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推荐文章1:晶特别道│ 南山·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十八年蝶变,产业与生态比肩

  4月26日,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再次聚焦全球的目光,第七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在这里开幕。


  作为深圳首个由旧工厂改造而来的创意园,华侨城创意园已经历了十八个春秋的洗礼与积淀。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与重构,这片曾经满载工业化记忆的土地被赋予了全新的功能定位与文化内涵,不仅保留了历史痕迹,还注入了创新活力,使之演变为集“创意、设计、艺术”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文化产业集聚地。如今,这片园区早已是深圳小有名气的城市“文化目的地”和“创意策源地”。


  ▲改造之后。


  工业区向创意文化园的蝶变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作为承载着改革开放初期工业记忆的深圳老厂区,在产业转型的浪潮中一度空置。2004年,华侨城启动了对东部工业区旧厂房的改造项目,秉持保留建筑肌理和历史痕迹的原则,致力于打造兼具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的创意文化园,并于2006年正式挂牌启用。


  据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负责人莫舒敏介绍,园区改造过程采取分阶段、渐进式策略,首期以南区为试点,强化旧厂房结构并保留原貌,成功打造后工业时代特色的工作生活空间。2007年,创意园扩展至北区改造,侧重公共空间的营造与互动交流环境的维护。历经多年努力,至2011年南北两区整体开园,并在后续几年中继续推进C区、H区的改造升级,最终成为融合“文化+科技”的新型创意区,并于2021年被确立为首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区”。


  在业态规划上,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精准定位,逐步引入创意设计、艺术机构、书店、咖啡店等多元化优质资源,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园区凭借着其特色硬件设施与优质软件服务,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驻,共同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蓬勃生长,同时也为园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华侨城在创意文化园的实践,实际上是在曾经的‘大拆大建’潮中,为旧工业区的转型探索了另一种可能性。”莫舒敏说。


  产业集聚与人文生态共生


  黄英是第一批入驻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区的“园驻民”,至今已有18年了。


  2006年,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挂牌并开放南区。黄英便将青年旅舍从欢乐谷迁址,进驻到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成为现在的“深圳侨城旅友国际青年旅舍”。黄英还记得当时创意园的景象:人少,一片旧工业园区的样貌。一些朋友对侨城青年旅舍的新选址有疑虑:把青年旅舍开在当时还算是城市边缘的工业区里,真的能够做起来吗?黄英没有犹豫,她认为:“华侨城在深圳是一个独特的区域,城区内有主题景区,而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是国内最早发展起来的一批创意文化园区,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这里生存下来”。


  事实证明,黄英的选择没有错。2005年底,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于园区内开展,加上华侨城对此进行的创意业态上的规划,创意园在起步阶段就吸引了许多从业人士的关注。“园区是面向全国,甚至是全球的客人开放的。而在青旅,我们也接待了从世界各地来深圳的人。”黄英说。


  ▲改造之前。


  现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变得更加热闹起来,人群的结构层次也愈发多样化。在黄英看来,园区是独特的,园区里的人也是。他们扎根在这里,喜欢这里的氛围,喜欢这里的人群,喜欢这里的活动,也喜欢这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而这里的工业建筑大多维持着当初朴实而简洁的气息,包容着在这里的各色企业和商户,包容着这里的各项活动。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创意生态之所以具有活力,关键在于人的聚集。”莫舒敏说,在创意园里入驻工作的人被亲切地称为“园驻民”,他们当中很多都是活跃的设计师、艺术家、文化创意工,许多‘园驻民’都曾不约而同提到,创意园最重要、最吸引他们的一点,是园区成功地聚集了人,并留住了人。它不仅是产业的聚场,也是人的聚场。


  历史与创意的碰撞和交融


  如今,走进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老厂房的印记依旧清晰可见,有些建筑连外立面也保持着原来的岁月痕迹。昔日的旧工业区痕迹与现代创意元素交织相融,形成了一幅独特而生动的城市文化图景。沿着锦绣北街一路走,这些沉寂的工厂车间,如今已被改造成明亮宽敞的展厅,斑驳的墙面经艺术家之手,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裸露的梁架结构与现代照明巧妙搭配,凸显出历史与现代感并存的美感。


  园区内部,错落分布着各式工作室,无论是玻璃墙后映射出设计师们的身影,还是透过敞开的大门瞥见摄影家们精心布设的光影世界,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创作氛围。废旧的大型圆筒铁柱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设计出彩的海,有小型演唱会、艺术展、摄影展、市集、电影播放通知,还有书店开张、新书介绍等等。这些海犹如一面面生动的文化墙,映射出园内活跃的艺术氛围和浓厚的文化气息。沿街的设计师店铺琳琅满目,从家具到饰品,从服装到文创产品,每一件作品都融入了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匠心独运,吸引着来往的人群驻足品味,挑选心仪的艺术品。


  在绿树成荫的小径尽头或是转角处,一家家精致的咖啡馆散落其间。午后时分,无论是户外的庭院,还是室内空间,都坐满了食客,热络地聊着生活与日常,享受着轻食与咖啡。这些咖啡馆不仅是人们休憩小酌的场所,更是思想碰撞、灵感交流的社交空间,一杯咖啡的香气与创意的火花相互交融,共同编织了园区的艺术生态网络。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就像一座开放的艺术殿堂,无论是前来寻找灵感的专业人士,还是寻觅休闲体验的普通市民,在此都能享受到一种沉浸式的艺术生活体验,真切感受到从废旧工业区到创意产业园区的华丽蜕变,以及这个空间所承载的无限可能与创新精神。


  │晶APP


  记者:严珊珊


  摄影: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供图


  编辑:李慧芳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推荐文章2:替我去旅行之【 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 】景点基本信息介绍: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是由旧厂区改造而成的创意产业聚集地,集艺术、创意、文化于一体。园区保留了部分工业遗迹,与现代创意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氛围。这里不仅有各类艺术展览、创意市集,还有书店、咖啡馆、餐厅等配套设施,是文艺青年的天堂。票价:免费开放,部分展览和演出需购票。开放时间:全年全天开放。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锦绣北街2号。交通信息:地铁:1号线侨城东站A口或2号线侨城北站B口,步行10-15分钟可达。公交:B665路公交车至创意园E6栋公交站,步行可达。饮食安排:园内有多种餐饮选择,如咖啡厅、书店自带的咖啡馆和酒吧等。推荐尝试山池咖啡的“青柠冷萃”,以及创意餐厅的创意融合菜。最佳拍摄时段:下午三四点,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白墙上,斑驳的树影特别美,是拍照的好地方。注意事项:周末人气旺,建议工作日前往以避开人流高峰。夏季气温较高,注意防暑降温;冬季气候温和,适合户外活动。园区内没有公共充电桩,记得带上充电宝。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推荐文章3:华侨城创意商业街区来了

  【:深圳晚】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8日讯(深圳晚记者 林冬雯) 近日,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新增一条创意商业街区LOFT53,延续了园区自带的“旧厂房改造”基因,由SMOO MARKET和mindpark创意公园两个空间和四条街巷组成,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室内与户外贯穿联通,集零售、宠物、展厅等多元业态为一体,迅速成为深圳的潮人集聚地,这也是深圳“非标商业”的一次新尝试。


  走进街区,深晚记者看到林荫道旁有不少年轻人驻足打卡拍照,路边的店铺设计各有特色且风格协调。SMOO MARKET内打造了一个集市空间,“大棚感”十足的室内设计营造出一种逛市场的舒适感,有美学饰品、香氛产品、农场自营的新鲜蔬食以及地道的汕头小吃。


  消费者在逛集市。深圳晚记者 林冬雯 摄


  一位正在逛街区的市民李女士(化名)向记者分享道:“比起在大商场逛街,这里会让我感觉更加有风格,很自在,会明显觉得没有那么商业化,比较符合OCT园区本身的调性。”


  除了长期开设的门店,SMOO MARKET特意留出部分空间用来做流动性的商业货架。“这次正在办的主题是与农场合作,两个月后计划换其他主题。我们希望这个新业态能够很好地发挥潜能,有一些灵活性。”LOFT53项目主理人之一黄永敏说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所有,若有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推荐文章4: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迎来15周年 旧厂区变身网红打卡地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已逐渐成为极具先锋意识及创意特色的文化艺术高地。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5月31日讯(深圳特区记者 尹春芳)从旧工业区到文创园区,从2006年到2021年,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LOFT)今年迎来15周年。日前,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主办的OCT-LOFT15周年主题论坛,正式在“云”上开麦。


  因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原定于园区现场举行的论坛转至线上直播,来自城市规划、文创产业、社区运营等多个领域的12位专家学者及大咖如约登台“上线”,围绕“文化·场域·创造者”这一大主题,以不同的切入点探讨城市文化场域的各个侧面,为公众带来了一场有关创意生态和文化体验的思维碰撞。


  深圳华侨城创意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茜介绍,OCT-LOFT在改造过程中,不仅重视留存旧建筑的历史痕迹,也注重给予人与建筑足够的自然生长空间。这种具有“摸着石头过河”意味的改造及运营,不仅因为华侨城这片区域的发展需要,也为保留旧工业厂房留下历史烙印,还为深圳文创产业发展搭建了一个聚集的平台。


  论坛以“城市-文化场域”拉开序幕,邀请了孟岩、徐薇、李凤亮进行演讲,从不同的专业领域角度切入,描摹了城市文化场域的不同侧面。褚云、方文、何健翔等来自文化创意产业、城市与社区营造的推动者们,围绕“社区-创造文化”这一话题,共同带来了有关城市文化的思维碰撞。此外,还举行对谈活动,对谈嘉宾分享各自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思维灵感,并结合创意园区的多元生态,深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变化与发展。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前身是曾承载着改革开放初期“三来一补”工业记忆的老厂区,2004年启动对东部工业区旧厂房的改造计划,2006年5月,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正式挂牌。从此,吸引了众多创造力丰富的设计师、创意人、艺术家、音乐人聚集,逐渐成为极具先锋意识及创意特色的文化艺术高地,为城市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文化气质。:深圳特区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推荐文章5:华侨城创意商业街区来了

  【:深圳晚】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8日讯(深圳晚记者 林冬雯) 近日,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新增一条创意商业街区LOFT53,延续了园区自带的“旧厂房改造”基因,由SMOO MARKET和mindpark创意公园两个空间和四条街巷组成,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室内与户外贯穿联通,集零售、宠物、展厅等多元业态为一体,迅速成为深圳的潮人集聚地,这也是深圳“非标商业”的一次新尝试。


  走进街区,深晚记者看到林荫道旁有不少年轻人驻足打卡拍照,路边的店铺设计各有特色且风格协调。SMOO MARKET内打造了一个集市空间,“大棚感”十足的室内设计营造出一种逛市场的舒适感,有美学饰品、香氛产品、农场自营的新鲜蔬食以及地道的汕头小吃。


  消费者在逛集市。深圳晚记者 林冬雯 摄


  一位正在逛街区的市民李女士(化名)向记者分享道:“比起在大商场逛街,这里会让我感觉更加有风格,很自在,会明显觉得没有那么商业化,比较符合OCT园区本身的调性。”


  除了长期开设的门店,SMOO MARKET特意留出部分空间用来做流动性的商业货架。“这次正在办的主题是与农场合作,两个月后计划换其他主题。我们希望这个新业态能够很好地发挥潜能,有一些灵活性。”LOFT53项目主理人之一黄永敏说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所有,若有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推荐搜索词:

  

  1.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游玩攻略

  

  2.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地铁站什么出口

  

  3.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好玩吗

  

本文标题:华侨城创意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