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中成药推荐文章1:

  半夏厚朴汤中成药推荐文章2:痰+气=病!半夏厚朴汤,消痰、顺气,一张能治病的方子,请收藏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半夏厚朴汤治病的故事。


  半夏厚朴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基本构成就是: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所有这些,水煎服。


  它能干啥呢?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半夏厚朴汤的方歌也好听,就是“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这个方子,到底是怎么治病的呢?它能治什么病?


  现在,你啥都别想,先听我把下面这个故事讲完。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年龄不大,才43岁。


  这人怎么回事呢?就是最近这几天,只要身边人声嘈杂,或者家里关上门窗,他就受不了,感觉到心悸、胸闷、胸口发憋,咽喉部位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呼吸特别困难。


  呼吸困难,他就想挣扎。这一挣扎,就不停喘促,喉咙里头有痰声,咕噜咕噜直响。患者随即就会昏迷。


  你说这病,吓人不?


  即便是不关门窗,身边没人,他也显得愁郁焦虑、十分惶恐,动不动就说自己要窒息了,胸闷气急,眩晕欲呕。他难受啊,就免不了呻吟。


  这是怎么回事呢?几经辗转,家里人决定,请中医来诊。


  刻诊,见患者躺在床上,愁容满面,目光中透着呆滞和疑虑。脉象沉滑,苔白腻。


  医家就问,如今这个样子,到底是怎么搞的呀?


  家里人就说,这个患者啊,本来就小心眼儿,心事重,凡事久久放不下。


  发病之初,他因为琐事和人发生口角,暴怒不已,随后几天不吃不喝,沉默寡言,总说自己胸闷,痰特别多。就这样,毛病一点一点做成了。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心中有数了,就提笔写了一张方子。什么呢?就是前面提到的半夏厚朴汤,加上香附和郁金,枳实、远志。


  结果如何?患者水煎服15剂以后,感觉到喉头异物感和胸闷憋胀感减轻,焦虑和愁苦似乎也缓解了不少,脸上表情看似有了一些平静和轻松。


  接着,原方基本不变,又稍作加减,继续投用35剂。


  最终,患者焦虑愁苦之感消失,不再喘促,也没有呼吸困难之感。但是,喉部还是有一点痰多,略微胸闷,睡眠稍差。这时候,原方改为六君子加上酸枣仁善后。


  这里头是怎么一番道理呢?


  我跟你讲,这个患者,属于痰凝和气滞两者合二为一,引发疾病。简单写成一个公式,就是“痰+气=病”。


  怎么理解它呢?


  你看,这个患者,脉象滑,苔白腻,这说明有痰湿,对吧?平时呢,他感觉到咽喉部位有异物感。病情严重的时候,痰声漉漉,喉头窒息憋闷。


  这一看,还是有痰的,对吧?哪怕是它和人口角,发病最初,他也是以痰多为主要表现。


  可见,这个患者的身体里,有大量的痰湿浊邪。


  那么,这个痰,哪儿来的?这就得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了,这就是气滞。


  你看,患者平时,就是一个心思细腻、心态不算宽阔的人。到后来,发病了,他渐渐感觉胸闷,心口发憋,呼吸困难。


  这一看就知道,这是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所以他才有这么多问题。更重要的是,你看他什么时候重度发作?


  就是关上门窗和身边人多嘈杂的时候。这些,对别人来讲,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对患者来说,都会加剧其气机不畅的状态。因此,他在这些时候重度发作。


  这个肝郁气滞,对痰浊的聚积,是有明显作用的。因为气的运行,是津液输布的动力。气机郁滞,则津液失布,故而形成痰浊。


  当然,痰湿的存在,也会给气机的运行,带来障碍,进而加重气机的郁滞。


  现在,我们彻底明白了,患者这个病,看似复杂,摸不着头绪,但实际上就是气滞和痰凝所致。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理气,同时化痰。痰和气,两者都得解决。


  正因如此,医家才用到半夏厚朴汤,加上香附、郁金,以及枳实、远志。


  这里头,香附和郁金,都有理气解郁之能。枳实,可以破气、散结。远志,善于开窍化痰。


  接下来,我们就得认真研究,其中用到的半夏厚朴汤了。


  半夏厚朴汤,前面我提到了,组成就是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这里头,半夏善于燥湿化痰,下气降逆。厚朴善于行气除满,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水,杜绝生痰之源。


  生姜辛温散结,既能温阳化痰湿,还能制衡半夏的毒性。苏叶,可以行气宽胸散郁结。


  你看,这么一来,全方紧紧抓住理气和化痰两个重点,可以说药少力专。


  这个半夏厚朴汤,最初就是治疗痰阻气郁之症的。患者主要表现,就是每每因为情绪影响,而咽喉有异物,似乎有痰咳不出,伴随胸闷、胁肋胀痛、或咳或呕。


  这个状态,你仔细品味,和上面医案里的患者,十分类似。只不过,程度稍微轻一点罢了。医案里的患者,也是病起于情绪影响,主要不适也是喉中异物,窒息憋闷。


  这就意味着,我们完全可以用半夏厚朴汤。


  怎么样?这就是用半夏厚朴汤治病的例子。它还是很生动的吧?


  通过这个小故事,希望你能了解“痰+气=病”的道理。以及,痰浊和气郁之间相互影响、滋生的关系。


  明白这些,对我们养生防病,大有好处。如果你也是一个动不动就心情不快,因为一件小事儿能合计半天,同时胸闷痰多,呼吸不畅,频频欲呕,那我劝你,务必控制情绪,远离不良刺激,最好能到中医院及时调整。


  另外,就半夏厚朴汤这个方子来说,也确实实用。


  一般来说,现代中医临床常用它来改善咽喉易感症、焦虑症、抑郁症、甲状腺腺瘤、乳腺增生等疾病。当然,辨证,都属于痰凝气聚。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


  半夏厚朴汤中成药推荐文章3:常年胃胀胃痛,中医几个调理汤药轻松缓解

  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是现代上班族较常见的问题,由于其长期饮食偏向某一类食物,摄入不均衡,而且饮食不规律,往往会导致腹部、肠胃的疾病,腹胀腹痛是最常见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从中医角度来讲解一下,关于脾胃系统疾病的治疗办法。


一、脾胃素虚的人群出现腹胀腹痛

  腹胀,胀气早在《伤寒论》中就有记载说明,推荐方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其原方为:厚朴,生姜,半夏,炙甘草,人参。


  这个方子主要是对于原来就有脾胃虚的问题的人群,不经意间发汗了,然后原发的脾胃问题加重,出现了肠胃上下气不通畅,引起腹胀腹痛。


二、压力大工作忙导致的胃胀消化不良

  很多上班族,早上吃的东西并不多,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吃早饭,但是到了中午还是觉得胃里满满的涨得不舒服,排气以后也不能缓解。


  这一类朋友多有精神压力较大,作息不规律且体力活动偏少的共性,出现这种情况,多是由于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变差导致的。


  《金匮要略》附方《外台》茯苓饮则可以治疗这种问题,原书原方:茯苓人参白术,枳实,橘皮,生姜。


  此方针对的不是消食开胃,而是健脾宣散水饮,化湿消痰顺气,气机通畅,胃气得降,人自然就能不腹胀,吃的下。


  除了经方,根据附子理中汤做成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也可以用,同时经方中有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也是恢复脾胃功能的。


三、小儿脾胃功能未全,健脾开胃以治疗消化不良

  另外除了大人各种原因导致的消化不良,小朋友由于脾胃功能差导致的消化不良,胃痛胃胀,可以用大山楂丸,味道酸酸甜甜,有消食化积的作用。


  还有一个简单方法:橘皮、生姜煮水代茶饮;或者去药店买一些鸡内金研磨成细粉,掺在面粉中蒸制主食,或直接用温开水冲服,都可以帮助儿童提升脾胃功能。


  以上为缓解脾胃问题,缓解胀痛的实用方子,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的情况,咨询过专业的中医师确认病情后,再选择性服用,要有针对性的缓解治疗疾病,更好的保证健康。


  #脾胃##中医##健康#


  半夏厚朴汤中成药推荐文章4:

  半夏厚朴汤中成药推荐文章5:医圣治咽第一方——半夏厚朴汤,行气化痰降逆,咽喉疾病一扫光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没事儿总是“吭吭吭”地清嗓子,时不时的总想找个地方吐痰,嗓子总有异物感不停的吞咽口水,张嘴说话嘴巴里总有很大的气味……


  这些症状,是由于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导致体内津液不能梳布,凝聚在一起慢慢形成痰饮,最后随着上逆的肺胃之气,凝结于咽喉所致。


  治疗的方法,就是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健脾燥湿、宣肺化痰。


  医圣张仲景早在几千年前就参透了这个病机,发明了一个治咽喉病的专方,叫作半夏厚朴汤,并将其记录在他的医学巨著《金匮要略》中。


  半夏厚朴汤组方: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就五种常见的中药。


  方中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宣肺化痰,和胃降逆。厚朴辛温入脾胃肝,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助半夏降逆化痰。茯苓甘淡入脾胃肺经,渗湿健脾,助半夏燥湿化痰;生姜辛温入脾胃肺,温胃散寒,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辛温入肝肺,疏肝利肺,助厚朴开郁散结。


  厚朴、苏叶疏肝解郁,以使体内气机舒畅,气行痰自消,摆平气郁之根——肝脏,气机就无法瘀滞与痰饮结合作祟。


  半夏和胃降逆,以使浊气下行,湿随气降痰难成;茯苓健脾燥湿以断体内生痰之源,湿去痰自消。如此一来,摆平生痰之源——脾胃,体内就没有多余的湿气来转化为痰饮。


  半夏宣肺化痰,以使清气上行,化散留存于肺内之痰,摆平储痰之器——肺腑,痰饮就无法凝聚于肺内而为祸咽喉。


  生姜温胃化湿,以使痰湿散、正气足,扶正以固本。温胃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将痰化为水排出体外;扶正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压制痰湿邪气。


  全方环环相扣,辛苦之味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三个病因全部消灭,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另外还能扶正固本,提升免疫,如此结合,则诸症自除,疾病自愈。


  像是咽喉异感症、癔病、焦虑性神经症、抑郁症、顽固性失眠、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于气滞痰阻的病证,都适用此方。


  但此方辛温苦燥,仅适合痰气互结而无热者。意思是舌苔白腻或白滑的患者适用此方,舌苔黄厚或黄腻患者并不适用此方。因此大家不要盲目用药,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辨证指导下用药调理。


  临床使用该方给患者调理时,碰见气郁严重的患者,我会酌加郁金、香附;碰到胁肋疼痛严重的患者,我会酌加川楝子、延胡索;碰见痰郁化热、心烦失眠的患者,我会酌加栀子、黄芩、连翘。


  我是中医陈玉龙,任何好用的经方,不经辨证乱用都是耍流氓,只有结合患者具体症状辨证使用才能有灵魂。


  半夏厚朴汤中成药推荐搜索词:

  

  1.半夏厚朴汤中成药叫什么名

  

  2.半夏厚朴汤中成药药店有吗

  

  3.半夏厚朴汤中成药名字

  

本文标题:半夏厚朴汤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