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为什么叫洱海推荐文章1:洱海:一个名字叫海的魅力湖泊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


  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明代诗人冯时可《滇西记略》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如果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圆,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仿佛刚从洱海中浴出。看着,看着,水天辉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此外,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银苍玉洱的一大奇观。


  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白族人民没有见过海,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


  洱海为什么叫洱海推荐文章2:葫芦岛不是岛,洱海不是海,他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中国有很多岛屿,如海南岛、崇明岛、舟山岛、东海岛等。可是,有一座城市,本身并不是岛屿,却以岛为名字。它就是葫芦岛。


  葫芦岛市是辽宁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东临锦州,西连山海关,北接朝阳市,北南朝渤海。面积有1.04万平方公里,2018年总人口276.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812.8亿,人均生产总值32012元。葫芦岛在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排名比较靠后。


  葫芦岛市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早在几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繁衍生息。在古代,葫芦岛一带有很长时间不属于中原王朝管辖,因此,这里没有走出多少很有名的人物。只是在五代十六国时,葫芦岛北魏管辖,曾经走出3名宰相,分别叫卢鲁元、屈遵和豆卢宁。


  从地图上看,葫芦岛市不属于岛屿,为什么会叫“葫芦岛”呢?这与葫芦岛市下辖的一个区有关。这个区叫龙港区。


  龙港区位于葫芦岛市的西部。它有一个向海里延伸的半岛,三面临海,一面连接陆地,好似一个大葫芦,们便称之为葫芦岛。1961年,这里设置葫芦岛区,隶属于锦州市。


  那时候,现在的葫芦岛市还叫锦西市,下辖锦西、杨家杖子和马杖房3个市辖区。后来,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葫芦岛区改归锦西市管辖。


  1994年10月,锦西市改名为葫芦岛市,而辖区内的葫芦岛区则改为龙港区。


  葫芦岛市虽然不是岛屿,也不出产葫芦,但由于靠近渤海,盛产海鲜。大家要是到了葫芦岛市,可以包船出海捕鱼。打到海鲜当然皆大欢喜,就算没有打到海鲜,也体验一把渔民的生活,挺不错的。


  吃完海鲜,不妨到著名的宁远古城一游。明朝时期,名将袁崇焕在宁远古城上架起红夷大炮,击退了来势汹汹的后金军队,打赢了“宁远大捷”。努尔哈赤在这次战役中引发旧病,不久病逝。


  说完了葫芦岛,我们再看洱海。


  光听“洱海”这个名字,不少人一定以为这里一定是海边。其实,洱海位于内陆地区的云南省大理市,离最近的南海都有一两千公里。


  洱海不是海,是一个淡水湖,总面积约250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7公里,最大湖深22米,平均湖深约10米,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相当于5个西湖大。


  洱海的西面,是连绵起伏的点苍山。点苍山海拔很高,最高峰海拔有4122米,山上积雪,经年不化,犹如苍苍白头,因而得名。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出现过无量剑派,无量剑派所在的无量山,就是点苍山向南延伸的一个分支。


  洱海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冰河时代末期,这一带地质出现了沉降,经过几万年、几十万年的沉降侵蚀,终于形成洱海这一大片湖泊。


  洱海为什么叫海呢?这是因为,云南处于内陆地区,离海洋较远,云南人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便将大一点的湖泊叫做海。所以,云南十八怪里,就有“湖泊称作海”的说法。


  另一种说法与蒙古人有关。蒙古长期生活在蒙古草原,没有见过大一点的水面。宋朝末年,元朝入主中原后,将许多地方大一点的水面称之为海。比如北京的中海、南海、什刹海,青海的青海、玉石海,新疆的牢兰海、孔雀海,四川野人海、五色海;云南碧塔海、纳帕海等。


  洱海湖水清澈,风光秀媚,犹如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度假、休闲。


  【参考资料:《葫芦岛市》《洱海》等】


  洱海为什么叫洱海推荐文章3:洱海为什么叫洱海?大多数人都去错了,大理这么玩才有意思洱海为什么叫洱海?

  因为洱海的形状像一只耳朵,所以就叫洱海。洱海在古代还被称为叶榆河、弥河、昆明池等。


  洱海虽然不大,但因为蓄水量比较大,所以看起来就好像是海一样。这里也有一个传说,因为当地白族人对海充满了向往,所以把见过的美丽湖泊也叫做海,洱海的名字便流传下来了。


洱海怎么游览?

  游洱海可以骑车环游,也可以闲庭散步般沿着洱海走,边拍照边欣赏美景。如果骑车的话,是可以更全面欣赏到洱海的美景的。


  环洱海一圈有130公里,速度快的一天能够骑完,如果想要悠闲一些,也可以分成两天的路程来骑行。


  环游洱海可以从大理古城出发,古城到洱海公路很近,然后可选择在双廊住一晚。毕竟当地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大理风光在洱海,洱海风光在双廊。


  如果不喜欢热闹,也可以选择住在大理下面的喜洲古镇,喜洲附近有一个海舌公园,也是洱海的一处景点,只不过不同于常见的风景,这处海舌公园是延伸到海里的小岛,所以得名“海舌”。这里拍照会非常棒!


  如果只是闲庭散步,那么随走随停就可以了。洱海边会经过一些村庄,一路其实并不慌的,不用太过担心。


游洱海有什么注意事项?

  不论是骑行也好,还是步行,一定要记得防晒。因为洱海沿线公路比较晒,基本没什么遮挡,所以做好防晒很有必要,可以穿一件防晒衣,这样早晚凉的时候还能够当个外套。


  游洱海欣赏美景很重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也很重要,所以不要随意把垃圾丢到洱海哦。


  环洱海的路有几个急弯,骑车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贪快,安全才是第一重要的!


  环游洱海要多带点水,因为这样骑行一圈还是比较累的。至于食物的话可以少带点应急,因为沿途会路过一些村庄(部分村庄需要稍微走出环海路)。


  我个人感觉可以到村庄或者镇子里去吃当地特色的食物。而且这样也能更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对旅行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体验。


大理还能怎么玩?

  到大理旅游,洱海一定是必看的,其实关于大理风景,苍山洱海已经成了大部分人烂熟于心底的选择。似乎大理不过如此了。可大理远不止如此。


  不论是古城,还是古建筑,大理的风韵总在街头巷尾不经意撞见的角落,最让人心惊。


  如果你对古镇情有独钟,那么大理下面还有许多其他的选项。比如盛产耙肉米线的巍山古城,这里还是南诏国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值得一看。


  如果你喜欢人少清静的去处,那么喜洲古镇也很不错,会让你看到时间的沧桑,这是比大理给人的感觉更朴素更淡雅的一座古城,也比大理游客少得多。


  如果你喜欢文化,向往茶马古道,那么不可错过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古集市的沙溪古镇。这个古镇还有一个让人讶然的称号:20年前的丽江。足以见证这古城有多美,和宁静。


  大理的常规线路我不必多说,旅行社都能找到答案。难的是这些小众的好去处,或深藏在人海,或被历史烟云覆盖,从前的辉煌变为今日缄默。


  这份笃定的从容,是时光的赠予,也是历史的痕迹。岁月从不褪色。在这些古镇——足够古的古镇上,你会看见时光的模样,或许,还能够得到全心的放松。


  而这一份放松,其实是很难得的。


  去大理,去的并不是一个实际的地方,而是人们心里的乌托邦。所以别再说大理跟你以前去过的地方没什么两样了。你若只去人云亦云的所谓景点,那当然不会给你惊喜。惊喜是需要自己去发掘的,而不是按图索骥亦步亦趋的寻找。


  大理好玩的有趣的实在太多太多了。风花雪月诉不尽大理故事,岁月静好摹不够生活模样。大理是远方的世界,也是烟火人间。你去过,你便会记得,会回忆,会留恋,也会不舍与无法忘怀。


  洱海为什么叫洱海推荐文章4:明明没有海,为啥云南遍地都叫“海”

  众所周知,


  云南是个内陆省份,


  不连接海!


  但最近,


  却有瓶盖(开屏新闻粉丝)


  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云南凭啥处处是“海”,


  而且都那么迷人!


  洱海、草海、阳宗海,


  大屯海、长桥海、拉市海……


  不仅“海”多,


  不少地名也有海的味道:


  海口镇、大海乡、海东湿地


  等等等等。


  那么,为什么云南那么多地方都带个“海”字呢?今天开屏新闻就带大家一探究竟,顺带一览海景……


  ? 云南那些“海” ?


  ◇ 洱海 ◇


  雪月相映,天海倒悬


  洱海发源于洱源县的茈碧湖,北起大理市上关镇,南止大理市凤仪坝和下关镇,呈北北西向南南东方向展布,南北长而东西窄,形似耳状,故取名为“洱海”。


  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构成主次分明、山高水低、刚柔相济、明媚秀丽的山岳湖泊景观,空间环境极为优美,大有“水若恋而缠之,山亦情而垂臂”的意境,素有“银苍玉洱”之誉。明代状元杨升庵留有“山则苍笼叠翠,海则半月拖蓝”的名句。


  白语叫洱海为“杲(gao)”,直译汉语就是海。汉语对洱海的称谓,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称做叶榆泽。以后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期,古籍史书载称:昆明池、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洱河、叶榆水、弥海、西洱海等。今名洱海,始自明朝中叶。


  成就大理名景“洱海月”


  “洱海月”是著名的大理“风、花、雪、月”中的一大绝景。明代冯时可写的《滇西纪略》里说到大理这地方有“十奇”,其中一奇就是“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交相辉映,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传说,天宫中有一位公主,羡慕人间美满幸福的生活,下凡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位渔民成婚。公主为了帮助渔夫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将鱼儿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们打到更多的鱼。从此,宝镜就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照着洱海边世世代代的捕鱼人。


  洱海月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说这与洱海的水质明净有关。洱海为断层湖,它除了地面汇入的溪水外,还有海底断层中潜水流入,水质极为纯净,透明度大,每一滴水珠都闪动着晶莹透明的光。由于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一面明亮的镜子,使月影清晰、明亮,再加上海面反光强,使月亮变得更加皎洁。另外,洱海海面空气清新,尘埃较少,也使得天上的月亮更加明亮、娇美。


  每当月明星稀、风平浪静的夜晚,苍山积雪映入洱海,这时,上下天光,碧波万顷,置身于此,即可享受“雪月互相辉映,天海倒悬海底”的奇景,恍惚间分不清是在天上还是人间。


  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之后,对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感慨万千,赋留风花雪月诗一首: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关于洱海的美丽传说


  明明是个湖,为何偏偏称作“海”?有一种大家普遍认可的解释,是源于云南风俗。云南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多彩的民族风情,产生了很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别风俗。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地的旅游者来到云南,讶异于这里的风土人情,总结出了很多当地的奇趣轶闻。这些奇趣通常被冠以“怪”字,因而就有了云南十八怪的说法。十八怪中的其中一怪,就是“湖泊称作海”,意思是说云南多把湖泊叫做海。据说这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当地人非常向往大海的缘故。


  相传,天地初分的远古时代,白族先祖居住的这块土地一片汪洋,没有陆洲。受日月的精华,经雷电的闪染,历时千万年的孕育,洱海母亲从万顷碧波中生育出了十九个儿子和十八个姑娘。儿子们长得雄伟俊壮,女儿个个秀丽纤婉。十九个儿子齐齐并列一排,守护着伟大的母亲,便成了峻崇如屏的苍山十九峰;十八姊妹俏皮又爱唱,在哥哥们身边捉迷藏,尽兴欢笑着玩够了,又撒娇地唱着歌,投入洱海母亲宽濶的怀抱,成为了从十九峰之间流淌而下的十八溪。


  历经六千万年的沧桑


  洱海是在距今8500万~9300万年前的燕山晚期地壳构造运动影响下粗具原始形态,再经过开始于迄今67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地壳运动变化发展,因地层断陷逐渐沉降而成的湖泊,从它孕育、发展至今,已历经六千万年的沧桑。


  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海底断层中还有不断涌出的潜流,汇水面积256.5平方千米,平均湖深11.5米,南北长42.58千米,东西宽3-9千米,周长116千米,平均容水量为28.2亿立方米,面积与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国淡水湖中居第七位。洱海水温在12℃~2℃之间,为碳酸盐类湖泊,目前每年大约有半年的时间水质为II类,其余时间为Ⅲ类。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


  洱海沿岸的小渔村,充满了幽静田园风光。荡舟湖上,沙洲绿岛,雨树烟村。洱海中有三座小岛:金梭岛、赤文岛、玉几岛,与海中的沙洲、岩穴、海边的渔村、风帆,组成了洱海八景:山海大观、金梭烟云、海镜天开、岚霭普陀、沧波渔舟、海阁风涛、海水秋色、洱海映月。


  古人将洱海的地理特征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三岛:金梭岛、玉玑岛、赤文岛;四洲:青莎鼻洲、大鹳淜洲、鸳鸯洲、马濂洲;五湖:太湖、莲花湖、星湖、神湖、渚湖;九曲:莲花曲、大鹳曲、潘矶曲、凤翼曲、罗莳曲、牛角曲、波曲、高莒曲、鹤翥曲。


  洱海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各种鱼类、水鸟、虾、螺蛳、蚌、水獭、菱角、芦苇、海菜等。鱼类主要有鲤鱼、弓鱼、油鱼、鳔鱼、小白鱼、鲫鱼、草鱼、青鱼。其中弓鱼被誉为“鱼魁”。


  每逢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水中,一轮月亮悠悠浮动着,泛着金黄色的光,恍惚天上的月亮掉到了海里;抬头仰望,碧空中悬挂的满月更是熠熠生辉,仿佛刚从洱海中出浴一般。一时间,水天辉映,分不清是天上的月亮掉进海里,还是海里的明月映上了天宇。洱海的月光是那样皎洁、透明,仿佛浸透了你的全身,使你也化为一缕月光。


  如果你在月亮初升之际漫步洱海西岸的沙滩上,还可以领略“玉洱系金链”的奇观:银白色的海面上,颤悠悠地浮动着一轮轮金黄的圆月,从洱海中央渐渐伸展到东岸的金梭岛,仿佛用一只金碟从海心朝金梭岛打了个水漂,又如将一串巨大的光闪闪的金链子,把洱海系到金梭岛上。这“玉洱系金链”的奇观,是由起伏的水波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


  ◇ 拉市海 ◇


  花的天堂鸟的乐园


  丽江没有海,可是很多丽江人的童年是在外婆家门口的海边,打渔、划船、骑马度过的。丽江纳西族语中“湖泊”和“海”的说法都是一样的,都把“湖泊”和“海”称为“鹤”(纳西语音)。丽江最美乡村拉市海就是这样的存在。


  “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一千多年前,拉市海是原始森林,中间有一条深沟,经常有老虎出没,纳西话叫做虎跳沟。据拉市各氏族的宗谱与口碑传承,约宋末时期拉市就有人居住了。


  拉市海总是那个离丽江城区最近的,乡土气息最浓郁的地方。回归乡野,闻闻泥土带着湿气的味道,嗅嗅花香,再或者进个果园,摘一些应季的水果,骑着马儿绕着拉市海找寻走了千百年的茶马古道。从春到夏,到秋,果子成熟,拉市海的海风里都是果香的味道。这时,可以说拉市的桃花是有味道的,除了三四月份扑鼻而来的芬芳,还有那每年九月里带来的纯甜。拉市作为丽江雪桃的主产区,每年中秋前后都会迎来收获的季节,丽江雪桃从这里的果园送往全国各地。


  星星点点的游动于海中央,成队地飞翔,或者择一水草丰满的沼泽,低着头大吃一番,或者飞入果园、田野,去寻找田间地头那些农人漏收的作物,成千上万的候鸟成为了拉市海的精灵。据统计,每年来拉市海越冬的水禽多达94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的鸟类有白鹳、黑鹳、丹顶鹤、白头鹤、白鹤、金雕、大鸨和虎头海雕等8种,国家II级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蓑羽鹤、鸳鸯等34种。


  拉市海位于丽江古城西面8千米处的拉市坝中部,为古城景观用水的主要,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丽江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水域画积15000亩。拉市海主要由美泉河、科罗康等河流汇集而成。1998年6月成立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商原湖泊、水库、森林、灌丛和草甸等多种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2005年,拉市海被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并向世界公布。


  ◇ 程海 ◇


  择一片海 看云卷花开


  清澈的湖水,镶嵌在坝子间,湖水延伸到了山边,筑于山间的环湖公路,随着山势时而高于湖面,时而离湖一定距离,隔着树木、草地与湖平行,车辆的前行中,湖景时高时低,时远时近。


  程海,位于离丽江城区两个多小时间的永胜县境内,因螺旋藻而让众人所知,随着环海公路的建成,沿线种植的凤凰花,团簇如火的花朵也成了添色程海的角色,每年花开的季节,自驾或者环着海骑下自行车,成了许多人的心头好。


  如墨如黛的的山间湖泊,染上了红艳妩媚的妆容。就这样,程海在开得热热烈烈的凤凰花的衬托下,又一次让外人认识。程海西海路位于丽江境内永胜县程海镇,因位于程海湖西边,被称之为“西海路”,也是丽江夏日里最美的道路之一。如今环程海湖骑行已成了不少户外运动玩家的挚爱,穿梭于湖泊绿树间,美景不绝,饿了,在周边找个农家,来几样地道的农家菜,入夜,湖边的酒店听着湖风浪打,夏天的星辰如此明亮清晰。


  程海“三可口”——辣椒、豆腐、程海鱼,对于吃货而言,原生态的程海鱼一定不能错过,地道农家制作,定能让你味蕾留下不俗的体验。当然永胜人在程海鱼的烹饪上,尽量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做法,偶有一些简单的配料,也是很有当地特色的,如果在青蚕豆成熟时,将其于程海鱼一道煮食,鱼的鲜嫩和青蚕豆的微甜,时常成为许多人对永胜的记忆。


  当然了,永胜的冷饮也是一绝,皂角、田酒、奶渣都能成为冷饮的主角。寻一位于湖畔的酒店,吹着海风,看着远山那忽走忽停的云,来一份永胜冷饮,沁入心脾的畅快。 程海古名程河,又称黑伍海,位于云南省永胜县中部,呈南北长而东西窄的椭圆形湖泊,湖面海拔高程1502米,湖泊面积75.97平方公里,南北长24.98千米,东西最大宽5.205千米,平均水深24.98米,最大水深为35.87米,蓄水量16.8亿立方米,为滇西第二大淡水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世界上天然生长螺旋藻的三大湖泊之一。


   ◇ 三角海、长桥海、大屯海 ◇


  红河“海子”“三兄弟”


  要说起云南的“海”,个开蒙间应该是“海”最多的地区之一了。


  早在2003年7月11日,云南省政府滇南中心城市现场办公会就研究决定:“做大蒙自、做强两市(个旧、开远),统一规划,各展优势,围绕三海,建设四区,打造滇南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其中的“三海”,就是指个旧、开远、蒙自之间的大屯海、长桥海、三角海。而如果以直线距离计算的话,大屯海和长桥海间最短距离不过3公里,而三角海与前两海间,直线距离也就是13公里左右。


  那么,这“三海”魅力何在呢?


  三角海:


  粮仓保险箱 垂钓好去处


  在这三处海中,地处开远市羊街乡境内的三角海,无论在年龄还是个头上,都只能算做“小弟”。


  三角海水库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才开工建设的,也就是说,在这之前,这里也就是一片低洼地,即不是湖,也不是水库,更不是海。经过六年的建设,筑起了南、北、西三座大坝,而东面则依自然的丘陵而成,这样就围成了一个水库,之后,又开挖了3400米的引水沟,将大庄河的水引进到了水库中。后来,还建了南坝闸和溢洪道。


  事实上,这座“海“并不深,最高的北坝只有8.5米高,西坝更是只有高5.2米高,水库建成后,最大可蓄水1200万立方米,但还是成为了开远最大的水库。


  因为开远是干热河谷气候,羊街、大庄坝子虽然平坦,土地也肥沃,却极易干旱。三角海水库建成后,因为有灌溉水源,羊街大庄立马成为了红河州的重要粮仓,感恩于这座水库带给人们的馈赠,加之水库有三个细长的角,于是,这里就被称为了三角海。


  2000年前后,三角海又经过扩建,如今水库面积达4.94平方公里,库容量2700万立方米。通过机械提水,可灌溉大庄坝、羊街坝土地2.25万亩。天寒年份还可以向蒙自、个旧提供部分工农业生产用水。有了三角海这个灌溉保险箱,这样,羊街、大庄坝子出产的滇屯米、云恢米成为了云南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大米。


  三角海跟昆河公路不远,因为旁边有一个村子叫卧龙谷,一段时间,曾有人主张将三角海改名为卧龙海,但这一想法至今都未实现。


  三角海周围交通方便,水草丰美,滋养了大量的鱼类,又是开远水面面积最大的水库,因此,这里成了人们垂钓的好地方,每天都有许多钓鱼爱好者在坝上垂钓。其实,人们钓的并不是鱼,而是一种在鱼米之仓里的宁静和安详。


  长桥海:


  国家湿地公园环湖骑行好去处


  在“三海”中,长桥海以湖面海拔1284米的高度位于中间。


  正位于北回归线上的长桥海,全湖都在蒙自市境内。其长6.8公里,最大宽度3.7公里,最大水深7米,平均水深4米,正常蓄水量4500万立方米,湖岸线长约9.5公里。


  巧合的是,站在如今已有知名度的碧色寨风景区,长桥海可一览无遗。


  长桥海属于云贵高原永久性淡水湖泊湿地,湿地率达到93.55%。长桥海彝语名“矣坡黑”,意思是“湖底有涌泉的海”,其实长桥梅内也有大量野生鸟类及鱼类。随着蒙自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长桥海已被誉为是“蒙自的肾”。 2013年12月25日被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蒙自市更是加大了对长桥海的保护力度。由于距蒙自市区仅十余公里,其已被规划为以湿地保育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服务管理区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同时,这里也被定位为“打造水禽栖息乐园、传承展示历史文化、促进湿地生态旅游、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集湿地保护保育、恢复修复、湿地文化展示、生态教育培训、湿地科普宣教、湿地科研监测和湿地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长桥海与大屯海都是古湖残迹的一部分,比大屯海稍高,多余水量排往大屯海。目前,蒙自市加大了长桥海周边的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在环湖修建了道路,成为环湖骑行的一个好去处。


  大屯海:


  一年三次庙会水上娱乐新去处


  与长桥海毗邻的大屯海是个旧市和蒙自市的分界湖,因旁边为个旧市大屯镇得名。


  大屯海原距蒙自西30里,但随着蒙自市城市建设的快速

本文标题:洱海为什么叫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