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在什么地方推荐文章1:德州庆云海岛金山寺

  庆云海岛金山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海岛金山寺景区,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城北郊。景区依托寺院而建,包括佛事活动区、商业区、景观区三部分,已形成周边地区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寺院主体为佛事活动区。古海岛金山寺建于隋,兴于唐,是金宋南北分治时期全国著名寺院,有“北金山”之美誉,相传,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就在海岛金山寺成长、学佛,后来经观世音菩萨指点,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寺院明代毁于战乱,


  2004年恢复重建,现已成为江北规模较大寺院。气势恢弘的寺院殿堂、大气庄严的佛像雕塑、萦绕耳畔的经声佛号、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会将您带入超凡脱俗的美妙境界


  金山寺始建于隋代,毁于明代,当时僧侣众多,香火旺盛,相传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就在金山寺出家。去年,杭州东天目山齐淑萍居士筹资重建海岛金山寺,使这一古寺胜景再现庆云。


  海岛金山寺坐落于县城以北3公里处,占地近200亩,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现已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念经堂、钟楼、鼓楼和禅堂,藏经楼正在建设中。


  海岛金山寺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佛教寺院,大雄宝殿内供奉着的释迦牟尼佛象据说是全国室内最高的,铜铸的巨钟可将钟声传播到方圆百里。


  2006年以来,景区在国内外影响日渐扩大,已成为鲁北、冀南地区一颗耀眼的旅游明珠,景区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地址:德州市庆云县中心街北首西侧


  游览时间:大约3小时


  特色景观:地宫是金山寺的最有特色的景点,是依照台湾著名画家江逸子先生所绘《地狱变相图》为蓝本,用立体的形式艺术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宫内分为十个大殿,总长300米,面积1000平方米,是用香樟木雕刻千余尊雕像而成。是一项把木雕、彩绘、造景、环境装饰与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佛教文化工程。其规模、面积、和艺术水平在当今世界独一无二。


  游览线路:仿古街—山门—天王殿—钟楼—大雄宝殿—藏经阁—大玉佛—地宫—海岛湖—金水桥—经幢广场—圆通殿—万佛殿—金山


  在景区游客中心设有为游客服务的饮水机和热水器,随时为游客提供饮水服务。游客中心咨询人员,随时向游客发放,具有佛教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以及精美的景区宣传折页。金山寺周边建有传统文化特色市场——金山商业街,现有各类店铺80余家,有古玩、玉器、字画、仿古家具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商品。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具有提供精美佛家素食的餐馆,佛家风格的宾馆等。


  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游客中心位于景区入口处南侧,共有咨询服务人员2名,景区讲解员6名,各类宣传资料20余种,主要服务内容有:1.宣传:不断推出旅游新产品、新景点,让旅游者能全面地了解金山寺的崭新形象。2.咨询服务:现场接待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等。3.散客服务:(1)散客旅游--与各旅行社合作,为来寺游览的散客提供旅游服务。(2)客房预定--代订本地的酒店客房。4.团体确认:对重点区域旅行社组织进寺的团队进行确认。5.投诉受理:受理旅游者对本旅游景点的投诉。6.旅游纪念品展示: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提供展示和交流商品的场所。7、旅游信息发布:发布最新政策、气象等信息。8、讲解服务:为游客提供导游讲解服务。


  公交车:


  起始站为小商品城,途径信誉楼、交通局、信用联社、北海公园、海岛金山寺、汾水马、大丁庙、杨庄子、唐枣生态园、程卞,始发时间:早晨6:30,末班返回时间18:30,每30分钟一班,票价3元。


  自驾车指南:


  a)205国道,庆云站向西500米,3分钟路程。


  b)省道246与国道205交汇处,向西沿205国道向北。


  c)省道246与县城西环交汇处,沿西环向北5公里至北环,向西3公里处。


  停车场信息:


  寺院门口、院内、路边有停车场


  (本文版权归原所有,如有请联系)


  金山寺在什么地方推荐文章2:听见江西·山水名胜丨百鸟朝凤金山寺

  百鸟朝凤金山寺


  北宋熙宁年间,临川城外,一队人马匆匆行走于山野之间。中间的马车上端坐着一位老者,身材瘦削,面色严峻,目光坚毅,看似无意寄情山水。出城40余里,眼前出现一座山峰,立于众山之间,山势如百鸟朝凤,山前抚河如练;再往前行,村庄错落如星,道路纵横似弦;来到山下,一座大庙依山而建,气势雄伟,错落有致,老者独自下马,迈入山门。夕阳西下,僧众陪老者回到马车前,老者面带笑容的脸凝重起来。只见他从车中拿出笔砚,快步来到院墙,用苍劲的笔锋写下“重经高处寺,一与白云亲。树木有春意,江山如故人”的千古名句,绝尘而去。


  他是谁?他就是当朝宰相王安石。他苦闷,悲愤。多年来,他胸怀天下,推行新法,但屡遭非议,屡次罢相。此次,他短暂返乡,应乡贤之邀,重访临川古刹——金山寺。


  

  金山寺始建于唐代,是一座千年古寺,鼎盛时期寺内僧侣达500余众,是赣东三大名寺之一。历史上金山寺屡遭磨难,数次被毁,又数次重建。明代末年寺庙毁于战乱,直至300年后的1936年,南湘普净法师重建了这座千年古寺;1947年,慧悟法师(即印空法师)带领僧众扩大庙宇,在大殿落成开光之日,恭请了西藏贡噶活佛登坛说法,金山寺更名为“中华贡噶寺”;“文革”期间,金山寺再遇劫难,寺毁僧散;1985年,当地政府邀请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印空老法师重回金山,年逾七旬的老法师经过多年艰苦创业,重建了金山寺,其规模之宏大,道场之庄严,超逾历代金山寺。


  如今的金山寺,寺院占地约2平方千米,寺庙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1.5公里长的盘山公路,汽车可盘旋而至,游人可拾级而上。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玉佛殿、千佛楼、藏经阁等10多幢建筑气势宏伟,威仪凛然。殿宇布局紧凑,错落有致,雄伟巍峨。寺内佛像栩栩如生,不计其数。藏有经书20余万册,其中有稀世珍宝《大藏经2部。


  1994年,金山寺自筹资金,克服重重困难,在寺内创办了江西尼众佛学院,而目前全国面对尼众的佛学院仅有2所,学院开设了初、中、高等3个班级,面向全国招生。佛学院由江西省佛教协会主办,印空法师为院长,聘请全国各地名寺古刹大德和一些学有专长的人士任教,起用本寺学识修持有素的法师辅之,因人施教,为各地寺庙输送了一大批合格人才。金山寺也因此成为众多比丘尼心驰神往的地方。


  有佛教界人士赞叹道∶“临川金山寺虽不能与镇江金山寺齐名,却也可以共用其誉。此乃佛门之幸,其功德和前景不可限量。”


  故事再回到北宋年间,王安石在返程的马车上,似乎还沉浸在感伤之中,他提起笔,接着前四句诗,续写道:“幽轩含气象,偏影落风尘。日暮临归去,徘徊欲损神。”突然他回想起金山寺高僧临别时要他善始善终的春风化雨般的点拨,茅塞顿开,自言自语道:“不管阻力多大,这利国利民的新法一定要推行下去。”


  :听见江西丛书


  编辑:胡代江 复审:朱峰


  终审:刘莎、骆志俊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金山寺在什么地方推荐文章3:济南护城河边,有座消失的“金山寺”

  漫步护城河,在白石泉桥下,你是否见过一块刻有“金山寺遗址”几个大字的石碑?你有没有感到疑惑,怎么这里还曾有一座寺庙?


  摄影:李锋


  的确,这里确实曾有一座寺庙。据了解,这座寺庙可能建于元代,寺庙并不是太大,只有一人多高,建在白石泉附近的一块姜牯石上,现在这块石头还在。当时这座寺庙被称为“龙神庙”,人们常在这里祈雨。但后来,这座寺庙在济南战役中被炸毁。


  这座寺庙又被称为“金山寺”,因为它的确跟江苏镇江的金山寺有些“联系”。据悉,因为“龙神庙”建在河中的石头之上,它本身又很小,遇到雨季河水上涨,泉水就会漫过石头,龙神庙就像浸在水中一样。很多人看见这种景象就自然联系到了“水漫金山”的传说故事,于是也渐渐地把这座“龙神庙”称为“金山寺”。


  摄影:李锋


  以前,老济南人还常在这里放河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都要放一次,祭奠逝去的亲人;农历七月三十放一次,传说是为了祈求地藏王菩萨超度鬼魂。附近道观里的道士也来河边做法事,超度河中亡灵。而道士做法事的地点就选择在龙神庙。


  摄影:李锋


  摄影:李锋


  1948年在解放济南战役中毁于战火。2010年,在护城河通航工程中,姜牯石被移到河道北岸,并由济南市园林局刻立“金山寺遗址”碑,作为护城河中的一个新景点,增加了一些历史沉淀。


  :综合天下第一泉、齐鲁壹点


  金山寺在什么地方推荐文章4:福州仓山金山寺

  金山寺


  金山寺塔


  金山寺原名金山塔寺,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位于闽江下游乌龙江上,寺庙四面环水,寺随江动,水绕寺转。原是江心的小石埠,因其形状像石印浮于水面,故曰“小金山”。但因地处江心,易遭洪水侵袭,现在的金山寺是1934年重建的。


  前殿为天后宫,供奉着妈祖娘娘,昔时洪塘是出入闽江的要道,商贾、船民在启航出海前,要先祭拜妈祖保佑顺风和安全。妈祖殿后墙上的横匾“是最胜处”,为1935年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游寺时所书。


  大慈楼位于妈祖殿正后方,是金山寺的主殿,供奉着西方三圣——代表光明与寿命的阿弥陀佛、代表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的观世音菩萨、智慧之光的大势至菩萨;三圣的两侧分奉着地藏王菩萨和目犍连尊者。


  大慈楼前的左厢房是怡怡斋,是古时学子读书的地方,现在这里供奉的是伽蓝菩萨,以感恩伽蓝菩萨护法护教的殊胜功德。大慈楼前的右厢房借借室,是当年三一教主林兆恩的寓居之所,林兆恩曾于此著书立说并为倭患死难者建造普度,因普度用的器具都是向周边的村民借来的,所居之所也被称为借借室,后又被辟为三一教主祖殿,敬塑金身供人敬拜。


  福州河流众多,先民在江河以及一些支流畔建有不少塔,但直接位于江中的塔较少。金山寺的金山塔主要的作用是船舶航信标志,建于五代时期,高约十米,由185块白梨石砌成,是座七级八角实心石塔。金山寺依塔而建,在石塔建成数百年后,于宋代绍兴年间在塔的周围修建殿堂、厢房等形成寺庙。金山寺塔也被称为“浮塘金印”,眺望寺塔,犹如一方带柄的金印。


  金山寺前殿正门有一副对联,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讲学时所题:“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乾冲屹立,独能一柱抵中流。”上联写出金山寺特殊的“水中寺”的建筑特色,江水绕寺而流,远望金山寺,仿佛一条逆水而行的船,力争上游。下联则写出金山寺屹立江中的气势。


  金山寺地理位置特殊,空间有限,其古树名木按作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景观植物,南端有一棵百年榕树,不仅点缀寺院,还起到了障景的作用,让游人自江中上岸以后无法一览寺庙全景,而产生了“探幽”的心理。该古榕树上世纪60年代因台风损坏后,在1992年被重新种植,现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犹如重生之凤,在夜景灯光的投影中更加的灵光四射。


  另一类是祈福植物。在金山寺位西方向有一棵古樟树,是明代万历年间状元翁正春亲手所植,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古樟树高20多米,两人合抱才可,离地3米高的地方又生一横枝把两枝相连紧紧地抱在一起,似一条虬龙盘在树上,枝干相连,人称连理树、爱情树。因它生长在西方,沾大慈楼三圣菩萨雨露,又被称为菩提树。学子在此树下求金榜题名,所以又被誉为状元树。


  金山寺中的水与山石相伴而生,因潮汐的原因,每日有两个时段的水位是最低的,这时被淹没的鼋石便会露出水面,形成天然的石桥,从鼋石走到金山寺只需半分钟左右。时至今日,洪塘一带的渔民相信,金山寺之所以能“从潮升降,水涨山升而不淹没”,是因其所建的岩石是鼋的化身。潮落鼋则下潜,潮起鼋则上浮,即使洪水泛滥,古寺也会在鼋忠心耿耿的守护下安然无恙。


  金山寺不仅景色优美,还是福州洪塘地区的文化摇篮,明朝名将张经、学者林龙江、状元翁正春和吏部尚书曹学佺相继读书、著作于此。金山寺虽因地形限制,没有巍峨的殿堂和巨大的佛像,但却小巧精致,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庙。


  金山寺岸边的清水亭畔是著名的洪塘古渡口。明万历乙未年(1595年),洪塘乡绅在金山寺造桥以通人,但文人墨客认为“通以桥反损佳趣”,在翁正春的主持下,拆除了石桥。时至今日香客想要入寺,仍需小舟引渡。江岸距离金山寺70余米,船只不需用桨,有麻绳相连,艄公双手交替拉拽麻绳,惯力带动船只前行,远离岸边,驶近金山寺。(潘慧雅 张春英 文/图)


  金山寺在什么地方推荐文章5:中国四大名寺之一,充满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的金山寺

  离开西津渡我们直接驱车来到了江南佛教圣地,著名的金山寺。这次来金山寺的原因,一则是这里离西津渡很近,不到2公里的路程,更主要的是围绕着金山寺有很多的景点和传说,它被称为“江南名胜之最”。金山原为扬子江中一个岛屿,由于江滩淤涨,至清光绪末年这里与陆地连成一片。围绕着金山发生过众多的历史故事,并充满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如:《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西游记》中的唐僧的出家之地、苏东坡妙高台赏月起舞、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擂鼓战金山、民族英雄岳飞和金山方丈道悦的情谊等等,更使金山成为了江南名山。金山也因有金山寺而名闻遐迩,历经千年,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佛教禅宗四大名寺。


  金山寺,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始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到了唐朝,有个名叫法海的禅师在此开山得金,并重建古刹,于是寺院更名为金山寺,全盛时期这里有和尚3000多人,僧侣数万人。这座江南佛教圣地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优异的环境,丰富的人文风情也吸引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众多的诗话,历代帝王也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而来金山朝拜,使得金山拥有一批价值非凡的文化遗存。


  整座寺庙依山而建,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从山麓到山顶,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方丈室等建筑,通过廊、檐、石级的巧妙串联,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布局。七峰顶、妙高台、楞伽台等点缀山腰;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矗立在山巅。从山脚到山顶,鳞次栉比,将金山密集地包裹起来,只见庙堂,不见有山,金山由此获得了“寺裹山”的称号。


  按照古代佛教习惯,有寺就有塔,金山宝塔建于1400多年前的齐、梁时代,塔高30米,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在唐、宋时期有双塔,宋朝叫“荐慈塔”、“荐寿塔”,后来双塔毁于火灾,明代重建将二塔归一塔,起名“慈寿塔”。


  祸不单行,清代咸丰年间,慈寿塔又毁于战火。现在的这座塔是光绪二十年由金山寺住持隐儒受命募捐重建的。共募得银两近3万两,边募捐边建设,经过5年多的努力重新建成,也就是现在的慈寿塔。其实金山的高度仅为44米,但你来到山前,会觉得高耸孤兀,产生高耸庄严感,这也得益于这座金山峰顶塔高约36米的慈寿塔所造成的视觉差。


  清朝康熙皇帝曾为金山寺亲笔题写“江天禅寺”,但人们还是习惯地将其称为“金山寺”。离慈寿塔不远处有一凉亭,因视野良好,宜于赏云望江,被称为“留云亭”、“吞海亭”,亭内立一石碑,上刻有康熙御书的“江天一览”四个大字,故此亭又名“江天一览亭”。


  来镇江就应该去金山寺看看,它不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寺之一,更重要的是它的建筑格局和规模,鳞次栉比的殿宇楼阁,将金山密集地包裹起来,山与寺浑然一体。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形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的奇特建筑风格。此后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佛香阁”、承德避暑山庄天宇咸畅的“金山亭”、扬州瘦西湖中的“小金山”等都借鉴了这一独特的建筑特色。


  金山寺在什么地方推荐搜索词:

  

  1.杭州金山寺在什么地方

  

  2.山东金山寺在什么地方

  

  3.法海水漫金山寺在什么地方

  

本文标题:金山寺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