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推荐文章1:史上最有幽默感的皇帝是谁?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不服来辩!
雍正皇帝给世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冷峻严酷,但是,其实他内心却在治政之外充溢这幽默感,且言语措辞间充满了文人式的孩童气,率真而可爱,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要数他留下的一些奏折,不妨领略一二:
批李卫折: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
批蔡廷折:李枝英竟不是个人,大笑话!真笑话!有面传口谕,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
批田文镜折:朕生平从不负人,人或负朕,上天默助,必获复。
批年羹尧折:从来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今天下后世钦慕流诞就是矣。
批杨宗仁折:该!该!该!该!只是便宜了满丕等,都走开了。不要饶他们,都连引在内方畅快!
如掏心
批王柔折:观汝屡次论奏,俱属狂妄不经,莫非尔身果有疯证耶!
批傅泰折:你是神仙么?似此无知狂诈之言,岂可在君父之前率意胡说的!
批田文镜折: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了解更多历史趣闻,关注公众号秋雨轩读史
微信号yezhiqiu1979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推荐文章2:雍正皇帝爱卖萌: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点击上方“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订阅哦!
一句话,可以透视一个人的内心。从雍正皇帝的诸多朱批不难看出,雍正并非传说中的那么冷酷无情,而是个极富性情的男人。
批葛森折:旗下人员,只以见钱,眼都黑了。
批佟吉图折:知人则哲,为帝其难之。朕这样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这样人!
批李卫折: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
批王士俊折:岂有是理!朕心寒之极,未料王士俊如此待朕也。
批蔡廷折:李枝英竟不是个人,大笑话!真笑话!有面传口谕,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
批年羹尧折:真正累了你了,不但朕,怡亲王都心疼你落眼泪。阿弥陀佛,好一大险!
批鄂尔泰折:览。商人此一片至诚敬爱之心,甚知恩,可怜见儿的。
批王国栋折:此朕几案上所污,恐汝恐惧,特谕。
批田文镜折:朕生平从不负人,人或负朕,上天默助,必获复。
批田文镜折:不过叫你知道你主子为人居心,真正明镜铁汉,越发勉力小心就是了。你若信得过自己,放心又放心,就是金刚不能撼动朕丝毫,妖怪不能惑朕一点。你自己若不是了,就是佛爷也救不下你来,勉为之。朕待你的恩,细细的想全朕用你脸,要紧!要紧!
批石文焯折: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相异。
批石文焯折:朕如此推心置腹,任用尔等,凡有累民之举,概令据实入告。尔等竟若罔闻,政令乖方一至于此,朕惟仰天泪下,亦无言可谕尔等也。
批田文镜折: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总而言之,雍正皇帝严禁朋党,整顿吏治,不徇私情,强调务实,“最憎虚诈”,“最恶虚名”, 是其一贯的作风。之所以对雍正用如此多的笔墨,是想让我们对雍正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总起来说,雍正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而是一个讲实事求是,勤政务实,果敢严肃,心系黎民的好皇帝。
文章转自:海淀旅游
微信号:yuanmingyuanpark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推荐文章3:雍正: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清朝最硬核段子手皇帝
他是紫禁城007工作狂,也是朱批届初代弹幕王者;他一边嗑丹药续命,一边写四万字小作文自证清白;他给田文镜批奏折说“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转头就把亲兄弟改名“阿其那”(满语:狗)。这位把“反差萌”玩出花的皇帝,正是大清朝头号话题人物——雍正!
凌晨四点,紫禁城懋勤殿的烛火还亮着。雍正咬着笔杆子,在田文镜的请安折子上狂写60字弹幕:“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写完还不过瘾,又补了句“你此等用心爱我处,朕皆体到”。这哪是皇帝批奏折?分明是追星女孩给爱豆打榜!
你以为皇帝都端着架子?雍正偏不!他全年无休批了4.2万件奏折,平均每天写8000字小作文。给年羹尧的折子里写“朕亦甚想你”,转头就列92条大罪送他上路;看到大臣说“臣虽愚昧”,他直接朱批“是真愚昧不是假愚昧”;甚至会在粮食丰收的奏下画个笑脸——这哪像史书里那个弑兄逼母的冷血暴君?
白天在养心殿玩命工作,晚上溜去圆明园搞化学实验。这位cosplay炼丹道士的皇帝,专门养了200多道士研究“既济丹”。张廷玉在日记里吐槽:皇上七窍流血暴毙前,还在试吃新配方丹药!现代检测显示,雍正头骨确实残留大量汞元素——合着这位改革派皇帝,硬生生把自己吃成了重金属中毒标本。
被民间编排“谋父逼母弑兄屠弟”,别的皇帝都找枪手洗白,雍正偏要亲自下场写《大义觉迷录》。结果越描越黑:“朕要真篡位,干嘛留十四弟活口?”“说我用血滴子暗杀?那玩意能比弓箭好用?”活生生把皇家公关文写成全网群嘲的瓜田,气得乾隆继位后直接封杀这本“自黑宝典”。
1735年八月二十三凌晨四点,圆明园炼丹炉的火光刚灭,养心殿的朱批墨迹未干,五十八岁的雍正突然瘫倒在龙椅上——这是正史记载的最后一幕。但民间传说里,此刻吕四娘正提着血滴子翻出紫禁城,包袱里那颗用黄金补齐的皇帝头颅,成了清史最惊悚的“开盲盒”预告。
2015年,清西陵保护区突然拉响警——不是盗墓贼入侵,而是国家文物局动用探地雷达扫描泰陵地宫。当仪器显示棺椁上方有团不规则金属反应时,全网炸锅:野史说的“金头”难道是真的?虽然官方以“保护性探测”为由叫停研究,但网友从雍正棺材用**金丝楠木拼接**的细节,扒出清宫确有**补颅下葬**秘法。
张廷玉在《自订年谱》里写道,雍正临终前“七窍流血”,吓得太医当场开不出药方。但清宫《活计档》显示,皇帝暴毙前三天还在疯狂催单:“炼丹房速送既济丹三百斤!”更诡异的是,就在他咽气后12小时,所有炼丹道士都被乾隆秘密处决,连丹炉都被砸成废铁运出京城。
1980年清理清西陵文物时,工作人员在泰陵宝顶附近发现**人类颅骨碎片**。虽然学界坚称“地宫从未被盗”,但2012年同位素检测显示,这些骨片中的**汞含量超标27倍**——正好与雍正八年(1730年)宫廷采购**327斤水银**的记录对得上号。
雍正在位13年,死法竟与父亲康熙惊人对称:
? 康熙熬死太子→雍正斗败兄弟
? 康熙废《南山集》→雍正禁《大义觉迷录》
? 康熙吃西药排毒→雍正吞丹药升天
最绝的是,康熙陵墓至今渗水,雍正地宫坚如磐石,可当考古队想用内窥镜探查金头真相时,摄像机竟在深入墓道30米后突然黑屏——这位把秘密带进棺材的皇帝,连死后都在玩权谋!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推荐文章4: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老家许昌
王鑫‖文
读史,读到那句“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实在忍不住,笑了。
现在,这句话已经很火很火。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个性胶带,上面就印有这句话。若买来放办公室,一定霸气外漏!
这是雍正皇帝说的,这个个性十足的皇帝呀!
雍正皇帝既崇尚佛教,又玩赏西洋事物;既勤政操劳,又迷恋丹药。关于他爱情的传说,更是离奇。正史中,他的形象大约是刻薄无情。谁知,他竟有这萌萌哒的一面。
这句话是写给田文镜的,赞其办事尽心。全文如下:“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那口气,竟有点热恋中的人,你不负我,我也不负你。可是,还有隐隐的傲娇,潜台词是:你若负了我呢,嘿嘿……
雍正皇帝类似的御批还有很多:
“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写给年羹尧的。读上去,多么情真意切。结果呢,年羹尧不得善终。
“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相异。”——写给石文焯的。好有爱,好感人,简直是模范情书。
“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写给李卫的。好一个呆皇帝,呆萌呆萌的。凡此种种,不一一枚举。
近年来,清宫穿越剧遍地开花。四爷首当其冲,凡是他做主角的剧,大火。剧中的他,英俊帅气,运筹帷幄,胸襟坦荡,更难得的是用情专一。让无数观众,特别是女观众都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简直就是一出古典版的“霸道总裁爱上我”。(O(∩_∩)O哈哈~)
其实,历史哪有那样浪漫。真正的历史,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看《雍正王朝》,唐国强老师主演的,演技爆棚。将雍正未登基前的隐忍内敛、伺时而动,上台后的铁腕强悍、果敢精干演绎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九龙夺嫡》一出,政治风波诡谲,每个人身处漩涡,他自有一种“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的自信和淡定。这大约也是康熙最后选中他的原因吧。
千古一帝康熙这样评价他“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
人品贵重四个字,是很高的评价。
雍正皇帝进行了很多改革,现在看来这些改革仍然有很强的时代感。可惜,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者,背上了刻薄寡恩的骂名。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雍正王朝》主题曲道尽了这个改革家的无奈。
这大约就是历史人物的魅力了,被人传说,被人附会。被人揣测,被人演绎。被人争论,被人曲解。
而雍正呢,也许他只是淡然一笑,心中想: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刻薄是真刻薄,却也并非寡恩。冷酷是真冷酷,却也并非无情。甚至还有些萌萌哒。只是在威严的皇位上,他不能将这种情绪显现出来。只好在御批中,给部下卖个萌。
枯燥的历史,总是在这些小小的细节中,绽放出一丝温情!
(图文无关。文中图片于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所有,在此表示感谢。)
简介: 王鑫,许昌市作家协会会员,在《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女友》、《微型小说选刊》、《思维与智慧》、《原野》、《许昌日》、《许昌晨》等刊杂志发表、转载文章三十万字。网名鹿溪,喜欢像鹿一样奔逐,像溪一样优雅。
“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 。
老家许昌,只采撷有温度的乡土味道!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本文为头条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推荐文章5:朕就是这样汉子
仔细想想,雍正的艺术形象还真不少,有的腹黑,有的薄情,还有的被描述成一个心狠手辣的大反派(金庸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江湖三女侠》)。
从左到右分别为:《皇太子秘史》、《九五至尊》、《甄嬛传》里的雍正
可能是因为戏说太多了,所以正剧《雍正王朝》里的雍正就被绝大部分观众当成了真实的历史形象:谨慎、低调、为人刚正、心思深沉、夙兴夜寐……
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历史上的雍正?
其实之前在讲述雍正和怡亲王的兄弟情深时(点击查看:雍正和他最最亲爱的十三弟),已经可以窥见一点雍正的形象:他是一个相当真性情的皇帝。
且不说亲自下场和黑粉打口水仗(亲撰《大义觉迷录》)的开天辟地以来只有他老人家独一份儿,对待王公大臣则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当他爱你时,你最好能回应他的重视,那么他绝不会亏待于你,正面教材比如怡亲王、李卫、田文镜、鄂尔泰;如果你辜负了他的期望,那么无论他先前如何爱你,你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反面教材比如隆科多、年羹尧。
所以,他写给田文镜的那句朱批就像是他做皇帝时的座右铭:“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不好不坏的开局
在九子夺嫡之前,胤禛的处境真的只能用不好不坏来形容。他的生母乌雅氏在生下这个孩子时还只是个官女子,胤禛自幼交由当时的贵妃(即后来的孝懿皇后)佟佳氏抚养。
乌雅氏的命运因为这个孩子发生了改变(次年被封为德嫔),而这个给她带来好运的儿子,大概是因为没有在她身边长大,并没有得到她的母爱。史载佟佳氏“抚育诸子悉均慈爱”,再加上后来一度被雍正以“舅”呼之的隆科多正是佟佳氏的兄弟,由此看来,生母的爱虽然不多,养母的爱还是有的(可惜的是,他失去养母的年纪比他十三弟失去生母的年纪更早)。
他的童年乃至青年一路按部就班,待遇在康熙诸多阿哥中算不上不好——康熙曾因他患痢疾而特意回銮探视,派他和三皇子胤祉往曲阜祭孔,年仅十九岁掌管正红旗大营……但也算不得多好——胤禛二十一岁那年,诸皇子受封,除了二皇子胤礽早早就被立为太子之外,大、三皇子皆为郡王,四、五、七、八皇子都只被封为了贝勒。
当然,这其中有胤禛于军功一道毫无建树的原因,但康熙还曾另对大臣们说过“四阿哥等为人轻率”之语[1],不难看出来,至少在这个时期,他丝毫没有争权的可能。
清 佚名 雍正帝行乐图·道装像册页 故宫博物院藏不过就笔者看来,康熙的话只可信一半。康师傅骂儿子时素来毒舌,连备受宠爱的太子胤礽都被骂过生而克母,胤禩被骂“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而后来在雍正朝证明了自己忠诚正直的胤祥也被骂成不忠不孝之人,比起他们来,被说“为人轻率”的胤禛可能只是有些喜怒易形于颜色罢了——从后来他即位成为雍正帝的表现看,这话倒也没说错。毕竟此时胤礽仍是康熙寄予厚望的太子,想来其他皇子此时也不会有多少取而代之的心思,青年胤禛还没有隐藏锋芒的必要。
太子的废立是一个谁都无法预料的意外事件,所以在胤禛的青年时期讨论他为后来夺嫡所做的准备意义不大,但有一个人不可不提。此人对胤禛整个人生的价值观塑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正因为此人,笔者相信,胤禛从始至终都是想要为这个国家做一些实事的。
清 佚名 雍正帝读书像 故宫博物院藏
这个人叫顾八代。顾八代本姓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顺治十六年,从征云南有功,康熙十四年,圣祖试旗员第一,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这样的人才,本来应该平步青云才对,可偏偏是块油盐不进的顽石。顾八代生性刚正、耿直不阿,不近人情、严于律己,在康熙晚年的腐败官场上格格不入,非但遭到了同僚的排挤,连康熙都不喜欢他,斥其“不顾体面”,革去了他的官职。
唯独他教过的学生胤禛是个例外。顾八代去世后,因为官清廉而办不起自己的丧事的时候,胤禛亲自登门祭奠,出钱为老师置办了丧事。[2]胤禛即位后,又追封顾八代“太傅”衔,赐谥号“文端”,赏了顾八代的后人万两白银来补贴家用。——这绝不是作秀,顾八代本就是个孤臣,若是要笼络人心,胤禛大可不必选择这样一个对象。胤禛应该是真的很敬仰自己的这位老师,在年幼的胤禛心里,只有像顾八代那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愧于天地万民的好官吧。
苦心筹谋的转折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若说太子废立后,胤禛没有起过夺嫡的心思,那是自欺欺人,但日后能在九子夺嫡中胜出的人,岂会如大皇子胤禔一般沉不住气。
在太子首次被废、十三骤然失宠后,胤禛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这个在位数十年的老父亲晚年的多疑和阴晴不定,于是他最开始走的是与世无争、佛系修行路线(此处为主观看法,不排除他一开始还未曾下定决心的可能)。
清 唐岱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册·曲院风荷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他初时与党羽众多的八皇子胤禩一派走得很近,连续两次选宅都和胤禩做了邻居(其中第二次修建的别墅即后来的“圆明园”),而且藏愚讷言,有时遇事还会去征求八、九的意见。这样一个低调谦逊的四哥,对此时其他野心勃勃的皇子来讲是没有任何杀伤力的,却也正是在康熙老爹面前刷好感度的好时机。
比如在胤礽第一次被废时,不念旧恶(胤礽曾经将年幼的胤禛踢下台阶致其昏迷)帮胤礽传递伸冤的消息,被彼时仍对太子怀有希望的康熙称赞“唯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3]
再比如胤禩生母卫氏病故、胤禩守孝不出时,九皇子胤禟还曾邀约胤禛和老十、十四一起给他送饭,可以看出来,在此时的“八爷党”眼中,这个四哥此时仍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也足以证明胤禛塑造的忠厚友爱人设可信度极高。
清 张雨森 岩上鹰图 局部 大英博物馆藏直至胤禩的“毙鹰事件”之前的这段时间,别人在忙着扩招朋党,胤禛却陪伴康熙左右,体察上意、依法办事,在老爹面前将好感度刷到了新高。康熙意识到,剩下的这些儿子里,唯一能接手自己江山的,只有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四阿哥了。因此,康熙晚年已经开始委派胤禛代替自己出席一些重要活动——这也侧面证明了雍正的即位是大势所趋,是康熙的真实意愿。
宵衣旰食的帝王
康熙的选择并没有错。
金銮殿上的那把龙椅,或许对别人来说意味着权势、富贵、美人、华服……但对雍正,似乎只是一个用于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工具。
很多人说,雍正心狠手辣,残害兄弟,诛杀功臣,但他们可能不知道,雍正即位的第二天,任命的四个辅政大臣中,就有曾经与他是夺嫡对手的胤禩。
雍正应该是个感情很充沛的人,他给予年羹尧和隆科多荣耀的时候,一定是真心的。他曾在给年羹尧的朱批里写道:“……朕躬甚安,卿父甚健。卿足疼可痊愈否?得住今日又好些。”除了关心年羹尧的足疾之外,还关心了年羹尧的父亲和儿子——这里的“得住”,是雍正为了调和年羹尧和隆科多矛盾,做主过继给隆科多的年羹尧之子。
接下来还给年羹尧讲了个笑话:“京中有一姓刘得道人,久有名的,说他几百岁寿,不可考。前者怡亲王见他,此人惯言人之前生,他说怡王前世是个道士。朕大笑说,这是你们前生的缘法应如是。但只是为什么商量来与我和尚(雍正本人修佛法)出力?王未能答。朕说,不是这样真佛、真仙、真圣人,不过是大家来为利益众生栽培自己福田,哪里在色像上着脚。若是力量差些的,还得去做和尚、道士,各立门庭方使得。大家大笑一回,闲写来令你一笑。”虽是玩笑话,却将自己与怡亲王比作为百姓栽培福田之人,可见雍正确有为民谋福之心。
清 佚名 雍正帝祭先农坛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在位时间比起老爹康熙和儿子乾隆来很短,只有十三年。因而后人在谈及康乾盛世时,往往会忽略中间的这十三年,又或者会觉得这十三年的影响不过是承上启下,微不足道。
当真如此吗?
雍正从晚年的康熙手中接过江山时,并不是一个安稳的局面。军事和政治上的压力暂且不提,康熙晚年的官场贪腐成风,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央财政亏空。一个国家没有钱,这是致命的弱点。但查办贪腐、追缴亏空谈何容易?非有身份、有能力、自身清白、不为外物所动之人不能为也。就像雍正自己说的那样,还好上天赐予他一个得力干将怡亲王。他将这件事交给了这个最信任的弟弟,限期三年缴回,而怡亲王也不负所望,宁愿自己背负恶名,顶着重重压力办好了这件事。
雍正听闻了传言,主动发出上谕:“经怡亲王查出实在亏空二百五十余万两,深以追补为难,请以户部所有杂费,逐年代完,约计十年可以清楚。……朕特令怡亲王管理清查,并谕怡亲王,尔若不能查清,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查清,朕必亲自查出!无知嫉妒小人,反谓王过于苛刻。不但屈抑天理,人情何在?”[4]意思是说:是我要你们三年缴回亏空,怡亲王还为你们求情缓到十年。是我逼怡亲王查的,即使不是怡亲王也有别人,你们怎能怪到怡亲王头上?你们要怪,就都来怪我!
——笔者看到这段话时,总是忍不住想起北宋名相王曾对另一位名相范仲淹说的话:“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当政之人自己想要好名声,那么骂名由谁来担呢?)”从前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洁白无瑕、品德高尚的范公主持的庆历新政最终会以惨淡收场,其实是当他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时,身后的宋仁宗退缩了,把所有的骂名都挡在了自己门外,让庆历君子们背了锅。相比之下,雍正以一己之力担起了所有骂名,全力支持怡亲王、李卫、田文镜他们放手改革,是多么难得!
也正因为雍正即位时已然不再年轻,自云“凡是非曲直,尚有定见,不致为浮言所动”,所以在底下人试图蒙混过关,说某县百姓愿意为其父母官补缴亏空时,上谕道:“有州县亏空钱粮,百姓情愿代赔者,此端断不可开。亏空之员未必爱民,况百姓贫富不等,断无阖县情愿代赔之理。”[5]扪心自问,有多少上位者能看到民间疾苦?能发出这样的言论,雍正难道不能算是一个睿智理性的明君吗?
在这样的雷霆手段之下,从雍正元年到雍正四年,户部存银翻了整整一番。短短十三年,雍正建立了军机处、实施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制度、废除贱籍、开放海禁,一扫康熙晚年官场的污浊,为乾隆留下了一个制度完善、清正廉洁的朝堂。
清 郎世宁 平安春信图 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与弘历
只可惜,长年累月废寝忘食的工作,给四十三兄弟俩的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怡亲王的病逝则带走了雍正最后的一丝精气神,此后不到五年,雍正也带着不愧于皇考和贤弟的自信离开了人世。
历朝历代的皇帝里,像雍正这样从即位到当政一直都极具争议的只怕不多,当得如此辛苦的更是寥寥无几。据统计,雍正在位十三年,不算散轶的文书,仅是有史可载的资料里,朱批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奏折7000余件,不可谓不劳模。
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好奇,当初九子夺嫡,如果不是胤禛登基,而是其他皇子上位,结局会是如何?《雍正王朝》里,康熙驾崩前曾对张廷玉说:“我给你们找了一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主子。”至少在笔者看来,这句评价,雍正当之无愧。
康熙、雍正御笔
:博物馆丨看展览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推荐搜索词:
1.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原图
2.雍正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3.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快穿]
本文标题: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