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都有什么颜色推荐文章1:你们要的梨、李、桃、樱、梅、杏、海棠分辨手册来了!

  又到一年赏花季,百般红紫斗芳菲,公园里桃花、杏花、樱花、梨花、李花、海棠花依次盛开……这么多美丽的花,你还傻傻分不清吗?


  小编先考考大家的文字功底


  啥花潭水深千尺,千树万树啥花开?


  一树什么压什么,牧童遥指啥花村?


  且教什么闹春风,人面啥花相映红?


  一片春心付什么,山寺啥花始盛开?……


  百花齐放,如果你已经晕了,那么这篇文章就能让你治愈脸盲,一招分辨。你要的梨、李、桃、樱、梅、杏、海棠分辨手册来了!


  真图识别


  桃花


  分辨要点:


  1、单朵开放,花瓣略尖。


  2、花期仲春,边开花边长叶。


  3、颜色红润。


  梅花


  分辨要点:


  1、单朵开放,花瓣接近正圆形。


  2、花期1-3月,花落后再长叶。


  3、凑近闻一般都有梅子的香味。


  梨花


  分辨要点:


  1、成簇开放,花蕊带点红色。


  2、花和叶子都比较大,边开花边长叶。


  3、花瓣洁白如雪,花蕊略带粉红。


  李花


  分辨要点:


  1、成簇开放,花朵小而细碎。


  2、开花同时长叶,花期仲春(3-4月)。


  3、花瓣洁白,花蕊浅黄。


  杏花


  分辨要点:


  1、单朵开放,花朵十分饱满。


  2、花期2-3月,花落后长叶。


  3、初开时花瓣会带一些浅红色,花萼深红色,枝条深红褐色。


  西府海棠


  分辨要点:


  1、成簇开放。


  2、开花同时长叶。


  3、花瓣具有由红到粉,粉到白的层次渐变。


  垂丝海棠


  分辨要点:


  1、成簇开放。


  2、花期3-4月。


  3、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花梗细弱下垂,粉红色。


  贴梗海棠


  分辨要点:


  1、枝紫褐色或黑褐色,叶片卵形至椭圆形。


  2、花先叶开放,花朵簇生。


  3、花梗短粗,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猩红色,稀淡红色或白色。


  木瓜海棠


  分辨要点:


  1、枝微屈曲,紫褐色,叶片椭圆形。


  2、花先叶开放,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淡红色或白色。


  3、花期3-5月。


  早樱


  分辨要点:


  1、小枝淡紫褐色,叶片椭圆卵形或倒卵。


  2、先叶开放,花期4月。


  3、蕊短于花瓣。花蕾粉色,卵圆形,花粉白色,花丝浅紫红色。


  晚樱


  分辨要点:


  1、叶片为椭圆状卵形,小枝灰白色或淡褐色。


  2、花瓣粉色,倒卵形。


  3、花瓣先端下凹,花期4-5月。


  赏花推荐地


  梅花


  摄影:马志江


  是春天里的第一朵花,三月中旬的明城墙外,梅花盛开!绿萼、宫粉、朱砂、南京红等50多个品种的上千株梅花,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陆续开放。


  桃花


  又到一年桃花盛开季,提到北京人市区去哪赏桃花,北京植物园绝对是首选,从3月23日到5月1日,第31届桃花节也将开始了。


  杏花


  不知不觉间,海淀凤凰岭公园里的杏花已经悄然绽放,预计本周末将进入最佳观赏期。伴随着杏花的陆续开放,凤凰岭第十九届杏花节也随之开幕,杏花一开,就到了山花烂漫的时期。


  樱花


  玉渊潭公园作为北京最大的赏樱圣地,有先花后叶的早樱,又有花叶同步的晚樱!从3月19日开始,第31届玉渊潭公园樱花节正式拉开序幕,想看樱花不用去日本,来玉渊潭公园就对了!


  梨花


  每年三月底或四月初,大兴庞各庄的万亩梨园,一眼望不到边。雪白的梨花似雪如云,犹似苏州的"香雪海"。


  海棠


  元大都遗址公园里的"海棠花溪",海棠花开得极盛, 西府海棠、垂丝海棠争相斗艳。这里的海棠花节和植物园的桃花、玉渊潭樱花节一起,可算得上是北京三大“花事”。


   小编强烈建议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


  同时把这篇文章保存进收藏夹里。


  因为你就算看完了也未必全看懂,


  看懂了也未必记得住。


  有了这篇文章


  再也不害怕春花脸盲症了。


  梅花都有什么颜色推荐文章2:你能分出不同品种的梅花吗?请看梅花简史以及分类体系

  梅花


  这几年有关于国花的争论不绝,其中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个支持牡丹,一个支持梅花。这两种花的分布是有区域性的,牡丹偏北方,梅花偏南方。之前小编已经详细介绍了牡丹花的来历和所有花型,让大家了解了这种美丽的花卉,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梅花的来历和种类,给大家做一下争论的参考。


  雪中红梅


梅花的来历以及演变简史

  现代社会的厨房中,有着油盐酱醋和各种香辛料,我们不会想到梅曾经作为我们先民最最重要的调味料。中国古人烹饪没有太多的调料,不过是盐酱之类,盐酱都是咸味,归为一种,另外一种重要的味道就是酸味,最初的就是梅子,所以烹饪之术,又被成为盐梅之道。梅子用于食用是要早于用于观赏的。1979年,在对距今7000-75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在居住区第三层发现了碳化的果核,经中国科学院遗址研究所李璠的鉴定结果,里面有梅核、酸枣核、核桃壳,证明在新石器时期,中国的先民已经开始食用或应用梅子了。这种梅子应该于河南新郑地区的野生梅林。


  梅子


  第一次明确提到把梅子用于烹饪的记载是在《尚书 ·说命下》中,距今3000多年的殷商高宗武丁对宰相傅说“若做和羹,尔惟盐梅”,这里是吧两个人的关系比作调制羹汤的两种调料,一种是盐一种是梅子,两种调料互相配合,才能做出滋味鲜美的羹汤。这说明在商朝,梅子已经普遍的用于烹饪了。


  梅子有去腥、提鲜、催熟的作用,古人在煮肉食的时候,经常加入梅子同煮。《礼记·内则》中记载:“兽用梅”,就是煮兽类的肉的时候,要放梅子。出土的文物也证实了这一点,陕西泾阳西周早期的戈国墓葬铜鼎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梅核与兽骨; 湖北包山楚墓 12 件陶罐中发现梅核和鲫鱼等。在食醋成为主流调味料之前以及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梅子在中国的烹饪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看见青梅,口水就出来了


  梅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都是作为食物和调料,人们还没有重视梅花的观赏功能,《诗经》中有梅的四篇:《摽有梅》、《墓门》、《鸤鸠》、《四月》,没有一篇提到梅花。随着梅树的栽培和种植,人们在生活中可以更近距离的接触梅,并且在人工种植过程中,渐渐开始发现梅花之美。


  梅花


  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发现梅花之美,可惜这一时期没有直接的文献记录,宋朝朱子的《梅花赋并序》中有佐证:“楚襄王游于云之野,观梅之始华者 ,爱之 ,徘徊几不能舍焉 ”。说的是战国时期的楚襄王到云梦泽去观赏野生的梅花,因为梅花开放的景色太美,太梦幻,以至于流连忘返的情形。有明确的记载欣赏梅花的是在西汉初年。《西京杂记》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梅花自然分布的地区多在河南南部,长江流域以及南部,上林苑在陕西西安,梅花有分布,但是不多,不像南方那么普遍。梅花种植得多,产生突变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南方地区应该是较早培育赏花用途梅花的,《西京杂记》中提到为上林苑奉献“朱梅、胭脂梅”的“远方”,就长江以南的产梅地区。根据物种演化的规律,这里的“朱梅、胭脂梅”应该是比较原始的“江梅”和“宫粉”。


  江梅


  随着观赏意识的提出,梅花的选育工作也逐渐展开,人们也开始注意在所栽培的梅树中进行筛选。这个过程开始比较缓慢,培育方向又受到时代审美的强烈影响,到了唐朝盛世时,人们喜好繁华浓艳,培育出了大红、朱砂两个品种,大红梅花的花瓣繁密,颜色大红,香味浓郁,花瓣内扣,且呈碗形。朱砂梅花的红色更甚大红,接近于紫色,连木质部也呈暗红色。


  大红梅碗形花


  到宋朝的时候,审美又趋向淡雅,人们不局限于筛选的方式,开始有意识地使用近缘的植物,例如山杏与现有的梅花进行杂交,培育出来了玉蝶、绿萼、杏梅、黄香等品种。


  绿萼


  元明时期,梅花的培育没有什么太多突破,宋朝的黄香又逐渐失传,而在日本却保留了四种黄色梅花的品种。


  清代,梅花培育又有了新的突破。清朝之前,梅花的枝条都是直的,清朝以后就变弯了,不过也不算太弯,而是向下弯,称之为照水梅。梅花本身的枝条都是向上的,之所以出现向下弯的状态,应该是杂交的结果。枝条的变异,并且演化出一个固定的品种,这是梅花所独有的特性,其他花卉多是观赏花卉本身,比如牡丹花的培育,功夫都用在花型上,至于牡丹花枝条的形状人们很少考虑。而梅花作为一种观赏花卉,其植株的形态是特别重要的,人们为了获得体态优美的梅树,常常采用截锯、捆扎、扭转、嫁接等等手段,务必得其虬曲苍劲方罢。照水梅一出现,就迎合了人们这种心理,于是逐渐发展出一个系列来。


  台阁花


  清朝梅花还出现了台阁型,很多花卉都有台阁型,按当时的俗语说叫起了楼子,牡丹花中也有台阁型,这是由花轴异常缩短,两花内外重叠,形成了“花中之花”的状态。这种花型虽然是重瓣中的高级状态,但是台阁型梅花的状态不稳定,受到营养状态的影响,同样一棵树,在养分不足的年份有可能退化成碟瓣,所以这个品种一直处于待确定的状态。


  近代又出现了洒金梅、龙游梅。洒金是上世纪中业培育出来的,洒金梅花一树之上可以开出近白、粉红、白底红条,白底红斑多种花色的梅花,


  洒金


  以往人们为了获得拥有虬曲枝干的梅花,都采用人工的方式迫使梅花长成游龙之态,这种叫“游龙梅”,但在上世纪中叶,背景(通假字)植物园在众多梅花中筛选出一种可以自然弯曲的梅花,这种梅花比照水梅还要弯曲,尤其是新枝生成时,随机扭曲生长。这为盆景造型增添了新趣,迅速成为人们追捧的品种,称之为“龙游梅”,以其龙生自游,非人造游龙可比。由于龙游梅出现的时间不久,还没有形成庞大的品系,目前只有白花品种,假以时日,必然会衍生出众多品种。


  龙游梅


  自然虬曲


  游龙梅是人工的,新枝都是直的


梅花的分类及品种

  梅花分为果梅和花梅,果梅我们在美食为主题的文章里去讨论,这里我们主要归结一下花梅的分类。


  现有梅花分类根据有这样几种,根据枝条有:直脚梅、照水梅、龙游梅;根据花瓣多少有单瓣、复瓣(半重瓣)、重瓣;根据花瓣颜色有:白、粉、红、紫、黄、洒金;根据花型来分有:杏花型、碟型、碗型、台阁型;还有一种根据就是花萼,众梅花皆紫萼,唯有绿萼为绿色。


  朱砂


  目前中国梅花的分类体系分为四个大类:直脚梅类、杏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此四大类下面在分更细的种类,小编一一为大家介绍。


  一、直脚梅类


  直脚梅类是最早形成的品系,因此门下徒子徒孙众多,有江梅型、宫粉型、玉蝶型、洒金型、绿萼型、朱砂型、大红型。这些分类并非只是参考一种标准,而是综合性分类,例如大红型除了颜色不同之外,还拥有碗状的花型,不用单独按照花型来分。


  梅雀生趣


  江梅的名称是保持了范成大《梅谱》中的说法:“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几乎包括一切开碟型单瓣花(5-8瓣)的梅花,颜色包括纯白、水红、肉红、桃红,但不包括黄色、紫红(朱砂型)、绿萼。


  宫粉


  宫粉型则是开粉色碟型复瓣或重瓣花,这个型的品种最多,品系最为庞大,目前有七八十个品种。宫粉型因为是复瓣、重瓣花,也能出台阁型品种,所以部分台阁型梅花也包括在宫粉中。宫粉的花色以深浅不同的粉色为主体。


  玉蝶


  玉蝶型也叫冰梅,开的是白色碟型复瓣、重瓣花,这个品种有三十几个品种,也出台阁型品种。


  洒金


  洒金型开碟型花,花瓣有单瓣、复瓣,主要分类根据就是开出红白杂斑双色花。目前有九个品种。


  绿萼


  绿萼型比较好分,碟型花,萼绿花白,单瓣、复瓣、很少见重瓣。不出台阁型,目前有十三个品种。


  朱砂


  朱砂型开碟型花,主要不同就是花的颜色是紫红色的,有单瓣、复瓣、重瓣。因为有重瓣品种,它也出台阁型品种。朱砂型梅花还有一个特征,折断它的枝条,可以看到内部的木质部呈暗紫色。较难繁殖,不耐寒,北方露天不好栽种,目前有四五十个品种。


  大红梅碗型花


  大红型,之所以把大红型单独分出来,列在颜色更深的朱砂型之后,是因为大红型梅花的花型比较特别,是碗型花而不是碟型。这个花是四川成都培育的,至今也主要分布在四川,购买的时候可以到那边去找找。大红型梅花颜色大红,花瓣繁密,香味又甜又浓,目前有十五个品种。


  杏梅花


  二、杏梅类


  杏梅出现的较晚,是山杏和梅花杂交的品种,它的叶子也像杏子,花的形状是杏花型的,复瓣花,花期晚、耐寒。目前只有三个品种:杏梅、洋梅、迎春。


  照水梅


  三、照水梅类


  照水梅类主要分类依据是枝条下垂这一特性,花型是碟型花,花色涵盖白色、粉色、绿萼、洒金。目前有六个型:单粉照水型,共三个品种:单桃照水、单蝶照水、旭 龙;双粉照水型,共两种:绫服、东洋红照水;骨红照水型,只骨红照水一种,实质就是单瓣朱砂红照水;残雪照水型,只残雪一种,实质是玉蝶照水;白碧照水型,有单碧照水、双碧照水两种,实质是单瓣、复瓣的绿萼照水;五宝照水型,只此一种,实质是洒金照水。


  龙游梅


  四、龙游梅类


  上面我们说了,龙游梅现世不过五六十年,还没有培育出新的品种,只有龙游梅一个品种,除了枝条自然弯曲之外,特征主要就是碟型花、白色、复瓣,除此之外都不真。


  淡黄梅花


  另外在古代我国在宋代有黄香梅花,范成大的《梅谱》记载:“百叶缃梅亦名黄香梅,亦名千叶香梅,花叶至二十余瓣,心色微黄,花头差小而繁密,别有一种芳香,比常梅尤浓美。”在此书末又附腊梅,格外备注:(腊梅)本非梅类,以作区别。可见我国原是有黄色梅花的,可惜已经失传,根据记载,黄香应该是一种复瓣梅花,碟型,花的颜色是白色,而在花心带淡黄色,香味浓烈。现在日本还有黄金梅三四种,“花 淡黄色,花 瓣 匙 形,花丝及药鲜黄色,芳香甚烈“(宫泽文吾)。


  腊梅不是梅花


  .


  梅花都有什么颜色推荐文章3:盛开在古诗词里的梅花,除了常见的红色,还有很多种颜色?

  果爸小启:


  梅,“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喜、吉庆的象征,自古以来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


  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梅竹松又号称“岁寒三友”,梅花始终占据排名榜首位。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填词,讴歌梅花,赞美梅花,从唐朝诗僧齐已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到宋代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与梅花有关的古诗词名句频出,佳作不断,但是,你知道吗,富有诗情画意的梅花,除了大家熟悉的红色,还有一些什么颜色?


  刘嗣庆:瞥眼繁华处处空,寒林独透一枝红。


  《红梅》(宋)刘嗣庆


  瞥眼繁华处处空,寒林独透一枝红。


  入时姿态人争羡,清韵须知冰雪同。


  宋朝应该是我国咏梅诗最多的朝代,很多诗人反复吟咏梅花,尤其以红梅为甚。


  宋朝咏梅诗词大部队中,知名诗人与无名诗人都多如过江之鲫,刘嗣庆显然只是一个无名之辈。


  刘嗣庆的寂寂无名,丝毫不影响他的《红梅》光彩照人。他对红梅的赞美之情,堪称浓烈如酒。


  红梅


  (宋)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苏轼是一个爱花人士,他为很多花卉写过诗词,比如荷花(映日荷花别样红)、桃花(翠竹外桃花三两枝)、海棠花(故烧高烛照红妆)、枣花(簌簌衣巾落枣花)、菊花(更将金蕊泛流霞),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而在乐天派东坡居士笔下,梅花也必须是红红艳艳、热热闹闹的。


  一如红梅,几乎在所有诗人笔下,永远是春的使者。


  梅花绝句 (宋)陆游


  红梅过後到缃梅,一种春风不并开。


  造物无心还有意,引教日日放翁来。


  北宋东坡居士喜爱红梅,南宋放翁居士同样如此。


  陆游与梅花为友为荣,视梅花为知己爱人:“我与梅花有旧盟,即今白发未忘情。”


  陆游认为花中品格最高的即是梅花,不畏严寒,不惧冰雪,凛然开放于山崖水边,不与百花争艳,不以无人而不芳。


  梅花象征着陆游气质、精神、文采以及他的旷世爱情,故特别钟爱,爱入骨髓。陆游对梅花的爱,更是与忧国忧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据不完全统计,陆游现存9000多首诗词中,不乏与梅花有关的作品,包括116首诗和9首词。


  陆游78岁高龄时,闲居在故乡山阴,借咏梅来宣泄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


  梅花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由此可见,陆游对梅花的热爱,丝毫不逊于以“梅妻鹤子”自居的林逋,虽然后者创作包含有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七律《山园小梅》,被誉为最有名的咏梅诗。


  郑刚中: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


  腊梅 (宋) 郑刚中


  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


  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


  腊梅,别名金梅、黄梅花,在百花凋零的隆冬时节绽放花蕾,色黄似蜡,浓香扑鼻。


  郑刚中是宋代时四川的地方官员,因为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遭受秦桧接连贬谪,死于贬谪任上,终年67岁。直到秦桧死后,郑刚中才被追谥忠愍。


  郑刚中这首《腊梅》,吟咏腊梅俏不争春,同时也可以理解为郑刚中抒发自己虽然偏居一隅,但不改为国效力的赤子丹心之情。


  无独有偶,郑刚中同朝诗人何应龙也创作有《腊梅》同题七绝诗一首,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腊梅的热爱。


  腊梅(宋)何应龙


  晴日烘开小蜜房,紫檀心里认蜂黄。


  一冬不被风吹落,却讶江梅易断肠。


  腊梅虽然颜色是黄色,貌似与红梅截然不同,但是腊梅和红梅同样具备傲雪凌霜的特质。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腊梅斗雪傲霜,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面对强权暴力,性格刚强,永不屈服,给人以精神的启迪,美的享受。


  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


  王冕是一个品格高洁的文人画家。他出身农家,以力学成名,因鄙薄污浊的上层社会,不求仕进,以布衣终老。


  王冕写诗绘画十分勤奋,每天都辛勤创作,以至于洗砚池的水都成了墨黑色。而洗砚池旁的梅树,由于是吸收的墨水,以致于开出的梅花都有淡淡的墨痕。这应该是夸张的写作手法。


  王冕的《墨梅》,在我国众多咏梅诗中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他以梅自喻、托物抒怀,表达了自己愿像梅墨那样,不以艳丽的外表求得人们夸赞,只愿幽香清气常留天地的高洁情怀和坚定不移的人生追求。


  无独有偶,王冕还曾经写过一首《白梅》,其风格与《墨梅》一脉相承,相映成趣。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王冕的笔下,洁白的梅花傲雪凌寒开放,悄然绽放,不与红尘之中显得有些媚俗的桃李为伍。


  梅花的高洁品质,正是王冕所追求的。王冕多次画梅,咏梅,借梅自喻,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卓尔不群的高尚情操。


  小结:


  腊月二十三的晚上是我国北方的小年夜,这一天刚好也是立春。风雪之中,梅花朵朵新春,牛年春节即将拉开帷幕。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一代伟人创作的《卜算子.咏梅》。


  经历过艰苦的岁月,这位伟人对梅花情有独钟。1965年12月,印尼共产党主席艾地在镇压中身亡,伟人题词一首《卜算子 ? 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本文标题:梅花都有什么颜色