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m50创意园
上海m50创意园推荐文章1:现场|苏州河边的艺术联动,M50聚焦“元宇宙”
近日,第三届“M50上海当代艺术周”在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M50创意园启动。与西岸的商业属性不同,随着苏州河步道及“一江一河”景观区域的水上航线在近期的开通,M50的艺术周表现则更亲民化。而在展现主题上,与往年强调绘画不同,今年主题聚焦“元宇宙”。
澎湃新闻了解到,本届“M50上海当代艺术周”的主题将围绕“元宇宙,当代艺术的坚守或创新?”来探索在疫情下该如何突破新的观展和消费形式,为当代艺术圈注入一剂良药。
记者了解到,第三届“M50上海当代艺术周”由22家画廊参与,其中除了有深耕于当代艺术圈的机构,也有在“元宇宙”热潮下探索新形式的生力军。据悉,本届艺术周所有展览展期将持续一个月,为观众提供了充裕的观展时间。
M50园区入口
第三届“M50上海当代艺术周”
M50创意园位于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拥有自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1万平方米,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纺织建筑遗存,见证了近代上海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自2015年开始,以打造上海艺术文创为使命举办的“M50艺术季”,始终将“打开”作为主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艺术季项目更是M50整合园区资源,打开M50知名度的重要方式。
与上海西岸的艺术商业氛围相比,M50的艺术氛围则更亲民化。随着苏河步道和水上航线的先后开通,周末走入园区,令人感受到的是悠闲的生活气息。不同年龄层的市民来到这里,在苏河边感受艺术氛围。
第三届“M50上海当代艺术周”现场
主办方告诉澎湃新闻,本届艺术周的特别展览为来自意大利的艺术机构普麟元所带来的“视锥深处:元宇宙超感艺术展”,这是一次关于“元宇宙”艺术呈现的实验性展览,向观众呈现前沿科技与媒介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应用。
在展览入口处是艺术家、首饰设计师姜灏的作品《扭转时空》,它是一枚放大30倍的耳坠,而镜中映射的《浮游之岛》则是姜灏用粒子和3D打印技术构筑、汇集的山海经式幻境;随后是艺术家组合朱佩鸿&赵一霖在虚拟工作室中以元宇宙相关技术构建、孕育的动态发光气模装置《奇异空间·潜游》;而普麟元团队的创作《上帝之手》则以裸眼3D的效果从撑满一面展墙的屏幕中伸出,点亮展厅空间……
艺术家组合朱佩鸿&赵一霖的装置作品《奇异空间·潜游》
普麟元团队的创作《上帝之手》
策展人庄泽曦表示,“我们在艺术空间内搭建了一个被裸眼3D屏射出的光影浸透的‘新空间’,整合现有技术全力将元宇宙世界提前融入现实,号召大众在欣赏艺术作品带来的动人光影时,也能提前感受前言科技承诺的未来生活图景,并以感性经验出发,思考关于视觉本源的深层问题。”据悉,展览将定期更换作品,尝试将元宇宙舞台融入当代艺术现场,向观众开启一处集前沿科技体验、先锋艺术欣赏。
而对于“元宇宙”和“NFT”等相关话题,银杏数藏的NFT艺术家冬菇长官认为,线下艺术机构能与NFT技术结合能降低艺术品收藏的价格门槛,是艺术品的收藏消费成为一种日常消费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真正消费NFT的藏家还是少数,还需要有很长一段培养期。
金玟志NFT艺术《文森特·梵高杨》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画廊负责人表示,他们在M50里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元宇宙、NFT等新概念数字收藏的崛起他们也在圈里早有耳闻,也有许多相关机构上门来洽谈合作。但是就目前而言,无论是画廊方还是合作艺术家,对于元宇宙的态度仍然是保持观望,这种观望模式可能是出于常年经营实体画廊后的谨慎,也可能是对于疫情以来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波动所带来的担心。该负责人也表示了期待看到新的艺术消费模式的诞生。
葛以斋,《珍珠》,布面丙烯,2017
Kokoro,《再不吃小熊就哭了》,丙烯画布
当然,除了“元宇宙”主题,本届“M50上海当代艺术周”亦呈现了不少潮流艺术作品,向观众展现童趣。如,八大画廊的展览“UP UP UP”关注的是“萌文化”,呈现了葛以斋、禹露、黎俣呈、杨媛媛、KOKORO等人的作品,他们以幼龄化、可爱的事物来装饰生活,表现出保持好奇心、童心未泯的心态;H Gallery则有艺术家施政个展“宇宙之间”,呈现了数十件施政的绘画和一件公共壁画作品。
何伟,《No.272》,2022年
李林祥, 《都市序曲之十六》,纸本丙烯,2022年
而在绘画方面,赛森艺术空间有艺术家何伟个展,该展览呈现了何伟充满流动性的视觉表达,;厘米空间则有艺术家李林祥的个展“城林万象”,其作品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运用抽象的表现方式来呈现静穆、幽远的东方哲学意韵……
据悉,“M50上海当代艺术周”将展至11月13日,园区内的展览将持续一个月。
上海m50创意园推荐文章2:M50城市更新:“家底”老建筑变成“网红”新场景
上海工业遗存资源丰富,在各个区都有不少成功老厂房华丽变身,与文化发生碰撞,不断擦出新的火花。其中,最有名气的可能就要属东方国际集团旗下的M50创意园,原身为上海春明粗纺厂,于2000年起开始转型为艺术创意园区,氤氲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在上海城市更新的浪潮下,M50创意园发挥创新思维、推陈出新,把园区内两处尘封多年的地标建筑成功打造为普陀区新晋“网红”打卡地。
M50创意园
改造:“重生”的水塔
在M50创意园14家咖啡店中,有一家名为“BWT咖啡”的咖啡店颇为“出圈”,不仅在于它将艺术品融合进咖啡文化,更在于它所处的位置极其特别——上海春明粗纺厂内30年代落成的水塔,曾被用作整座纺织厂的蓄水储备和水泵运行。2000年,纺织厂转型成创意园后,该水塔除了曾被用作办公仓储外并未对市民完全开放,2020年原工作室退场后更是封闭了近3年时间。
水塔
2022年年末,年轻的王伟相中此地,反复找到园方希望能承租该项目。
“一次来到水塔下面的时候,我仿佛感觉它能和我对话,诉说它的历史,走到楼上后,我看到了这个空间。随后我多次前往M50园区管理方,希望承租该项目。”“BWT咖啡”主理人王伟对记者回忆道,正因为水塔是M50的地标,承载着上海工业文明历史和现代的文化,为此,他所提交的设计方案中,水塔均保持原有的状态。
在2023年初,M50创意园考察了王伟的设计方案、开店理念,最终将水塔租赁给他。
M50创意园 BWT咖啡
在M50创意园成立的20多年里,水塔从未转型成公众打卡点,对于一个已经颇有名气的创意园区来说,园区方面为何在2023年决定将水塔“拿出来”?
“三年来,有超过20多组客户与园方接触过。但是如何让经营业态与水塔的形态有机结合,这方面并没有找到合适的。”M50园区招商经理殷雯直言不讳,此前不少客户反馈此处空间改造难度很大,需要投入较大的装修和运营成本。如果用作画廊,空间又比较局促,利用率不高,“最终,王伟用复合型的经营理念,把咖啡、画廊和水塔的公共属性有机融合并对外向市民展示,这一点打动了我们。”
殷雯(左)与王伟(右)聊业务
新增灯光、加固设备、内部装修“修旧如旧”……持续半年的改造装修最大限度保留水塔“工业印记”,升级为复古造型的咖啡店后便成为了园区人气最高的咖啡店之一,并成功登上点评类网站长寿路热门咖啡店第一名。
王伟告诉记者,事实上不少设备都是重新采购的,之所以看起来没什么变化,是因为这些家具都经过反复打磨,“做旧如旧、做新如旧,整体色彩就像水墨画一样。”
手捧咖啡的青年在此拍照打卡亦或是品咖时不经意撞见知名艺术家,一幅既有时代韵味又时尚感满满的和谐画面跃然眼前。
M50创意园 BWT咖啡
一位市民对记者点赞道,现在上海市中心很难有这样的建筑能保留下来,“城市里的老建筑比较少,这也是喜欢M50的原因,它有很多烟火气。”
而在园区艺术家韩峰看来:“水塔仿佛是一座桥梁,是过去与现代的联系。”
市民在水塔下品咖啡
提升:“新生”的烟囱
城市更新不仅体现在对老厂房风貌的改造,更是对城市空间创新的再提升、再利用。在M50创意园,像水塔这样从城市边角地蜕变成“网红”的案例并不少见。
M50创意园的制高点、“年龄”超过50年、高度约40米的全砖烟囱在废弃后同样被“雪藏”了20余年。记者获悉,该烟囱原来是上海化学纤维(集团)帘子布总厂,由于生产化纤需要蒸汽助力,这个烟囱的作用便是排放下方原先不远处锅炉车间的尾气。千禧年左右停用之后一直处于闲置的状态。
如今,这处斑驳粗糙的文化地标通过完善配套设施、融入人文情怀等举措终于找到了它的“主人”,摇身一变成为了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程丽的“艺起疗愈”项目展示地。未来正式开放后,烟囱及裙楼将成为一处公益性质的场所,每个人都能在这里面朝苏州河,体验竹编非遗文化,品茗、释放都市压力。
M50创意园
“我做公益项目的时候发现了这处烟囱,感觉如获至宝,因为现代社会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的空间和思考时间。在烟囱里静坐,通过制作非遗竹编,让人沉下心来,释放压力。”在程丽看来,这处烟囱所带来的疗愈体验是“独一无二”的。
程丽制作竹编
被园区上下称呼为“管老爷”的管李兴已经在上海春明粗纺厂工作30多年。从一名维修车间管理人员转型成为园区副总,他对园区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眼里,闲置的老厂房在更新进程中必须要“觅得”它最合拍的“知音”。此前,就烟囱的更新计划,园区方也曾经制定了相关方案去改造、提升该坐标,最终因各种原因没有成功。
M50创意园
“我们曾经作了三、四稿设计,比如点亮烟囱,比如放个M50的Logo,好像都不满意,没有让这个老建筑显得出价值。如今非遗项目的落地对烟囱来说也是一个新开始,期待公益项目带给市民来M50游玩的别样体验。”管李兴笑着说。
管李兴在园区
城市更新,向新更向“心”。从闲置工厂到如今游客、艺术家络绎不绝的热门打卡地,M50的转型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城市更新的脚步在加速,M50也同时面临着同质化的文化园区的冲击。
“M50挖掘自身资源的脚步不会停止。例如,下一步,原先用于纺织机器降温的深井将被我们打造成‘深井广场’,随着天安千树二期开业围墙拆除后,相信这个小广场将焕发新的活力。”M50创意园总经理周斌对记者介绍园区方面下一步规划时透露道,我们在更新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是复合艺术空间的更新及艺术生态系统的打造,园方将持续为游客打造一个以“艺术、创意、生活”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园区。
据介绍,去年,M50创意园被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评为了优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示范案例。今年一季度,园区的客流同比增长了77%。全部游客中约20%为外国友人。
M50创意园
记者:王笛
编辑:姜天澍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区领导赴桃浦地区调研
区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召开
普陀区举办第二十六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暨第二十一届家庭文化节
重返有声世界!普陀这里让5岁患儿获“新生”
真五折,不套路!错过等一年,速来→
上海m50创意园推荐文章3:上生新所、M50创意园区 逛逛上海这些潮流街区
到风格各异的潮流街区漫步逛街,成为上海微度假的新玩法。上生新所、M50创意园区、WYSH翡悦里、EKA天物艺术街区……这些热门街区巧妙地融合了历史风貌、文化艺术、时尚购物和美食体验。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还是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都能在这些潮流街区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来看市文化旅游局的攻略吧↓
潮流艺术街区之旅
第一天:M50 创意园区-天安千树-上生新所·二期
第二天:WYSH 翡悦里-何东旧居-之禾卡纷花园
第三天:EKA·天物艺术街区-百联ZX创趣场
M50创意园区
位于苏州河南岸的M50原为信和纱厂旧址,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遗存。
近年来,此地逐步引进以视觉艺术和创意设计为主体的艺术家工作室、文化艺术机构和设计企业,现已成为上海具有标志意义的创意园区之一。
地址:莫干山路50号
天安千树
天安千树以创新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而闻名。该项目包含超过1000棵树木和多种植物,并保留了原址部分历史建筑,包括荣氏阜丰面粉厂旧址,将其融入设计中,创造出一个城市中的“空中花园”。
它不仅是一个一站式购物中心,也是一个艺术和文化的目的地,游客可在商场内外欣赏不时更新的艺术家作品,包括雕塑和涂鸦艺术。
地址:莫干山路600号
上生新所·二期
2018年,上生新所·一期的老建筑群经修复后开放,成为集文化、娱乐、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开放式街区。如今,上生新所·二期也已全部开放。
二期5栋新建多层建筑延续项目一期的简约工业风格,兼具都市森林般的景观设计、蕨类花园等自然摩登场景,被誉为充满树张力的全新“网绿”街区。
地址:延安西路1262号
WYSH翡悦里
在100岁的武夷路上,新晋街区WYSH翡悦里脱颖而出。园区前身部分区域是“新中国第一股”诞生地飞乐音响厂,由欧陆老洋房、草坪、红砖洋房、梧桐树、现代建筑等元素组成大片公共空间。
焕新之后,WYSH翡悦里不仅打造了一座多功能文化活动空间,也为武夷路174号、武夷路188两栋充满历史韵味的老洋房完成了保护性修缮。这里还集合了超多人气好店,吃吃喝喝都很方便。
地址:武夷路168号
何东旧居
何东旧居为仿文艺复兴时代的欧式花园住宅,建于1928年,由著名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所在的建筑事务所设计,建筑造型优美,是当时的香港首富何东先生家族在上海的旧居。
逛完展览之后,可以前往周边的时髦街区现所三期,几幢极具几何美感的白色建筑围绕着中心绿地花园,与自然的美景巧妙结合,非常值得一去。
地址:陕西北路457号
之禾卡纷花园
掩映于衡山路东平路路口的百年梧桐树下,之禾卡纷花园横空出世。两座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建筑和两座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建筑巧妙融合,围绕一座南法风情的花园,构建出一个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风格的综合体。
这个小而美的街心街区,同时满足购物、看展、餐饮的需求,超适合打卡。
地址:衡山路2号、东平路12号
EKA·天物艺术街区
百年老厂房改造而来的开放式园区EKA·天物,构建了一个“建筑美学乌托邦”。园区原是中船航海(原上海仪器总厂)旧址,如今变身为一个“露天建筑博物馆”。
中式庭院建筑、老上海石库门建筑,以及北欧风、中东风、地中海风、乃至“佛教”风格建筑在此应有尽有。这里还集结了上海颇有热度的生活方式业态,将老厂房转变为一个文化创意和艺术的聚集地。
地址:金桥路535号
百联ZX创趣场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次元文化的商业体,百联ZX创趣场引入了多个国际顶级动漫知名品牌和高流量IP内容。此地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首店,为Z世代客群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社交和体验空间,还会举办各种与二次元相关的活动和展览。
地址:南京东路340号
资料:市文化旅游局
上海m50创意园推荐文章4:复古与摩登相映成趣,普陀这里喜获国际建筑大奖
近日,美国建筑大师奖组委会公布2024年度AMP美国建筑大师奖最终获奖名单,位于普陀区M50创意园的水塔咖啡(BWT Cafe)从全球千个设计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摘得建筑设计——修复&翻新建筑类别(Winner)殊荣。
据了解,美国建筑大师奖(The Architecture MasterPrize,简称AMP)旨在表彰全球最优秀、最具创意的建筑、室内和景观项目,展现和推广卓越的设计人才,并突出建筑艺术及科学对于丰富日常生活的意义。
水塔咖啡位于上海M50创意园西北角的8号楼,毗邻天安千树二期,这座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的水塔走过近百年,承载着不同年代记忆的混凝土结构体,在原艺术家退租后被园区封闭多年,直到2023年被园区一家名为珀德画廊的主理人王伟看中,并由设计师FlipStudio完成项目设计。
改造前外景
王伟告诉记者,与水塔相遇充满偶然,来M50这么多次,之前从来也没有注意或听说有园区内还有水塔,最初是希望把它打造成为画廊的接待空间来使用,但是在设计团队的思维碰撞过程中,他发现斑驳墙面的沧桑感与天安千树摩登的现代景观相映成趣,“如果是接待空间受众太少了,我希望让更多人走进水塔,感受上海传承百年的工业遗存魅力,最终计划把它设计成一家咖啡店与艺术空间。”
改造模型
改造设计图
要改造一处曾用于画家工作室且已近百年的老建筑成为一处对市民开放的咖啡店,方案并不简单。
“当时承接项目时,场地的现状非常混乱,几乎没有一处在同一标高的地面,内部空间昏暗潮湿,大片的墙皮剥落。”FlipPOP设计师团队相关负责人回忆道,“像一个废墟。”
改造前内景
为此,王伟与设计师团队反复沟通设计方案,从市民参观动线入手,梳理各个平台及屋顶露台,选择在合适的位置置入平台、连桥及景观楼梯,形成通往水塔的动线,最终向市民呈现了咖啡厅、艺术空间及露台三个风格不同的空间。
水塔咖啡现状
从咖啡厅内粗糙的深灰色水泥裸墙到艺术空间内粉刷一新的白墙打造的“黑白空间”,从走道上做旧的黑色锈钢板扶手到霓虹闪烁的投影灯光碰撞出的空间氛围……“新旧”在水塔咖啡相得益彰地糅合在一起,丝毫没有突兀之感。
水塔咖啡现状
如今,水塔咖啡已成为普陀区一处网红打卡点,在社交网站上,数千条市民游客分享他们在水塔品咖看展的经历;在本地生活网站,水塔咖啡常年成为热门商户榜单的“座上宾”;在与品牌联动方面,水塔咖啡与国货服装、户外运动等诸多知名品牌跨界互动,助力水塔咖啡“火出圈”……
随着名气越来越响,开业一年的水塔咖啡的业绩有了明显增长,“相比2023年9月刚开业,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专程前来参观水塔,在这喝上一杯咖啡。现在的人流相比去年大概翻了3倍,营业额也有显著提升。”王伟十分开心地表示,“下一步我计划与更多知名品牌联动合作,致力于将水塔咖啡打造成为M50创意园的地标。”
水塔咖啡现状
记者:王笛
编辑:戴琳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中瑞集团:以检验检测认证专业解决方案支持中国供应链开拓海外市场
以诚招商、服务升级,普陀这个街道打造营商“强磁场”
【书单】养猫必备!快收藏这些铲屎官需知的小知识
普陀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华东师大在普陀》新书正式发布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上海m50创意园推荐文章5:“N种可能”的M50创意园(上):迎来首家面包店,艺术空间与美食有机融合
虽然暑期出游已进入收尾阶段,但是申城不少艺术园区热度不减,纷纷上线新展览新活动,数据显示,上海每年要举办超过2000场文博展览。如今不少创意园区已经迈入了下一个发展阶段,艺术家们纷纷跨界尝试,开启了“斜杠”事业。
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的M50创意园,这座全上海最早的创意艺术园区里,最近涌现出了一批别具一格的创意店铺,近日,普陀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了其中的烘焙面包和茶坊,这些店铺的特点就是其与固化印象中一家创意园、艺术园区以画展、雕塑、影像为主的业态方枘圆凿,颇有一种“不务正业”之感。通过探访这些店铺,一窥当下创意园区艺术家们顺应时代潮流,求新求变的新思维。
M50创意园
在M50创意园一隅,临近知名画廊香格纳,一家以超大可颂形状作为店铺logo的蜜迩烘焙面包店悄然开业,成为市民游客游园打卡的新地标。
蜜迩烘焙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家面包店的老板娘朱然亢并非专业烘焙师,这是她首次涉足烘焙行业,而她的主职工作是一家艺术影像空间的负责人。
回忆起去年决定将店铺升级扩容,并辟出一块区域做起与园区艺术氛围“格格不入”的烘焙生意时,她表示,开一家面包店是她梦寐以求的事业,今年这件事终于成功“落地”。
朱然亢(左)
她感慨地说道:“作为一名吃货,我是各类面包的拥趸;作为一名创业者,我希望能打造一处复合的影像空间,能让艺术空间与美食互动有机融合。等候拍照的市民品尝到新鲜面包,只来买个面包的市民在我们公共区域体验到场景实拍的结合。”
市民挑选面包
为了走出差异化的经营道路,朱然亢将面包烘焙的热情与艺术创作的精神相结合,吉他面包、花朵面包、蝴蝶造型巧克力等造型独特的面包摆放在柜台上最醒目的位置。
花朵、吉他艺术面包
据M50创意园方面介绍,这家蜜迩烘焙是园区20多年来首家专业的烘焙店,园区为了支持商家的再创业,还特意修剪了遮挡招牌的树枝以提升店铺的显示度。
市民挑选面包
在M50创意园党支部书记赵欢欢看来,随着普陀区苏州河沿线全面贯通,“半马苏河”的名气愈加响亮,创意园的“身份”也变成了一处更具市井烟火气的园区,“适时引入一些像艺术面包、新中式生活体验馆等生活业态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短暂试营业半个多月来,这家面包店不仅给园区艺术家们带去了便利,也为游客们带来了全新的味蕾享受。
在园区从事画廊经营的龚女士乐见面包店的开业,她已经是店铺的常客了,“一般画廊的开业比较晚,现在店铺门口就有一家面包搭配美式咖啡,性价比味道都不错,打开了我们艺术创作美好的一天。”
一位带着孩子来园区参观的市民对记者说道,真没想到创意园还能有一家特色烘焙,这些造型奇特有趣的面包让孩子增加了见识。
虽然这家面包店还不能给朱然亢带来多少利润,短期之内可能还需要影像空间的盈利给予支持,但是在朱然亢眼中,既然选择在创意园“不务正业”,她会为了成功打造一家复合的影像空间坚持下去。
后厨
“我还有很多梦想要去努力。我相信,随着天安千树二期正式开业后,店铺后门的围墙被拆除后,那时候生意肯定会更加好,我希望到那时候能开一个外摆区,再开一家面馆和陶艺DIY。”朱然亢充满信心。
艺术影像空间
记者、短视频制作:王笛
编辑:戴琳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区召开区委第七轮巡察集中反馈会
区委审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
区领导现场调研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普陀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区委常委会举行议军会议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上海m50创意园推荐搜索词:
1.上海m50创意园游玩攻略
2.上海m50创意园附近地铁
3.上海m50创
本文标题:上海m50创意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