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推荐文章1:一级消防工程师学习:第二篇 建筑防火 第四章 总平面布局
一、建筑选址:三维度精准定位(含 2024 新增考点)
1、周边设施间距
10kV 预装式变电站:与公共建筑(如学校、商场)防火间距**≥3m**(2024《建规》局部修订强条),距甲类厂房≥25m,防止电气火花引燃易爆物。既有建筑改造:耐火等级<四级的老旧建筑(如砖木结构城中村),防火间距按四级核算(如四级多层与二级高层间距从 9m 增至 14m)。连廊建筑:两栋二级高层办公楼通过连廊连接时,主体间距仍需**≥13m**(连廊仅作疏散通道,不改变防火间距本质)。2、地形与风向
液体仓库: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应布置在地势较低处,设截流沟(如某石化厂区,储罐区低于周边道路 1.5m,防止泄漏液体扩散);乙炔站严禁选址低洼易积水区域(水浸会引发乙炔分解爆炸)。主导风向应用:某北方化工园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东北风,甲类车间应设在厂区东北侧,与西南侧的居住区保持≥50m 间距(GB50016-2014 表 3.4.1)。3、特殊场所限制
甲类物品运输车车库:距人员密集场所(如医院、幼儿园)≥50m,距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m(参照《危化品运输车辆停放规范》)。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独立通风场地,距住宅建筑≥10m(储量>10m3 时增至 15m),且位于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上风侧。
二、防火间距:分类型、破特例、重计算(含真题陷阱)
1、民用建筑核心间距(一二级耐火)
超高层案例:40 层办公楼(150m)与 20m 高商场相邻,商场外墙为防火墙 + 屋顶耐火 1.0h,间距仍需**≥9m**(超高层间距不可减,2022 真题考点)。2、厂房 / 仓库间距细节
甲类厂房:距重要公共建筑≥50m(如化工厂距学校),距明火≥30m(如喷漆车间距锅炉房)。丙类厂房放宽:两丙类厂房相邻外墙均为不燃性,门窗洞口≤5% 且不正对,间距可从 10m 减至7.5m(25% 降幅)。仓库防火墙间距:丙类仓库相邻外墙为防火墙时,间距≥6m;丁戊类≥4m(如钢材仓库贴邻布置时,仅需 4m)。3、计算规则与偏差
负偏差:实测间距允许≤规定值 5%(如 13m≥12.35m),但超高层、甲类厂房必须严格按规范值执行。夹角修正:陕西规范规定,防火墙夹角≥180°(贴邻)时,两侧门窗间距≥2m(如相邻建筑山墙贴邻,窗间距不足 2m 需设乙级防火窗)。
三、消防车道与救援场地:数据 + 场景化设计(含地方规范差异)
1、消防车道
设置范围:山东规范要求,多层建筑距外墙≥5m,且距最不利防火分区出入口≤60m(住宅放宽至≤80m)。转弯半径:超高层建筑需≥18m(如某地标塔楼,环形车道转弯半径需预留 18m,避免消防车刮蹭)。回车场:尽头式车道长度>35m 时,设 12m×12m 回车场(如厂区尽头的仓库车道,长度 40m 需设回车场)。2、 登高操作场地
连续性判定:裙房进深>4m(如 5m)时,场地视为不连续,需在另一侧补设(2024 模拟题考点)。住宅特例:山东允许端部商业网点重叠时,登高场地缩短至≤10m,但需直通楼梯间(如某住宅底部网点凸出,场地从 20m 缩至 8m,需确保楼梯间出口正对场地)。与建筑距离:5-10m 范围内,严禁设置绿化带、停车位(如某小区登高场地距建筑 7m,中间设消防专用车道,禁止停放私家车)。3、救援窗与楼梯
每防火分区≥2 个救援窗,间距≤20m,首层外门可兼用(如商场首层疏散门距救援窗≤20m 时,可替代一个救援窗)。超高层>100m 部分,每层设救援窗,且窗口尺寸≥1m×1m(2023 新规范要求)。
四、特殊建筑布局:地方规范 + 高频易错(含住宅商业、文物建筑)
1、住宅下部商业(山东 / 陕西细则)
定性:建筑高度>54m 时,整体按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设计(如 55m 住宅底部商业,防火间距按一类高层算)。场地布置:裙房进深>4m 时,需沿住宅主体长边双倍长度设置登高场地(如原需 20m,进深 5m 时需 40m)。2、汽车库 + 托儿所(陕西 2.1.2)
疏散楼梯独立时,汽车库出口与托儿所出口间距≥5m;共用楼梯时,汽车库出口必须直通室外,且间距≥5m(防止汽车库火灾烟气侵入托儿所)。3、文物建筑群(上海 DG/TJ08-2022)
成组布置时,单组占地面积≤2500㎡(设自灭可增至 5000㎡),组间间距≥6m,内部建筑间距≥4m(如某古村落,祠堂与民居间距 4m,组间设 6m 防火巷)。4、空调直燃机房
按燃油锅炉房规范,独立防火分隔,距主体建筑≥10m,且机房外墙不开设门窗(某酒店直燃机房贴邻裙房,因间距不足 10m 被判违规)。
五、高频数据对比(2024 版,含负偏差)
六、典型错题解析(近 3 年真题陷阱)超高层间距不可减(2022 案例):错误:100m + 办公楼与商场,防火墙 + 屋顶耐火 1.0h,间距 4m正确:超高层间距不可放宽,必须≥9m裙房进深误判(2024 模拟):错误:住宅裙房进深 5m,登高场地沿长边连续布置正确:进深>4m 视为不连续,需补设场地负偏差滥用(2023 真题):错误:实测防火间距 12.3m(规范 13m),判合格正确:超高层、甲类厂房不允许负偏差,必须 13m
七、备考策略:三维记忆法(附口诀)规范层:主记 GB50016 表格,标注 “不可放宽” 项(超高层、甲乙类),口诀:“百高甲乙不放松,间距表格刻心中”。地方层:山东登高缩短、陕西防火墙夹角、上海文物间距,口诀:“鲁宅短十陕墙二,沪文组六内四记”。场景层:绘制 “住宅 + 商业”“厂房 + 仓库” 布局图,标注间距、车道、场地的合规边界,口诀:“裙深四米断场地,出口五米保安全”。
总平面布局的 “深度版” 需穿透规范条文,结合地方细则、工程实践、真题陷阱,构建 “规则 - 计算 - 场景 - 纠错” 的四维知识体系,确保考场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快速定位考点、排除干扰、精准作答。
八、新旧规范对比(2022 版重点更新)
总结:总平面布局需结合 “常规规范 + 特殊场景 + 地域政策”,重点关注文物建筑的防火豁免条件、消防车道的弹性设计、特殊场所的楼层禁区。备考时需对比新旧规范差异,结合典型案例(如上海石库门、北京胡同)理解条文逻辑,强化 “防火间距计算→车道场地设置→功能分区禁忌” 的全流程思维。
九、总平面布局典型例题及深度解析(结合防火间距、功能分区、特殊场景高频考点)
1、例题 1:超高层与裙房防火间距争议(2019 年案例真题改编)
题目:某 68m 办公大楼(一级耐火)东侧为超高层住宅,裙房进深 3m,二者防火间距 9m。问是否合规?解析:
问题定位:裙房与超高层住宅的间距需同时满足裙房与高层主体的间距要求。规范依据(GB50016-2014,2018 版):高层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13m(一、二级耐火)。裙房进深 3m 时,高层主体与住宅的实际间距 = 9m-3m=6m(严重不足)。错误结论:裙房仅为附属,防火间距应以高层主体外墙为起点计算,实际间距 6m<13m,违规。答案:不合规,需至少 13m,现状仅 6m(裙房进深占 3m),违反《建规》5.2.2。2、例题 2:戊类厂房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2019 年案例真题)
题目:办公楼(高层)与二级耐火氟利昂厂房(戊类,23m)相邻,外墙均为不燃墙,门窗洞口面积占比<5% 且不正对,间距 6.75m 是否合规?解析:
关键考点: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间距可等同民用建筑,但高层民用建筑不适用放宽条件。规范依据:单多层戊类厂房与高层民用建筑(一、二级)的防火间距≥9m(《建规》3.4.1 注 1)。放宽条件(减少 25%)仅适用于单多层建筑之间,高层参与时不放宽。计算验证:现状 6.75m=9m×75%,但因办公楼为高层,必须按 9m 执行,违规。答案:不合规,高层与戊类厂房间距需≥9m,放宽条件不适用,现状 6.75m 不足。3、例题 3:特殊场所选址(风向 + 地势综合考点)
题目:某石化厂区布置甲类厂房(生产可燃气体)、乙炔站、丙类液体储罐,如何选址?解析:
甲类厂房: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上风侧,远离明火(如锅炉房)。乙炔站:严禁布置在易被水淹没的低洼地,应选地势较高且排水良好处(《建规》3.4.11)。丙类液体储罐:宜布置在厂区地势较低处,若位于高处需设截流设施(防止液体流散引发连锁火灾)。答案:甲类厂房最小频率上风侧;乙炔站高地 + 排水;丙类储罐低洼区 + 截流,符合《建规》3.4.1、3.4.7。4、例题 4:历史建筑防火间距放宽(地域规范结合)
题目:青岛某二层历史建筑(二级耐火),相邻外墙为不燃墙,东侧窗洞占比 4% 且不正对,间距 3.2m 是否合规?解析:
地域规范(参考山东 / 上海历史建筑防火指引):门窗不正对且洞口面积<5%,外墙耐火极限和≥3.0h,可维持原状(无需按《建规》6m 执行)。需增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电气火灾监控(针对公建)或住宅火灾警(针对民居)。验证条件:二级耐火外墙默认满足耐火极限和≥3.0h,窗设甲级防火窗,合规。答案:合规,符合历史建筑防火间距放宽条件(DG/TJ08-2022),但需配套消防设施。
十、易错点总结与记忆技巧防火间距计算 “三看”:看建筑类型(高层 / 单多层、工业 / 民用);看耐火等级(一二级 / 三四级);看是否触发放宽条件(如戊类等同民用、历史建筑特殊条款)。口诀:“高 13、单多 6,戊类等同看对象,高层参与不放宽”。特殊场景 “三禁”:甲类厂房禁贴邻居住区(25m);乙炔站禁低洼地;丙类液体储罐禁无截流的高地。历史建筑 “三可”:可维持原状(满足外墙条件);可成组布置(2500㎡+ 自喷翻倍);可借道设置登高场地(需审批)。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推荐文章2:一建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1.1建筑物的构成与设计要求(第一讲)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推荐文章3:一类二类高层建筑分类有哪些
一类二类高层建筑分类主要依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高度、面积等参数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一类高层建筑包括:
居住建筑:高级住宅和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公共建筑:医院;高级旅馆;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的商住楼;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楼、书库;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二类高层建筑则主要是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
一类和二类高层建筑的划分在不同的城市或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根据当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需要进行调整。同时,高层建筑的分类也可能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安全、舒适度的需求变化而更新。因此,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参考当地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来确定建筑物的分类。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推荐文章4:民用建筑-防火分类
石峥嵘,消防资源网创始人,消防大讲堂主讲人,从业消防25年,参与近千项目设计施工,解答消防疑问数万条,极为资深的实践经验,结合深厚理论基础,汇集金典,奉献大家!
石峥嵘: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民用建筑范畴及分类,通常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据,除非特别说明,建筑防火中的民用建筑及分类,均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类定性。
相关专题:
建筑分类·防火定性·规范适应原则-55问
全文要点:
1 民用建筑在不同标准中的分类原则
2 民用建筑的主要分类
3 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主要特征
4 宿舍、公寓的分类定性
5 单多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
6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分类定性
7 汽车库、人防工程-分类定性
一、民用建筑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中的分类区别,处置原则!
民用建筑的所属范畴及分类,因目的不同而不同,按使用功能、防火要求、建筑规模、收费标准等不同要求有不同的分法。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中,民用建筑的所属范畴及分类,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
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按使用功能分类:
按使用功能,《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将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和宿舍。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按火灾危险性和防火要求分类:
按火灾危险性和防火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民用建筑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宿舍建筑属于公共建筑。
3、处置原则:
通常情况下,建筑防火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分类定性。
除非特别说明,本文所述的民用建筑及分类,均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分类定性。
二、民用建筑的主要分类:
1、根据建筑高度和层数,民用建筑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2、根据建筑功能及火灾危险特征,民用建筑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与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对应,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分类如下:
住宅建筑可分为多层住宅建筑和高层住宅建筑,高层住宅建筑又分为一类高层住宅建筑和二类高层住宅建筑。住宅建筑的功能单一,分类简单,建筑高度大于54m住宅建筑为一类高层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54m高层住宅建筑为二类高层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可分为单、多层公共建筑和高层公共建筑,高层公共建筑又分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的功能相对复杂,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将性质重要、火灾危险性大、疏散和扑救难度大的建筑定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以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3、建筑防火设计中,民用建筑的具体分类要求,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5.1.1为据:
三、建筑分类的处置原则:
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中,除按规范要求确定建筑防火分类外,尚应关注具体的功能要求,即使同一防火分类的场所,不同功能也可能有不同的防火要求!比如,同一建筑中的影院、剧院、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游艺场所,均有不同的防火要求,同一建筑中的办公和旅馆建筑,也有不同的防火要求,等等。
影院、剧院、体育场馆、旅馆、宿舍、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等,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相关专业规范中,均有特定的防火要求。
四、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主要特征:
公共建筑人员较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住宅建筑以家庭为单位,人员较少且相对固定,较为熟悉疏散环境。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公共建筑的防火要求通常严于住宅建筑。
五、宿舍、公寓的分类定性:
宿舍、公寓的人员较多,流动性较大,其火灾危险性与公共建筑类似,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属于公共建筑,其防火要求按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确定。
六、单多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
按高度分类,民用建筑可分为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其中,高层民用建筑又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七、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的分类及定性: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是针对高层建筑的概念,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单层公共建筑,属于单、多层公共建筑,不属于一类或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对于一些性质重要、火灾危险性大、疏散和扑救难度大的高层公共建筑,虽然建筑高度不大于50m,也定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高层公共建筑,均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高层公共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当前消防救援能力的有效救援高度主要为52m,凡建筑高度大于50m的高层公共建筑,均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医疗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医疗建筑中有不少人员行动不便、疏散困难,发生火灾易致人员伤亡,高层医疗建筑均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实际应用中,医疗建筑的概念较为广泛,可参考以下判断依据:
2.1 医院的门诊、检查、治疗、住院等建筑均属于医疗建筑,但独立建造的办公楼、宿舍等可不归属于医疗建筑。
2.2 是否具备治疗功能,是判断其他建筑是否为医疗建筑的重要指标,比如具备治疗功能的疗养院、月子中心等,可归属于医疗建筑。
2.3 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医疗场所,可按该建筑的主要用途确定其建筑分类,比如某公共建筑的局部区域设置专科医院,建筑面积占比较小,专科医院的建筑防火应按医疗建筑处置,但整体建筑定性可根据该建筑的主要用途确定其建筑分类。
3、建筑高度大于24m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老年人照料设施和医疗建筑类似,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均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本文中的“老年人照料设施”是指《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 450-2018)中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大于或等于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
“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包括与其他建筑贴邻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对于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建造或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防火设计要求应根据该建筑的主要用途确定其建筑分类。
4、建筑高度大于24m的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5、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重要公共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难以定量规定“重要公共建筑”的范围,实际应用中,除参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和《办公建筑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外,仍应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予以综合考虑。
6、建筑高度大于24m的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注: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藏书量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属于重要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重要公共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7、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7.1 下列公共建筑,当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时,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① 商店建筑 ② 展览建筑 ③ 电信建筑 ④ 邮政建筑 ⑤ 财贸金融建筑
7.2 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当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时,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是指建筑内存在两种及以上的公共使用功能,不包括住宅建筑和其他公共建筑合建的情形,也不包括主体建筑的附属功能,比如办公建筑自用的会议室等,这些建筑配套使用的附属功能用房,可不视为多种功能组合。
注:“建筑高度24m以上的楼层”:是指对应楼层的楼板相对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大于24m。
八、汽车库和人防工程的分类定性:
1、汽车库和平时供民用的人防工程,不能简单视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公共建筑:
按使用功能分类,平时供民用的人防工程和汽车库,均属于公共建筑,但从建筑防火角度,汽车库的火灾危险性明显不同于常规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平时供民用的人防工程场所,也有其特殊要求,不能简单视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公共建筑,应作为专项类别处理。
2、建议原则:
汽车库和平时供民用的人防工程,防火要求分别适应专项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要求,专项防火规范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专项防火规范没有规定的,可依《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公共建筑处置。
示例,专项防火规范规定了汽车库和人防工程的防火间距要求,防火间距的具体计算方法,可依《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处置。
示例,专项防火规范规定了汽车库和人防工程的疏散楼梯设置形式,有关疏散楼梯的具体设置要求等,当专项规范没有规定时,可依《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处置。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推荐文章5:民用建筑按高度分类,你绝对想不到的建筑“身高”秘密!
宝子们,今天来点硬核知识!你知道民用建筑是怎么按高度分类的吗?别急,这就带你一探究竟!
一、民用建筑大揭秘:住宅 vs 公共建筑
民用建筑分为两大阵营: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 住宅建筑:这是咱们日常居住的场所,无论是单身公寓还是家庭别墅,只要用于居住,都算住宅建筑。
? 公共建筑:则是咱们日常活动的“大本营”,比如学校、医院、商场、图书馆……总之,只要大家能一起活动的地方,都算公共建筑。
二、单多层 vs 高层建筑:高度划分大不同
民用建筑按高度分为单多层和高层建筑,而高层建筑还有更细致的分类,分为一类高层和二类高层。别小看这分类,它可关系到建筑的安全、设计和使用功能呢!
(一)住宅建筑高度分类
? 一类高层住宅:高度大于54米的住宅,比如那些高耸入云的小区,一眼望不到顶的那种。
? 二类高层住宅:高度在27米到54米之间的住宅,算是“中等个头”的高楼。
? 单多层住宅:高度不超过27米的住宅,比如小洋房、多层公寓,看着就很亲切。
(二)公共建筑高度分类
?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高度大于50米的公共建筑,或者24米以上部分有超大楼层面积的建筑,比如大型商场、医院、图书馆……还有那些藏书超过100万册的书库,都是“高个子”里的“学霸”。
? 二类高层公共建筑:除了上述“学霸”之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
? 单多层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比如小型社区医院、单层体育馆等。
三、建筑高度和层数的计算:细节决定成败
别以为高度和层数是随便数数就行,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一)建筑高度计算
? 坡屋面:从室外地面到檐口和屋脊的平均高度。
? 平屋面:从室外地面到屋面面层的高度。
? 复杂建筑:如果有多种屋面形式,取最大值;局部凸出的小房间(比如电梯机房、水箱间)占屋面面积不超过1/4,可以不算入高度。
? 住宅底部空间:高度不超过2.2米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或者地下半地下室顶板高出地面不超过1.5米的部分,都不算入建筑高度。
(二)建筑层数计算
? 按自然层数计算,但有些空间不算在内:
?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高度不超过1.5米的;
? 底部高度不超过2.2米的自行车库、储藏室;
? 屋顶上的设备用房、楼梯间等。
四、为什么这些分类这么重要?
? 安全第一:不同高度的建筑,防火、抗震要求不一样。
? 设计合理:高层建筑需要更复杂的结构设计,单多层建筑则更注重空间利用。
? 功能匹配: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使用需求不同,高度分类能更好地满足需求。
五、建筑“身高”里的大学问
民用建筑按高度分类,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无数智慧和规范。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无论是单多层还是高层,每一类都有它的特点和要求。下次再看到高楼大厦,别忘了它们背后严谨的分类和设计哦!
宝子们,今天这份干货你get了吗?快点赞、收藏,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一起涨知识!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推荐搜索词:
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是指什么
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
3.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的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不应小于
本文标题: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