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附中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推荐文章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中国妇女
人物简介:
吴碧霞,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十二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曾获首届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一等奖,第一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代表作有歌剧《弄臣》《贾尼·斯基基》《小二黑结婚》,歌曲《广寒宫》《达拉崩吧》等。
当得知自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这一殊荣时,我的内心满是感动与自豪。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深感责任在肩,决心将这份荣誉化作履职动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履职尽责:在思考中为社会发声
回首我的履职生涯,从北京市人大代表到全国人大代表,再到全国政协委员,20多年间,历经无数次调研、探讨与思想碰撞。在不断汲取知识、积累经验、洞察民生的过程中,我逐渐成长为一个能站在社会和国家宏观高度思考问题的成熟职业音乐工。
记得有一年,我的课堂上来了一对母女,希望我帮忙鉴定孩子是否具备考上中国音乐学院的潜力。女孩站在钢琴旁,略显拘谨地演唱了几首备考作品,歌声虽不够圆润,但能听出努力的痕迹。演唱结束后,我微笑着与她交流,接连抛出几个问题:“你会唱豫剧吗?那可是河南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瑰宝。”“河南民歌呢,有没有学过?”“还有,你会讲河南方言吗?” 每一个问题落下,女孩都轻轻摇头,给出否定的回答。那一刻,我思绪万千。眼前这个女孩,各方面条件不算突出,但也并非毫无亮点,可在竞争激烈到近乎残酷的音乐考试中,她的竞争优势究竟在哪里呢?河南,这片孕育了豫剧的沃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本土孩子却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如此陌生。如果年轻人都对地方戏曲、民歌等传统文化一无所知,优秀传统文化又该如何传承?
基于这个案例,我开启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众多文化学者,并与教育工进行深入的探讨。最终,我向全国人大提出“关于理性保护方言”的议案,并且连续6年坚持推动。我期望以点滴努力,汇聚成推动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 。
近些年,我敏锐察觉到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加深。走在大街上,常常能看到小小的身影捧着手机,沉浸在虚拟世界。这一现象让我忧心忡忡。于是,我开始收集数据、调研案例,与家长、老师交流。2024年,我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关于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的提案》。令我惊喜的是,这个提案在去年全国5000个提案中脱颖而出,成为被确定的73个全国政协年度重点提案之一,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共青团联合办理。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坚定了关注社会问题、积极为大众发声的决心。
今年,站在新的起点,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延续当好政协委员、为社会发声的责任担当。
勇于探索:在音乐海洋中破浪前行
这些年,我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探险家,从未停止在音乐领域探索与尝试。每一首作品都是全情投入,每一次探索都是如履薄冰。
2020年,手游歌曲《广寒宫》成功出圈,收获了众多听众喜爱,我由衷欣喜。第一次拿到这首歌的曲谱时,就被它独特的旋律和神秘的意境所吸引。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在清冷的月宫中翩翩起舞,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凄美。在歌曲的创作与演绎中,歌唱家的独特技巧是强大助力,我尝试将自身多元的演唱技巧融入其中,原本的《广寒宫》词曲本就极具魅力,勾勒出月宫那如梦似幻的情境。我融进了戏腔唱法与花腔唱法,这种独特唱法与歌曲本身的融合,让其突破了原本的风格局限。
还有在网络上发布的《达拉崩吧》,这首歌充满了奇幻色彩,歌词复杂且富有挑战。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尝试用不同音色和节奏去诠释。网络就像一个神奇的放大器,不仅让大家听到我的新歌,还让许多我过去演出、教学的视频片段重现。看着那些视频,我仿佛回到过去,看到了那个青涩却充满激情的自己,心中满是感慨,也十分开心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我和我的音乐。
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深感幸运。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里虽不富裕,但父母竭尽全力支持我学习音乐。为了给我买一架二手脚踏风琴,父母省吃俭用了好几个月。我一直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而,当年我考上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时,命运却和我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一边收到录取通知书,那是我梦寐以求的喜悦;另一边却面临着父亲声带癌切除手术的病危通知书,那是如坠深渊的绝望。
那一刻,家庭的变故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头,却也让我瞬间成长。我必须努力学习,要给父亲带来好消息,也要实现音乐梦想。在去北京的火车上,我在日记本上郑重地写下了三个理想:各门功课都要在95分以上,争取全班第一;三年全优,争取保送上大学;三年之内要上一次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现在想想,真的很庆幸,这些理想都实现了,甚至还超额完成。我两次登上春晚舞台,在音乐领域取得了更多成绩。我想,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回顾成长之路,我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我不断挑战自我,在演唱技术技巧上不断钻研,像一个痴迷的工匠,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我尝试高难度的歌曲,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与自己的较量,中西合璧的探索一直是我的追求,我也试图在不同音乐文化的碰撞中找到新的火花。
薪火相传:在教育传承中坚守初心
中国音乐学院多年来始终秉持“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
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每次坐在招生考场上,看着孩子们考试,我的心情总是格外复杂。考场里,孩子们有的紧张得手指微微颤抖,有的则自信满满地展示才艺。在我看来,在音乐领域,要成为出色的音乐人才,形象、个头、气质等外在条件很重要,能为舞台呈现增色不少。而专业技能过硬是基础,乐感、声音条件、技术技巧以及音乐修养这些内在要素更是缺一不可。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传递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在课堂上,我会精心营造氛围,让学生们走进地方戏曲、民歌等传统音乐的奇妙世界。我会给他们讲述豫剧的历史故事,哼唱河南民歌,分享自己在音乐探索过程中的经验,那些失败与成功的经历就像一颗颗宝贵的珍珠串起了音乐传承的链条。我鼓励他们勇敢尝试新的音乐风格,突破自我,就像鼓励小鸟勇敢飞向广阔天空。
依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强大的教学资源与平台,我积极投身文化传承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传统音乐项目,如地方戏曲进校园、民歌采风活动等,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升了对传统音乐的认知,更将这份热爱转化为传承的动力。
回首从教24年来,秉承师长们对我的教诲,我用心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歌唱演员和声乐教师,我演唱的大量作品已成为全国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学生的演唱示范教材。我的学生,有40余人次先后获得戏剧梅花奖、曲艺牡丹奖、音乐金钟奖、少数民族歌王代表等荣誉。我指导的外国留学生也在国家级重大赛事中获奖,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未来,我还会继续在音乐道路上一如既往地奋斗,一往无前地拼搏,尽心竭力,奉献终生。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推荐文章2:天津音乐学院附中联合京冀学校举办中职艺术院校协同发展交流展演
本讯(记者 彭未风 通讯员 李彤)日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之际,由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天津音乐学院附中、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共同主办的“乐绘京津冀 艺画同心圆”庆祝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三校教学成果联合展演在天津音乐厅成功举办。
本次展演综合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集中展示职业艺术院校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化艺术教育广泛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美育教育的新路径,努力推动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文化艺术事业的交融互鉴与繁荣发展。
演出在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弦乐队的《霍尔堡组曲》中拉开帷幕。“青春弦歌”弦乐团二胡重奏《影调》、舞蹈《易安醉》、钢琴独奏《大圆舞曲》、Bridge三重奏《g小调钢琴三重奏》第三乐章、舞蹈《心灵之光》、天津少年吹打乐团《津北鼓吹》依次上演,学生们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奏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激昂乐章。下半场,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学子们带来了精彩演绎。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演出了小提琴独奏《卡门幻想曲》、美声独唱《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钢琴独奏《普罗科菲耶夫降B大调第七奏鸣曲,Op.83》。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中国少年爱乐乐团演奏了《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炎黄风情》组曲《茉莉花》《对花》《西区故事》交响舞曲《曼波舞曲》。在指挥金刚的带领下,乐团以宏大的音乐叙事和精湛的演奏技巧,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音乐盛宴。
整场演出高潮迭起,掌声雷动,观众们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充分领略了京津冀三地艺术院校的独特风采和深厚艺术底蕴。
此次京津冀艺术院校协同发展交流展演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京津冀艺术院校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一次探索实践。展演活动,不仅增进了三地艺术院校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促进了艺术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广阔平台,对推动京津冀地区艺术教育事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将继续秉承协同发展理念,与兄弟院校一道,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为京津冀地区艺术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共同绘制京津冀艺术教育协同发展的壮美画卷。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推荐文章3: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推荐文章4:赠票|带着青春记忆,做一场回到“校园”听“卡带”的梦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推荐文章5:考音乐学院附中的好处和注意问题有哪些?
近日,各音乐学院附中招生陆续开始,有许多学生家长咨询我们想要了解一下音乐学院附中。今天小韵特意为大家整理了考音乐学院附中的优势及需要考虑的问题,快来一起看看吧!
音乐学院附属小学、附属中学是音乐学院向小学、初高中的延伸,更是从小培养音乐家的摇篮。对于有音乐天赋和音乐梦想的孩子来说,进入音乐附小、附中学习是未来想要成为音乐专业领域人才的较好途径之一。
选择音乐附中有以下几点好处:
1,专业教学师资,打好专业基础
音乐附中的教学老师都是取得过优异成绩的专业音乐艺术家。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属中等音乐学校师资队伍中包括许多著名教授。且中青年教师获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已占总数的60%以上。他们是国内中青年演唱家、演奏家、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同时他们也是一些音乐教学教材、教学大纲的编辑制订人员。
如果从一开始就跟音乐附中专业的老师学习,就可以从小接受中国专业的音乐教育,会对孩子的音乐专业道路有相当大的帮助,也会让他们在面对高考艺考或出国留学时相对于其他学生更有专业优势。
2,专业舞台机会,积累演出经验
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为例,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有中国乐派少年国乐团、中国乐派少年爱乐乐团、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女声合唱团等音乐实践团,为附中学生搭建了音乐教育和教学实践的重要平台。实践团有机会参与重大演出、国际交流,演奏大量传统经典作品和现代作品。
?
图片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官网
许多学音乐的孩子在台下苦练多年,只为能站上舞台的那一瞬间,向观众展现自己的风采。音乐学院附中从小就能给孩子提供专业的表演舞台,这对他们来讲绝对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3,文化课压力较低,可免升学烦恼
学生从初中的阶段开始进入到音乐附中学习专业知识,更注重音乐专业技巧的提升,按照专业培养和文化培养双并重的标准培养学生。对于文化课的要求,音乐学院附中相比普通高中要低一些。且附中培训为期5-6年不等,可以帮助家长免去孩子不断升学的烦恼。
4,可以迁移户籍,参与当地高考
音乐学院附中附小大多面向全国招生,考上的学生,户口会落到学校集体大户口。户籍一并转入北京、上海、天津等附中所在地区(各院校对户口政策要求不同,具体以该校政策为准),在孩子参加高考的时候,作为当地生源,采用当地高考文化课考试卷子,享受当地的户口待遇及高考政策。另外,全国各音乐学院附中(附小)都是在3-4月招生,不影响考生当年参加小升初考试及中考。
考音乐附中的好处多多,是不是让各位学生及家长心动了呢?但是考音乐附中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韵整理了一些考音乐附中要面对的问题。
1,专业要求高、竞争大
音乐附中每年的考人数都很多,但招收名额有限,所以需要学生有很好的音乐天赋、优秀的“童子功“、刻苦学习的精神,同时也要选择优秀且经验丰富的老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拿到入学名额。
2,受多种现实因素影响
上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年龄较小,将面临能否一个人去到外地上学、家长是否能够陪读等现实原因。所以送孩子去音乐学院附中,可能需要整个家庭的投入与付出。
3、文化课、专业课需兼顾学习
进入音乐学院附小或附中的孩子需要平衡好专业课和文化课学习的双重压力,学生入学年龄较小,可能出现较难兼顾两方面课程的学习情况,出现偏科现象,在孩子文化课打下基础的时期里,需要付出更多关注。
是否选择要让自家孩子上音乐学院附中,需要各位家长考虑以上多方面的因素。如果各位学生及家长对音乐学院附中或音乐学院有更多的问题想要咨询,欢迎联系我们!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推荐搜索词:
1.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招生简章
2.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官网
3.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是什么学校
本文标题:中国音乐学院附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