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寓言故事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推荐文章1:《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门口有一口大钟,就想把它偷去。可这钟太重,没法背走,他就取来一个铁锤,想敲碎后一块块偷走。可是还有一个问题,用铁椎砸钟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肯定会被人抓做的。他转念一想:钟一响耳朵就能听见,可是如果把耳朵蒙起来,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掩耳盗铃: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
《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推荐文章2: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的原文
掩耳盗铃是讲一个人去盗取铃铛,但是当手碰到铃铛时,铃铛就会“叮当,叮当”得响,这个人害怕被人听到,便直接捂住自己的耳朵,他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听不到。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还要想法子掩盖,最后还是无济于事。
掩耳盗铃是一个成语故事,原文为掩耳盗钟,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
掩耳盗铃雕像
掩耳盗铃原文为盗钟,原文讲的是:
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齐国。其中有个人趁机溜入范家,看到了一个大钟,就打算把它乘乱偷走,本来准备背着它走,可这个钟实在是太大了,他无法背上。便打算用锤子打碎这个大钟好背走。然而,才锤了一下,大钟就“况况况”的发出响声,这个人害怕别人听到这个声音,来抢夺这个钟,就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
这个人害怕别人听到这个钟声,是没有什么问题,可也害怕自己听到这个钟声,这就很是荒缪了!偷钟怕别人听到反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而钟的响声是只要你碰了它,不管你如何遮掩它都会发出声音的。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PS:恶:害怕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推荐文章3: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小故事大道理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精美的铃铛,就想把它偷走。这个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只要用手一碰就会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而这声音一旦响起就会被人发觉,铃铛自然也就偷不成了。
于是,这个贼想了个"办法"。他认为只要把耳朵捂住,自己就听不到铃铛的响声了,那么别人也肯定听不到。于是,他就先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然后放心大胆地去偷铃铛。然而,当他的手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发出了响声,附近的人听到声音后很快就把他抓住了。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常用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推荐文章4:寓言故事029--掩耳盗铃
本寓言出自《淮南子·说山》,她告诫我们:有的人做了错事以后,自以为极力掩盖,以为巧妙的遮掩,别人就会不知道了,实际上只能是欺骗自己,欺骗不了别人。我们也要省悟自己有没有犯这样的错误呢?
有一个人,看见别人家大门上挂着一只精美的铃铛,就一心想把它偷来。
他心里明白:如果用手去摘那铃铛,只要一碰到,铃铛就会发出响声。铃铛一想,他就会被发现,不但偷不到铃铛,还要被抓住。
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想出来一个“高明”的办法。他认为:铃铛所以会响,是因为耳朵能听见响声,只要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到铃声了吗?
于是,他就先把自己的掩起来,然后去偷那个铃铛。他以为自己听不到铃声,别人也会听不到呢。
可是,还没等他把铃铛摘下来,就被人发现并抓住了。因为别人没有掩住耳朵,仍然能听得见铃铛响声。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推荐文章5: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史上最“聪明”的偷铃计划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位名叫阿呆的小伙子。阿呆虽说名字叫“呆”,但他自认为自己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总想着干点“大事”来证明自己。
有一天,阿呆路过村头赵大爷家,看到院子里挂着一口大铜铃。这铜铃可不一般,它金光闪闪,上面刻满了精美的花纹,一看就是价值连城的宝贝。阿呆眼睛一亮,心想:“要是能把这铜铃弄回家,我可就发大财啦!”于是,他开始谋划起了他的“偷铃大计”。
阿呆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了他珍藏多年的“作案工具”——一副破旧的手套和一条蒙面布。他觉得这样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赵大爷家。到了晚上,阿呆偷偷摸摸地来到了赵大爷家的院子。他像一只夜猫子一样,蹑手蹑脚地靠近了那口大铜铃。
“嗯,这铜铃看起来挺沉的,得想个办法把它弄下来。”阿呆围着铜铃转了好几圈,突然灵机一动,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根绳子,打算用绳子把铜铃绑住,然后拖回家。
就在阿呆准备动手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一个“关键问题”——这铜铃要是一动,肯定得发出声音,万一被人发现怎么办?阿呆挠了挠头,突然眼睛一亮,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对呀,要是我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声音了吗?别人肯定也听不见,这样我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铜铃偷走了!”于是,他赶紧用手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然后开始用力地摇晃铜铃。
“咣当——”一声巨响,铜铃发出的声音震得整个院子都晃动了起来。阿呆却还沉浸在自己的“聪明计划”里,捂着耳朵,一脸得意地看着铜铃。就在这时,赵大爷被这巨大的声音惊醒了,他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地走出屋子,看到阿呆正在院子里捂着耳朵摇晃铜铃,顿时哭笑不得。
“阿呆,你这是在干啥呢?”赵大爷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还在做梦。
阿呆看到赵大爷,心里一惊,但很快又镇定下来,还一本正经地说:“赵大爷,您别怕,我这是在给铜铃做‘按摩’呢,让它放松放松。”
赵大爷听了,差点没笑出眼泪,他走上前去,拍了拍阿呆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阿呆啊,你这脑子真是够‘灵光’的。你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可还是能听见声音的呀。这就好比你做错了事,自己心里清楚,却以为别人不知道一样。”
阿呆听了赵大爷的话,这才恍然大悟,他羞愧地低下了头,脸红得像一个大红苹果。他赶紧把铜铃放回原位,向赵大爷道歉:“赵大爷,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
赵大爷看着阿呆,笑着说:“知错能改就好,以后做事可得多动动脑子,别再干这种‘掩耳盗铃’的傻事了。”
从那以后,阿呆真的变得聪明了许多。他再也不做那些自欺欺人的傻事了,而是踏踏实实地干活,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而这个“掩耳盗铃”的故事,也成了村里流传的一个笑话,提醒着大家:做人做事,可千万不能自欺欺人呀!
这个故事虽然听起来有点傻,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时候,我们也会像阿呆一样,犯一些“掩耳盗铃”的错误。比如,考试作弊,以为自己瞒天过海,其实心里清楚那是不诚实的行为;或者做了错事,却试图掩盖事实,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真相总是会大白于天下,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所以,朋友们,可别学阿呆“掩耳盗铃”哦!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推荐搜索词:
1.掩耳盗铃寓言故事原文
2.掩耳盗铃寓言故事及寓意和道理
3.掩耳盗铃寓言故事完整版
本文标题:掩耳盗铃寓言故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