔因思成梦,梦中又见到了旧日的情人,梦醒后写了这首缠绵悱恻的情词——《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涛涛的肥水一路向东流去,永远也不停歇,词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对往事无穷无尽的相思和眷恋。正是因为这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让词人心生悔意,当初就不应该种下这段相思情缘。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相思之情过于强烈,以至于梦里都会相见,但是因为分别太久,梦中情人的形象模糊,还不如丹青画像看得真切。即使这样模糊的相思梦,也常常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让词人更加惆怅。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春天还没有染绿大地,而词人自己却已两鬓斑白。年年岁岁的相思和伤痛已经让人变得有些迟钝和麻木,心中的悲哀也积累得太多太重,让词人自己也仿佛意识不到内心深处潜藏的悲伤了。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在这元宵佳节,是谁让词人如此朝思暮想,这种两地相思的滋味,只有双方彼此心知。
姜夔一生共留下22首关于姐妹佳人的词,占他所有词的四分之一多。在这些作品中,他对这双姐妹的真挚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尤其是这首词,语言潜切疏朗,平淡中见曲折,格调耐人寻味而清空典雅,表达了姜夔二十年难以忘怀的真挚、赤诚的情感。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推荐搜索词:
1.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拼音版
2.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
3.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怎么读
本文标题: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