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nc保健品
美国gnc保健品推荐文章2:突发!美国最大保健品GNC宣告破产!更惨是这只A股,投20亿血本无归?又被割韭菜...
中国基金 泰勒
近日,基金君注意到一则消息,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厂GNC宣告破产,将出售公司关闭所有门市。
虽然基金君对保健品一向不感冒,但貌似国内不少小伙伴都买过他们家的产品,以至于消息出来后,引发广泛关注。
另外,基金君注意到,GNC宣告破产的背后,国内A股一家公司哈药股份,竟然是他的最大股东,这一宣布破产,势必损失惨重,可能被外国人割了韭菜。
而哈药股份,相信国人并不会陌生,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自打吃了盖中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儿了,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儿。”让“盖中盖”一举成为了哈药股份当年提高业绩的重要品牌。
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厂GNC宣告破产
将出售公司关闭所有门市
在冠状病毒大流行之际,管理债务负担的最新努力宣告失败的GNC Holdings Inc.申请了破产保护,目标是出售自己和关闭商店。
根据声明,这家健康与保健公司在特拉华州美国破产法院提交的第11章申请允许该零售商走一个双轨流程——通过独立计划来重组资产负债表或者完成出售,与此同时继续经营。
这家总部位于匹兹堡的公司在声明中说,GNC进入这一流程,得到了大多数有担保债权人及其最大股东哈药股份的关联公司的支持。该协议还包括了其最大供货商兼合资伙伴ICV。某些债权人还提供了1.3亿美元的额外流动资金,为该公司提供财务支持、以助挺过拟议的重组。
该公司这一预先磋商过的计划准备关闭一些门店,寻求瘦身。它还原则上达成了一项协议,即通过法院监督的程序推销、出售自己,初步竞购价为7.6亿美元、需要法院批准。根据声明,更高的出价可能会出现并被接受,而且会予以实施并取代独立计划交易。
在债权人和利益相关方的支持下,GNC预计将确认一项独立的重组计划或完成一项将让该公司在秋天结束之前退出重组流程的出售交易。GNC的美国和国际特许经营合作伙伴及其在爱尔兰的公司业务是独立的法律实体,不属于本次破产的一部分。
而零售行业为阻止Covid-19蔓延而临时关闭商店,将使这场翻身仗变得更难打。尽管该公司的电商业务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了25%,对这一不利因素有所抵消。
前Rite Aid Stores掌门Ken Martindale从2017年9月开始担任GNC的首席执行官,当时前首席执行官Michael Archbold突然离职已有一年多了——Archbold走人的背景是,该公司收入下降、正在进行包括债务负担的战略评估,而且有可能出售。然而Martindale也未能扭转颓势,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亿美元。
随着手头现金越来越少,GNC曾发出警告称,除非找到办法偿还5月份到期的数亿美元债务,否则其可能面临破产。管理层一直在与债权人进行再融资谈判,想要推迟到期并为翻身争取时间。
根据声明,破产计划要求某些定期贷款债权人承诺向GNC提供1亿美元的“新资金”占有债务人(DIP)融资,并通过公司现有资产抵押贷款(ABL)信贷协议的变更获得大约3,000万美元。GNC表示,佐以这些新流动性和现有业务的资金流,它将在推进过程中履行“远期财务承诺”。
该公司近年来一直在挣扎,曾一度在2018年2月获得贷款再融资以及哈药3亿美元投资时摆脱困境。
从电商平台上可以看到,GNC产品线丰富,涉及儿童营养、孕妇营养、改善睡眠、体重管理等十几种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产品种类,产品价格区间覆盖100元到上千元不等。相较于哈药股份原有的如“盖中盖”系类产品,GNC品牌产品主打更加高端的市场。
哈药股份踩雷
要被割韭菜了?
2019年2月,哈药股份以现金约3亿美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完成对GNC公司(中文名称:美国健安喜控股有限公司)发行的优先股认购,优先股年股息率为6.5%。“公司认购GNC可转换优先股,能够获取固定收益。”如今来看,哈药股份彼时的愿景或落空。
哈药发布公告,称根据GNC的公告,GNC及其多数现有有担保的债权人于临近公告前另与哈药集团(系公司控股股东)就以7.6亿美元的价格向其整体出售GNC业务初步达成原则性意向。
且GNC正在与IVC(国际维生素公司,系GNC的最大供应商及合资伙伴)合作以保证产品的持续供应以及促成拟议的出售交易。
该等出售交易仍有待于相关方的进一步商定及最终法律文件的确定并将通过一项由法院监督的拍卖程序执行。
若出售交易适时达成一致,其将代替独立重整计划被执行。
于上述两个方案项下,GNC仍保持正常经营,但公司理解美国破产法项下,所有债权人在重整期间原则上都不得自行通过法律程序主张债权,最终清偿情况将视重整方案实施情况而定。
根据GNC的公告,GNC已获得了部分现有债权人提供的约1.3亿美元额外流动性的承诺,其中包括1亿美元的DIP融资承诺(该等资金用于被接管期间之资金需求),以及在获得必要的贷款人同意后的额外约3000万美元融资。
根据GNC的公告,GNC的美国破产法第11章程序将由特拉华州美国破产法院审理。
哈药股份称,GNC进入美国破产法第11章重整程序后,公司作为优先股股东,偿还次序位列普通债权人之后,无法得到优先清偿,根据GNC目前公布的财务数据初步测算,将对本公司的净资产和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如下:
1、若GNC可转换优先股总计20.48亿元的投资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将冲减留存收益。
2、若累计1.71亿元的应收股利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将计入当期损益。
哈药股份指出,董事会将责成公司委派到GNC的董事,迅速全面了解GNC申请重整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向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进行汇;
责成公司委派到GNC的董事,根据美国法律、GNC组织性文件及协议约定,以最大可能维护公司权益、保障股东利益为目标来行使董事权利及一切其他可行方案。
持续下滑的业绩以及高企的债务双重因素影响之下,GNC公司市值已严重缩水。2013年12月,GNC公司的股价为56美元/股,处于历史高位。随后便一路下滑。目前GNC公司的股价已不足1美元/股。
当年哈药如何成为其大股东?
资料显示,GNC公司成立于1935年,于2011年4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曾被连续二十年被评选为美国第一的营养品专业零售品牌。主要产品有维他命、矿物质、草本保健品、运动营养品、减肥产品等等。
自2013年之后,GNC公司的业绩便开始走下坡路。2013年至2015年,GNC公司虽然每年的净利润保持在15亿元左右,但增长幅度已显疲态。Wind数据显示,GNC公司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34%,较2012年81.51%的增长幅度逊色不少。2014年、2015年,GNC公司2014年、2015年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45%、14.29%。
自2016年之后,GNC公司曾经年净利润15亿元的高光时刻不再,甚至一度陷于巨额亏损泥淖。但据彼时外媒道,GNC公司业绩不佳与美国本土相关供应市场比重下降有关:消费者逐渐将目光转向有机食品,而非制成能量补充剂。
而国内的哈药股份,近年来发展并不如人意,2017年~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
2018年,中信资本为哈药集团引进了美国知名的保健品企业——GNC,为人所熟知的“安利”,正是GNC旗下的直销品牌。哈药集团希望通过投资GNC来充实自己的产品线,毕竟投资了GNC的话,那GNC的成绩就可以算作是哈药的成绩,还能进一步说服投资人。
2018年2月13日,哈药股份控股股东哈药集团与健安喜签订了购买协议。哈药集团拟以现金2.99亿美元认购其发行29.99万股优先股。优先股转换为在外普通股后,哈药集团将持有GNC40.1%的股权,从而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哈药集团安排哈药股份为此项交易的实施主体。
但根据当时信息,健安喜的经营成绩并不讨喜。其在2016和2017年分别亏损2.86亿美元和1.49亿美元,且同期所有者权益合计为负值。尽管如此,哈药股份彼时认为,收购健安喜可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丰富产品线,在获取固定收益的同时,助力公司快速成为中国膳食补充剂及保健品行业领军企业。
就连上交所都紧急发出问询函,要求哈药集团说明为什么要花费巨资来收购一家亏损的海外企业。
对于投资健安喜的行为,不少业内人士持消极态度。例如,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史立臣认为,哈药股份在保健品领域不具备优势,贸然大笔资金投资一个持续亏损的项目是一种战略失误。另一方面,在中国医药变革大潮中,企业没有抓住政策利好,壮大主业,也错失了发展机会。另外,权健事件之后,国内保健品市场也不乐观。中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MAH总监、医药研发及并购专家张超也提出,海外市场风高浪险,没有国际海域的驾驭能力,盲目操作,冒险出海,损失亦属必然。此外,不少股民也股吧中表达了质疑。
哈药股份日子不好过
1993年,哈药集团在上交所上市,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也是黑龙江省第一家上市公司。可以说,哈药集团在A股市场上属于最早期的公司之一。但时至今日,哈药集团早已风光不再。
一年超过30亿元广告费的“哈药模式”,的确让哈药集团在短时间内将知名度打响,2010年以前成为了哈药集团无比缅怀的黄金时期。净利润从2005年的4.56亿元开始增长,2010年达到了11.3亿元的巅峰。同时,2010年哈药营收高达125.35亿元,“哈药模式”一时风光无限。
但这样的套路注定无法长久。
哈药最知名的就是广告营销。但近年来国家对药品的宣传管理越来越严格规范,企业很难再如从前一般宣传,存在影响力减弱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的电视广告在减少,企业的销售费用还是不低,这也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2017年至2019年,企业销售费用为7.61亿元、6.2亿元、8.61亿元,但同期的研发费用为1.42亿、1.37亿和1.25亿元。因此,也有行业人士提出,哈药股份太忽视研发、新产品更不上,企业吃老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哈药股份的人事变动也十分频繁。6月10日,企业公告称,副总经理高磊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2019年财显示,高磊税前薪酬为140万元,未持有公司股份。
除了高磊,半年内,企业已连续有三名副总经理辞职。3月31日,副总经理魏双莹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而在2019年底,另一位副总经理周行也因个人原因辞职。
2016年至2019年,哈药股份实现营收141.27亿元、120.18亿元、108.14亿元、118.2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8亿元、4.07亿元、3.46亿元和0.56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企业营收为25.1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87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有行业人士戏称,哈药股份近年非常准地踩中了医改中的各种“雷”。首先,抗生素限用政策给抗生素生产企业带来挑战,但哈药股份恰恰是一家抗感染产品占比巨大的企业。其次,慎用中药注射剂的大环境下,中药板块下多款中药注射剂销售势必承压。接着,带量采购下,企业的生物制剂类等产品却鲜有中标。此外,“两票制”、药品零加成政策下,企业零售、医药商业也出现发展瓶颈。
曾经,“大面积广告轰炸+明星代言”的哈药模式,因为发财速度见效快吸引了无数药企效仿。
但“哈药模式”忽视研发和产品差异化,用烧钱营销以维持营收,而一旦降低营销费用,公司业绩就会立刻下降。
这是一个恐怖的困境:烧钱铺广告迟早会死,但不烧钱会立刻死。
近年来随着广告营销模式效果越来越差,忽视研发的哈药股份尝到苦果。
2017年至2019年,哈药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1.42亿、1.37亿和1.25亿元,逐年下滑。近期股价屡创新高的恒瑞医药,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7.59亿、26.7亿和38.96亿元。
此外,哈药股份2019年的销售费用为8.6亿元,同比增加39%。
网友评论
美国gnc保健品推荐文章3:突发!美国最大保健品GNC宣告破产!更惨是这只A股,投20亿血本无归?又被割韭菜……
:中国基金
中国基金 泰勒
近日,基金君注意到一则消息,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厂GNC宣告破产,将出售公司关闭所有门市。
虽然基金君对保健品一向不感冒,但貌似国内不少小伙伴都买过他们家的产品,以至于消息出来后,引发广泛关注。
另外,基金君注意到,GNC宣告破产的背后,国内A股一家公司哈药股份,竟然是他的最大股东,这一宣布破产,势必损失惨重,可能被外国人割了韭菜。
而哈药股份,相信国人并不会陌生,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自打吃了盖中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儿了,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儿。”让“盖中盖”一举成为了哈药股份当年提高业绩的重要品牌。
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厂GNC宣告破产
将出售公司关闭所有门市
在冠状病毒大流行之际,管理债务负担的最新努力宣告失败的GNC Holdings Inc.申请了破产保护,目标是出售自己和关闭商店。
根据声明,这家健康与保健公司在特拉华州美国破产法院提交的第11章申请允许该零售商走一个双轨流程——通过独立计划来重组资产负债表或者完成出售,与此同时继续经营。
这家总部位于匹兹堡的公司在声明中说,GNC进入这一流程,得到了大多数有担保债权人及其最大股东哈药股份的关联公司的支持。该协议还包括了其最大供货商兼合资伙伴ICV。某些债权人还提供了1.3亿美元的额外流动资金,为该公司提供财务支持、以助挺过拟议的重组。
该公司这一预先磋商过的计划准备关闭一些门店,寻求瘦身。它还原则上达成了一项协议,即通过法院监督的程序推销、出售自己,初步竞购价为7.6亿美元、需要法院批准。根据声明,更高的出价可能会出现并被接受,而且会予以实施并取代独立计划交易。
在债权人和利益相关方的支持下,GNC预计将确认一项独立的重组计划或完成一项将让该公司在秋天结束之前退出重组流程的出售交易。GNC的美国和国际特许经营合作伙伴及其在爱尔兰的公司业务是独立的法律实体,不属于本次破产的一部分。
而零售行业为阻止Covid-19蔓延而临时关闭商店,将使这场翻身仗变得更难打。尽管该公司的电商业务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了25%,对这一不利因素有所抵消。
前Rite Aid Stores掌门Ken Martindale从2017年9月开始担任GNC的首席执行官,当时前首席执行官Michael Archbold突然离职已有一年多了——Archbold走人的背景是,该公司收入下降、正在进行包括债务负担的战略评估,而且有可能出售。然而Martindale也未能扭转颓势,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亿美元。
随着手头现金越来越少,GNC曾发出警告称,除非找到办法偿还5月份到期的数亿美元债务,否则其可能面临破产。管理层一直在与债权人进行再融资谈判,想要推迟到期并为翻身争取时间。
根据声明,破产计划要求某些定期贷款债权人承诺向GNC提供1亿美元的“新资金”占有债务人(DIP)融资,并通过公司现有资产抵押贷款(ABL)信贷协议的变更获得大约3,000万美元。GNC表示,佐以这些新流动性和现有业务的资金流,它将在推进过程中履行“远期财务承诺”。
该公司近年来一直在挣扎,曾一度在2018年2月获得贷款再融资以及哈药3亿美元投资时摆脱困境。
从电商平台上可以看到,GNC产品线丰富,涉及儿童营养、孕妇营养、改善睡眠、体重管理等十几种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产品种类,产品价格区间覆盖100元到上千元不等。相较于哈药股份原有的如“盖中盖”系类产品,GNC品牌产品主打更加高端的市场。
哈药股份踩雷
要被割韭菜了?
2019年2月,哈药股份以现金约3亿美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完成对GNC公司(中文名称:美国健安喜控股有限公司)发行的优先股认购,优先股年股息率为6.5%。“公司认购GNC可转换优先股,能够获取固定收益。”如今来看,哈药股份彼时的愿景或落空。
哈药发布公告,称根据GNC的公告,GNC及其多数现有有担保的债权人于临近公告前另与哈药集团(系公司控股股东)就以7.6亿美元的价格向其整体出售GNC业务初步达成原则性意向。
且GNC正在与IVC(国际维生素公司,系GNC的最大供应商及合资伙伴)合作以保证产品的持续供应以及促成拟议的出售交易。
该等出售交易仍有待于相关方的进一步商定及最终法律文件的确定并将通过一项由法院监督的拍卖程序执行。
若出售交易适时达成一致,其将代替独立重整计划被执行。
于上述两个方案项下,GNC仍保持正常经营,但公司理解美国破产法项下,所有债权人在重整期间原则上都不得自行通过法律程序主张债权,最终清偿情况将视重整方案实施情况而定。
根据GNC的公告,GNC已获得了部分现有债权人提供的约1.3亿美元额外流动性的承诺,其中包括1亿美元的DIP融资承诺(该等资金用于被接管期间之资金需求),以及在获得必要的贷款人同意后的额外约3000万美元融资。
根据GNC的公告,GNC的美国破产法第11章程序将由特拉华州美国破产法院审理。
哈药股份称,GNC进入美国破产法第11章重整程序后,公司作为优先股股东,偿还次序位列普通债权人之后,无法得到优先清偿,根据GNC目前公布的财务数据初步测算,将对本公司的净资产和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如下:
1、若GNC可转换优先股总计20.48亿元的投资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将冲减留存收益。
2、若累计1.71亿元的应收股利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将计入当期损益。
哈药股份指出,董事会将责成公司委派到GNC的董事,迅速全面了解GNC申请重整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向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进行汇;
责成公司委派到GNC的董事,根据美国法律、GNC组织性文件及协议约定,以最大可能维护公司权益、保障股东利益为目标来行使董事权利及一切其他可行方案。
持续下滑的业绩以及高企的债务双重因素影响之下,GNC公司市值已严重缩水。2013年12月,GNC公司的股价为56美元/股,处于历史高位。随后便一路下滑。目前GNC公司的股价已不足1美元/股。
当年哈药如何成为其大股东?
资料显示,GNC公司成立于1935年,于2011年4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曾被连续二十年被评选为美国第一的营养品专业零售品牌。主要产品有维他命、矿物质、草本保健品、运动营养品、减肥产品等等。
自2013年之后,GNC公司的业绩便开始走下坡路。2013年至2015年,GNC公司虽然每年的净利润保持在15亿元左右,但增长幅度已显疲态。Wind数据显示,GNC公司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34%,较2012年81.51%的增长幅度逊色不少。2014年、2015年,GNC公司2014年、2015年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45%、14.29%。
自2016年之后,GNC公司曾经年净利润15亿元的高光时刻不再,甚至一度陷于巨额亏损泥淖。但据彼时外媒道,GNC公司业绩不佳与美国本土相关供应市场比重下降有关:消费者逐渐将目光转向有机食品,而非制成能量补充剂。
而国内的哈药股份,近年来发展并不如人意,2017年~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
2018年,中信资本为哈药集团引进了美国知名的保健品企业——GNC,为人所熟知的“安利”,正是GNC旗下的直销品牌。哈药集团希望通过投资GNC来充实自己的产品线,毕竟投资了GNC的话,那GNC的成绩就可以算作是哈药的成绩,还能进一步说服投资人。
2018年2月13日,哈药股份控股股东哈药集团与健安喜签订了购买协议。哈药集团拟以现金2.99亿美元认购其发行29.99万股优先股。优先股转换为在外普通股后,哈药集团将持有GNC40.1%的股权,从而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哈药集团安排哈药股份为此项交易的实施主体。
但根据当时信息,健安喜的经营成绩并不讨喜。其在2016和2017年分别亏损2.86亿美元和1.49亿美元,且同期所有者权益合计为负值。尽管如此,哈药股份彼时认为,收购健安喜可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丰富产品线,在获取固定收益的同时,助力公司快速成为中国膳食补充剂及保健品行业领军企业。
就连上交所都紧急发出问询函,要求哈药集团说明为什么要花费巨资来收购一家亏损的海外企业。
对于投资健安喜的行为,不少业内人士持消极态度。例如,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史立臣认为,哈药股份在保健品领域不具备优势,贸然大笔资金投资一个持续亏损的项目是一种战略失误。另一方面,在中国医药变革大潮中,企业没有抓住政策利好,壮大主业,也错失了发展机会。另外,权健事件之后,国内保健品市场也不乐观。中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MAH总监、医药研发及并购专家张超也提出,海外市场风高浪险,没有国际海域的驾驭能力,盲目操作,冒险出海,损失亦属必然。此外,不少股民也股吧中表达了质疑。
哈药股份日子不好过
1993年,哈药集团在上交所上市,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也是黑龙江省第一家上市公司。可以说,哈药集团在A股市场上属于最早期的公司之一。但时至今日,哈药集团早已风光不再。
一年超过30亿元广告费的“哈药模式”,的确让哈药集团在短时间内将知名度打响,2010年以前成为了哈药集团无比缅怀的黄金时期。净利润从2005年的4.56亿元开始增长,2010年达到了11.3亿元的巅峰。同时,2010年哈药营收高达125.35亿元,“哈药模式”一时风光无限。
但这样的套路注定无法长久。
哈药最知名的就是广告营销。但近年来国家对药品的宣传管理越来越严格规范,企业很难再如从前一般宣传,存在影响力减弱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的电视广告在减少,企业的销售费用还是不低,这也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2017年至2019年,企业销售费用为7.61亿元、6.2亿元、8.61亿元,但同期的研发费用为1.42亿、1.37亿和1.25亿元。因此,也有行业人士提出,哈药股份太忽视研发、新产品更不上,企业吃老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哈药股份的人事变动也十分频繁。6月10日,企业公告称,副总经理高磊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2019年财显示,高磊税前薪酬为140万元,未持有公司股份。
除了高磊,半年内,企业已连续有三名副总经理辞职。3月31日,副总经理魏双莹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而在2019年底,另一位副总经理周行也因个人原因辞职。
2016年至2019年,哈药股份实现营收141.27亿元、120.18亿元、108.14亿元、118.2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8亿元、4.07亿元、3.46亿元和0.56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企业营收为25.1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87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有行业人士戏称,哈药股份近年非常准地踩中了医改中的各种“雷”。首先,抗生素限用政策给抗生素生产企业带来挑战,但哈药股份恰恰是一家抗感染产品占比巨大的企业。其次,慎用中药注射剂的大环境下,中药板块下多款中药注射剂销售势必承压。接着,带量采购下,企业的生物制剂类等产品却鲜有中标。此外,“两票制”、药品零加成政策下,企业零售、医药商业也出现发展瓶颈。
曾经,“大面积广告轰炸+明星代言”的哈药模式,因为发财速度见效快吸引了无数药企效仿。
但“哈药模式”忽视研发和产品差异化,用烧钱营销以维持营收,而一旦降低营销费用,公司业绩就会立刻下降。
这是一个恐怖的困境:烧钱铺广告迟早会死,但不烧钱会立刻死。
近年来随着广告营销模式效果越来越差,忽视研发的哈药股份尝到苦果。
2017年至2019年,哈药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1.42亿、1.37亿和1.25亿元,逐年下滑。近期股价屡创新高的恒瑞医药,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7.59亿、26.7亿和38.96亿元。
此外,哈药股份2019年的销售费用为8.6亿元,同比增加39%。
网友评论
美国gnc保健品推荐文章4:美保健品巨头GNC计划债务重整,大股东哈药或面临巨额损失
美国保健品巨头健安喜(GNC)即将进入债务重整,哈药股份的风险随之暴露。
6月26日,哈药股份(600664.SH)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全球知名膳食补充剂营养品牌健安喜(GNC)母公司GNC Holdings Inc.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23日召开董事会,GNC预期将于2020年秋季完成美国破产法第11章债务重整程序。
哈药股份官方发布关于GNC申请债务重整的消息
根据官网资料,健安喜(GNC)创立于1935年,2011年3月31日在纽交所上市,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其经营范围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及地区,拥有8800家零售实体,提供超过1500种以上产品,包括各类膳食营养产品。
这家面临债务重整的美国保健品公司的最大股东却是总部位于中国哈尔滨的哈药股份。根据哈药集团官网资料,哈药股份于2018年9月投资3亿美元认购了健安喜发行的可转换优先股,转股完成后,持有健安喜40.1%股权,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哈药股份持有GNC中国65%股份,重整不影响中国业务
6月22日至24日,哈药股份曾连续发布三个提示性公告,介绍健安喜出现了业绩下滑、债务延期等情况。
根据哈药股份6月22日的公告,健安喜2020第一季度季显示,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健安喜在2020年第一季度出现经营业绩的大幅下滑;截至2020年5月6日,约40%(1300家)位于美国和加拿大的所属健安喜门店因政府的要求等原因而暂时关闭,且该等暂时关闭的门店中的一部分亦有可能在未来永久性关闭。
健安喜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7258亿美元,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0.922亿美元,同比下降16.3%;毛利润为1.367亿美元,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32.7%。且鉴于目前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进行中,不排除未来仍存在经营业绩继续下滑的可能性。
哈药股份在这份公告中表示,健安喜的上述情况有可能导致健安喜现金流受到较大影响。
公告还提及,6月15日,健安喜发布债务延期公告,表示与相关贷款方达成协议,推迟其贷款协议中的未偿还部分贷款加速到期日期至2020年6月30日。健安喜表示,其将继续寻求解决其债务的所有可能途径,包括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规定申请重整,以便于能够实施重整计划。
美国东部时间6月23日下午4点,健安喜召开了董事会,听取了董事会下设特别委员会关于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规定申请重整的告并随后发布了公告。
根据哈药股份6月24日的公告,健安喜与其某些有担保贷款人及关键利益相关方达成一致,将通过两个方案实施美国破产法第 11 章项下的重整,两个方案将同步推进,且预期将最终确认采取其中的一项,以有望于今年秋季完成第 11 章程序。
第一个方案是独立重整计划:根据健安喜的公告,健安喜与超过 92%的定期贷款人和87%的 ABL FILO 贷款人(资产质押贷款人)签署了一份《重组支持协议》,并就独立重整计划达成一致。
第二个方案是出售计划:根据健安喜的公告,健安喜及其多数现有有担保的债权人于临近公告前另与哈药集团(系哈药股份控股股东)就以 7.6 亿美元的价格向其整体出售健安喜业务初步达成原则性意向。且健安喜正在与 IVC(国际维生素公司,系 GNC 的最大供应商及合资伙伴)合作以保证产品的持续供应以及促成拟议的出售交易。该出售交易仍有待于相关方的进一步商定及最终法律文件的确定并将通过一项由法院监督的拍卖程序执行。若出售交易适时达成一致,其将代替独立重整计划被执行。
按照哈药股份6月26日发布的消息,健安喜在债务重整期间,全球一切商业活动正常进行,为帮助公司现金流与财务结构更加健康完善,在疫情影响及购物商场人流下滑的情况下,健安喜全球将大幅缩减线下门店投资运营占比,预计将加快关闭800-1200家门店,占其线下门店总量的20%左右,并加快推进电商业务占比。
健安喜方面还表示,过往,包括“通用汽车”、“美国航空”、“MARVEL”等品牌等都曾通过债务重组计划浴火重生,借鉴这些经验,健安喜相信此项决定将有助于未来“GNC健安喜”品牌的持续长远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健安喜北美以外的公司实体,包括健安喜与哈药股份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并不在破产重组第11章程序范畴内,故本次债务重组并不包括健安喜中国,哈药股份仍持有健安喜中国65%的股权。
哈药股份表示,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健安喜中国上半年销售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依然超过50%,同期可比利润增长超过100%。
哈药股份或因GNC债务重整面临巨额损失
虽然健安喜中国不受此次重整计划影响,但大股东哈药股份却可能面临巨额损失。
根据哈药股份6月23日关于健安喜相关事宜的补充更正公告,哈药股份对美国健安喜的优先股投资根据协议和持有目的,在新金融工具准则首次执行日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列示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投资成本总计20.49亿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账面价值8.74亿元计入资产负债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项目,因公允价值变动累计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损失11.75亿元计入资产负债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上述公允价值变动已在定期告中体现。
截至2020年3月31日,累计应收股利1.71亿元和对应的汇兑损益101.46万元,计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股利”项目,2018年、2019年、2020年第一季度应收股利分别为644.38万元、1.30亿元和3453.41万元,上述应收股利可能存在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的风险。
哈药股份表示,若健安喜可转换优先股总计20.49亿元的投资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将冲减留存收益;若累计1.71亿元人民币的应收股利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将计入当期损益。
哈药股份还强调,公司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努力减少健安喜项目对公司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或损失,积极维护公司权益,保障股东利益。
哈药股份归母净利润三连降
健安喜与哈药股份跨国联姻不到两年,如今健安喜面临债务重整,哈药股份自身的境况也不乐观。
哈药股份2019年年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8.2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6亿元,同比下降83.88%;2018年哈药股份的营收108.1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46亿元,下滑14.95%;2017年营收120.18亿元,归母净利润4.07亿元,下滑48.36%。
2020年第一季度告显示,哈药股份营收25.11亿元,相比上年度末减少6.11%,归母净利润1.87亿元,相比上年度末减少28.58%。
哈药股份主营业务数据
据哈药集团官网以及官方年,哈药集团持有哈药股份46.49%股权,哈药股份主要从事医药研发与制造、批发与零售业务,1993年6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也是黑龙江省首家上市公司。
2015年,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对下属资产及业务板块进行了整合,打造了旗下医药商业上市平台(人民同泰,600829.SH),实现了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独立经营、协同发展的业务布局。哈药股份持有人民同泰74.82%股权。
哈药股份在产在销产品347个,包括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阿莫西林胶囊、双黄连口服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拉西地平片、注射用丹参(冻干)、注射用双黄连(冻干)、重 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等。
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产品曾在央视投放广告,以口味和包装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两款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却大大下滑。2019年年显示,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销量比上年减少11.05%,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销量比上年减少12.21%。
哈药股份产品销量情况分析表
2018年与健安喜联姻,哈药股份方面曾表示,可助力公司快速成为中国膳食补充剂及保健品行业领军企业。然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2019年,哈药股份保健品的营收1.62亿元,比上年减少33%。
如今健安喜债务重整,哈药股份或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
美国gnc保健品推荐文章5:美国最大保健品公司宣告破产!这家中国公司成最大受害者,损失或逾20亿…
截至6月27日06:53,全球新冠肺炎确诊9711885例,死亡491744例。关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动态,请点击↓↓↓
疫情蔓延之下,美国企业破产潮汹涌湍急。
当地时间6月24日,美国老牌保健食品公司GNC(美国健安喜控股有限公司)表示,已申请破产保护,称计划关闭7300家门店中的1200家。公司声明指出,已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规定申请破产保护,以使得公司在重整资产负债表或完成出售的程序时维持业务营运。
网友评论
然而,这家美国最大的保健品公司破产的最大受害者却来自中国——哈药股份(600664)。从2018年开始,哈药股份前后三次、总共花了2.99亿美元(约20亿人民币)认购投资GNC发行的可转换优先股,转股完成后,哈药股份持有GNC 40.1%的股权,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根据哈药股份6月24日的公告,公司若在GNC可转换优先股总计20.49亿元的投资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将冲减留存收益;若累计1.71亿元的应收股利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将计入当期损益。
85年老牌保健品公司“穷途末路”
GNC成立于1935年,总部位于美国匹兹堡,2011年4月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曾是全球最大的健康营养产品专业生产零售商、美国最知名保健品品牌之一。其鼎盛时期专注健康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线丰富,包括补充维生素矿物类产品、运动健康营养产品、草本植物提取营养产品等超过1500种健康产品,销售遍及全球。
图片:GNC官方微博
破产前的GNC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超过3千家门店,几乎在美国的每个大型商场都设有GNC的分店,是一家重资产公司,因此受到了疫情格外沉重的打击。
据哈药股份此前的公告,截至2020年5与6日,GNC在疫情期间被迫关停了约40%的门店,其中一部分可能面临永久关店。公司对GNC的优先股投资的投资成本总计20.63亿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损失约11.65亿元。
在疫情爆发之前,GNC就已经面临销售增长乏力的困境。2019年6月时,GNC就关闭了旗下约900家店面。
而GNC多数的门店都是在购物中心与街边,因此在疫情期间更是被迫面临客流量下滑、销售进一步减少的情况。GNC受到疫情严重打击,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下降了10.1%,第一季度的净亏损为2.00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净亏损的12倍,疫情直接导致GNC 1.575亿美元的资产减值。
2020年以来,GNC的股价从年初2.76美元一路暴跌,6月25日收0.6638美元,市值只剩下5100万美元左右。仅在7年前的2013年,GNC的巅峰市值一度高达480亿美元,是现在的近百倍水平。
债务重组并不包括GNC中国
哈药集团或接盘
哈药股份和GNC的合作开始于2018年。
当年2月,哈药股份公告称,公司拟投资约3亿美元认购GNC发行的可转换优先股299950股,该股票可随时转换为普通股。转股完成后,哈药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双方约定完成投资时,GNC董事会增至11人,其中哈药股份指派5名董事。
成为GNC的单一最大股东后,为加快开展GNC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哈药股份与GNC在上海及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哈药股份对GNC在上海新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PRCJV进行增资,投资金额为等值于2000万美元的人民币,取得PRCJV65%的股权。
图片:GNC官方微博
此外,对GNC在香港已注册的独资公司GNCHK进行增资,投资金额为1港币,取得GNCHK65%的股权。哈药股份期望借此快速成为中国膳食补充剂及保健品行业领军企业。
仅仅两年后,这桩“联姻”就走到了今天的局面。
6月24日,哈药股份公告称,GNC进入美国破产法第11章重整程序后,公司作为优先股股东,偿还次序位列普通债权人之后,无法得到优先清偿,将对公司的净资产和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哈药股份公告,GNC与其某些有担保贷款人及关键利益相关方达成一致,将通过两个方案实施美国破产法第11章项下的重整,两个方案包括独立重整计划及出售计划。其中以7.6亿美元售出GNC整体业务已经与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系哈药股份的控股公司)达成初步原则性意向,并得到GNC及多数担保的债权人的支持。
GNC表示,两个方案将同步推进,且GNC预期将最终确认采取其中的一项以使得GNC有望于今年秋季完成第11章程序。
另外,GNC已经获得了部分现有债权人提供的约1.3亿美元额外流动性的承诺,其中包括1亿美元的DIP融资承诺(该等资金用于被接管期间之资金需求),以及在获得必要的贷款人同意后的额外约3000万美元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6月25日,GNC中国公告称,GNC北美以外的公司实体,包括GNC与哈药股份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并不在破产重组第11章程序范畴内,故本次债务重组并不包括GNC中国,哈药股份仍持有GNC中国65%的股权,对其在中国的运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药股份人事变动频繁
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除了在投资上遇到的麻烦事,哈药股份主营业务也出现了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的情况。
哈药股份披露2019年财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24亿元,同比增长9.35%;实现净利0.56亿元,同比下降83.88%。哈药股份的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2017-2018年,哈药股份的净利分别下滑48.36%、14.95%。
从产品类别来看,哈药股份旗下产品2019年超半数出现了下滑。其中,抗感染类产品、感冒药类产品、心脑血管类产品、消化系统类产品以及抗肿瘤类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0.04亿元、4.18亿元、3.55亿元、1.72亿元、0.88亿元,分别下滑19.14%、16.38%、27.9%、13.17%以及0.94%。2019年,哈药股份仅有营养补充剂和其他类产品营收增长,营养补充剂营收同比增长17.54%至12.73亿元,其他类产品同比增长10.3%至0.46亿元。
根据2019年年,哈药股份的主要产品销量全面下滑。其中,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阿西莫林胶囊、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双黄连口服溶液的销量同比下滑11.05%、16.1%、12.21%以及18.3%。
而且,下滑趋势还延续到了2020年。今年一季度,哈药股份处于亏损状态,不仅营收、净利分别下滑6.11%、28.58%,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也由去年同期的8.38亿元下降至6.45亿元。
曾经,“大面积广告轰炸+明星代言”的哈药模式,因效果好收益快吸引了无数药企效仿。
但“哈药模式”忽视研发和产品差异化,用烧钱营销以维持营收,而一旦降低营销费用,公司业绩就会立刻下降。
这是一个恐怖的困境:烧钱铺广告迟早会死,但不烧钱会立刻死。
近年来随着广告营销模式效果越来越差,忽视研发的哈药股份尝到苦果。
2017年至2019年,哈药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1.42亿、1.37亿和1.25亿元,逐年下滑。近期股价屡创新高的恒瑞医药,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7.59亿、26.7亿和38.96亿元。
数据:Wind
而哈药股份2019年的销售费用为8.6亿元,同比增加39%。
另外,在企业经营压力下,哈药股份的人事变动也十分频繁。6月10日,企业公告称,副总经理高磊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2019年财显示,高磊税前薪酬为140万元,未持有公司股份。
除了高磊,半年内,企业已连续有三名副总经理辞职。3月31日,副总经理魏双莹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而在2019年底,另一位副总经理周行也因个人原因辞职。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何小桃 肖勇 王嘉琦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每经APP、商业周刊中文版、
21世纪经济道、中国基金等
每日经济新闻
美国gnc保健品推荐搜索词:
1.美国gnc保健品好不好
2.美国gnc保健品怎么样 知乎
3.美国gnc保健品保质期怎么看
本文标题:美国gnc保健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